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省馬鞍山市 徵文活動《馬鞍山市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讀本的目錄里有哪些詩啊
你去跟班主任要。我們班老師也讓同學參加了,他們說沒有,還給他們發了。老師那絕對有。
『貳』 馬鞍山詩歌節的來歷是什麼
古時,馬鞍山是一片詩意沃土。春秋戰國之際,馬鞍山地處楚頭吳尾。秦回漢時期,馬鞍山東西兩岸又分答屬會稽郡與九江郡。逮及三國,吳魏常在此紛爭鏖戰。六朝更迭,馬鞍山成為扼守建康(今南京)的西南門戶,地近京畿,王孫貴族常於此嘯吟詠嘆,「文的自覺」隨之到來。唐宋時期,江北之和州(州治歷陽)、江南之太平州(州治當塗)得到進一步開發,交通便捷,人文薈萃,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詩文流韻,燦然生輝。流風余韻,波及元明清。
而今,馬鞍山是一座詩歌之城。馬鞍山目前有兩萬多位市民一直在堅持詩歌創作,涌現出了諸如楊健、歐震等一批新生代詩人。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馬鞍山共出版了近50多部詩集,本報發表了6000多首馬鞍山市民創作的詩歌。校園里,古詩文書法比賽、讀書徵文評比、吟誦比賽、背誦比賽以及詩歌創作評比等系列活動接連不斷,吟詩聲聲聲入耳。鑒於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城市對詩歌文化的高度重視、市民對詩歌活動的充分認可和參與熱情,2014年,中國詩歌學會授予馬鞍山市「中國詩歌之城」稱號。
『叄』 我們學校要舉行一個「愛我中華,中國經典詩文吟誦「的比賽,我想問問各位可以吟誦一些什麼經典的詩。
這是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是一篇散文
梁啟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恆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鬱郁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肆』 小組六人參加古詩詞吟誦比賽有什麼創意
首先當然是確定主題,想好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情緒表達走向、類型。
比如想要表達在逆境中奮力一搏贏得生機,情緒衰敗頹廢->奮起->飛揚。
通常來說,一個王朝、時代的末期,文人的詩詞多悲愴憂郁,可以表達頹廢情緒;像戰國、三國那樣的大爭之世,有的是表達奮力一搏圖謀王圖霸業氣勢的作品;至於表示功成名就、達成目標之後的作品那就更多了,諸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類。
另外,看朗誦者女性為主或者男性為主,風格是細膩婉約還是粗獷雄渾。宋詞中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多的是。還有,個人建議別都選擇名頭太大的名人作品,因為都為世人所熟知,朗誦聽著沒什麼新意。比如像唐宋八大家、杜詩柳詞這種。即使選了像蘇東坡這種大家,建議別選大家太熟悉的作品,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伍』 馬鞍山市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五言律詩詩名
長恨歌
『陸』 某中學「文藝周」舉辦詩詞吟誦比賽,主題是「李杜光焰萬丈長」請為主持人寫一開場白。 麻煩求文化人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中的「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柒』 急求一篇歌頌馬鞍山創建文明衛生城市的適合小學生朗誦及表演的詩歌
文明城市伴我行
文明是一朵花,
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我們用真誠去澆灌,版用熱權情來哺育,
讓禮儀之詩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裡。
禮儀是一首詩,
一首淡雅清晰的詩。
我們用理解去融化,用關愛來撫慰,
讓禮儀之詩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裡。
我們是跨世紀的少年,
我們要做新時代文明的代言。
雨露下,我們播撒文明的種子;
陽光里,我們裝扮心中的春天。
帶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給你快樂無限。
帶給別人一個溫暖,別人給你燦爛心情。
帶給別人一片真誠,別人給你深深思念。
送給別人一份謙讓,別人給你敬重萬千。
