⑴ 新寧縣舜帝茶業有限公司是做什麼的
該公司位於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地址新寧縣老佛爺裘革進出口公司內歡迎實地了解具體業務,公司主要經營或服務范圍是茶葉及相關製品的加工、種植、銷售;農產品銷售;生態旅遊開發;餐飲、住宿服務;花卉、苗木的培育、種植、銷售;中葯材種植、銷售;植樹造林;茶葉及相關製品自營進出口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 您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電話聯系該公司。
⑵ 自然保護地管理科行政權利和公共服務事項
自然保護地管理科,
行政權利和公共服務事項,
經批准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
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等等。
⑶ 新寧縣的名勝古跡
對不起我不會貼圖
從廣西桂林出發,經全州、資源,翻過越城嶺,就進入湖南新寧。新寧縣有崀山。「崀」見於《辭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寧縣境內。」「崀」,山之良也,可見崀山之美。崀山並不是個別的山體,而是當地山水的統稱。當地的神話乃至方誌說:相傳當年舜帝南巡路過新寧,見這方山水美麗,便脫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舜老爺子就造了這個「崀」字。
崀山境內多奇峰異石、溶洞幽谷,汪汪盪盪的扶夷江(資江上游)蜿蜒貫穿南北,風光如畫,有桂林之美,有青城山之幽,有泰山之雄奇。
大約四億年前, 山還是一片汪洋。「廣西造山運動」後來將它抬出水面,形成了陸地。不久,崀山和桂林、長沙一帶的「湘桂海洋基地」再次陷入海底。 山此後歷經數十次地殼運動,時生時滅,直至兩億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才又把它從水底托起,變成了今天典型的丹霞地貌。
國內的地質學者論證報告稱:「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類異型,各具情態。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移步換形,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長,八角寨之險,亞洲第一橋跨度之寬,蠟燭峰之峭,紅華赤壁之艷,將軍石之俊,駱駝峰之狀等在同類地貌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瑰奇險秀的美景觀賞價值。」(天下第一巷:崀山牛鼻寨的一條天然石巷,東西向長239米、寬0·33—0·8米、高120—180米,堪稱世界絕景。)丹霞地貌學術創始人陳國達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題詩道:「半生長譽丹霞美,方識 山比丹霞,勝地有緣何恨晚,並贊南北雙奇花。」(丹霞山,丹霞地貌第一個發現地,在廣東仁化縣)
崀山系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兼具山地氣候特色,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降水量1300多毫米,故有「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新寧」之說。
新寧歷史悠久,據當地出土的石器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這里就出現了大規模的人類活動。西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夫夷侯國,所以當地人稱縣境內的資江為扶夷江,「扶夷」從「夫夷」而來。南宋紹興25年(公元1155年),始置新寧縣,意即「綏靖康定之後,不可不有新之寧之也。」
新寧地處湘桂交界處,南鄰廣西桂林,北與張家界呼應,山水地貌得天獨厚,風光獨特,然而不為世所知,寂寂無名。當地人恨稱,「崀山好,崀山好,『養在深閨人未識』」。
其實,從傳統的農業經濟角度來看,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稱的新寧是一塊窮地,雖然地處湘桂之間,但無大江大河連接,距中心城市遠,始終沒有成為交通要道,農商經濟一直很落後,崀山不為世所知似在情理之中。
第一個「注意」崀山的官員
崀山之美,當地人都知道,而且也想過在這上面做點文章,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當地政府組織過數次莨山山水風光調查行動,但均不了了之。
1989年,三十齣頭的唐吉斌任新寧縣 山鄉代理鄉長。「從那時開始,我就想搞這個旅遊開發,開始在全鄉范圍內實行封山育林,當時老百姓還不理解,幹部也不太理解,認為我這個鄉長應該抓主業,主業就是農業生產,好像我搞的是什麼旁門左道。」唐吉斌告訴記者,「那時我確實對鄉里的農業工作比較悲觀,反而直覺對駱駝峰這樣的絕世景觀有極大的信心,相信搞好了是會有人來旅遊的。」駱駝峰是 山鄉境內一座在田野中拔地而起的丹霞山體,相對高度200多米,山之形勢非常陡峻,遠眺極似一匹駱駝,登上駝峰極目四望,大有天地蒼茫今夕何昔之浩嘆。
1991年4月17日,崀山鄉成立了「 山天然公園籌建委員會」,唐吉斌任籌委會主任。
這是崀山開發進入實質行動的一個標志事件。至今,崀山鄉的老百姓和幹部對唐鄉長的印象還很深,說他為封山育林的事敢和老百姓打架,為崀山天然公園成立與否而爭論不休在黨委會上拍桌子等等。而現任新寧縣農產品辦公室主任的唐吉斌(享受副縣級待遇),對當時開發崀山的印象同樣也很深,「因為我在這個問題上吃了不少苦頭,當時我到縣里,人家都不喊我鄉長,喊我『園長』,當然是天然公園的園長,但湖南話里『園長』就是『縣長』嘛。」1991年8月20日,唐吉斌鄉長在縣城又一次遭到同僚嘲弄之後,他在工作筆記中寫下了這樣自勉的話,「人世間條條路坎坷,奮斗莫退縮者成大事」。不過,欲「成大事」的唐鄉長不久就被調離了崀山鄉。
1992年5月,新寧縣成立山丘開發辦公室,專責崀山旅遊開發事務。據當時主事者介紹, 山旅遊從鄉級開發到縣級開發,是在鄧小平南方講話後全國掀起各種開發熱潮的大背景下開始的,「山丘開發辦當時對全縣的山水風景,進行了2個月的普查,這樣我們才真正認識到了崀山風景的價值和地位」。
