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的審查

工商登記的審查

發布時間:2021-06-12 20:44:05

㈠ 企業變更登記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法律依據

公司變更登記應以形式審查為主。

作為公司登記機關的工商局,辦理登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對申請者所提交的申請內容,依法進行審查。我國目前的公司登記實際上採取的是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申請辦理公司登記,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

(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

(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企業登記程序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登記機關依法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登記機關收到登記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

申請材料齊全是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依照企業登記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公布的要求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請材料符合法定時限、記載事項符合法定要求、文書格式符合規范。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登記主管機關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真實性是否承擔相應責任問題的答復》稱: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真實的責任應由申請人承擔。

登記主管機關的責任是對申請人提交的有關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及其所記載的事項是否符合有關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查。

登記機關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依法僅對申請材料是否具備形式要件進行審查,其職責是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有關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是否齊全,以及申請材料和證明文件記載的事項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1)工商登記的審查擴展閱讀:

鑒於在我國的法治水平還比較低下、社會法律意識極其薄弱的情況下,若實行純粹的形式審查主義,勢將產生更多的「皮包公司」、「三無企業」,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危害交易安全。

結合我地的事情,完善我們工商部門的企業登記審查制度,應當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同時賦予登記機關相機實施實質審查的職能;在實質審查中,審查重點應由對經濟性質和經營范圍的核定轉向對企業設立人和注冊資本的查驗。

(一)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注重審查效率

我工商部門對申請設立的企業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已按法律規定提交各項必要的文件、證件和材料,文件材料是否規范、所載事項是否齊全。只要符合上述程序要件,我工商部門即可核准,准予設立,進而提高審查效率。

但這種登記的效力僅限於向社會進行公示,我工商部門對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不負責任。為防止企業的亂設、濫設,危及交易安全,應在法律上加重發起人責任尤其是虛假登記的責任,引導良好的社會自律機制的形成。

(二)相機實施實質審查,注重審查安全

我工商部門以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但仍享有依實際情形自由裁量是否需要啟動實質審查的職能。實質審查可與設立過程中的形式審查同時進行,也可於企業設立後相機實施。

若發現申請設立的企業或已設立企業有與法律規定的實體要件不相符合者,我工商部門可拒絕登記或撤銷已生效之登記,以保障審查的安全。同時,為保護第三人利益,應許可利害關系人於法定情形下申請企業設立無效或撤銷。

(三)實質審查重點的轉變,效率與安全並重

實行形式審查為一般准則情況下注重效率,但同時要實質審查的重點是核定企業的經濟性質、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目的在於強化對企業的進入管制和行業管理。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質審查的意義在於確認市場主體的設立資格,故審查重點應當轉向對企業設立人和注冊資本的查驗,以切實保證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能力和信用基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以確保安全與效率並重。

