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管道煤氣
1949年至1980年前後。
解放前,我國煤氣事業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到1949年,全國僅9個城市有煤氣設施.並且普遍處於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的狀況,使用煤氣的人口只有27萬。解放後隨著冶金、石油工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燃氣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至1965年起.液化石油氣在全國各地得到推廣應用。改革開放的20多年,是我國城市燃氣大發展的時期。隨著國民經濟政策的調整,國家對能源和環境保護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決定把發展燃氣事業列入重大技術政策之一,提出城市要逐步燃氣化,為燃氣事業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支持。
(1)解放前馬鞍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煤氣罐要平放。煤氣罐本身為金屬製品,一方面罐壁相對堅硬,不易破損,另一方面罐壁一旦破損,作為沒有專業知識的我們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甚至是手足無措。為安全起見,將煤氣罐倒放置於廚房最平坦的地面,是最合適的做法。
2、時刻注意煤氣是否泄漏。由煤氣導致的事故不勝枚舉,絕大部分造成煤氣的安全隱患來源於煤氣泄漏。用肥皂水塗刷以檢驗煤氣是否泄漏,嚴禁用明火檢查。
3、如果發現泄漏,首先打開門窗以使空氣流通,熄滅火源,再聯系煤氣公司請專業人士過來處理。
② 關於柳州風景和風俗的資料
柳州風景:柳州是廣西擁有國家級A級景區的城市第二多的城市,旅遊人口及收入位列廣西第三位,是區內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市區內有眾多優質旅遊資源,擁有兩個國家級重點公園景區——柳侯公園 和 大龍潭風景區。
百里柳江景區(由江濱公園、蟠龍山公園、駕鶴小桃園、人工瀑布群、文廟景區、窯埠古鎮、江景音樂噴泉、東堤春曉、趙家井、西來寺、金沙角、等景區共同組成),尤以柳江夜景最為代表性。
柳州風俗:柳州人善於以歌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勞動,抒發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戀愛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喪葬有哭喪歌,互相磐考比賽智力有磐歌,宴請賓客有勸酒歌和節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禱歌;教育兒童有兒歌和童謠。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為「歌圩」亦稱為「歌節」。
(2)解放前馬鞍山擴展閱讀
柳州地方特產:
1、螺螄粉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螄粉的味美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湯料。湯料由螺螄、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
2、炒螺
北海地方特色小炒,主要是採用北海出產的螺加上酸辣筍、蒜蓉、姜絲、紫蘇葉等旺火快炒,味美香辣可口。
③ 車牌識別主要應用哪些領域
高速公路超速自動化監管系統 高速公路收費管理系統
④ 合肥與馬鞍山的差距,或合肥是否有資格再做安徽的省會
肯定還是合肥。合肥的區位優勢是無可替代的!合肥地處江淮之間,從地理上看,恰好出於安徽的中心地帶!朋友,你提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你是馬鞍山人。也許馬鞍山這些年因為靠近南京而發展得很快,但我要說的是:你可以翻翻歷史書,先看一看安徽自古以來的州府、省會所在地,或者經濟最發達之地在哪裡?
我可以告訴你一下:安徽自古的州府、近代民國的省會,一直都是安慶!「安徽」之名的由來就是由「安慶」和「徽州」(黃山)得來。安徽最早的近代工業也是發源於安慶:李鴻章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近代安徽最早對外「門戶開放」的長江港口城市是蕪湖。解放前蕪湖的外國教會組織機構遍地都是。蕪湖的經濟發達程度絕對第一。但為什麼安慶和蕪湖在建國後都沒有被選為省會呢?