他舉了一個例子,當時山丘辦的工作人員到八角寨調查,連當地寨子里的農民都不大清楚山上有什麼特別的風景,也不明白寨子為什麼被祖先取名「八角寨」。但調查人員上山後才發現,圍住寨子的原來是八座緊密相連的山峰,而且山峰的形狀非同一般,是弧形的,在雲霧中就像出沒海中的八頭巨鯨,調查組就將這一景觀取名「鯨魚鬧海」。
不久前,記者到八角寨時,連當地的村童都能將這些「疑問」抖落得頭頭是道。當然,他們講「道理」的目的是要你買他們手上的小東西,不買就一路上緊跟著,真是「小鬼難纏」,但東西都不貴。不過,對遊客來說,「小鬼」的好處是「童言無忌」,他們講了一個記者在當地聽不到的故事:八角寨原來橫跨湘桂兩省,山那邊是廣西的資源縣,山這邊是湖南的新寧。過去兩邊對這個不長糧食的地方都沒有什麼興趣,因此也就一直相安無事,到了搞旅遊開發,兩邊開始爭,爭的結果是兩邊的山廟互相燒了,兩邊都設山門,都賣門票,遊客要掏兩次腰包。不過,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遊客不管從廣西還是湖南上山,只需買一次門票。一句話,兩省門票通用。其實,在記者看來,這是游八角寨的另一番情趣。
艾青與崀山
在新寧旅遊,你會經常聽見當地人把「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賽桂林」這句話掛在嘴邊。這句話是現代著名詩人艾青說的。艾青恐怕沒有想到,自己隨口說的一句話竟然會在半個多世紀後,成了當年浪跡他鄉的民謠。
1938年10月,艾青寫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後不久,即隨湖南省立鄉村師范學校避戰亂遷來新寧,他在這里又寫下了著名的《我愛這土地》一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在詩人的眼裡, 山已經成了劫難中祖國大好河山的縮影。無疑, 山的美質啟迪了詩人深沉的感情。艾青當時曾對他的學生說過,崀山有多麼多麼好,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艾青這些也許無心的口吟卻被當時幾個有心的學生記住了,雖然沒有白紙黑字記載。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搞崀山風光調查的時候,當地一位姓馬的老學生擲地有聲地說,當年艾青老師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甲桂林。」為慎重起見,1986年,新寧縣政府專門派人帶了 山風光錄像帶去北京找詩人求證,當看到「將軍石」時,艾青的子女問,這塊巨石這么像將軍,是不是人造的?艾青說:「天生的,天生的。」當時去北京求證的這位幹部告訴記者:「在艾青家裡放錄像時,他看得很興奮,說一直沒有忘記 山。因為崀山,後來我和艾青還成了忘年交。」
這次,艾青欣然命筆,將半個世紀前的口吟化成了史實,但將「甲桂林」改成了「賽桂林」,艾青對來人強調,「賽」是比賽的意思。這幅字成了崀山鎮山墨寶。如今,艾青的這句話連當地的山裡小兒都能朗朗上口,儼然成了當地民謠。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詩人已矣,但詩人的聲音將傳遞久遠。
崀山有幸。
晚清的「將軍縣」
歷史上,除了文人騷客,新寧人對家門前這一片浪漫的山水並沒有過多地留意,這里多的是揭竿而起的山民、鋤暴安良的綠林豪傑。新寧民風剽悍,武術之風盛行。晚清時期,對新寧人來說, 山留下的苦難記憶太多太深,而這一切都源於山那邊出了個洪秀全,山這邊出了個曾國藩。
因為地緣, 山成了「楚勇湘軍」阻擊「太平軍」的前線和戰場。也因此,這里誕生了「湘軍」中的翹楚————楚勇。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新寧「楚勇」中出現了如著名悍將江忠源、兩江總督劉坤一等200多個文武將官。新寧成了晚清名副其實的「將軍縣」。今天當地人對外地的遊客附會說,這是因了 山腳下扶夷江畔那塊「將軍石」的風水所致。
「將軍石」是一座由丹霞地貌山體發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高程近400米,石柱凈高75米,除頂部略小外,上下等粗,周長40米,位於崀山鎮崀山村扶夷江邊。乘船至觀聖石遠眺,只見「將軍」背負青天,下臨碧水,昂首挺胸,氣吞山河。
新寧歷史人物多集中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晚清時期,且多以戰功獲取功名。據當地方誌記載,這一時期,新寧四品以上的朝廷命官達200多人,可謂將星璀璨,蔚為晚清政壇一時之大觀。
這一時期的領軍人物當屬江忠源,他是新寧金石鎮楊溪村人,傳說中其臂長過膝,道光17年中舉,27年在籍辦團練,咸豐元年,洪秀全起事,江忠源奉調召集所練鄉兵,號稱「楚勇」,赴廣西狙擊義軍。咸豐2年,江忠源率「楚勇」設伏於新寧縣城北蓑衣渡,伐木塞河,截擊太平軍,致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殉難。後來,江忠源追隨表兄曾國藩繼續轉戰廣西、湖南、湖北、安徽,最後於1854年1月14日,兵敗廬州,身受重創,自墜潭水而亡,年42歲,被清廷追贈為總督,謚忠烈。
不過,除了江忠源、劉坤一、劉長佑等「大人物」外(他們的家祠和墓葬已被當地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對象),其他的「人物」則早已像塵埃回到了土地。留下記憶的卻是太平天國這個平民反皇權的神話,特別是石達開這個外省人物,他出廣西在 山留宿過的義軍寨,他走過的某一條天然石巷(遇仙巷),他負氣出「天京」,圖寶慶(今湖南邵陽),班師過新寧與「楚勇」決戰的古戰場,點點滴滴都演變成了今天新寧人的「導游材料」。
除了晚清將星,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幾位與武功、俠義相關的人物。
楊再興(1104—1140),抗金名將,瑤族,武藝超人,追隨岳飛,戰功卓著,封御前統制。與金兀術部戰死。其骸骨葬於崀山大絹峒,有專祠。
楊發奎,當地民間義俠,紅花會領袖。明末清初,楊在反清復明失敗後,躲回家鄉險峻無比的駱駝峰頂,他常深夜下山,劫富濟貧,深受當地窮苦人的尊敬。至今,崀山鎮大多數村民的家裡還以他的偶像為祭奠。
