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作失誤造成公司損失,如何確定是否賠償、怎麼賠
你的朋友與公司雖然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屬於公司員工。對於發生的損失,公司應該先行承擔,然後公司可以根據你的朋友造成損失的責任大小進行適當的追償。但是,每月可以扣除的工資不能超過你朋友工資的20%。
接下來回答你的問題:
1、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2、從以上規定看,並不是只能從工資扣除,也是可以在你的朋友有支付能力的情況下賠償。但是因為這樣的賠償主動權在你的朋友,因此,公司沒有扣除你朋友工資那樣的方便。
3、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是『因你的朋友本人的原因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並且勞動合同也約定了此項賠償經濟損失的內容。當然勞動合同也包括單位已經向你的朋友公示且認可的規章制度。如果確實是因你的朋友的原因,且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規章制度的規定,那麼可以根據過錯大小,損害程度,參照你朋友的工資收入水平,確定應賠償的數額。
4、綜上所述,你朋友的離職或辭職,不影響賠償的認定和計算。只是,如果你朋友離開了公司後,公司就再也不可能通過扣除你朋友工資的方式來索取損失賠償了。
② 員工在工作中出錯,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公司要求賠償,如何賠償合法嗎
在單位有證據能夠證明勞動者的行為給單位造成損失的,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除此之外,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發勞動者的工資。
(2)工商登記錯誤要求賠償損失擴展閱讀
1、為了保證勞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
2、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3、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准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③ 不動產登記機關登記錯誤損害賠償責任
和政府機關打交道如果他們錯了的話你想要賠償那隻有走法律途徑一條路。協商是沒有辦法的。而且他們出錢的話也需要一個途徑來出才行。這個途徑就是法律判決書。
④ 工商登記出錯,如何補救
現在有些工商材料是錄入全國工商網站里的因此還要把網里的資料給換了在有些地方只有省工商才有更換許可權
⑤ 因為犯錯造成公司損失,公司要求我賠償,該怎辦
找個律師,這個官司有得打哦
首先你非主觀故意,而且對公司帶來的損失實際是很小的
你告到勞動局去,一定是調解的
最後最大的可能就是公司不要你賠錢,同時你得不到解僱賠償
⑥ 若行政登記機關在登記時出錯,導致公司受到損害,公司能要求其賠償嗎
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
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你說的情況應該屬於該條的第四項規定,
「造成財產權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這是一項原則性規定。根據此項規定行政機關只要違法行使職權並對財產造成了損害就應該由國家給與國家賠償:如,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等。如果查證履實,並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害的,依照本條規定應當給予國家賠償。
所以。只要是「違法行使職權」(不是你說的錯誤),就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⑦ 登記機關登記錯誤,造成權利人損失的,是否可以要求賠償,賠償范圍包括哪些,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
不包括侵權名譽權。國家賠償法對行政賠償的范圍是有明確規定的。但是因侵犯人身權致人精神損害的,可以要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但是這仍是侵犯人身權的結果,而非是侵犯名譽權的結果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⑧ 如果員工離職後,發現在職時范了錯誤,造成經濟損失,那公司還能要求員工賠償嗎
勞動者離職後,發現在職時范了錯誤,造成經濟損失的,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是因為勞動者的原因給其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一百零二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8)工商登記錯誤要求賠償損失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
第一類、申請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仲裁申請書(詳細陳述申請事項事實理由,一式兩份或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供;
(2)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
(4)被申請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
(5)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表、押金收據、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書等。申請人提交證明材料時,應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審核後退回原件;
(6)《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第二類、申請人屬集體爭議的,請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類(1)至(6)項資料外,申請人需推薦3或5名員工代表,並提交員工代表名單以及全體員工簽名表,其中屬欠薪的集體爭議案件,申請人還需提交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人員名單和拖欠余額表。
第三類、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被申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2)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與第一類第(6)項要求相同);
(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5)有委託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6)《提交證明材料清單》(一式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