原因其實很明確:省會的選擇,經濟因素是一個重要方面,但卻不是決定因素!選擇哪個城市做省會,更多地是從政治統治穩定的角度來考慮的。朋友你也可以看一下中國歷史上,安徽北部發生的起義、造反有多少。陳勝吳廣、劉邦、曹操、朱元璋等等梟雄帝王層出不窮。安徽北部一直是一個容易出亂子的地方。安徽北部相對自然資源匱乏、缺水、土地貧瘠,人民貧窮而不重視教育。安徽南部因為靠近江浙滬,而恰好相反。安徽南北的全方位差距,造成巨大的失衡。安徽的經濟中心已經在南部的長江流域了,如果安徽的省會---這個安徽的政治中心再放到南部,則南北的失衡將不可救葯!而長期的失衡,必然導致內亂!所以,安徽的政治中心北移,是一個必然選擇。而合肥的地理位置處於安徽中心,既可以穩住北方,又與長江流域聯系暢通,況且合肥本來叫|廬州,歷來也是一個州,經濟基礎也還不錯(至少不比江南差多少)綜合經濟和政治因素考慮,合肥都是最折中、最穩妥的省會選擇!正如毛主席當年親筆批下的四個大字---合肥不錯!
⑤ 求民國到解放前歷任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的名單 有資料加分
柯育甫
柯育甫(1904—1961),原名德發,安徽省廬江縣裴崗鄉毛嘴村人。民國10年入省立第六師范讀書,後轉入安慶工業專門學校讀書。民國17年在國立東南大學外語系畢業後任安徽省立七中校長,為建設省立七中及安徽教育事業作出了一定貢獻。民國25年(1936)去歐美考察,研究教育,撰寫《中學校長職能研究》論文,獲碩士學位。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國,在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任教,在國民政府教育部任職,曾撰寫《論教育》、《教育概論》等書和《六十年來中國教育》論文。民國36年回到安徽,先後任民國安徽省政府委員、救濟總署安徽分署暑長、安徽學院代院長、黃泛區復興副局長兼安徽省業務管理處處長、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建國後,在任馬鞍山鋼鐵公司直屬中學校長期間,盡職盡責,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和教師生活,並積極主動協助中國共產黨做統一戰線工作。1952年調任蕪湖安徽師范學院任教員,後任安徽省民革執委、安徽省政協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80年甄別平反),1961年在蕪湖病逝。
汪少倫汪少倫(1902~1982)又名禮明,安徽桐城練潭(今雙港鎮山明村)人。汪少倫幼年聰明好學,民國初年,入桐城縣立第五高等小學堂(今天城中學前身)學習。畢業後,考入桐城中學。「五·四」運動時期,汪少倫受新文化思潮影響,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被學校除名。不久,轉入宣城師范繼續就學,繼而考取天津鹽務學校。在天津鹽務學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之際,在中共地方組織的幫助下,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民國16年,北伐戰爭結束後汪少倫回國,旋即參加了以共產黨人為領導核心,有國民黨左派參加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翌年,擔任國民黨安徽省黨部黨務訓練所教務長。不久,國共兩黨磨擦加劇,安徽省政府奉令欲將其逮捕。汪少倫獲悉後,自安慶逃至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後在此加入國民黨。民國18年回國,任山東省教育廳科員。翌年,在邑人黃師岳幫助下,前往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與教育。民國25年底,汪少倫回國,歷任中國陸軍軍官學校政治教官,國立編譯館編輯兼人文組主任,三民主義青年團重慶支團幹事,中央政治學校教授兼教務副主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公民訓育系主任。民國33年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民國35年,創辦私立天城初級中學,汪少倫積極支持,熱心參與,為學校董事長之一。他會同校長張護棠精心制訂學校教育教學及其發展規劃,對學校實行規范化管理。民國37年秋,汪少倫當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立法委員,和國民政府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汪少倫前往台灣。先後任「立法委員」、台灣師范大學教育學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學教育學教授。1982年6月在台北逝世,終年80歲。著有《青年修養》、《中國命運和倫理學》、《民族哲學大綱》、《訓練原理和實施》、《倫理學體系》、《多重宇宙與人生》等。
