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診所規章制度
一、人員
(一)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並經注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3年,身體健康;
2. 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注冊依法執業,身體健康。
(二)開展中葯飲片調劑活動的,至少有1名具備資質的中葯技術人員。
二、房屋
(一)房屋相對獨立;
(二)診療區域布局合理,符合衛生學布局與流程;
(三)至少設置候診區、就診區;
(四)面積滿足功能需要,並應當根據開展的診療范圍不同具備下列條件:
1. 開展中葯飲片和中成葯調劑服務的,服務區域應當相對獨立;
2. 開展中醫非葯物療法的,應當設置獨立的治療室。
三、設備
(一)基本設備:診桌、診椅、脈枕、紫外線消毒設備、污物桶等;
(二)有與開展診療范圍相適應的其他設備(包括中醫診療設備)。
四、有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醫葯技術操作符合中醫醫療技術相關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等有關規定。
2. 醫院公共衛生科相關管理制度
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工作制度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定期調度制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問責制度
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及策略
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信息管理制度
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工作制度
1、醫院各科室要為35歲以上首診病人測量血壓,以提高高血壓病人的檢出率。
2、全院內科、外科、中醫科、婦產科、五官科、康復科等門診科室,把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做為常規檢查內容,並在門診登記和病歷中記錄血壓值。
3、發現高血壓病人,門診醫生應填寫高血壓報病卡,交給該區責任醫生,並向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健康指導,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指導正規治療,宣傳高血壓防治知識。
4、責任醫生掌握的高血壓病人按照高血壓病管理的要求,納入規范管理。
5、中心考核組定期對各科室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量血壓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並列入社區責任獎懲范圍。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定期調度制度
為加強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規范工作程度,確保優質、高效完成任務,切實改善農村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實行項目定期調度制度,具體人員由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及其項目辦公室的人員調度,並將調度情況進行通報。調度通報內容如下:
一、定期調度內容
(一)項目是否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的要求來進行。
(二)按照省政府確定的目標編制了項目實施方案。
(三)是否按照項目工作方案、報告批復的工作內容要求進行工作,在計劃執行中不得任意變動計劃指標,不得搞計劃外的支出。
(四)項目的資金是否專款專用、單獨建賬、資金落實是否到位。
(五)以上所調度的內容按照工作進度情況每星期調度一並將調度情況及時反饋。
二、通報定期調度內容
(一)按照調度內容將督導情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二)不定期通報工作進度。
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90年代我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特製定本制度。
二.各級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按照衛生局劃定的服務區域,為0----36個月兒童提供保健服務。
三.兒童保健服務指為0----36個月歲兒童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
四.按照衛生部下發的《散居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制度》、《托兒所集體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制度》和市《母子系統保健管理辦法》發展兒童保健服務工作。
五.為散居兒童和集體兒童長期保健提供醫學指導與咨詢。
六.為兒童建立兒童保健證和生長監測圖,定期提供保健服務。
七.篩查體弱兒童,進行專案管理,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
八.進行兒童膳食及營養管理。
九.採取適宜技術對兒童提供監測服務。
十.定期進行新生兒訪視,積極提倡純母乳喂養。
十一.進行0----6歲兒童死亡檢測、評審和死因分析。
十二.嚴格執行《兒童系統保健工作常規》
婦女保健工作制度
一、建立社區婦女基本情況檔案卡,了解基本健康狀況(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單位、婚姻狀況、月經情況、生育史、婦科疾患)。
二、承擔社區內婦女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技術指導工作,做好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工作,使孕婦管理率達標。
三、做好早孕的建卡、建冊及圍產期保健工作。每位孕婦產前檢查8次;產後訪視,不少於2次。
四、對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管理率達到100%,病歷和保健手冊有標記,有追訪;有分娩結局。梵谷危因素復雜或病情嚴重者應及時轉入上級醫院診冶。
五、做好孕婦學校工作,統一宣教資料,專人負責。採取群體與個人宣教相結合,孕期宣傳不少於三次,並將宣傳時間、內容登記在圍產保健手冊上。
六、有計劃的檢查、治療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做好婦女五期(經、孕、產、哺乳、更年)保健工作。
七、按時登記、統計、上報有關的婦女保健基本數據和報表。
問責制度
第一條為了強化責任制,促進工作人員恪盡職守,提高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過錯,根據堅持實事求是、追究與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制定。
第二條問責制是對工作人員由於故意或者過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以致影響工作秩序或效率,貽誤各項工作,或者損害管理人群的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或後果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條問責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追究其責任:
(一)不認真執行黨委、政府的指示、決策和上級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不落實上級有關會議議定或決定事項;影響政令暢通和全局整體形象及工作的。
(二)不認真履行職責,管理措施不到位,導致工作目標任務不能完成,影響全局整體工作和發展的。
(三)不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時間組織管理項目,對上隱瞞問題或對查出的問題不按規定進行處理,對下包庇、袒護、縱容的;或指使、暗示下屬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四)不按照集體研究決定辦事,或者不採納下級正確意見,導致過錯的。
第四條責任追究的形式有以下七種:
(一)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二)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三)通報批評;
(四)誡勉;
(五)責令辭職;
(六)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七)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獨採用或者合並採用。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信息管理制度
1.及時准確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農村住院分娩項目補助信息。
2.建立健全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健全統計台賬,做好統計匯編,遵守各種信息資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和相關部門各種統計數據和信息,不得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或篡改。
4.根據統計指標,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5.逐步健全網路信息系統,做好數據錄入及整理工作。
6.嚴格執行計算機操作規范,定期對計算機進行保養、維護。
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健全統計台賬,及時准確收集、整理、統計、分析管理公共衛生、基本醫療、科研及培訓信息,做好統計匯編,遵守各種信息資料的保密制度。
2.社區衛生檔案的內容必須登記詳細、真實,項目齊全,編寫清楚規范,隨工作開展及時收集、整理,並按類型歸檔。
3.社區衛生檔案必須進行嚴格管理,確定專(兼)職衛生檔案管理人員,專櫃保存,對衛生檔案的編寫、收集、歸檔實行專人負責制。
4.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准確、規范上報有關信息,不得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或篡改。
5.根據統計指標,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6.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衛生檔案、文件的管理規定,對社區衛生檔案進行管理和利用。在社區衛生檔案的利用上,本著充分保護患者隱私的原則,嚴格檔案的借入借出,對借出時間期限做出明確規定,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7.對收集的社區衛生檔案必須實行定期審查制度,要求收集齊全、完整,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責任人進行改正、補齊,問題嚴重者可令其重做,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驗收歸檔。
8.社區衛生檔案資料必須真實地反映情況,具有永久和長期保存價值的資料必須完整、准確、系統,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9.對社區衛生檔案資料塗改、偽造、隨意抽撤或損毀、丟失等,應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因此觸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造成損害患者權益的後果,由直接責任人承擔。
