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未來項目

馬鞍山未來項目

發布時間:2021-06-12 20:28:55

馬鞍山市億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億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2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房地內產項目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王容尤賽
成立時間:2010-10-20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9992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
公司地址:雨山區工業園佳達科技園406室

②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2)馬鞍山未來項目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③ 馬鞍山萬達廣場的項目基本信息

開發商:馬鞍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類型:城市綜合體
商業面積:700000㎡
租金模式:純租金 保底租金加扣點
地址:太白大道
預計開業時間:2014年9月19日

④ 我想在馬鞍山做生意,請問有什麼好的項目

紀念品

⑤ 馬鞍山六十年來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

「十二五」,註定在馬鞍山發展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華章。這五年裡,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馬鞍山全力「趕考」,奏響了「聚焦工業」的主旋律,釋放出「聚力倍增」的正能量,工業經濟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市統計局提供的最新資料表明,「十二五」時期,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高,實力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在逆境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
工業經濟總量增加最多
「十二五」時期,馬鞍山高擎「轉型升級」大旗,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強化新型工業主導地位,實施工業經濟倍增計劃,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助力工業經濟加快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雙管齊下,全市規模工業和億元企業迅速增加、活力迸發,實現了「兩個突破」和「兩個翻番」,成為馬鞍山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亮點最多的五年。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五年來,馬鞍山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服務企業活動,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企業培育步伐,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茁壯成長、突破千家。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激增至1053家(預計數,下同),比2010年(532家)增長了1倍,實現了「翻一番」。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壯大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已成為引領馬鞍山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主力軍,是馬鞍山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新增億元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首次突破300家,由2010年(115家)的不足兩百家,猛增為2015年的397家,足足增加了282家,增長了2.5倍,呈現成倍增長良好態勢,實現了「翻一番」,形成了大企業支撐大產業、大產業推動大發展的良好格局。
企業數量增長,必然帶動經濟總量增加。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總量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超600億元,由2010年的422.42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600億元,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繼續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超2000億元,由2010年的1497.86億元上升到2523.22億元。五年來,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強,「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高達七成,是拉動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
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典型的工礦資源型城市,「十二五」以來,馬鞍山堅持自主創新,走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動搖,積極引導鋼企向非鋼領域轉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使得全市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結構之優,在於非鋼產業比重大幅提升。五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做大、做實、做強非鋼產業,「給力」工業結構調整,非鋼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得到明顯提升。2015年,全市非鋼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六成,躍升至65.7%,比2010年(41.5%)提升了24.2個百分點。
結構之優,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五年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總量逐年壯大、工業產值屢創新高。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投資額突破百億元,達16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達420億元,比2011年(224.65億元)高出195.25億元,總量實現了翻番。尤為可喜的是,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2015年為16.5% ,比2011年(11.8%)提升了4.7個百分點,凸顯了工業轉型發展新成效。自2011年以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年均增速為13.4%,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速(10.4%)3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全市工業加快發展的「新動力」。
結構之優,在於縣區工業經濟發展壯大。五年來,全市縣區、園區和新區競相發展,工業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縣區、開發區(新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3%大幅上升為2015年的85.2%,提升了22.2個百分點,呈現出多點支撐、多點發力、多點突破的增長新格局。優化結構為抓手,提升質量是核心。五年來,馬鞍山著力在節能降耗、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這五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始終保持在200%以上的高位運行。其中,2014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逼近300% ,高達297.81% ,2015年1-10月為267.37%;全員勞動生產率也同步提升,由2010年的33.1萬元/人提高至2014年的34.2萬元/人。與此同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虧損面由2010年的13.6%下降到2014年的12.3%。尤其是馬鞍山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2.58噸標准煤/萬元下降到2015年的1.74噸標准煤/萬元,標志著馬鞍山已經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工業經濟逆勢不斷上行
工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發展,要看應對挑戰的能力。五年來,在經濟總體下行和資源型城市轉型雙重壓力之下,馬鞍山工業經濟發展保持高位平穩較快增長格局。「十二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2.8%,比全市GDP增速高出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0.4%,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尤其是在鋼鐵、汽車、水泥等重點行業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2015年,馬鞍山工業經濟依然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勢頭,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工業經濟發展,更要看耐力和後勁。五年來,馬鞍山工業投資、工業貸款均實現大幅增加,工業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2015年1-11月份,全市工業貸款規模(本外幣口徑,下同)超過300億元,達316.64億元,貸款總額是2010年同期(228.81億元)的1.4倍,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近百億。「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達到3526.49億元,年均增速超過兩成,為20.4%。其中強勁增長的工業技改投資成為全市工業投資的新亮點。「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639.37億元,年均增速達24.5%。技改投資已成為馬鞍山工業投資的主導力量,成為打造馬鞍山工業經濟升級版的強大動力。
工業經濟發展,還要靠大項目支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馬鞍山在建投資規模超1億元的工業項目已達70個。這些大項目的建設,不僅促進了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了後勁。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發展步履鏗鏘,取得成就振奮人心: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指標,見證了馬鞍山工業經濟的輝煌成就;一個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釋放出馬鞍山策馬奔騰的強大活力。站在「十三五」新的歷史起點上,馬鞍山在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道路上必將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