最好你去看《民國職官年表》中華書局,這本書里詳細記載了你要的資料
⑥ 寧夏馬鞍山甘露寺在哪
在靈武市區北30公里的群山懷抱中,歷史留下的痕跡星星點點:有古人類留下的二道溝岩畫,有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還有一座蜚聲區內外的千年古剎坐落其間,這便是寧夏四大名剎之一馬鞍山甘露寺。
馬鞍山的得名
傳說北宋寶元年二年(1039年),大將狄青西征時與犯邊的西夏軍隊對峙在靈州橫城堡一帶,由於長途跋涉,當時宋軍人困馬乏、糧草不濟。在進退兩難之際,狄青漫步走出軍帳,苦思破兵之計,忽見山下有一破舊姑子庵,狄青進入庵堂,虔誠地說:「如得菩薩指點,大破敵軍,狄青願重修寺廟,再塑金身。」晚上,狄青伏案鬱郁沉睡,恍惚看見觀世音菩薩騰雲駕霧而來,站在五彩雲頭手執佛禪說:「何不利用地貌偽裝糧草和馬鞍呢?」說完打開一小瓶,用手指蘸甘露灑往狄青,隨後飄然而去。狄青一夢驚醒,出門向對面起伏的山巒觀察了一番,恍然大悟,心生一計。狄青命令士兵把山坡依地形用草席覆蓋,裝扮成糧草垛形狀;又趕制無數馬鞍,散布於山坡;還把馬糞撒進黃河,順水飄流。當時西夏部隊摸不清軍情,只見宋軍糧草成垛,馬鞍漫山遍野堆積如山,每日黃河水中馬糞漂流不止。西夏部落首領開始疑惑,斷定宋軍已調集千軍萬馬,糧草充足。當即下令,緊急撤退。狄青隊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後來,狄青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姑子庵舊址為基礎,擴建了這座寺廟,取名甘露寺,該地則被稱為「馬鞍山」。靈武民間流傳「先有姑子庵,後有甘露寺」的傳說,即由此得來。
甘露寺的建築
遠眺甘露寺,氣勢磅礴、巍峨壯觀,座座山巒環繞四周,微風送來晨鍾暮鼓。甘露寺院牆依馬鞍山而建,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群坐北面南,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自上而下層層相疊。走進山門進入前殿,內塑彌勒佛像、韋陀佛,向里是中殿,內塑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釋迦,最北上高台是後殿,兩側各一配殿,內塑華嚴三聖:釋迦、文殊、普賢,塑像千姿百態,形態逼真。配殿兩側是僧眾住房與膳房相對而立。遊人拾階而上,穿越天王殿、下殿、中殿,逐步登高。菩薩頂建在馬鞍山頭北端,地勢險峻,氣勢巍然,是一座仿宮延式密檐歇山頂三層建築。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紅大柱、金碧輝煌,登閣極目,無限風光奔涌而來。在寺院東部,建有磚制「多寶塔」一座,高約7米。寺院東西兩側,星羅棋布建有歷代圓寂高僧塔林50餘座。甘露寺四周群山起伏,連綿無際。真是「雄閣飛來峭壁留,層巒高處最清幽!」登臨此山,遠離塵緣的禪思心境油然而生。
甘露寺的歷史
馬鞍山始建於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後來被毀。據《嘉慶靈州志跡》記載:馬鞍山,靈州山名,在州東北50里,因形似馬鞍,故名。「文革」時期,從拆毀的磚塔中發現兩方石碑,據碑文記載,甘露寺建於明代,原名「甘露庵」。清康熙六年(1667年),一位名叫效興的廣東游僧途經此地,見寺廟破舊,土地甘旱,民不聊生,在寺東南十里挖掘出一眼泉水井,四處募捐數年後重新建起寺廟,當時寺廟主持為慶陽和尚本靜。為祈求天降甘露,造化百性,故改名為「甘露寺」。民國十二年(1923年)對甘露寺重新進行了修葺擴建。解放前,甘露寺居住和尚6名,主持有聖寬、仁傑、果芳等。「文革」中寺廟毀於一旦,僧人被遷入生產隊。1979年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介信、妙相、法亮、法惠等僧眾重歸甘露寺,陸續重建寺廟。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大帝御駕親征叛軍噶爾丹,來到臨河橫城一帶。康熙皇帝登高向西遠眺,黃河如同巨大的白色飄帶,橫貫南北;北面沙漠如海,連片的果園猶如一顆翡翠鑲嵌在金色的大漠之中;舉目東望,蜿蜒崎嶇的明長城就像一條匍匐在茫茫壁戈中的巨龍,千曲萬盤,綿延千里;回首南看,一望無際的條田綠洲,低山丘陵迤邐起伏,甘露寺隱約呈現在馬鞍山中。康熙被這金沙綠原、長城古堡、曠遠寂靜的塞外美景所陶醉,於是在橫城即興寫下「歷盡邊山再渡河,沙平岸闊水無波。湯湯南北勞疏築,唯此分渠利賴多」的著名詩句。
甘露寺的廟會
馬鞍山甘露寺按照佛教儀規舉行正常宗教活動,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為傳統廟會,其中以四月初八廟會最為隆重、盛大。甘露寺主持釋耀正1964年出生於銀川,大學學歷,他身兼自治區佛教協會會長、自治區九界政協常委等職。近年來,釋耀正帶領僧人及信眾募捐數百萬元,修建了漢白玉牌坊和一條4公里長的柏油路,方便了信眾和來往遊客。在寺院及周邊荒漠種植刺槐、臭椿、檸條等樹種6萬余株,擴建了寺院建築,通上電和自來水。每逢廟會,來自寧夏、內蒙古、陝西的朝山觀光者接踵而來,香客、遊人絡繹不絕。
