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鞍山有學琵琶的地方嗎
有蔣棟梁老師,你可以打聽一下,教的很好,我就是跟他學的,很負責人,水平回也很好的。俺是學了八答年,十級。
初學者要看多大年紀,小孩子的話可以先買二三百塊錢的小琴,練手,十幾歲可以直接買大琴,價格兩三千就可以了,如果條件允許不要再樂器行買,那都是老師從廠里挑剩下的,很少有好貨,可以拜託老師去樂器廠選適合自己的。
祝你學好!
② 安徽省馬鞍山市高一語文必須背的古詩詞文言文
高一必修一比較少, 1 *沁園春 長沙[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4 燭之武退秦師 [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5 荊軻刺秦王 [注意"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這段重點]
必修二也馬上就要學到了,記一下吧4 《詩經》兩首 氓 [重點] 採薇[不是重點] 5 離騷 [重中之重]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小考重點,高考不咋考] 短歌行 [重點] 歸園田居(其一)[重點] 8 蘭亭集序 [重點] 9 赤壁賦 [重點] 10 游褒禪山記 [有一段很重要,我既不清了,好像是進洞又出來之後的感慨,到時候你們老師會告訴你]
必修三必修四也都給你的了,省得你以後問 ③ 4 蜀道難[絕對重點] 5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重點] 詠懷古跡(其三) [重點] 6 琵琶行並序 [序不用背]
7* 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重點] 馬嵬(其二)[不是重點]8 寡人之於國也 [小考重點 ]
9 勸學 [重點] 10* 過秦論 [有一段重點,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列] 11* 師說[幾句很重要,]
必修四4 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不重] 雨霖鈴(寒蟬凄切) []重點
5 蘇軾詞兩首 [都重]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 辛棄疾詞兩首[都重]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李清照詞兩首 [都重]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好像有點多,但我們的確就是這樣過來的,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不同老師要求也不一樣,我們班班主任屬於那種死不罷休型的,所以多了一點,不過並不是每篇課文必須全背,這和初中要求類似.
③ 馬鞍山到張家界自駕游
馬鞍山到張家界自駕游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位於六朝古都南京市的西南側,市區離南京市區僅有半小時的車程,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也是「皖江城市帶」門戶城市,還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和「國家863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集多項殊榮於一身的城市,馬鞍山市到張家界的自駕車旅遊路線:安徽馬鞍山---蕪湖---安慶---武漢---荊州---公安---澧縣---慈利---張家界 全程:1176公里,用時約為:13個小時
【關於張家界】張家界森林公園原為國營林場,八十年代初被外界發現,是張家界最早開發的風景區,1982年國務院批准成立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公園面積7.2萬畝,張家界自助游一家親戶外陳方平以其獨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構成的自然風貌和原始次森林的古野景觀著稱於世。境內孤峰如巨筍傲指蒼穹,溪流如條條綵帶鋪展於千谷萬峽之間。金鞭溪之幽、黃石寨之雄、腰子寨之險、琵琶溪之秀,杉刀溝之野、袁家界之奇,無不被人嘆為觀止。
馬鞍山到張家界自駕游名人須知
【開國元帥賀龍】 賀龍,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人。本名文常,字雲青。1914年由陳圖南介紹加入中華革命黨。1927年8月1日發動並領導了南昌起義。1935年11月賀龍率部從桑植縣劉家坪長征。1937年—1941年,參加百團大戰,粉碎日寇「大掃盪」,受到中央嘉獎。1969年,賀龍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1982年賀龍平反昭雪。
【經濟理論家卓炯】 卓炯(1908一1987),張家界市慈利縣國太橋人。新中國成立後,致力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先後寫出《十大經濟政策解說》、《關於<資本論>的生命力的探討》、《政治經濟學新探》、《價值規律論》等專著。
【兩彈一星功勛陳能寬】 陳能寬,1923年出生,土家族,張家界市慈利縣江埡鎮人,金屬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參與研製了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
④ 馬鞍山哪裡有教琵琶的老師從入門開始的,,,提供一下聯系方式~~
現在還需要麼?
⑤ 馬鞍山市銀杏大道(葛陽路)過江東大道路口是不是左右拐彎在一條道上嗎感覺好像不對。有知道的嗎
就是江東大道東方明珠的那個大十字路口
⑥ 農歌會上馬鞍山當塗民歌叫什麼名字
大河網訊 2008年11月9日在來農村改革起源自地——安徽省滁州舉行的首屆中國農民歌會上,一位來自安徽當塗的37歲農民女歌手將一首當塗民歌《唱得綠海泛金波》唱得婉轉悠揚,令現場觀眾如痴如醉。這位農民女歌手叫做陶小妹,多次在國家和省市級民歌演唱比賽中獲獎,在當地有「民歌歌後」之稱。
陶小妹家住馬鞍山市當塗縣城關鎮五一村,當塗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譽。生在民歌的海洋,陶小妹自幼便在民歌聲中長大。懷著對當塗民歌的熱愛和執著,從農家走出來的陶小妹在2004年舉行的第二屆全國農民歌手電筒視大賽的舞台上憑著民歌《打麥歌》脫穎而出,摘得大賽二等獎以及優秀新人提名獎。
第二年,陶小妹演唱的當塗民歌《唱得綠海泛金波》榮獲第三屆安徽民歌歌會決賽業余組一等獎。當年底,受安徽省文化廳邀請,陶小妹參加了安徽省新年音樂會。2007年,陶小妹被評為第九屆當塗縣「十佳青年」。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用自己的歌聲,為我們農民自己歌唱,歌唱我們農民自己的生活,展示當塗民歌的風采和新農村的新風貌,讓更多的人去喜歡和關注民歌,讓這些優秀的民間文化能一代代傳承下去。」陶小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