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平台
跨境電商抄一站式服務平台是指電商企業、支付企業、物流企業三位一體,全面合作,為供應鏈上的所有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跨境采購及跨境資金結算、保稅倉儲、電商平台、電子商務通關管理平台、物流配送、供應鏈融資及大數據營銷等多種服務。是廣州海關系統與廣州易票聯完成技術對接後,由後者為跨境電商供應鏈相關企業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支撐。
Ⅱ 跨境電商有哪些平台
根據雨果網的相關文章整理可得,目前跨境電商平台有:
1.亞馬遜(Amazon)
目前亞馬遜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亞馬遜及其它銷售商為客戶提供數百萬種獨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如圖書、影視、音樂和游戲、數碼下載、電子和電腦、家居園藝用品、玩具、嬰幼兒用品、食品、服飾、鞋類和珠寶、健康和個人護理用品、體育及戶外用品、玩具、汽車及工業產品等。打算做亞馬遜的賣家同行,一定要保證商品質量,以產品為王。
2.eBay(中文電子灣、億貝、易貝)
ebay成立於1995年9月4日,由Pierre 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稱命名。eBay就是美國版淘寶,是一個可讓全球民眾上網買賣物品的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人們可以在ebay上通過網路出售商品。
3.wish
wish成立於2010年7月4日,屬於移動端交易平台,主要的市場是歐美地區客戶,在wish平台上以女性為主,大約佔了80%,年齡處於18-30歲之間。人們選擇Wish購物的原因除了在手機上方便,整體上便宜的價格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加上wish獨特的瀏覽和推薦機制又保證了商品的質量和吸引力。做wish賣家的朋友一定要把握好選品的方向。
4.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
全球速賣通成立於2010年4月,是阿里巴巴旗下平台,被稱為「國際版淘寶」,速賣通(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幫助中小企業接觸終端批發零售商,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銷售,拓展利潤空間而全力打造的融合訂單、支付、物流於一體的外貿在線交易平台。目前主要以俄羅斯市場為主,開店條件簡單易操作,適合新人,個體經營。
5.敦煌網
敦煌網成立於2004年,是全球領先的在線外貿交易平台。其CEO王樹彤是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行動者之一。敦煌網是國內首個為中小企業提供B2B網上交易的網站。它採取傭金制,2019年2月20日起新賣家注冊開始收取費用 ,只在買賣雙方交易成功後收取費用。敦煌網致力於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台走向全球市場。
6.蘭亭集勢 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簡稱:蘭亭)
成立於2007年,是以技術驅動、大數據為貫穿點,整合供應鏈生態圈服務的在線B2C跨境電商。
7.Shopee Shopee(簡稱「蝦皮」)
成立於2015年,目前Shopee蝦皮可以在這些國家賣東西: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這7個站點。其中已開通了跨境賣家業務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站點。
8.Lazada Lazada(中文名「來贊達」)
成立於2012年,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Lazada平台有用超過155000賣家入駐,其中品牌供應商超過3000家,用戶數覆蓋5.6億人。主要目標市場是東南亞6國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
9.阿里巴巴國際站
「阿里巴巴國際站」是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國際貿易的出口營銷推廣服務,它基於全球領先的企業間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國際站貿易平台,通過向海外買家展示、推廣供應商的企業和產品,進而獲得貿易商機和訂單,是出口企業拓展國際貿易的首選網路平台之一。
10.Newegg
Newegg(中國新蛋網)成立於2001年,是依託著名的美國新蛋網而創立的新一代專業電子商務消費服務網站。主要從事電腦、消費電子、通訊等3C產品的網上銷售。暢銷品類是汽車用品,運動用品和辦公用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消費者是男性,但女性消費者也在快速增長。
11.Souq
Souq.com(中東版的亞馬遜電商網站)成立於2005年,擁有600萬用戶,並且每月能達到1000萬的獨立訪問量。根據目前網站的情況,Souq已經開始考慮拓展其他的業務。例如,Souq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系統QExpress和支付系統PayFort。而且,Souq還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平板電腦。Souq.com ,Cobone.com和Sukar.com是中東三個當地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
Ⅲ 請問下,公司自己可以做一個跨境電商平台嗎需要哪些資質
需要辦理一個EDI許可證,在省通信管理局辦理,辦理時間是30-40個工作日。
公司辦理EDI許可證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公司注冊資金100w以上
2.公司名下3名人員近期1個月社保證明
3.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相關技術方案
4.網站域名備案必須在公司名下
5.伺服器託管要求在本省
6.網站搭建必須符合辦理EDI許可證
公司辦理EDI許可證需要准備的材料有:
1、營業執照副本
2、法人及股東身份證
3、公司章程(需要最新的,工商局加蓋檔案查詢章)
4、3人近期1個月的社保證明
5、公司人員身份證、及人員的手機、郵箱
6、公司座機、法人手機、郵箱
7、網站域名證書(公司名義購買)
8、網站伺服器托協議及伺服器提供商的IDC/ISP資質