如今的馬鞍山甘露寺,已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成為景色獨特的旅遊勝地。
⑦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附答案) 馬鞍山市的。。。
讀拼音,寫中國文字。的
ɡùbǒ志lánɡ
()的傭金英國()()()
PA連秦奎
手()()家()幸運的是() BR />填字成詞。
任何勞動()肝()照()全意
紅色()陷陣的車身強度()目()口呆
點頭()語言()心長美()壯麗的
添加一個小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回答②朝對抗走向③;敵對④治療
⑤正確;正常;一致性⑥兩件事情上看到,如果一致
⑦兩個東西接觸或合作,以⑧迎合,適合⑨雙
不管怎樣,對我來說,她是真的很不錯。 ()
2,小方,你已經看到了對聯? ()
3,我覺得他看起來是錯誤的,肯定有什麼瞞著我。 ()
4,我們兩個在會議桌前,我的表似乎很慢。 ()
5,無論老師問什麼,他總是對答如流,真的很強大! ()
6,兩個人相當的脾氣,沒有看到他們說出尷尬。 ()
7,半反射鏡上破它,首先湊合用了兩天。 ()
8,槍口對准敵人的士兵。 ()
9,這個時候,劉大爺被擊中的對手。 ()
四,選詞填空。
顯示傢具布置整齊
展覽室()學生工作的書籍()。
2,王()的家是非常簡單的。
希望的期望迫切願望期待
3,實現四個現代化,在全國人民的共同()。
4,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
5,去北海公園過隊日,()已久的活動之一。
6,我們一定要珍惜快樂的學校生活,決不辜負黨的()。
7,I()免費的,但我知道不能採取交換的信仰。
5測試你的積累。
1,直上銀河去。
2,;不積小流以成江海。
3,地滿紅花的紅色蒙特利爾
(迴文相關)
4,關公出席本次會議 -
5,徐庶進曹營 - /> 6梁山泊的軍師 -
六,變個樣子來了句,如需要。
1,地球似乎,潮聲震得顫抖著。 ()
樹木環繞的村莊。(擴大至少擴大2)
3,她水晶般閃耀著喜悅的淡藍色的眼睛,很像變更為「巴清澈的泉水。(減刑)
4,明天的雪。
我們不去看電影。兩個句子(用關聯詞合成一體)
7,閱讀的短文,完成練習。
野菊花
你見過橫生的地面上山坡上的野菊花嗎?你喜歡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也許,這是不是戲劇性的,因為它只是普通的花兒朵朵。
我特別喜歡野菊花,我記得我是一個孩子的奶奶住在南方,一個秋天,祖母帶我到野外去玩,來到一個山坡上,我看見滿山盛開著黃色的野菊花信封,小綠葉襯托著黃色的小花朵,非常漂亮。當它不開花時,人們只認為,它是一個草。秋季開花,它是美麗的,美國的自然,美麗和簡單。它不具有的芬芳的蘭花,更牡丹豪華豐富的狀態。非常強的,但它的生命力,開花,深秋,初冬的,百花凋謝,它仍然是開放的,
奶奶告訴我,野菊花,有許多用途。我去山上摘花不慎滑倒,腳,皮膚擦傷,出血,直叫疼痛。奶奶立即摘下幾朵盛開的野菊花,擠出汁,敷我的傷口,我覺得清涼,而不是像上了發條幾天的奶奶說,野菊花消毒止血。解放前窮人治傷買不起葯,與野菊花干燒清洗傷口,真正有用的。奶奶也說,野菊花還能清熱敗火,感冒。我沒有想到的是野菊花有這么多用途。 BR />我長大了,回去到北部的學校後心裡總是想著野菊花的假期,總是要挑了很多回老家去參加奶奶,媽媽教我洗干野菊花茶渴。我喝紅茶,綠茶,永遠不能喝菊花茶。泡沫玻璃,嘗到只覺得沁人的清香直入心臟,我真的之上的清涼飲料英里。
野菊花本地沒有要求,但默默無私奉獻的人,我喜歡它的簡單的頑強,我不認為人們還需要有精神的野菊花,靜靜的想增長不求索取只是給給我願做一點點的野性菊花
第5段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2,下面的話在一個小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寫在括弧中的序列號。
失敗:戰敗的失敗乙C,破壞,e排放;明確
①熱減輕炎症()
頂部:A支持B,矛盾相當,C,到達e更換,而不是
②真正頂級的清涼的飲料()
3,寫出下列詞語的同義詞。
簡單()()()
失誤()仍然是一個頑強的()使用()
4,填補了國內空白。
花的美麗,美麗的菊花強,野菊花增長的一些特性,但也
5,寫第2,3段的意思。
段2:
第3段:
8的文章。
主題:難題
提示:您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呢?你是怎麼做的呢?召回的場景,寫以敘述流暢,適當的詳細程度。
(僅供參考!)
阿爾法
Alpha
⑧ 蘇北是指哪些地方
蘇北即江蘇北部地區的簡稱。
