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窗口廉潔故事

工商登記窗口廉潔故事

發布時間:2021-07-24 00:36:29

『壹』 關於廉潔的小故事

唐朝宰相盧懷慎
唐朝的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錢財,他的住宅和家裡的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他當官以後,身份高貴,妻子和兒女仍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但是他對待親戚朋友卻非常大方。

他在東都(洛陽)擔當負責選拔官吏的重要公務,可是隨身的行李只是一隻布口袋。他擔任黃門監兼吏部尚書期間,病了很長時間。宋璟和盧從願經常去探望他。盧懷慎躺在一張薄薄的破竹席上,門上連個門簾也沒有,遇到刮風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擋。盧懷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盧從願,看到他們倆來了,心裡非常高興,留他們呆了很長時間,並叫家裡人准備飯菜,端上來的只有兩瓦盆蒸豆和幾根青菜,此外什麼也沒有。盧懷慎握著宋璟和盧從願兩個人的手說:「你們兩個人一定會當官治理國家,皇帝尋求人才和治理國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統治的時間長了,皇帝身邊的大臣就會有所懈怠,這時就會有小人乘機接近討好皇帝,你們兩個人一定要記住。」過了沒幾天,盧懷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時候,曾經寫了一個報告,向皇帝推薦宋璟、盧從願、李傑和李朝隱。皇帝看了報告,對他更加惋惜。

安葬盧懷慎的時候,因為他平時沒有積蓄,所以只好叫一個老僕人做了一鍋粥給幫助辦理喪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獵,來到一片破舊的房舍之間,有一戶人家簡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舉行什麼儀式,便派人騎馬去詢問,那人回來報告說:「那裡在舉行盧懷慎死亡兩周年的祭禮,正在吃齋飯。」玄宗於是賞賜細絹帛,並因此停止了打獵。

另外人們傳說:盧懷慎去世時,他的夫人崔氏不讓女兒哭喊,對他說:「你們的父親沒死,我知道。你父親清正廉潔,不爭名利,謙虛退讓,各地贈送的東西,他一點也不肯接受。他與張說同時當宰相,如今張說收受的錢物堆積如山,人還活著,而奢侈和勤儉的報應怎麼會是虛假的呢?」到了夜間,盧懷慎又活了,左右的人將夫人的話告訴了他,盧懷慎說:「道理不一樣,陰間冥司有三十座火爐,日夜用燒烤的酷刑來懲罰發不義橫財的人,而沒有一座是為我准備的,我在陰間的罪過已經免除了。」說完又死了。

『貳』 廉潔清風小故事

你好!
李母量稟教子
唐代檢察御史李畲之母為人清白廉潔。一次,李畲請人將祿米送到家中,母親讓人用斗量過,發現多出了三石,便問是怎麼回事
,令史回答說:「御史官的祿米在過斗時,按慣例是不要刮平鬥口的。」李母又問運費是多少,又答:「給御史送糧照慣例是不要給本錢運費的。」李母很生氣,讓他送回多餘的祿米及運費,並嚴厲責備李畲。李畲便追問倉官,並依法判其最,眾御史皆面有愧色。
如有疑問,請追問。

『叄』 廉潔故事

三國時期,蜀國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名相諸葛亮嚴於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諸葛亮一生「撫百姓,示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後跟隨劉備征戰南北,奇功屢建。劉備死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巨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子侄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侄兒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於深山險谷之中。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謹寫信說,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余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朴,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著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肆』 關於廉潔的故事

司馬光的妻子死後,家裡沒有錢辦喪事,兒子司馬康和親戚主張借些錢,把喪事辦得排場一點,司馬光不同意,並且教訓兒子處世立身應以節儉為可貴,不能動不動就借貸。最後,他還是把自己的一塊地典當出去,才草草辦了喪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所謂司馬光 "典地葬妻"的故事。

『伍』 關於廉潔廉政的小故事

廉潔小故事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雲水庫那裡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幹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矇混過關。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後,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築,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並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2、廉潔詩歌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中體現的是剛烈之氣。於謙自幼聰敏,讀書過目成誦,仰慕古代正氣凜然的仁人志士。「土木堡之變」,為了國家和民族,他也甘願冒這個天大的風險。國難當頭,於謙沒有臨難退縮、明哲保身,他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只要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鐵骨錚錚、忠心赤膽的於謙盡管以悲劇告終,但於謙「甘灑熱血寫春秋」的愛國愛民情懷,卻給後世樹立了一個楷模和豐碑,給我們鑄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之魂。