⑥ 聽說皖能要在馬鞍山建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進展怎麼樣啊,知道的朋友幫忙回答一下,謝謝了...

世界二惡英大會垃圾處理陷入困境,「二惡英」困擾中國
為期5天的第二十九屆國際二惡英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二惡英是毒性最大的化合物之一,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紀之毒之稱,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除了劇毒之外,二惡英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溶於脂肪,難以降解,半衰期時間長,屬於持久性污染物,一旦進入人體,7年10年都很難排出,而一旦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會致人死地。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垃圾量正以10%的年增速向人們的生活圈不斷逼近,如何處理困局已擺上了政府的日程表。2005年世界銀行就曾發布報告警告說,中國如果過快建造垃圾焚燒廠且不限制排放物,世界范圍內大氣中二惡英含量會加倍。會上,中國的垃圾處理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美國環境健康基金全球化學安全項目總監約瑟夫迪岡:「所以這就是垃圾焚燒爐之所以受到關注的原因,因為垃圾焚燒爐是產生二惡英的途徑之一。」
中國的城市垃圾處理引起了全球的關注,8月12日,《紐約時報》也刊文關注中國興建垃圾焚燒爐的計劃,認為這個計劃一旦實施,全球的二惡英排放可能會在現在的水平上翻番,中國的垃圾焚燒爐計劃到底有多大?劇毒一級致癌物——二惡英的威脅離我們還有多遠?
2009年7月9日,在北京市六里屯垃圾填埋場附近的一個小區里,海淀區市政管委相關負責人與六里屯周邊的200多位居民召開了一次座談會。這已經是當地政府第四次與六里屯居民代表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但雙方見面的氣氛似乎並不那麼輕松。
北京市海淀區中海楓漣小區業主趙勇:「告訴大家垃圾焚燒廠是無害的,是安全的是讓我們放心接受這個焚燒廠建在六里屯,大家當然不願意了。」
趙勇,北京市海淀區中海楓漣小區業主。自2006年以來,有一件煩心事一直困擾著他和六里屯周邊地區的居民,這就是海淀區政府計劃在他們居住的六里屯地區新建一座垃圾焚燒廠。
趙勇:「給我們宣講的都是垃圾焚燒廠好的一方面,比如變廢為寶,發電,比如可能會消減垃圾臭味的問題,但我們從網上看到資料,那麼介紹了很多垃圾焚燒廠可能帶來的其他的問題,比如我們前面說的二惡英的問題,比如重金屬污染的問題。」
北京市海淀區中海楓漣小區的居民告訴記者,六里屯垃圾處理廠的問題由來已久。在他們看來,始建於1995年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原本就存在選址不當、管理不善等諸多問題。而周邊居民最難忍受的,就是填埋場散發出的惡臭。
北京市海淀區中海楓漣小區居民黃繼勇:「晚上睡覺,兩點多鍾就經常被嗆醒,然後一關上窗戶之後,滿屋子彌漫著臭味出不去。」
讓居民擔心的還有垃圾填埋場對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由於六里屯與北京中心城區距離較遠,市政供水管網尚未通達,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都依靠各個小區的自備井,而這些自備井抽取的都是地下水。飲用水安全問題成為六里屯居民的又一塊心病。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周圍地下水都做了檢測,檢測到馬連窪土井,上地這么遠的位置,地下水的土井都做了,地下水監測井都做了監測了,都發現地下水已經污染了。」
趙勇告訴記者,盡管忍受著惡臭的侵擾,但他和六里屯居民心中一直還有個希望,那就是垃圾填埋場總會有填滿封場的那一天。然而在2005年年底,當得他們知海淀區將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南側再建一座垃圾焚燒廠的消息時,希望變成了更大的擔憂。
趙勇:「因為臭味只是讓我們,它來的時候讓我們睡不著覺,但是二惡英這東西無色無味,而且會讓人致癌,危害比較大,所以相比而言,如果說讓我們必須選擇,在聞臭味和聞二惡英之間選一個選擇的話,那我會選擇聞臭味。」