1、傳統上的蘇北指的是江蘇省江淮之間操江淮官話的揚州、泰州、鹽城、淮安、南通五個地級市,而非徐州、宿遷、連雲港這三個操中原官話和海泗方言的「北方」地區。
2、以上海人為代表的吳語地區,蘇北一詞則包含所有操江淮話的地區,包括江南的南京、鎮江、蕪湖、馬鞍山等地。但不包括江北操吳語的啟東、海門、靖江,也不包括江蘇淮河以北的徐州、宿遷、連雲港等真正意義上的北方地區。
3、按照現在江蘇通行的行政區域劃分,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市5個省轄市。蘇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是一個省級行政區劃,包括江蘇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即今揚州、泰州、南通、鹽城、宿遷、淮安6個省轄市。
蘇北正抓住"一帶一路"、"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和"東隴海地區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五大國家戰略以及"振興蘇北"、省新一輪鐵路建設、"振興老工業基地"、"蘇北計劃"、"蘇北中心城市建設"、"徐州都市圈"、"東隴海產業帶"、"南北掛鉤合作"、"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九大省級戰略,已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⑨ 解放前東三省開過哪些礦山
黑龍江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4種.佔全國已發現234種各類礦產的57.2%。已查明儲量的礦產有87(新增菱鎂礦)種,佔全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種數(2l5種)的37.7%。保有儲量位居全國首位的有10種,即:石油、晶質石墨、顏料黃黏土、長石、鑄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線石、錸礦;位居第2位的有2種,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種,即:硒礦、珍珠岩、玻璃用脈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礦產有42種。全省鐵、銻、鎳、鈷、硼、螢石、石棉、磷礦、硫鐵礦、鉀等成礦地質條件較差,資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給率不足。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的特點是品種齊全、儲量豐富,但開發程度低,市場化程度低。黑龍江省是礦業大省,但礦業發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黃金及部分非金屬建材礦產為開發重點,其他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松遼盆地的大慶一帶,煤炭分布在東部的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和雞西等地,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主要分布於嫩江、伊春和哈爾濱一帶,金礦產於大、小興安嶺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區,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吉林省礦產資源品種較多。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蘊藏量大,許多礦產儲量居於全國前列,能源礦產佔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屬和化工原料礦產也有一定儲量。
(一)能源礦產
煤炭 吉林省煤炭資源分布較廣,全省三分之二的縣、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蘭、琿春、遼源等市、縣。油頁岩產地比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遼、樺甸、羅子溝三個盆地,儲量相當於全國儲量一半以上,具有較大的潛在優勢。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遼盆地南部。列全國第八位。
(二)黑色金屬礦產
鐵 吉林省鐵礦儲量比較集中。在全國居中下。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有樺甸縣老牛溝、渾江市板石溝、敦化市塔東等3處大型礦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龍縣官地、通化市七道溝、渾江市大栗子、七道溝、渾江市青溝等6處中型礦床。 釩 主要產地為敦化市塔東礦,保有儲量31.97萬噸,居全國第八位。