9、公司辦公場地證明(廣東地區需要)
10、網站測評報告(廣東地區需要)
證書案例
Ⅳ 感覺重慶的跨境電商生意都很撇,為什麼逛
你做哪個平台的,現在遇到什麼問題了,你說你感覺很撇,沒有行業是做不好的,大多數是找不到重心在哪
Ⅳ 跨境電商平台根據服務類型可以分為信息服務平台和在線交易平台,兩者有什麼區
根據您的描述,可以看出是服務類型的區別。
一個是關於信息服務的;一個是在線交易服務的,也就是說,一個平台提供信息,一個平台提供交易呀。
Ⅵ 重慶,成都,西南地區這邊有沒有做跨境電商的,都做哪些平台啊哪些平台好做
重慶這邊做跨境電商挺多的呀,成都我就不知道了,哪些平台好做就不好說了,個人推薦亞馬遜吧
Ⅶ 跨境電商服務平台有哪些
一站到岸 在 美 國 洛 杉 磯 建 立 有 海 外 倉 ,貨 物 存 儲 、 當 地 退 換 貨 、 貼 標 等 方 面 很 方 便
Ⅷ 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需要設哪些部門
跨境電子商務(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電子商務應用過程中一種較為高級的形式,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以郵件或者快遞等形式通關,將傳統貿易中的展示、洽談和成交環節數字化,實現產品進出口的新型貿易方式。當前主流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種,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B2B模式下,企業通常是線上發廣告和信息,先下成交和通關,本質上還屬於傳統貿易,目前已經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而B2C模式下,企業直接面向廣大消費者,主要銷售個人消費品,主要通過航空小包、郵寄和快遞等物流方式,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我們通常所說的小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包括B2C和C2C兩種模式。
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之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影響,我國傳統的外貿行業遭受很大的打擊,進出口增速明顯下跌,很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因為具備中間環節少、價格低廉和利潤率高等優點還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
傳統外貿出口,一般包括「中國工廠-中國出口商-外國進口商-外國批發商-外國零售商-外國消費者」6個環節。這種模式下,外貿中的最大份額的利潤被流通中介獲得,例如,一個在義烏市場售價為1元的鑰匙扣,出口到澳大利亞後的售價將達1澳元(約合5元人民幣),其中的4元除去物流費用後都被中間商所得。引入跨境電子商務後,出口環節可以簡化為「中國工廠-外國零售商-外國消費者或者進一步簡化為「中國工廠-外國消費者」 ,繞開很多外貿中間商,一方面出口商品的價格可以進一步下降,提高我國商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為2.3萬億元,同比增長32.0%,艾瑞預測,在全球電商快速發展和中國電商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持續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2]。
另外,我國政府非常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除了第一批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5個城市之外,廣州、深圳前海以及青島也相繼獲批了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2014年國家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的一系列措施將會逐步落地,今年會有更多條件合適的城市申請跨境電商試點。
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非常好的形勢,甚至有很人大膽預測,跨國貿易的電商巨頭有可能在中國出現,但是我們要清楚意識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的問題還不少。
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
1.跨境物流發展滯後
跨境電商主要以零售為主,金額小、體積小、頻率高是其普遍特點,一般不大可能採用傳統集裝箱海運的方式運輸,主要的物流模式包括: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B2C外貿企業聯盟集貨、B2C外貿企業自身集貨、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倉儲5種方式,其中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是最簡單直接的物流方式,國際小包的特點是資費便宜,但是運送時間長,國際快遞比國際小包運送時間短,但是運費較高;B2C外貿企業聯盟集貨和自身集貨,兩種模式都可以產生規模效益,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由於聯盟內部的管理難度問題,多以自身集貨為主;使用第三方物流,跨境電商可將有限的精力放在主營業務上;海外倉儲模式由於需要在海外存貨,可以有效提高發貨速度,但是如果貨物滯銷所帶來的成本會顯著增加。跨境外貿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國際物流發展還沒有跟上節奏,勢必會帶來很多隱患,因為物流不僅直接關繫到跨境電商的交易成本,還關繫到買家對賣家的滿意度、購物體驗和忠誠度。
2.通關手續不夠簡化
盡管基於互聯網的信息流動暢通無阻但是跨境貨物流動並不自由,通關』是跨境電商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額度小」、「頻率高」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額度小」決定跨境交易難以走集裝箱;「頻率高」意味著復雜漫長的傳統外貿出口程序不適合跨境電子商務,再加上部分跨境電商的法律意識不強,為了逃避關稅,往往以「樣品」、「禮品」方式通過香港郵政小包、UPS等國際物流公司直接發給國外的買家,通關快,手續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交稅。