與趙勇一樣反對垃圾焚燒的,還有北京市高安屯地區的居民趙蕾。趙蕾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柏林愛樂小區,距離朝陽區高安屯垃圾處理場的直線距離僅有3000米。她告訴記者,這個地方不僅有六里屯居民所熟悉的垃圾填埋場的惡臭,還有北京市已建成的第一個垃圾焚燒項目——高安屯垃圾焚燒發電廠。
記者:「你進去過這個垃圾焚燒廠看過嗎?」
趙蕾:「沒有進到焚燒廠里頭去。」
記者:「進不去還是?」
趙蕾:「進不去,我們不知情,所以越是不知道的東西,越是對它有一種恐懼感,然後不安,就是感覺非常不安,我們一直沒有看到所有的關於二惡英的監測報告,包括重金屬監測報告,是沒有人給我們出具,所以大家很不安。」
而垃圾焚燒廠周邊居民的這種擔心,在北京市政管委高級工程師王維平看來,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事情。
王維平:「我們的填埋廠,他沒按操作規程做,比如超負荷運行,他設計能力每天進1200噸,可是他每天進3000噸,蘿卜快了不洗泥,咱們說這話所以他就忽略了這種標准化的操作運行的過程,造成了污染,造成了擾民這種事情是有的,所以群眾的這種擔心是應該理解的。」
王維平告訴記者,目前北京的16座垃圾填埋場,總處理能力為每天1.03萬噸,而現在北京的垃圾日產量為1.84萬噸,處理能力的缺口每天高達8000噸。更為嚴峻的問題是,這16座垃圾場離填滿封場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王維平:「就是在未來的4年都要填滿,那麼填滿了就面臨著4年以後這個垃圾無處可去了這樣一個嚴峻形勢。」
處理能力的嚴重不足,讓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為垃圾尋找新的出路,而垃圾焚燒成為他們的首選。在《北京市關於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焚燒廠」,到2012年全市垃圾焚燒比例達20%,2015年達到40%。未來6年,北京市將投資100億元,新建改建垃圾處理設施40餘座,其中阿蘇衛焚燒廠、北天堂焚燒廠、梁家務焚燒廠、南宮焚燒廠均在計劃建設之列。
然而,垃圾焚燒廠的建設規劃還是引來了專家學者和周邊居民堅決反對,這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國環科院的環境學專家趙章元。
趙章元:「我為什麼還是要反對做焚燒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惡英這個污染物它是難降解污染物,它即使你排放量很微弱,但是它微量的排放對人身體還是有害。」
2007年2月,北京市海淀區六里屯的居民代表向國家環保總局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要求停建六里屯垃圾焚燒發電廠。但與此同時,全國各地興建垃圾焚燒項目的熱潮也在逐漸升溫。截止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均已建成垃圾焚燒廠。江蘇省已建成和在建垃圾焚燒項目15個,浙江省共建成和在建近30個,廣東省近20個。此外,遼寧、山東、福建、海南等15個省區均已建成或擬建設垃圾焚燒廠。
「我們全國的垃圾焚燒爐,很可能像雨後春筍一樣大量出現。」
「主燒派」與「反燒派」之爭
其實剛才圍繞六里屯垃圾焚燒項目發生的爭議,只是國內垃圾處理困境的一個縮影。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長速度為8.42%,而中國垃圾增長率達到10%以上;據相關統計,全世界每年產生4.9億噸垃圾,而中國就佔到了其中的近1.6億噸。面對如此龐大的垃圾山,現在燒還是不燒?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中國環境和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是垃圾焚燒「反對派」的代表人物。對垃圾焚燒過程中可能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的擔心,是趙章元反對垃圾焚燒的最主要原因。
趙章元:「二惡英是國際公認的一級污染物,這個污染物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它難降解,就是它的半衰期是14到273年,平均下來是幾百年,如果我們等它降解完了,在我們人體里它要累積下來,還是遲早還要引起人身體致癌的。」