(三)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
銅 全省有銅礦產地31處,總保有儲量84.4萬噸,居全國第十四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等。 鎳 全省有鎳礦產地8處,保有儲量35.3萬噸,約佔全國儲量4。7%,居第三位。主要礦床有磐石縣紅旗嶺,通化縣赤柏松.蛟河縣漂河川等。 鉬 全省有鉬礦產地6處,總保有儲量109.81萬噸,約佔全國儲量20%,居第二位。主要礦床有永吉縣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儲量表產地24處,主要分布於東部山區,產地有永吉縣大黑山、琿春縣小西南岔、樺甸縣夾皮溝、板廟子、安圖縣海溝、汪清縣刺蝟溝、汪清縣金倉、琿春縣柳樹河子等。鍺 主要產於九台縣營城礦,保有儲量398。5噸,佔全國儲量1l%,居第三位。鎵 全省有鎵礦產地兩處,一處為永吉縣大黑山,一處為樺甸縣西檯子,保有儲量1.6678萬噸,佔全國儲量22%,居第二位。錸 主要產於永吉縣大黑山礦,保有儲量13.1噸,佔全國儲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屬礦產
吉林省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有40多種,可供開發利用的礦地700餘處,有遠景的礦點還要多得多。非金屬礦產在吉林省礦產資源中比重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潤土具有優勢。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發展的礦種之一。已探明儲量2000萬噸,預測儲量4000萬噸,佔全國儲量97%。礦石質量較好,有害雜質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縣長崴子、梨樹縣大頂山、龍井縣大灰溝等3個地區。
硅藻土 是吉林省地質儲量很大的礦產,預測儲量3億噸,居全國第一位。而且質量好,名列世界前列,屬國內優勢礦產,在國際市場很有競爭能力。主要分布於長白縣馬鞍山、敦化縣秋梨溝、高松樹等地。
膨潤土 已探明儲量4041.9萬噸,預測儲量豐富,居全國第一位。近年內發現的鈉基膨潤土礦已開始應用於鋼鐵工業,用處廣,需要量大。主要分布於九台縣和公主嶺市。儲量較大的是公主嶺市劉房子膨潤土礦和九台縣銀礦山膨潤土礦。長春市郊區石碑嶺煤礦、羊草溝煤礦也勘探出膨潤土,儲量亦很豐富。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非金屬礦產儲量居於全國前列。如沸石礦、石墨礦、滑石礦、大理岩礦、石灰岩礦、硼礦、石榴石礦、耐火粘土礦、水泥粘土礦、火山楂礦和浮石礦,等等。
遼寧礦產資源截止1999年底,已發現各類礦產110多種,礦點以上產地2000多處,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菱鎂、硼、鐵、金剛石等7種。
遼寧省礦產資源具有四個基本特點。一是礦產資源較豐富,配套性好;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礦產地36處,是全國平均密度的兩倍多。鋼鐵工業中所需的主元素礦產和輔助原料礦產、能源礦產基本配套齊全。二是礦產地集中,便於規模開發;石油、天然氣集中在盤錦、沈陽;鐵礦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遼陽市;菱鎂礦主要在鞍山和營口;滑石80%在鞍山;硼礦的98%在丹東;金剛石在大連。三是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大;有色金屬礦產,硼鎂鐵礦和磷鐵礦等多為共、伴生礦產,伴有多種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礦產。四是埋藏淺,適宜露天開采;煤、鐵礦產中有全國著名的撫順、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礦山。
遼寧在世界上具有優勢的礦產主要有菱鎂礦。 菱鎂礦質地優良、埋藏淺,規劃基期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25.6億噸,分別佔全國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在全國具有優勢的礦產主要有硼、鐵、金剛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種。
硼礦共、伴生礦物多、品位較低,保有資源儲量(B2O3)2630.0萬噸,佔全國的56.4%