1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有專兼職專業人員作為系統的維護人員,負責日常維護工作,並有相關的管理制度。
11.各系統工作站點,必須有明確的計算機操作規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人員必須熟知有關事項,切實掌握使用要領。
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及策略
一、領導分工明確,網路齊全
由李斌副院長負責分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個村公共衛生服務人員共同參與。
二、開展社區健康教育
1、擴大社區健康教育的覆蓋范圍,力爭每個社區的健康教育覆蓋率都達到90%以上;
2、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作用,和民政、殘聯、老年協會、村(居)委會、婦聯、計生辦等加強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全年舉辦各類大型健康教育活動不少於4次,開展每月一次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各重大衛生節日均有宣傳,資料齊全;發放健康教育處方不少於10種。
3、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不小於2平方米,每季度更新一次宣傳內容。
4、給社區居民全年免費發放各類健康教育宣傳材料,發放對重點人群性病、艾滋病及其他重點疾病防治的宣傳資料。做到每戶擁有一種健康教育宣傳材料。
5、開展四慢病患者的健康行為干預,確定以四慢病社區規范化管理項目病人為健康行為干預對象,開展咨詢服務、規范化診療用葯指導及干預。
6、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醫務人員以義診、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進社區居民建立起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
7、加強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管理。
8、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宣傳健康知識,普及衛生知識。
三、學校健康教育
1、與轄區內學校配合,落實好中小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對學校食堂、教具、廁所、教室採光等進行健康評估,對工作人員進行衛生健康知識培訓;
3、抓好學校健康教育專欄建設。
四、做好資料收集工作
認真做好健康教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平時做好工作的記錄、相關資料的收集,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整理歸檔。對相關材料進行單列整理。
當然,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修改
3.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哪些服務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的服務是: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婚前保健和中醫健康管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參考依據,也可作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的依據。《規范》所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由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並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接受當地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指導。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4. 企業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制度
源地保護力度,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探索發行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定向債券。加快西江流域重點江河和大中型水庫庫區水污染綜合治理,加強省界水質監測和入河排污口監管,建立健全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的跨省協作機制。在製糖等重點企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實現達標排放。加強清潔生產技術服務能力和網路建設。治理農村面源污染,開展重點區域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鼓勵發展清潔養殖。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控制船舶等流動源污染,加快海岸、港口和船舶、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加強港口區、海上油田環境風險監測和控制能力建設。建立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區域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和排污權交易機制。完善邊境地區和近海海域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提高環境突發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三十一)積極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大力推廣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促進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整體控製作用,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優先用於重點發展地區和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科技創新、民生等領域。加強圍海造地的管理和調控,探索海域使用與土地管理相銜接的新機制,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灘塗資源。實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節能降耗重點工程。加強水資源綜合管理,健全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積極發展資源再生利用、節能服務和環保產業,建設梧州、玉林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示範園區。開展百色生態鋁工業基地循環經濟試點,鼓勵河池有色金屬工業和來賓、貴港、崇左糖業發展循環經濟。支持三水鋁土礦綜合開發。加強礦山尾礦規模化綜合利用。
九、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三十二)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鞏固提高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普通高中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逐步縮小與全國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建設一批鄉鎮示範幼兒園。加強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擴大對特殊困難地區的招生規模。提高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在高等院校設置、招生和生源計劃、重點學科建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繼續通過「省部共建」、對口支援等多種形式幫助地方高校提升辦學水平。大力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落實扶持政策,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加強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面向東南亞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
(三十三)加快發展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推進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強基層衛生人員培訓,重點培養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鄉村醫生。實施城市社區居民健康保障工程,扶持欠發達地區建立健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加強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實驗室和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加強艾滋病防治,加大結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強賀州、來賓、崇左、貴港、防城港等新設地級市醫療衛生機構以及桂林、北海等旅遊城市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建設。加強食品葯品監管能力建設,完善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食品葯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基本葯物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南寧中國-東盟食品葯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建立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促進中醫葯和民族醫葯事業發展,實施壯瑤醫葯振興計劃,建立質量標准體系。推動廣西葯用植物園升級改造,建設中國-東盟傳統醫葯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實施農村獨生子女戶和雙女戶長效節育措施獎勵制度。加快基層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婚前和孕前優生健康指導,開展地中海貧血篩查,降低出生缺陷和先天性殘疾發病率。實施母嬰安康工程,實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