但在有著「主燒派」代表人物之稱的北京市政管委高級工程師王維平看來,趙章元的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王維平:「我想強調的是,垃圾焚燒發電是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的一種技術,是一種成熟穩定的技術,也是一種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技術,那麼很多人擔心它會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我想從專業的角度說一句話,我們還不至於愚蠢到花大錢把固體污染轉化成氣體污染,不至於愚蠢到這程度。」
王維平告訴記者,現在北京新建的垃圾焚燒項目,採用了日本的先進技術,二惡英的排放則參照歐盟制訂的0.1納克的排放標准,絕對不會造成人體的傷害。
王維平:「它通過控制爐溫,通過半干法凈化,煙氣凈化,總而言之我不說專業的,專業的技術角度來克服這個東西,也就是說現在從專業技術角度完全可以克服這個事,克服這二惡英。」
然而王維平的這一說法,同樣遭了垃圾焚燒「反對派」的質疑。采訪過程中,北京六里屯居民丁捷向記者展示了一份名為《反對在六里屯建設垃圾焚燒廠》的意見書。在這份的意見書中,丁捷特別向我們強調了關於垃圾焚燒過程中對二惡英進行監測的問題。
丁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二惡英分析實驗室鄭明輝教授,指出二惡英不能在線檢測,正因為二惡英檢測和化驗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截止到目前,我國還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敢說沒有一個焚燒廠能夠做到在線監測。」
而正在清華大學訪問的英國伯明翰大學二惡英專家斯圖爾特哈瑞也證實,對二惡英的實時監測,目前在國際上同樣是道難題。
英國伯明翰大學環境化學高級講師斯圖爾特哈瑞:「人們很想做(二惡英的實時監測),也有很多的研究,但到現在,雖然有進步,但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也許5年、10年後也許可以,現在最快的監測速度只能做到12個小時,非常難做到。」
丁捷:「我們不知道它是否超標了,因為無法檢測所以人為無法控制它,那就(可能)變成很隨性的一種排放。」
發達國家的垃圾焚燒廠在不斷關停,卻為新興國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根據一些公開的數據和報道,作為垃圾焚燒第一大國的日本,盡管採取了嚴格的標准,但仍然是二惡英排放第一大國,空氣里二惡英的含量是其他工業國家的10倍。美國環境保護署曾向公眾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在普通美國人體內發現的二惡英水平已經達到或接近於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水平。正是因為這份報告,垃圾焚燒廠在美國逐步失去市場,目前,全球發達國家的垃圾焚燒廠在不斷關停,新上項目更是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況,但是新興國家,由於正在給垃圾尋找出路,它們卻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除了對二惡英問題的擔心,垃圾焚燒「反對派」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它天價的設備投入和高昂的運行成本。
趙章元:「非常昂貴,它這個生產一台垃圾焚燒爐動輒就是幾億元,我們現在的大型都是十幾個億元,所以它很貴。」
趙章元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垃圾焚燒項目,多數採用的是進口焚燒設備。如廣州市的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投資達7.25億元;上海虹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引進德國設備,投資9億元;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燒廠引進日本設備,投資7.5億元;而深圳市的7座焚燒廠中有5座引進的是比利時和日本的設備,總金額高達20億元。
