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合同工和公益性崗位區別有哪些
區別:公益性崗位,也是編外人員,也實行合同制,這跟所謂的合同工一樣,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二者的區別是招錄對象有所區別。具體的待遇,無法一概而論,只能看實際情況。
② 在事業單位的醫保中心做合同工怎麼樣
轉正???都必須通過統一招考才能有編制,又不是上個世紀了,即使是上個世紀90年代都不行,比如我們老所長的兒子38歲了,還不是在我們單位干臨時的。別聽社會上和網路上的,說什麼內部招聘,都是些不懂的人瞎幾把亂說。
③ 我是事業單位編外的合同工,簽了5年,現在已經工作兩年了,但是我想辭職了怎麼辦會不會要交違約金之類的
如果有進行了培訓,是要支付違約金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3)公共事業服務中心合同工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服務期內如果是員工本人提出解決勞動合同,那麼要主動承擔違約金。但是員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受服務期約束,不需要支付任何違金。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的;
(二)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無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主要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④ 考的事業單位的一個合同工,但是有服務3年怎麼破
建議先考上再考慮吧,畢竟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蠻緊張的。
況且,在單位當工作得當,服務期也不是不能解決。3年內真能考走,你也不在乎這個服務期了
就像,告訴你,這個崗位是有保障的,你也會很痛快的吧
⑤ 我想問下事業單位的合同工有機會轉正嗎
有機會,那便是招聘考試。
事業單位合同工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轉正的。現在進入事業單位正式編制的途徑只能是參加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合同工本身不在編,只有考試才能進編的話,也就說明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如果非要說什麼優勢的話,只能是你考入相關單位之後,能更快更好地開展工作,畢竟有熟悉業務的優勢嘛。
(5)公共事業服務中心合同工擴展閱讀
首先事業單位改革後,合同工和正式工將會同工同酬,所以在待遇方面差距應會該逐步減小,最後應該微乎其微。合同工和正式工的關鍵區別在於是否擁有該事業單位的人事編制。所謂的編制就是用人指標,也就是是計劃內用人。
有編制的就是是正式工,是可以在單位存放檔案,享受編制內各類福利待遇;沒有編制的是合同工,檔案本身就是不能調入單位的,一般是託管在人才中心。合同工的檔案存放在人才中心,人才中心會相應的按月收取一定的託管費用。當然,這筆費用在求職時是可以與單位協商,要求單位代繳或報銷檔案託管費。
⑥ 事業單位合同工真的很累嗎還不受待見是這樣的嗎
一直以來,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報考經常有幾十萬人報名,萬人爭搶一個崗位的新聞比比皆是。除了編制的招考外,每年事業單位合同制員工招聘也是眾多人報考,一個月薪2000的公益性崗位都能有上百人競聘,可見事業單位等公職有多麼火爆!那麼,為什麼編制這么吃香?沒有編制的合同工待遇究竟有多差呢?
一、事業單位編制的區別
事業單位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該單位除了有編制的人員外,還有的人員按企業用工對待,不佔編制,他們屬於工勤人員(也有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
二是單位除了編制外,另辦有企業性質的單位,隸屬於這個單位,該企業性質單位的人員當然身份是企業員工。
但在實際中,許多事業單位或機關單位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質單位的人員混合使用。盡管是在混合使用,但人事管理上身份截然不同。而且因為長期一樣的工作,往往連屬於企業編制的人員自己都會忽略了其身份。
二、合同工到底有多「廉價」?
「同在一家單位,你在這頭,我在那頭,中間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溝壑。」我們今天以護士這個職業為例。
編內和編外到底差在哪?
護士入編指的是在公立醫院(事業單位)里正式在編的護士崗位,屬公務員待遇,相對合同制護士更穩定。
編內護士,是財政統發工資待遇,有公積金。並且退休以後是財政支付工資,比社保工資高多了去,詳見雙軌制退休金。還有,他們一輩子都不用下崗,每年有公休假,病了可以請病假,扣少少錢,工會組織會管理好他們,因為是正式工。不犯大錯,不炒魷魚。
編外護士,也叫臨時工,工資由醫院定,沒公積金。沒年假。病了不能幹了,請走人。交社保,老了社保領錢。可以隨時請你走人。遇到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臨時工是沒資格參加的。完全沒歸屬感。
」合同工」的具體待遇
以下,是來自一名合同護士描述的真實情況:
1、工資
科室不同收入也不同。合同護士平均兩千元左右,比正式工少三分之一。
2、獎金
有的科室規定合同護士工作半年或是一年後才能拿獎金,而且最初的獎金系數很低。有的科室還規定要封頂,正式護士則可以多多益善,合同的就只能拿封頂的數。
3、醫療保險
正式工報銷95%,合同工報銷70%。
4、養老保險
剛參加工作時醫院都給上最低檔位的養老保險,自從提倡同工同酬,現在都按工資比例繳納保險。但我的同學所在醫院的情況是,正式工醫院全掏,合同工自己負擔一半。
5、公積金
剛參加工作時醫院都給上最低檔位的,現在公積金是醫院按國家規定支付。但大多數醫院合同工的公積金是正式工的三分之一。
6、補貼
包括物價上漲補貼、住房補貼等一系列政府補貼費用在這家醫院統稱「菜籃子錢」,按照規定是合同工和正式工每人都有,是按照人頭發放的,合同護士只得到正式護士的一半,同時也沒有房補。
7、年終獎&績效獎
合同護士依舊只能拿到正式護士的一半。
「合同工」害怕隨時會到來的失業
編制外護士與編制內護士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比如,在收入、住房公積金、部分保險等方面,正式編制護士優於合同制護士;合同護士參與管理及晉升的機會要明顯少於在編護士。
因此,同工不同酬讓不少合同護士對醫院缺乏歸宿感和認同感。她們尤為擔心失業的問題!
所以,在醫院,大家都爭著考編制,那也是無可厚非!但是國家正在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未來事業單位編制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對醫護產生哪些影響?
醫務人員:努力做到同崗同薪
日前,醫院改革,已經取消事業編制計劃,但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編制內和編制外的人員,研究如何在地方的編制總量范圍內核定公立醫院的編制總量,推行編制備案制。
除了養老,在編內和編外人員的待遇執行現有的政策以外,在晉升職稱、薪酬水平、學術地位等其他方面要努力做到同崗同薪同待遇。
2017年1月24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公布了《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適當提高低年資醫務人員薪酬水平,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薪酬待遇,推動公立醫院編制內外人員同崗同薪同待遇!
因此,在未來,醫護人員會逐漸往同崗同薪同待遇發展,合同工護士的待遇也會逐漸升高,你們說呢?
⑦ 事業單位合同工有多大前途
最大的前途就是好好努力和表現, 再就是與領導主管搞好關系, 以便早日納入事業單位編制. 有了編制, 福利這塊會有更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