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什麼不用藍星系統
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由以下機構提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向轄區居民提供。開展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後,將由縣(區、市)級政府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由中標機構向轄區居民提供服務。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含的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共包括15類,具體為: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健康教育與促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初步篩查、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日常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中(藏、蒙)醫葯健康服務、衛生監督協管、地方病防控、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 三、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群眾的好處: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全體城鄉居民,與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群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群眾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② 公共衛生體檢系統介紹
公衛全民健康體檢信息系統
一、背景
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圍繞「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實施全民健康體檢工作,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篩查相關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過全民健康體檢,擴大群眾對自身身體狀況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面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干預策略與應對措施,讓城鄉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帶來的紅利,實現全市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全覆蓋,參檢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100%。
通過健康體檢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民健康體檢各業務工作的簡易化、標准化、模塊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靈活性來保證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應符合省級區域信息平台技術規范等。
文字來源:杏林七賢 公共衛生體檢系統
③ 公共衛生服務人力投入填報系統
公共衛生服務人力投入填報系統是用來填報各級衛生管理信息情況。
本填報系統可供上級主管部門實時掌握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月報表填表說明
報表-1
1—鄉鎮衛生院名稱:填鄉鎮即可,例:xxx鎮、xxx鄉。 健康檔案
2—新建規范居民檔案數:指當月建立檔案人數。
3—累計規范居民檔案數:指以建立的規范檔案數加上新建立的檔案數。
4—規范檔案更新-人數:鄉鎮衛生院沒有更新檔案內容只需填零。(社區以前的檔案,當月更新成規范檔案數)。
5—人次數:指當月檔案增填內容的次數。 老年保健
6—免費健康體檢人數: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當月體檢人數。
(免費體檢項目: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中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中的要求體檢)。
7—新建檔案數:指老年人體檢後新建立的健康檔案數。 8—管理人數:指對建立檔案的老年人,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生活指導和干預人數。
9—累計建檔人數:指建立老年健康檔案的總數。 健康教育
10—健康教育講座次數:指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的次數。(確定有講座主題、授課老師、場地設備、整理活動記錄、總結評價等)。
11—主題宣傳活動次數:指結合主題宣傳日(全年共17個主題宣傳日)或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的宣傳活動次數。
12—健康教育咨詢人次數:指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中參與的人次數。(確定有活動內容、活動場地、活動資料、活動實施記錄等)。健教宣傳欄
13—個數:指鄉鎮衛生院中所建的宣傳欄數不能少於2個。 14—更新次數:指每月更換欄內的宣傳內容次數,每月不能少於1次。
15—發放資料份數:包括健教折頁、健康教育處方和健康手冊等的份數。(提供資料的內容每年不少於12種)。
16—播放音像次數:指播放的廣播、投影、幻燈片、錄像帶、VCD等電化資料的次數。(確定有健康教育音像資料的種類、播放時間、並有記錄)
17—健康教育人次數:指健康講座和健康教育咨詢活動的次數和人數。(表中10-16項人數的總和)。
預防接種
18—應建立預防接種人數:指月內轄區0-6歲兒童接種人數 19—已建立預防接種人數:指為0-6歲兒童建立接種證和接種檔案的人數。(累計數)
20—規劃疫苗接種人次:指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程序對適齡兒童接種的人次數。
21—強化疫苗接種人次數:指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針對性的接種人次數。
22—二類疫苗接種人次:
23—報告及協助異常反應次數:指接種後出現的異常反應次數。
報表-2
24—0-36個月管理人數:新生兒--36月齡登記管理的人數。 25—新生兒訪視人數:指新生兒出院後1周內,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訪視的人數。
兒童體檢
26—人數:指滿月-3歲兒童健康體檢的人數。
27—人次數:指已為1-3歲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的人次數。 28—孕產婦管理數:指孕12周前—產後42天的孕產婦人數。 產前隨訪
29—人數:指孕12周前—孕37-40周隨訪的孕產婦數。 30—人次:指已為訪視的人次Ⅱ數。
31—產後訪視人數:指產婦出院後7天—產後42天進行的訪視人數。
慢病管理-高血壓
32—首診測血壓人數:指轄區居民第一次就診時測量血壓的人數。
33—規范化管理人數:指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後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數。
34--服務人次:指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面對面的隨訪、干預服務的人次數。
慢病管理-糖尿病
35—規范化管理人數:指確診後,為Ⅱ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監測血糖生活方式指導的人數。
36—服務人次:指按糖尿病服務流程進行服務的人次。 其它
37—服務人次:指轄區內居民有其它慢病的(例;肝炎、肺心症等)進行服務的人次。
精神病
38—登記建檔人數:指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管理並登記建檔的人數。
39—隨訪人數:指納入管理建檔後需要隨訪的人數。
40—隨訪人次數:指對精神疾病患者按服務流程進行服務的人次數。
傳染病防治
41—登記傳染病人數:指首診中發現傳染病人、疑視病人後進行登記的人數。
42—傳染病報告例數:指首診中發現的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後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通過網路或電話傳真等進行疫情報告的例數。
43—現場疫點參與處理數:指對傳染患者、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進行處理的數。
44—艾滋管理人數:指對確診的患者進行管理的人數。 45—結核管理人數:指對確診的患者進行管理的人數。
④ 健康檔案系統的系統簡介
軟體設計以健康檔案管理為核心。全科診療、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計劃生育、計劃免疫等功能模塊根據具體業務流程,分別提取健康檔案數據實現擴展應用。並結合鄉醫日常工作提供智能工作管理與提醒監管功能。
健康檔案:包括家庭、個人以及相關的健康檔案信息的採集、展現和查詢統計的功能,是整個系統的起點和服務過程的第一步。
疾病管理:管理農村(社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等級、隨訪、統計,並通過統計報表形式進行分析和存儲。同時根據各級、各領域管理部門的流行病學統計要求,制定數據分析模型。同時,為主管部門提供快捷上報途徑,簡化基層衛生人員工作。
全科診療:用於記錄基層醫生診療過程。它包括全科診療(電子病歷)、電子處方、處方查詢、轉診及會診、診療情況查詢等子功能模塊。
婦女保健:此部分內容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對農村(社區)內的育齡婦女保健服務工作進行記錄和統計管理。主要包括孕產婦保健記錄、生殖健康保健記錄等。