『陸』 廉潔小故事

一、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二、晏子使楚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三、晏子辭千金
晏子正在吃飯,齊景公派使臣來到,(晏子)把食物分出來,給使臣吃,(結果)使臣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使臣回去後,把(晏子貧困的情況)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驚嘆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說的)這樣窮!我不了解,這是我的過錯。」(於是)派公差送去千金與稅款,請他用千金與市租)供養賓客。晏子沒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終(晏子)拜兩拜而辭謝道:「我的家不貧窮,由於您的賞賜,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並以此救濟百姓,您的賞賜夠豐厚了,我的家不貧窮啊。我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裡拿來厚賞然後散發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君主那裡拿來厚賞卻不散發給百姓,這是用筐篋收藏財物歸為己有,仁義之人是不這樣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賞,在朝外,取得君主賞賜不能與士人共享而得罪他們,死後財物轉為別人所有,這是為家臣蓄積財物,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有衣穿,有飯吃,(只要)心裡滿足就可以免於(一切)憂患。」
齊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並沒有推辭,你推辭不接受是為什麼呢?」晏子回答說:「我聽人這樣說,聖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想來這是管仲的錯,是我的對吧?因此再次拜謝而不能接。」
四、華羅庚求學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癒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拐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五、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在二十幾歲就創立了微積分,發現了光譜,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但他沒有把功勞歸於自己,而是謙虛地說:「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
六、徐悲鴻的豪言壯語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七、嗟來之食
古代飢荒年頭,一戶富人設了施捨粥飯的攤子,看見踉蹌踽踽而來的一個男子,就叫喊道:「喂!過來,來吃這個吧!」那男子確是一位飢寒之士;他走過來,卻硬撐著,昂然堅決地說:「我就是由於不吃這個『喂,過來吃』,才落到如此地步;現在,已經如此了,我還會吃這個嗎?!」說著,他就決然地又踽踽走了。
八、文天祥的《正氣歌》
南宋文天祥被元兵俘虜,押解到北方,禁受住威脅利誘,嘗足了苦難折磨,寧死不投降,留下了凜然浩然、擲地有聲的《正氣歌》,典型光輝,照耀後人。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九、葉挺將軍的《囚歌》
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被俘;他昂首挺胸,決不屈服,寫下了著名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

——屠格涅夫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畢達哥拉斯

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若失去了自尊心,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

——斯特那夫人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黑格爾

誰自重,誰就會得到尊重。

——巴爾扎克

『柒』 一個社會上的清正廉潔的小故事

四知」太守楊震
楊震的品格高尚、光明磊落,一直為世人所傳頌.這個故事講了東萊郡太守,以報恩為由,欲送十斤黃金給楊震,卻被楊震堅決地一口拒絕了.並說出「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簡單卻震撼人心的八個字.在十斤黃金的面前,楊震毫不動搖,全因他有一顆剛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心.楊震的品格就是著名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真實寫照.

『捌』 關於廉潔的故事,短一些的

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為官倡導簡肅,把排衙喝道之類的禮儀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別的官員那樣八抬大橋,前呼後擁,鳴鑼開道,大顯威風,而是身著便服,腳踏草鞋,親臨鄉下察訪,即使在夜間出巡,也只讓一個差役,提著寫有「橋」字樣的燈籠引路,從不打「迴避」、「肅靜」之類的牌子。一次,山東巡撫包括向板橋索求字畫,板橋畫竹並題詩以贈: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般詩情畫意,生動表述了板橋身在官位,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濰縣遇到天災。板橋關心民瘼,呈請,賑濟。然後,他的請賑惹怒了上司,遭到打擊報復,被加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板橋遂憤然辭官,卸職返鄉。鄭板橋回到楊州,生活仍很貧寒,他在女兒嫁奩詩中寫道: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陷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鄭板橋一生歷盡坎坷,廉潔愛民,於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筆,與世長辭。他身後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畫日詩日書三絕」,更是留下了一個兩袖清風的清風楷模。

『玖』 廉潔現代小故事

1、毛主席一雙襪子穿3年。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警衛員住在毛主席那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後你替我買的,已經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不過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不起洗了。」毛主席的廉潔是有目共睹的。

2、周恩來不吃民眾一頓飯。

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時任該縣縣委書記的黨向民同志看到眼裡,悄悄地安排為總理設宴送行。宴會地點,就安排在縣委院內的一間小屋裡,沒什麼美酒佳餚,只是些瓜菜而已。

盡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束時,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黨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周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長。

3、孔繁森扶貧濟困。

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9)工商登記窗口廉潔故事擴展閱讀:

廉潔的作用:

1、廉政與廉潔價值追求的確立,能為人們進行價值選擇確立一個統一的、主導性的價值評價標准,使人們的活動不再無所適從。

2、自覺功能。廉政文化能夠增強人們的自我意識,提高主體對廉政與廉潔要求的自覺性。廉政文化的傳播將使廉政理想成為個人與組織的奮斗目標,奮斗目標一旦確立,各種活動的自覺性就更強。

3、調整功能。廉政文化中的廉政信仰與追求對組織及個人的行為產生較強的調節功能。當社會成員個體在思想、觀念上與廉政文化要求相沖突的時候,廉政信仰與理想就能為眾多個體在多種思想的交鋒中提供最新的選擇參照系,使不符合廉政文化要求的思想與實踐及時得到調整。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窗口廉潔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