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聞通稿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聞通稿

發布時間:2021-07-23 18:08:20

工商登記變革五個方面是哪五個

改革涉及五個方面內容
2月28日,市工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市直及駐漯新聞媒體通報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相關情況。據了解,本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有五個方面內容:一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由公司
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
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對繳納出資情況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二是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不再限制公
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
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登記無需提交驗資報告。三是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四是簡
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
手續,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條件。
五是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同時,根據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登記注冊的新變化,工商部 門對《內資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范》《外資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范》《內資企業登記文書規范》《外資企業登
記文書規范》等登記申請提交材料和文書表格進行了修訂,同時精簡了企業營業執照樣式。將各類市場主體原有的15種營業執照樣式統一為8種,版式統一為一種,並將應用二維碼技術推行電子執照,方便公眾辨認。
改革後影響有哪些
改革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市工商局注冊登記科科長阮征向記者做了解答。
阮征表示,注冊資本登記制度由過去的實繳制變為認繳制,意味著公司注冊門檻和創業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大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成本,縮短注冊時間,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自主決定資本投入的時機與數量,將企業資本運用的自主權還給了企業,利於進一步激發社會各方投資熱情,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企業只需按年度在規定期限內,
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即可。同時,增強了企業披露信息的主動性,方便社會各界了解企業情況。
工商部門將如何監管
阮征告訴記者,他們建立完善寬進嚴管信用監管機制,更加註重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信用監管等手段,變傳統的市場主體向監管部門負責為市場主體通過有關信息的公示向社會負責,推動企業自律自治、強化社會監督和部門協同監管。在建立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查詢企業的有關信息。同時,工商部門將通過投訴舉報,抽查等方式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並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將違規企業列入黑名單並公示,達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制」,促進企業自律和社會的共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記者陶小敏

❷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之後怎麼樣更好為企業服務

1、簡化住所登記手續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本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自行或者授權下級人民政府作出具體規定。
「現實中,很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初創企業、新業態等,對住所(經營場所)的要求很低。由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簡化登記手續,有利於釋放場地資源,方便市場主體准入。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對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對住所(經營場所)的條件不能「一刀切」。但出於社會治理的需要,並非任何場所都可以注冊為住所。
2、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2013年底,工商總局發文暫停了個體戶驗照工作。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同時,將個體工商戶驗照制度也改為年度報告制度,並探索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制度。
從《方案》看,此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要求轉變監管理念和方式,強化信用監管、協同監管和社會共治,更加註重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等手段,形成部門協同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主體自治相結合的市場監管格局。「強調企業在享有改革賦予更多便利條件的同時,也要依法承擔相應的信息公示等義務和責任。」
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不僅要在工商系統內部實現跨地區互聯互通,更應與中國人民銀行的基礎信用資料庫、稅務機關和最高法院的信用系統聯網。「形成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域的黑名單,讓違法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3、推行電子化登記管理
《方案》提出,要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積極推行全國統一標准規范的電子營業執照,推進以電子營業執照為支撐的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公示、網上發照等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方式,為市場主體登記提供更多便利。

❸ 天津市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方案全文

搜索以下文字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印發天津市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方案的通知 津工商辦字[2014]6號

能看到《天津市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方案》全文內容

❹ 我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簡政放權,優化辦事流程。
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

一是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市場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

二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三是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在於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後,如何加強對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督管理,落實監管責任,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一是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為商事登記改革穩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實行寬進嚴管。認真落實「寬進」要求,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場准入制度,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轉變監管理念、釐清監管職責、規范監管行為、夯實監管基礎,努力在推動「寬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工作,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

三是要加快構建服務型工商,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共同治理、共擔責任。

四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把工商職能切實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❺ 降低工商登記的門檻如何來推動創業嗎