在趙章元看來,正是因為存在二惡英污染風險和投資運行成本過高這兩大弊端,垃圾焚燒在經歷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高潮之後,目前在國外已經成為了一種「夕陽產業」。
趙章元:「有一個趨勢,我認為這個世界總趨勢,垃圾焚燒法是要逐漸萎縮這是不可改變的。」
趙章元的這一觀點,得到了美國二惡英專家約瑟夫迪岡的認同。他告訴記者,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污染事件,讓各國都加強了對垃圾焚燒廠的管理和監控,並將垃圾的源頭減量和分類回收作為焚燒處理的前提條件。統計顯示,美國的生活垃圾焚化爐從最高峰時的171座減少到了目前的102座,並從1995年起再沒有新建過一座垃圾焚燒廠。而面對垃圾焚燒廠在中國迅猛發展的勢頭,這位美國專家也提出了忠告。
美國環境健康基金全球化學安全項目總監約瑟夫迪岡:「我相信很多公司現在都瞄準了發展中國家,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最好不要買那些昂貴的機器,因為如果他們垃圾中的大部分都是廚房垃圾,紙張,塑料(可以回收利用),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買那麼貴的機器?」
2007年6月12日,國家環保總局就北京市六里屯居民針對垃圾焚燒廠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做出了行政復議決定。國家環保總局,對六里屯垃圾焚燒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是否准確、周邊環境容量是否能滿足需求、工程地址是否符合條件、二惡英排放是否會污染京密引水渠、周邊環境敏感點的環境風向防範措施是否有效等關鍵問題上,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與北京市環保局還需要組織專家進一步論證。決定「在進一步論證前應予緩建」,同時要「在更大范圍聽取公眾意見」,並特別強調「未經核准不得擅自開工建設」。
趙勇:「有了這個緩建決定大家其實心裡很高興,在得知復議決定那天,小區有居民甚至燃放了鞭炮。」
北京市政管委高級工程師王維平也承認,六里屯垃圾焚燒項目被叫停,對北京市實施垃圾處理改革的進程的確造成了影響。他表示,目前管理部門正在聽取各方意見,該項目是否建設還在繼續論證之中。
王維平:「我們搞環境工作,我們最怕的就是污染,我們付之畢生精力就是為了克服污染保護環境,所以我們認為老百姓關心環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們非常樂見的事情,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發現不同的聲音,我們首先應該認真的傾聽,用科學來解釋,如果我們做不到的我們要承認錯誤,要實事求是,我這么這件事。」
半小時觀察:垃圾不能一燒了之
每個人都討厭垃圾,但每個人又都每天製造著垃圾,垃圾問題我們無法迴避。但是在尋求解決之道時我們遇到了一場爭論,讓人高興的是,環保部門在這一問題上充分重視民意,及時叫停了海淀六里屯焚燒廠的建設,要求對垃圾焚燒廠的安全性進行進一步論證。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充分體現了政府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城市垃圾是伴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產生的一種文明病。事實證明,僅僅靠某幾項技術並不能讓垃圾山從我們眼前消失,弄得不好,還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只有引導人們改變不合理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垃圾的循環利用率,才能避免垃圾圍城的現象愈演愈烈。德國、瑞士、日本等國家在垃圾焚燒導致污染後更多地採取了垃圾分類和回收,垃圾量大幅度減少,有的甚至減少一半以上,在這一點上,部分地區已經在垃圾中轉站增加分揀設施,但是僅有這樣恐怕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處在城市化、工業化高峰期的中國,在垃圾處理上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多管齊下,標本兼治,這需要有新的技術,更需要創新的制度。