㈡ 工商局對變更登記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

近年來,因申請人提交虛假證明材料或者採取虛假簽名等其它欺詐手段取得公司股東變更登記而引起的糾紛、訴訟越來越多,由此引發了學界和實務界對登記機關在辦理公司股東變更登記過程中應承擔何種審查責任的討論和思考。
工商局在對申請人提交的股權轉讓文件,依法負有形式審查義務還是實質審查義務?兩種審查義務所導致的工商局的法律責任完全不同。本文將以法院裁判案例的方式,對此予以剖析,以饗讀者。
一、假冒股東簽字轉讓股權的工商局未核實就有過錯。
【裁判要旨】 工商行政機關辦理股權轉讓登記過程中,不僅要
審查申報材料是否完備並符合法定形式,而且應以行政法一般原則中的合理行政原則為依據、以登記機關判斷與識別能力為限度、在專業范圍內對申報材料中的簽字蓋章等內容的真實性負審查責任。
雖然福星公司在申請變更登記時,承諾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承擔責任,但縣工商局對股東簽名的真實性未予以核實,未盡審慎審查的義務,存在一定的過錯。
案件來源:案號 一審:(2010)崇行初字第7號 二審:(2011)撫行終字第42號。
二、工商局對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只進行形式審查。
裁判要旨:工商行政部門對申請人提交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材
料進行形式審查,對申請材料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不進行審查。建議先通過民事訴訟確認解決民事法律關系。
案情:2003年8月,黑龍江省牡丹江秋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秋林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李某。2006年11月9日,牡丹江市工商局准予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於某。後牡丹江工商局又將此變更登記予以撤銷。2007年8月15日、2009年7月29日,牡丹江工商局先後根據法定代表人張某、劉某的申請,將秋林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張某與劉某。2010年6月4日,牡丹江工商局准予秋林公司將法定代表人劉某變更為王某。
於某等三人認為王某未取得公司74.728%的股權,公司第二屆第四次股東大會決議不符合公司法關於有限公司股東表決方式的規定,王某提交的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材料不具有真實性和合法性,並且牡丹江工商局超期辦理此變更登記。遂訴至法院,請求撤銷牡丹江工商局作出的變更登記,並吊銷法定代表人為王某的營業執照。
裁判: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牡丹江工商局准予秋林公司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王某的行政行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判決駁回於某等三人的訴訟請求。
於某等三人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牡丹江工商局有權依法為秋林公司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根據秋林公司的申請,牡丹江工商局對其提交的以上材料進行合法性審查並准予其變更的具體行政行為並無不當。於某等三人主張牡丹江工商局超期辦理變更登記問題,因該程序瑕疵未對利害關系人王某的實體權益造成影響,王某也未對此提出異議,更未對於某的權利造成影響,上訴人以此主張撤銷該行政行為不予支持。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工商局無權審查申請變更登記文件的基礎法律關系的合法性。
裁判要旨:工商局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登記機關,華利公司在變更法定代表人決定作出後,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工商局申請變更登記,且所作出的變更決定符合法律及章程規定,工商局應當依法予以變更登記。
工商局無權對實際內容進行審查。
案件來源:溫州華利集團有限公司訴蒼南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登記一案在蒼南法院審結。
四、工商局無權因第三人提出異議而不予登記。
裁判要旨:法院認為,原告在向被告申請股東變更登記時提交的申請文件、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被告理應為原告進行股東變更登記。即使轉讓方辛某提出書面異議,被告需對申請文件、材料進行核實,但原告提交的股權轉讓材料已經人民法院生效裁定予以確認,可以確認原告所提交的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被告理應為原告辦理股東變更登記。
案件來源:臨澧縣人民法院。
五、第三人僅對股權轉讓提出異議但並未訴訟,工商局依申請變更股權合法有效。
裁判要旨:東城工商分局是本市東城區公司登記機關,具有對轄區內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的相關公司進行登記的行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的規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應當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本案中,中企華公司向東城工商分局申請辦理公司股東變更登記時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的規定。
解彥平及其委託的律師雖在東城工商分局作出本案被訴的變更登記行為前,向東城工商分局提交了不同意東城工商分局辦理被訴股權變更登記的《聲明》及《律師函》,但其尚未就該股權變更行為的事實基礎即涉案《股權轉讓協議》提起仲裁或民事訴訟。在此情況下,東城工商分局在向中企華公司核實了有關情況,並在該公司提交了《關於解彥平股權轉讓的說明》、《關於繼續辦理解彥平股權轉讓工商手續的申請函》、《關於解彥平股權轉讓的說明》、北京京安拓普文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書》、其餘股東對解彥平股權轉讓協議上簽名真實性的《承諾書》等補充材料後,作出被訴股權變更登記行為並無不當。
案件來源: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案號:(2015)二中行終字第474號。
六、先有股東真實簽字的變更決議後向工商局提供假冒股東簽字的同一決議,工商局辦理變更有效。
裁判要旨:公司變更登記行為系公司登記機關將公司內部已經形成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進行登記,以取得公示效力的法律行為。本案中,根據業已查明的事實可以看出,第三人天職公司在申請公司變更登記時,在該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相關的公司變更決議,在相關股東之間也已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
雖然第三人天職公司提交的材料中原告的簽字並非其本人所簽,但該情形尚不足以推翻原告已經在相應的公司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中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本案被訴登記行為具備相應的事實基礎,該事實基礎並不因提交材料的簽字虛假而消滅。同時,被告在辦理公司變更登記的過程中,依據《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當場作出了准予變更登記的決定,其作出的公司登記行為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正確。
案件來源: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13)海行初字第296號。

㈢ 工商審核標準是什麼

作為公司登記機關的工商局,辦理登記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對申請內者所提交的申請內容,依法進容行審查。我國目前的公司登記實際上採取的是形式審查為主、實質審查為輔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申請辦理公司登記,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企業登記程序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登記機關依法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根據法定條件和程序,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實。登記機關收到登記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進行審查。申請材料齊全是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依照企業登記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公布的要求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請材料符合法定時限、記載事項符合法定要求、文書格式符合規范。

㈣ 簡述登記機關對個體工商戶申請登記時進行的審查

現在的個體營業執照正在推行三證合一,新設立的公司要求統一領取三證合一的營業執照,已內經設立的容公司沒有強制要求現在就去申領換發營業執照,在制證系統完善後會廣泛推行三證合一;
三證合一,是指把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這「三證合一」。據國家工商總局的部署,三證合一在2014年年底開始試行,2015年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三證合一」,並開展「一照一號」試點。;
「三證合一」依託企業注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請、一窗收件、並聯審批、核發一照」的模式,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由工商、質監、稅務分別辦理、各自發證(照),改為由申請人一表申請,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統一收件,工商、質監、國稅、地稅數據共享、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核發一照。申請人申請「三證合一」的,核發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

㈤ 工商登記到底是形式審查還是實質審查

根據《公司法》以及相關登記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工商登記屬於形式審查,當事人為自己提供的材料真偽承擔法律責任。但工商注冊機關對有明顯存疑的材料,有時也可實行實質審查。

㈥ 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是什麼意思

工商登記審批程序分為前置和後置。前置審批是你在辦理營業執照前需要先回去審批的項目,也就你答在查完公司名稱後就要去有關部門審批,審批完後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

所謂後置審批是指對於應當予以前置審批的商事登記,為了提高商事登記的效率,促進商事活動的迅速開展,採取先行商事登記而後進行理應前置審批的審查,它代表了前置審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6)工商登記的審查擴展閱讀:

2017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32號),進一步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將以下5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省級人民政府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的設立典當行及分支機構審批。

省級人民政府新聞出版廣電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的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印刷企業和外商獨資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審批,設立從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審批;中國民用航空局實施的外航駐華常設機構設立審批、民用航空器(發動機、螺旋槳)生產許可。

建議將1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國務院將依照法定程序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相關法律規定。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的審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