兒童保健:該部分對農村(社區)內的兒童提供保健體檢服務記錄。主要內容包括兒童花名冊、兒童四病管理觀察記錄。
計劃免疫:負責記錄農村(社區)內各類人群詳細的接種情況,其中重點管理兒童這一免疫接種人群。此模塊包括接種通知、接種記錄、接種工作提醒。
計劃生育: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婦女生殖健康及計劃生育等內容的統計功能。涉及產前檢查、定期體檢、婚前檢查記錄、健康教育等。
健康教育:該部分內容主要是登記該機構進行的健康教育活動,為基層機構的健康教育活動管理和主管部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提供基礎數據和上報工具。
老年人保健:該部分內容主要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務。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健康檔案,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專項表,65歲以上未建專項表預警.
⑤ 公共衛生管理平台的搭建能通過系統軟體來實現嗎,有使用過的嗎
公共衛生管理平台的搭建能通過系統軟體來實現的哦。
公共衛生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的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路,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快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建設,完善以疾病控制網路為主體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高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路平台;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利用網路信息技術,促進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
對社區健康檔案進行精細、網格化管理、將社區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業務統一集成到以家庭為核心的網格上。採集居民從出生、發育、結婚、生育、患病、老年直至死亡的全過程中所有相關的健康活動數據,實現居民人人擁有個人「活」的電子健康檔案,實現管理一個人的所有健康問題,做到「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健康一生」的個人健康管理目標;同時,有了這個數據中心,也可以分析一個健康問題的所有相關人群,達到分析「一個健康問題」的「所有人」的目標,把「所有人」的共性問題整理、分析、挖掘出來,從宏觀上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環球公共衛生管理系統包含雙向轉診系統、健康記錄共享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醫葯知識庫系統,更好的推動了公共衛生的管理。
環球軟體做的不錯,你可以網路一下哦。
⑥ 區域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基於健康檔案的婦幼保健信息平台、疾病控制管理信息平台
環球軟體區域衛生信息化平台涵蓋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所有功專能,為醫療屬行政管理部門實時提供真實、全面、有效的決策參考數據,使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得以互聯互通,高度共享,服務社會,服務全民健康。
1、實現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全覆蓋;
2、統一區域內醫療衛生服務標准;
3、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共享與交換;
4、實現區域內就醫一卡通;
5、實現區域內新農合、醫保的實時報銷結算;
6、實現區域內電子健康檔案的共享與時時更新;
7、實現區域內衛生信息(業務、人員、葯品、財務)的統一監管;
8、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間的雙向轉診,建立「醫聯體」新模式;
9、為領導提供科學、強有力的決策支持,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處理能力。
+++++++++++
更多內容可以咨詢環球軟體官網,或者打4000536889。
⑦ 跪求! 健康檔案與公共衛生服務系統,謝謝!
民康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是一款基本公共衛生管理系統 成功將醫療、醫保、新版農合系統三位一體,各級別權醫療機構有機連接,實現大范圍的信息共享與數據交換,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孤島出現,直指「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核心。
⑧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的服務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及其疾病用葯情況、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的0~36個月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類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記錄、會診記錄等。
5.農村地區在居民個人健康檔案基礎上可增加家庭成員基本信息和變更情況,及家庭成員主要健康問題,社會經濟狀況,農村家庭廚房、廁所使用,禽畜欄設置等信息。 1.轄區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接受服務時,由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
3.將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填寫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農村地區可以家庭為單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條件的地區錄入計算機,建立電子化健康檔案。 1.已建檔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2.入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並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
3.對於需要轉診、會診的服務對象,由接診醫生填寫轉診、會診記錄。
4.所有的服務記錄由責任醫務人員或檔案管理人員統一匯總、及時歸檔。
5.農村地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可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相結合。
⑨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應通過哪些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
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1.轄區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專中心(站)接受服務時屬,由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
3.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地區應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上述方式為個人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發放國家統一標準的醫療保健卡。
4.將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填寫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農村地區可以家庭為單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數據存放在電子健康檔案數據中心。
⑩ 長治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系統新網址是什麼
截至來2020年3月30日,長治市基本公共自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網址是山西省長治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平台。
長治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平台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進行開發。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平台的服務對象是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
(10)健康檔案與公共衛生服務系統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平台的應用:
1、已建檔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或醫療保健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2、入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並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機構應同時更新電子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