⑦ 尋找馬鞍山市未來發展研究的論文網址或論文資料

(轉)在馬鞍山上了大學,創了業,買了房應該算馬鞍山人了,也是因為一直對馬鞍山有好感。昨夜失眠,不自量力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了馬鞍山的未來。
首先要糾正馬鞍山絕大多數市民的對於馬鞍山在國內地位錯誤思想傾向――充當南京後花園,或者直接劃為南京管轄。這是一種很不求上進的思想。記得我有次坐火車去浙江湖州,臨座有一對杭州人。全國人民,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人都公認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而杭州人卻非常討厭這頂帽子,所以他們看到自信心膨脹到傲慢無禮的上海人在杭州問路時,他們都給上海人指反方向。南京跟我們馬鞍山有親和力這是好事,是資源,但我們不能把這個當作資本來炫耀。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傍大款,而不是當大款呢??
我們馬鞍山應該學學國內幾個自力更生的成功城市。首推溫州、義烏、還有咱們好兄弟城市蕪湖。為什麼學習他們,而不學深圳、上海、北京。深圳完全是地理位置好靠近香港在加上我黨和國家大把大把砸錢,而且給他們,我們這些內陸城市做夢都不敢想的政策。上海也是一樣,扼住長江這條巨龍的咽喉,黨和國家什麼美事都給他們承辦。北京更不用說了――皇城根。北京、上海、深圳的興起我們內陸幾十個省都是要做犧牲的,他們給外國人的各種特惠政策造成各種成本和財稅的損失,我們不都替他們分擔了嗎。國家把美事給他們辦,春風當然不會過玉門關到我們這了。
溫州、義烏、蕪湖這些城市國家並不特別照顧他們,而他們憋了一股勁自己走出一條成功的路。現在全國知名,甚至在國際上也有名聲。溫州人才大氣粗去北京上海炒房不過癮還要集體跨洋過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炒房。義烏也很牛,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黨中央,現在義烏滿大街都是外國人,他們常年住在這,把大批大批的義烏的小商品進口到自己國家。在看看蕪湖的了不起,蕪湖在辦奇瑞是瞞著國家頂著壓力乾的,那時候國家是對各地辦汽車業卡的很緊,因為汽車業風險太大,投資太大,幾億幾十億投下去如果賠了,別說水漂,連水花都看不見,試看國內的什麼上汽,一汽,南汽,廣汽哪不是國家大筆砸錢還得傍國外汽車業大佬才敢生產上市。奇瑞生產出來後上市更受氣,因為沒有上市許可證,必須掛靠上汽在創業很困難的條件下每年還得交大筆大筆的管理費給上汽,所以早期的奇瑞車都打著上汽奇瑞的牌子。我們馬鞍山人對蕪湖沒什麼神秘感,甚至有人對安徽唯一的傾國傾城魅力城市這事對蕪湖有意見,理智的想想蕪湖確實值得尊敬。
上面這三個城市,有共同點就是特色鮮明:溫州人專注於做皮鞋,知名的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等再加上不知名的,林林總總滿大街都是與皮鞋相關的企業;義烏的小商品更是暢銷國內甚至全球他們專著做小商品;蕪湖還在路上,暫時不提。再舉幾個國內著名城市,重慶專注於做摩托車,天津專注從事手機相關產業。在看看全球知名國家小國或地區都很專注做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瑞士專注於做表,台灣專注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產業。
所以我們馬鞍山要在全國讓人知道,一定得有特色,我們要小而強。想多管齊下綜合發展固然對城市經濟穩定性抗風險能力加強有好處,但要想全國知名一定得有特色的,非常上規模的產業。我們馬鞍山想綜合能力樣樣強不現實,至少短期不行。馬鞍山歷史短、地域小、國內知名度小吸引不了人才,註定我們不能走大而全的路。不講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爭外資爭人才,還有二線城市無錫、蘇州、東莞、廈門、青島、大連、南京、寧波、杭州等等我們難以望其項背,再講的殘酷現實點我們連合肥、蕪湖我們都比不過。
那麼我們馬鞍山走什麼路線呢?採石磯太小,內涵太少,靠它發展旅遊不行。鋼鐵業是高耗能高污染夕陽行業,發展已經到極限。甚至連國內鋼鐵業老大首鋼都考慮轉型了。也就馬鋼也就是只能保證馬鞍山人生活小康(我是說全體市民),至於大富大貴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馬鞍山現在洗浴產業,在一定的范圍有影響。我就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發展「水文化。」我就建全國知名的洗浴城。我們左右的南京和蕪湖每年有大批的或是投資者或是旅遊者。當然,蕪湖南京也有自己的洗浴休閑企業,這是事實。我們只要做強做大做專,我們專注發展這個產業,讓蕪湖和南京的顯得很簡陋,我們是完全可以吸引遊客過來的。這首先要我們把連接蕪寧的輕軌或者是地鐵建起來,最大程度的縮短,遊客耗在路上的時間。試想外地遊客爬完中山陵,逛過夫子廟,玩累了方特歡樂谷,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就來我們洗浴放鬆養足精神。遊客願意來我們這洗浴這一定要基於我的洗浴服務產品,非常的獨特,精製,別的地方都沒法跟我們比。很多地方都生產皮鞋,為什麼做皮鞋生意的必去溫州,很多地方都能做手錶,為什麼成功人士非得買瑞士表,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知名的在人們心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們馬鞍山也應該這樣。 (轉)

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轉)
馬鞍山,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從金泉街到解放路再到步行街!經過五十載的發展而成就今天的模樣,身為馬鞍山人自然希望馬鞍山的明天更美好!