改革涉及五個方面內容
2月28日,市工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市直及駐漯新聞媒體通報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相關情況。據了解,本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有五個方面內容:一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由公司
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
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對繳納出資情況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二是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不再限制公
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
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登記無需提交驗資報告。三是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四是簡
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
手續,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條件。
五是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同時,根據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登記注冊的新變化,工商部 門對《內資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范》《外資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范》《內資企業登記文書規范》《外資企業登
記文書規范》等登記申請提交材料和文書表格進行了修訂,同時精簡了企業營業執照樣式。將各類市場主體原有的15種營業執照樣式統一為8種,版式統一為一種,並將應用二維碼技術推行電子執照,方便公眾辨認。
改革後影響有哪些
改革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市工商局注冊登記科科長阮征向記者做了解答。
阮征表示,注冊資本登記制度由過去的實繳制變為認繳制,意味著公司注冊門檻和創業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大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成本,縮短注冊時間,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自主決定資本投入的時機與數量,將企業資本運用的自主權還給了企業,利於進一步激發社會各方投資熱情,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企業只需按年度在規定期限內,
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即可。同時,增強了企業披露信息的主動性,方便社會各界了解企業情況。
工商部門將如何監管
阮征告訴記者,他們建立完善寬進嚴管信用監管機制,更加註重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信用監管等手段,變傳統的市場主體向監管部門負責為市場主體通過有關信息的公示向社會負責,推動企業自律自治、強化社會監督和部門協同監管。在建立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查詢企業的有關信息。同時,工商部門將通過投訴舉報,抽查等方式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並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將違規企業列入黑名單並公示,達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制」,促進企業自律和社會的共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❻ 新聞通稿的格式

新聞通稿寫作格式
新聞通稿一般是黨委政府或社會團體舉辦的重大活動、發生重大事故或災難時為了引導輿論、統一宣傳口徑、控制不良信息由新聞通訊社或新聞秘書、黨政宣傳部門擬發的統一稿件,這就叫做通稿。新聞通稿可以說是「特殊時期」對「特殊事情」進行「特殊新聞控制」的產物和工具。從這方面來說,新聞通稿是「炮製」的;嚴格意義上說,新聞通稿並不是新聞稿,而是「官八股」。因為新聞通稿裡面的新聞點已經很少,而且價值不高,甚至有很大可能是虛假的。所以,讀者、觀眾等新聞受眾其實是不喜歡新聞通稿型的新聞報道的。
新聞通稿怎麼寫?下面就簡單談談新聞通稿的寫法。
新聞通稿的寫法有其特殊性。新聞通稿格式一般有固定模式,即:先是寫一小段導語,簡明道出新聞事實,但是不把事情說完。然後是正文部分,寫事情的過程,完全用白描手法和正面敘述(描述),不能賦予太多感情色彩。最後一段結語一般留個尾巴,如「事件原因仍在調查中。」
新聞通稿的寫法有技巧性。一、盡量公文式。不要寫成天花亂墜的美文。二、體現新聞通稿「真正主人」的意志。新聞通稿「真正主人」指要求發通稿的機構或個人,如政府、企業或集團老闆等等。三、新聞通稿盡量做到沒有細節,如需細節必須徵得「主人」同意並有需要達到的目的。四、新聞通稿要盡量籠統、模糊。可以多一點空話、套話、官話。
上述新聞通稿的寫法,很多人會反對,並可能提出截然相反的新聞通稿寫法。但是記者網編輯認為,在現實中、在具體實踐中,上述新聞通稿的寫法是真正有效、真正在使用的寫法。
把通稿寫成廣告文案
新聞通稿的作用是通過一種媒介把事情說清楚,而不是免費的廣告機會。很多企業的新聞通稿是由廣告部門或委託廣告公司製作的。由於本身業務的習慣,很多新聞通稿會寫成廣告文案的方式。通稿中文字唯美飄渺,但具體的時間、地點卻沒提到。
另外,新聞通稿應該盡量少用生僻字和古漢語等,這也是廣告人容易犯的一個習慣,為了推出唯美的效果,往往會使用某種風格。事實上,新聞稿件應該越平實越好。
把通稿寫成企業公文
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有時也稱文件,如命令、決定、通知、通報、報告等等。公文有公文的語言。很多企業經常會把新聞通稿寫成一篇公文。很多的通稿是用「隨著」兩個字開篇的。用得較多的公文語言模式還有:喜歡用「該」,喜歡用「第一……第二……第三……」,喜歡用「一是……二是……三是……」。這些字或句式用在公文中是很合適的,因為公文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公文的用語必須嚴謹明了,容不得花里胡哨。但這類字、句式出現在新聞報道中就使報道顯得不倫不類了,既不像公文,又不像報道。
專業語言匯編成通稿
我曾經接觸過很多新聞通稿,由於主辦方為了顯示權威和行業特色,往往會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專業稱謂。不僅給記者了解信息增加了很多困難,甚至很容易影響刊出效果。畢竟,有不少的編輯和記者在修改稿件過程中,會把很多普通讀者看不懂的內容直接刪掉。
沒有細節的新聞通稿
細節是最能表明真實情況的資料了。因此企業完全可以在企業對外發布的資料中公開無需保密的細節內容。另外數字也可以說明新聞材料的真實,而新聞媒體往往可以從數字中找到新聞點。比如,在新聞通稿中需要某個人物時,最好不要很籠統的使用**企業工作人員、某專家、業內人士等稱謂,完全可以通過一些細節來表明人物身份的可*性。比如你可以使用這樣的詞彙來描述一個顧客:「這位自稱在行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的男性顧客」或者是,「一位身穿白色POLO牌T恤衫的顧客」。當你需要描述一位企業內部員工,而又不能透漏他的姓名和身份時,也一定要盡可能地通過細節表現他的真實。比如你可以形容為「半年前剛被提升到副經理職位上的業內人士」「不願透漏姓名的業務中心工作人員」這樣會比很籠統的說法更加有利。