針對這個現象,海關總署出台了更為嚴格的政策:個人進口稅額的臨界點由500元降低為50元,超出50元的,要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相比之下,個人郵寄物品的免稅額度縮小了近十倍,這就意味著原來越多的跨境交易需要進行申報,其間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及費用的支出常常成為消費者和網上賣家嚴重的經濟負擔,此外,因申報不合格而使商品滯留在海關而使消費者無法收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3.結匯不易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國外買家支付的款項只能通過個人儲蓄賬號結匯,但是我國限制個人結匯每年最高為5萬美元,導致一些出口企業借用親屬賬戶進行結匯或者通過地下錢庄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第三方服務商,外貿企業在香港等離岸地區注冊一個離岸賬戶把外匯轉匯給服務商的離岸賬戶,然後服務商在國內按當日匯率把外匯轉化為人民幣給外貿企業,無論哪種結匯方式,都不算是正規的渠道,存在極大的風險。 4.支付安全問題明顯
跨境電子支付服務涉及企業、個人、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個個體,典型的跨境電子支付服務方式主要包括網上銀行支付服務系統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參與的電子支付服務。網上銀行支付服務系統主要用於B2B這種大額的交易方式,由於款項和收貨有前後,很有可能會給交易一方帶來貨款兩失的可能性,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款項還是先支付到第三方,對於買賣雙方都會比較公平,但是由於交易周期性,第三方平台很有可能會存在大量資金沉澱,如果資金管理出現問題,或者是系統出現故障導致信息丟失都會給交易各方帶來重大損失,另外,無論哪種支付方式還存在一個共同的風險,網路支付信息被非法盜取帶來的損失[3]。
5.退繳稅制度匱乏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以快件的方式,無法提供報關單,因而大部分賣家沒有辦法繳稅,同時也享受不到出口退稅的好處。另外,跨境電子商務是通過網路等信息交流平台來進行的,這就使得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雙方的具體交易情況,不僅使得稅收的源泉扣繳的管控手段失靈,而且客觀上促成了納稅人不遵從稅法的可能性,加之稅收領域現代化征管技術的嚴重滯後,都使依法征稅變得蒼白無力。
6.部分跨境電商信用不足
跨境電子商務是基於網路的虛擬模式,由此產生的參與者信用不確定性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桎梏。再加上我國的電商缺乏法律意識,假冒偽劣商品時有發生,因為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扣留的仿牌產品事件略見不鮮,甚至有很多國外客戶有內心裡有些排斥「中國製造」,帶來了惡劣的影響遠遠,較之國內電子商務,信用問題對於跨境商尤為重要,因為交易雙方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區差異,信用往往是吸引客戶駐足的決定性因素。
7.專業人才欠缺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應具備英文網店管理、在線英語交流、海外網路營銷策劃及執行、搜索引擎優化,海外客戶需求分析等應用能力,同時了解國際支付方式、國際物流工具、國際貿易常識、跨文化交流等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然而,跨境電子商務屬於新興產業,本身人才存量不多,有經驗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同時,高校與社會培訓機構來不及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與培訓進行調整,故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1.對於國家的建議
針對上述物流、通關、收匯及退繳稅等問題,國家應該積極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政策,讓廣大的跨境電商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目前,政府已經出台很多很好的政策,部分試點城市開始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園區內通過「分送集報」的方式,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通過海關、國檢、外匯管理等部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使規范化的國際收支申報與結匯成為可能,並使進駐園區的企業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的政策優惠,為跨境電子行業的發展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但是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設立僅限於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的幾個城市,對於其他同樣有需求的城市來說,報關、物流、收付匯還存在很多難題。
2.對於企業的建議
針對信用不足問題,首先要增強跨境電商企業的法律意識,應當加強自身實力建設,努力培養自己的品牌,加快學習國際法律法規的進度,逐漸避免因為知識產權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給國外的消費者帶來不好的印象,減少給雙方帶來損失。
3.對於學校的建議
加快力度,培養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內部合作,為社會培養適時可用的人才,關於培養模式,有部分院校已經在嘗試,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例如,針對跨境電商是新興行業,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教材,各大高校可以整合現有資源,讓不同專業的老師進行配合,進行模塊化教學,同時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讓學生可以有實踐的機會,同時為企業輸送人才,最終達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