讓我們把春雷藏進隊鼓,
敲響時代的鼓點。
告訴祖國,
告訴媽媽,
文明禮儀伴我長大。
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
飛向藍天,飛向未來
告訴太陽,
告訴月亮,
我們是新世紀即將展翅的雄鷹。
做文明的使者,
讓我們用微笑鋪設文明路;
做禮儀的少年,
讓我們用真心搭建禮儀橋。
文明禮儀伴我行,中華美德放光芒。
文明禮儀伴我行,到處盛開文明花
『捌』 吟誦的意思
1.泛指讀書。《晉書·儒林傳·徐苗》:「 苗少家貧,晝執鉏耒,夜則吟誦。」
2.謂有節奏地誦讀詩文。《隋書·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主 尤愛雕蟲,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 唐李白《游太山》詩之四:「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親書此聯於幅紙,黏之殿壁……吟誦此聯,凄然出涕。」 清梅曾亮《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 岳庵 雖家居,亦囊篋鱗雜,不能吟誦無事如曩時。」馮牧《<郭小川詩選>代序》:「﹝它們﹞值得我們吟誦……首先是因為它們時時響徹著的那種可貴的主旅律。」
孔羽《睢縣文史資料·袁氏陸園》:「袁氏(袁可立)陸園在鳴鳳門內,……每逢佳日節期,州內文人名士在此聚會。所吟誦的詩歌,後來薈為專集,名《蓬萊紀勝》。」
3. 釋義:大聲誦讀詩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
與朗誦截然不同,古代說話原本就是吟誦。
(8)馬鞍山吟誦比賽擴展閱讀
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吟誦感興趣,各地的吟誦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教育界也自發開始了恢復吟誦傳統,把吟誦引回教育體系的探索。
二、在大學方面,陳少松先生1987年起在南京師范大學開設古詩文吟誦選修課至今,影響很大。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常年傳授吟誦。廣州分春館門人陳永正、呂君愾等先生一直在中山大學等傳授粵語吟誦。
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學院、淮陰師范學院、台灣輔仁大學聯合成立吟誦詩社。2007年,徐健順在中央民族大學成立吟誦詩社——紫竹詩社,次年成立「首都高校吟誦傳承研究聯誼會」,有20多個大學的詩社參加。北京師范大學的王寧先生、首都師范大學的謝綏東先生、北京語言大學的王恩保先生等都傳授過吟誦。
三、在中小學教育方面,語文界很早就開始吟誦教學的探索了。廣州的陳琴老師創「素讀經典」教學法,現已經推廣到全國,其中已經使用了自創唱詩的手段。上海的戴建榮老師推行吟誦朗誦法,也已經在全國推廣。上海的彭世強老師進行吟誦教學,效果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也在十幾個省傳授過經驗。廈門的陳水龍老師也把閩南語吟誦引進教學,堅持了十多年,等等。
四、在最近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有更多的地方引進了吟誦的形式。上海《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每年都組織各地的老師學習「經典誦讀」的教學法,其中也包括吟誦。這些都說明吟誦是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的,只是很多吟誦還不規范,很多吟誦也缺乏傳承,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五、在社會上,安徽馬鞍山每年都有吟誦活動。大連圖書館館長張本義先生讓圖書館系統的人員都學習吟誦,並組織演出交流。中華詩詞學會曾成立吟誦委員會,周篤文先生、戴學忱先生等,在各地推廣吟誦。文懷沙先生倡導「東方吟誦學」,在媒體上大力宣傳吟誦。常州、漳州、泉州、武漢、蘇州等地,常年仍有吟誦雅集。
『玖』 關於《馬鞍山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
如果您是自發地對傳來統文化感興趣,而源不是出於課外作業的要求,建議您讀誦四書、老子、莊子、了凡四訓、易經、詩經、黃帝內經等經典(讀誦方法的話可以建議您網上搜索,我目前是堅持要把論語讀誦100遍,剛讀了50遍)。
具體的,您可以搜索「王財貴讀經教育」。
如果您每天讀誦兩小時,那麼您一個月可以將論語差不多讀100遍哦(差不多就能背上了)。
文以載道,經典第一,古文第二,其次為詩,再其次為詞。。。。。。
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