註:該資料來源於網路文庫,我也是在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時找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工商注冊登記改革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增加了認繳制這個新的制度,注冊時可以不用繳納注冊資金了;版2.最低的注冊資金改權了,可以根據當地的地方政策,深圳的話可以零資本注冊了;3.對股東的貨幣出資占注冊資本的30%這個強迫性要求刪掉了;4.不需要驗資機構開具驗資證明;5.1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的強迫性要求取消了;6.對注冊的地址性要求下降了,小范圍不需要強迫性的租賃合同。

❽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你好:
你問的這個問題,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現在相關文件版還沒有傳達出來。
但總體權上來說,對於公司的注冊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冊資本金的審計。(這里要節約很多錢)認繳是說,你想注冊多少就注冊多少,沒有時間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對注冊資本金承擔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億,你就得承擔1億的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0元,你就承擔10元的有限責任。
2、不強求要公司注冊地址;
3、減少很多前置條件,並不是全都減了,現在好象還留了40多項。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冊一個一般的公司應該一個小時內能搞定。現在不年驗,搞年度報告制度,對於年度報告制度,現在工商局內部都還沒有搞懂是個什麼意思。這個報告是要做成什麼樣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這么多了。
對於所謂的嚴管,這個問題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進行修改後,再知道管些什麼,呵呵

❾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過渡期截止到什麼時候是到2017年底還是2020年底

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底為過渡期,原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仍可繼續使用。在辦理企業類市場主體變更登記時,換發「一照一碼」執照,原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由企業登記機關收繳、存檔。
從2018年1月1日起,一律改為使用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原發證照不再有效。
根據《工商總局等五部門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6〕150號)第二條規定,2018年1月1日前,原發證照繼續有效,過渡期結束後一律使用載入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未換發的證照不再有效。

❿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如何確保企業信息的真實性

工商管理登記制度復改製革是我國政府管理轉向寬准入,嚴監管 」的重要舉措,主要內容包括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先照後證 用年度報告公示制代替工商年檢制度,以及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制度等措施。

在年度報告公示下,企業要在規定期限內,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工商部門將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根據規定,企業要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 合法性負責。一是信息公開 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
(轉自福建自貿區官網)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聞通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