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把自己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設想在這里表達出來!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警示性意見!形成一個合集,期望能引起市決策層的注意!

以下為我個人之設想(所謂拋磚):

馬鞍山是一個年青的重工業城市,產業較為單一!也正是這單一的產業奠定了今日的馬鞍山,社會穩定,居民收入與周邊地區相比較高!當時鍾跨進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單一的產業也就成了馬鞍山發展的瓶頸!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員(形式較多。如:九十年代以前馬鞍山的男生少有沒工作的,現在呢?馬鋼不招了!),受單一產業的影響,沒有其它的產業可以接納富餘的勞動力,這部分人也是要是生存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分人中就有一些可能會為了生存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自然首先要有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過去的十年中處處可以看見市裡在這方面的努力,直至新世紀也沒有太大的起色,究其原因:沒有一個持續、漸進、有力度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在已引進的項目中很少是能夠成就一個產業鏈的產業。蘇州的發展較為典型就是首先引進一個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的項目(如:宏基),馬鞍山有什麼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鏈的?

那就是讓我們馬鞍山人引以自豪的馬鋼(全國唯一的康采恩鋼鐵企業)!這也是我們馬鞍山進一步發展、騰飛的一個最有力的發動機!其實馬鋼也早就在做這一步,薄板、H鋼固然很好,但我認為還很不夠,力度不深。我們可以引導馬鞍山的民間資本並引進外地以及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進行鋼鐵產業鏈的深加工,(馬鞍山有很成功的例子:私營企業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其企業主馬先生的領導下最初就是為台灣加工狗用電鍍項圈起步的,九十年代中期為其打工的農民工就有月入一千五百元的了,可見其業務之火,利潤之高!最近獲悉馬鞍山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編織漁網用稀土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2003年科技部產業化環境建設貸款項目。在這里晚輩恭喜馬先生了!預祝玉龍公司他日大展鴻圖!期望馬鞍山能有更多象玉龍一樣的公司,馬鞍山缺的就是這樣的公司。)在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產業那就要算汽車了,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汽車用鋼板。國內尚無廠家可生產此類產品,最近有寶鋼在洽談此類項目,另外台灣最大的汽車鋼板供貨商春源鋼鐵和中鋼公司,將合作在福建福州投資大型汽車鋼板廠,成為祖國大陸東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鋼板供應基地。即使是這兩家都生產了也不可能滿足國內現有的的需求,何況汽車業在國內還才剛剛起步呢!這個項目的落戶可以使馬鞍山的綜合競爭力上一個新台階!

當然這也是單一產業的延續,如果說要在根本上改變可能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就城市的發展我主張:向南京靠攏,做南京的配套,進而做長三角的配套,錯位發展,別老想著做雞頭,沒有牛後那牛不得憋死?(長三角:由上海、南京、揚州、鎮江、南通、泰州、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湖州、寧波、嘉興、舟山、紹興15個城市組成,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繼紐約、多倫多與芝加哥、東京、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倫敦與曼徹斯特等城市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後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35個城市中,長江三角洲地區佔了10個;在最新選出的全國綜合競爭力10強城市中,長三角地區佔了4個。目前,「長三角」地區佔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全國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1/4。)雖然我們不在長三角內,但值的慶幸的是我們身處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是離南京最近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住這點。

限於篇幅和時間這次只能寫這一個方向了,我相信廣大網友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設想,我只敢說我是在拋磚,期望能引來你們的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我也是找的

⑧ 今年疫情這樣安徽馬鞍山向山南山大道為什麼還要拆遷這么有錢,不讓老白姓活了

現在各行各業都正常生活生產了國家建設項目之前訂好的因為需要和符合社會發展該拆遷還是要拆遷的拆遷會有補償款的不會不管百姓死活的

⑨ 馬鞍山未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未來來電子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8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無等。
法定代表人:任俊
成立時間:2013-08-0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535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馬鞍山市花山區東方明珠世紀花園六村36-401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未來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