(三十四)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加強鄉鎮和社區文化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運行保障機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加強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加大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風景名勝區和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利用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中國-東盟文化產品物流園區、中國-東盟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支持廣西出版物市場和互聯網監管平台、掃黃打非設施、出版物發行網路體系建設。支持廣西少數民族文字挖掘、整理、出版,加快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數字資源整合和排版製版技術開發。加快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大西新工程實施力度。加強壯語廣播影視節目譯制製作,擴大播出覆蓋面。實施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工程。加快邊境地區全民健身和紅水河流域民族體育設施建設,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護和傳承,積極發展體育產業。
(三十五)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面向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及信息網路建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積極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加強與廣東等沿海發達省市及東盟國家的勞務合作,擴大勞務輸出規模。開拓勞動力就業市場,採取小額貸款、技能培訓、工商扶持等措施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在信貸、工商登記等方面加大對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支持力度。擴大社會保障城鄉覆蓋面,重點解決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農民工、被征地農民、靈活就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參保問題。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服務設施建設。完善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障政策。統籌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加強流浪未成年人保護、兒童福利、殘疾人、養老、優撫安置服務設施建設。加大城鎮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設力度。修繕邊境烈士陵園。健全各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推進南寧救災物資儲備庫、災害監測預警網路、衛星減災區域分中心和減災工程設施建設,支持國際人道主義緊急救援廣西園區建設。加強公安、司法系統執法能力建設,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十、深化改革開放合作,增強發展活力動力
(三十六)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促進發展的根本動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造活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組織結構,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進一步推進政企分開。採取多種有效方式,推進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外資的融合,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中央企業參與地方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推動電力等壟斷行業改革,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落實放寬市場准入的各項政策,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金融服務和社會事業等領域。規范發展民間金融機構,依法拓展直接融資方式。加快投資體制改革,落實企業投資決策自主權。規范發展土地市場,完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建立工業用地集約利用機制。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和進一步發展產權交易、技術轉讓市場。
(三十七)構建開放型經濟。擴大對外貿易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實施「走出去」戰略。優化進出口結構,重點支持優勢產品擴大出口,重點開拓東盟市場,積極拓展歐美、日韓、中東和俄羅斯市場,加大國內短缺能源、原材料進口。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吸引外商投資特色優勢產業,擴大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生態環保、扶貧開發等領域利用外資規模。推動企業在國外建立資源開發和農產品加工基地,開展境外資源合作開發、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合作辦廠。加大對開放型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設柳州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桂林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推進南寧和欽州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快推進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擴大防城港、欽州、北海港口岸和邊地貿口岸對外開放范圍,將欽州保稅港區列為整車進口口岸。推進中越邊境跨境運輸和口岸通關便利化。在有條件的口岸探索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進口資源加工區。開展與東盟、港澳地區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邊貿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規模,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國家對口岸建設資金的補助力度。
(三十八)深化區域合作。全方位、多領域拓展區域合作空間。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平台,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深化與港澳台合作,加強與國內其他區域合作。繼續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及商務與投資峰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設立中國-東盟合作辦事機構,發展面向東盟的商務總部經濟。在南寧建設中國-東盟現代農業科技合作園區。深度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推動有關合作項目納入合作框架。進一步加大對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支持力度,推動合作平台和機制建設,構建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推進中越「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兩廊一圈」)合作,實施交通、能源、旅遊、農業等領域的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加快建設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長三角、環渤海等區域合作。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三十九)做好指導協調和實施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制定實施措施,加強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的精神,提出本部門支持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完善相關規劃。要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廣西的投入力度,落實和完善相關稅收政策。要加強對意見實施的指導,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幫助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四十)做好跟蹤檢查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協調,督促檢查重大項目、重大政策落實工作,跟蹤分析本意見實施情況,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促進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事關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局。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銳意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廣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國務院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5.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哪些服務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應提供的服務是: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婚前保健和中醫健康管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參考依據,也可作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的依據。《規范》所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由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並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接受當地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指導。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參照本《規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