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冊公司時怎麼選擇行業類別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取消對一般性公司最低注冊資本及注冊資本實繳的限制,讓創業者們擁有自己創業公司的夢想變得觸手可及。不同的公司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制度限制,對創業者來講,在注冊公司時如何選擇合適的公司形式尤為重要。創業者更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認真權衡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形式。
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其具備的法人企業的一系列優點。
首先,有限公司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
其次,有限公司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范圍是其公司所有的全部財產,不會涉及牽連到股東個人的財產;
再次,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每個股東的責權利很明確。
合夥企業
合夥企業和多股東的公司相比,合夥企業的設立沒有公司制企業設立的繁瑣,且合夥人之間可以用於合作出資的籌碼更多,可以更好的吸收創業夥伴。比如管理經驗、技術優勢、人脈資源、客戶訂單等等都可以作為軟性資源投資,而這些軟性投資在設立公司制企業時不好評估入股、難以在財務報表中反映,但是在合夥企業里,卻很好解決,只要合夥人之間通過合夥協議約定,就沒有法律上的障礙。但是,合夥企業的缺點就是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且對外互相承擔連帶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介於個體工商戶和一人制公司之間的組織形態。相比於個體工商戶而言,在市場上有更好的信譽保障;相比於公司制企業的建立與解散程序簡單。經營管理靈活自由。企業主可以完全根據個人的意志確定經營策略,進行管理決策。業主對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當企業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業主以其個人財產償付企業債務。有利於保護債權人利益,但獨資企業不適宜風險大的行業。
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是最小最基本的經濟形態了,登記簡單,沒有嚴格的管理制約,經營和決策靈活,管理成本低。但是難以在市場中得到認同,特別是大的商品交易和商業談判場合,且以個人和家庭財產承擔無限責任。創業初期可以個體工商戶的形態經營,建立起技術和產品的內核,待技術或產品在市場上成熟時,再通過設立公司制企業來發展已有的商業模式。
一人有限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第57條),這種形式的公司出現的比較少,但其具備自身的優勢,也有很多弊端,屬於比較特殊的公司形式。
優點:組織結構簡單,既不存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只有一個股東,不存在所有者與經營者目標函數的差異,決策迅速靈活,能夠應付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
弊端:1)股東權利缺乏約束,股東可以「為所欲為」地混同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將公司財產用作私用,給自己支付巨額報酬,同公司進行自我交易,以公司的名義為自己擔保或借貸,甚至行欺詐之事逃避法定義務、契約義務或侵權責任等。2)讓債權人或相對人承擔更大大的風險。3)股東自身的風險。《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❷ 個體工商戶開展經營活動的行業類別有哪些
根據2011年國家工行總局頒布的《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登記機關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中的類別標准,登記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
該管理辦法沒有限制條款,個體工商戶在工商注冊登記時的經營范圍都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與公司一樣的。
但是,有些行業,例如,商務車製造,有注冊資金要求,同時要進行行業准入批准(省級以上的發改委批准)。所以,個體工商戶的行業限制,不是工商登記時的要求,而是前置或後置審批的要求。
註:「前置」是指工商注冊登記前要經過的行業准入批准或具備條件的批准(如飯店要衛生部門批准);「後置」是指工商注冊登記後要經過的上述批准。
❸ 工商行業分類是怎樣分的
其實有一些字型大小跟注冊的名稱並不一致,你可以先到工商局咨詢登記名稱預約,看你需要的名稱是否被注冊過。行業分類是一樣的,同屬服務業。
❹ 企業進行工商登記的類別是什麼
依據法律規定和企業設立登記的程序不同,分為下面幾種企業:
有限責回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答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設立的非法人分支機構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設立的法人分支機構
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設立的法人分支機構的營業登記單位
全民所有制企業
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營業單位
集體所有制企業
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營業單位
合夥企業(普通合夥、特殊普通合夥、有限合夥)
合夥企業的分支機構
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的分支機構
個體工商戶
❺ 工商的行業分類怎麼分具體怎麼分工商注冊的經營范圍具體怎麼分
營業執照抄經營范圍是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來一種或多種小類、中類或者大類自主提出經營范圍登記申請。依據如下:
1、《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第三條:經營范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業務范圍,應當依法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
2、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選擇一種或多種小類、中類或者大類自主提出經營范圍登記申請。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沒有規范的新興行業或者具體經營項目,可以參照政策文件、行業習慣或者專業文獻等提出申請。
3、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與章程或者合夥協議規定相一致。經營范圍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對章程或者合夥協議進行修訂,並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4、常見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分為以下14個方面:
互聯網科技、醫療器械、本地生活、廣告文化、游戲、餐飲、金融服務、商貿、電影休閑娛樂、職業人才中介、注冊進出口公司類公司、建築、旅遊、教育。
❻ 如何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根據什麼來判斷一個工商注冊企業屬於哪個國民經濟行業的企業
採用經濟活動的同質性原則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即每一個行業類別按照內同一種經濟活動的性容質劃分,而不是依據編制、會計制度或部門管理等劃分。根據企業主要經濟活動來判斷企業所屬國民經濟行業類型。
當一個單位對外從事兩種以上的經濟活動時,占其單位增加值份額最大的一種活動稱為主要活動。如果無法用增加值確定單位的主要活動,可依據銷售收入、營業收入或從業人員確定主要活動。
與主要活動相對應的是次要活動和輔助活動。次要活動是指一個單位對外從事的所有經濟活動中,除主要活動以外的經濟活動。輔助活動是指一個單位的全部活動中,不對外提供產品和勞務的活動。輔助活動是為保證本單位主要活動和次要活動正常運轉而進行的一種內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