崀山是最近開發的旅遊景區,境內入與自然高度和諧,總面積180平方公里 ,轄八角寨,牛鼻寨,駱駝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區。景區內地質結構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齊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國內風景區中獨樹一幟。據專家考證,崀山是目前全國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積丹霞地貌景區。看來,崀山被稱為「中國丹霞之魂」並不為過。
崀山著名的景觀有氣勢磅礴、亞洲之最的「天生橋」、神形兼備的「將軍石」和「駱駝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地造天設、龍騰虎躍的「鯨魚鬧海」,堪稱天下奇觀。
景區植被繁茂,珍稀動植物眾多,有「植物熊貓」銀杉、珙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雲豹、錦雞、靈貓等。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有出土的10萬年前的獼猴頭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歷代農民起義的古戰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漢、瑤、苗、壯民族雜居,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古今文人墨客在此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華章詩賦,著名詩人艾青亦發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賽桂林」的詠嘆。
崀山四季分明,冬暖夏涼,古有「五嶺皆炎熱,宜人獨崀山」之說,境內有國道省道貫通,公路水路聯網,交通便利,服務設施齊全,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科學考察、探險的理想去處。
2002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年5月,湖南省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⑷ 新寧縣有個旅遊景點叫什麼
新寧是革命老區縣。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宛旦平、李有份等一批革命老前輩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他們為了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諧、文明和繁榮。修建革命烈士紀念館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就是為了珍視歷史、慰籍先烈、激勵後人
⑸ 公共服務事項就是便民服務事項嗎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⑹ 新寧縣到鳳凰古城最經濟快捷的旅遊方式
那就是從新寧縣坐大巴到邵陽市,再從邵陽站坐火車到吉首市,再從吉首轉乘大巴或者中巴到鳳凰古城。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⑺ 哪裡將打造新寧國際戶外運動聖地
2017瀟湘100崀山國際越野賽由湖南省體育局、湖南省旅發委共同主辦,新寧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湖南崀山恆源國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新寧縣旅遊局、新寧縣峎山盛源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協辦,湖南御峰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全程運營執行。
本次大賽通過把文化體育活動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相結合,採用「旅遊+體育」的模式,吸引國內外徒步、馬拉松、越野跑等戶外運動愛好者參與,進一步擦亮新寧縣文化旅遊名片,不斷提高崀山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崀山風景區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生態休閑戶外運動聖地助力。
⑻ 屬於公共服務事項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內,發展教育、科技、文化容、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⑼ 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06-2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金石鎮連村村崀山廣場。
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528MA4LUJ6P1N,企業法人李鳳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景區規劃設計、開發、管理;旅遊信息咨詢;工藝美術品製造、銷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服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交流活動及相關產品展覽、展示與銷售;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傳承;演出服務;演出設備租賃;演藝、禮儀、慶典服務;文化傳媒策劃;文化藝術活動組織策劃;企業營銷策劃;會議及展覽服務;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百貨、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文化用品、體育用品的銷售;餐飲、住宿服務;酒店管理;農產品初加工、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新寧縣崀山鳳鳴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