鐵礦以貧礦為主,多可露天開采,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110億噸,佔全國的24.0%,居全國首位。
金剛石質量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資源儲量金剛石2029354克,佔全國的51.4%。
滑石質量上乘,馳名中外,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4791.2萬噸,佔全國的20.1%,居全國第二位。
玉石以質地細膩,色澤艷麗,晶瑩剔透而聞名遐邇,被確定為主要候選「國石」。保有資源儲量9.4萬噸。居全國第二位。
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9558.0萬噸,佔全國的7.9%,居全國第四位。
具有比較(區位)優勢的礦產主要有:煤、煤層氣、天然氣、錳、鉬、金、銀、熔劑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岩、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種。
⑩ 馬鞍山採石磯有過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時俊 [宋]
南宋將領時俊,參與了擊退金軍的採石磯之戰。虞允文召集的採石守軍不過一萬八千餘人,完顏亮根本沒放在眼裡,親執紅旗,殺過江來,一時間金軍七十餘船駛到南岸,百餘艘船布滿江面,氣勢洶洶。宋軍有些動搖,虞允文急奔入陣,對統制時俊說:「你膽略過人,聲震四方,現在卻站在陣後,不就和小女人一樣嗎?」時俊大吼一聲揮刀沖入敵陣,將士皆殊死戰,金軍的攻勢暫時被擋住,中部水師以海鰍戰船猛撞敵船,並以裝有火葯、硫磺、石灰的......
甘卓 [晉] (?~322)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楊(今安徽當塗)人。東晉初期將領,秦國丞相甘茂之後,東吳大將甘寧曾孫。官至鎮南大將軍,王敦之亂時一度起兵討伐王敦,但因為人遲豫不決而延誤時機,最終在王敦擊敗朝廷軍隊並執掌朝政後選擇退回駐地襄陽。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殺害。平定州亂東吳滅亡後,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後來先後任丹楊郡主簿和功曹,後獲察孝廉,舉秀才,擔任吳王司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張昌部將石.....
杭法基
杭法基(1946、12——)安徽當塗人。擅長抽象水墨、國畫、拼貼等。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馬鞍山畫院榮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論文有《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繪畫》、《當代繪畫的平庸與尷尬》、《進入當代——水墨畫發展一個無法迴避的思考與選擇》等。曾在國內外舉辦過-個人畫展,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及聯展。出版有《清晨——杭法基拼貼畫冊》、《杭法基抽象水墨畫集》等。......
潘克黃煒 (1916~1941)
潘克(1916~1941),安徽當塗人。烈士。民國27年(1938年),參加新四軍。民國29年冬,隨新四軍東進來鹽阜抗日根據地。次年2月,任鹽城縣六區-隊隊長。5月,任中共鹽城縣一區區委書記。鹽城縣一區包括城區及近郊,社會情況復雜,特別是日軍佔領鹽城後,多次企圖偽化一區。潘克不畏艱險,同區長崔濟民等率領區隊,向敵偽展開反偽化斗爭。民國30年9月23日下午,駐龍岡偽軍徐紹南部70多人,由漢奸帶路竄至.....]
陶夔 [晉] (335~420)
陶夔,丹陽(今安徽當塗)人,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東晉咸康至元熙年間(335~420年),是三國吳交州刺史陶璜後代。東晉太元十九年(394年),陶夔任晉安郡太守(治所在今福州)。任內勤政愛民,尤其重視文章典籍。因見閩地日見開發,卻久無圖志,於是廣徵文獻,博採舊聞,撰成《閩中記》。該書記述晉安郡所轄8縣,即原豐(閩縣)、新羅(長汀)、宛平(福清)、同安、候官、羅江(羅源)、晉安(南安)、溫麻(連江)的......
濮本林
濮本林 (1950~)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1966年在海軍4310廠參加工作,歷任安徽省文聯委員,馬鞍山市作協副主席,馬鋼文聯副主席,《馬鋼日報》總。196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回眸無語》、《暮雲朝雨》,報告文學集《鋼鐵之旅》等。微型小說集《那團雲霧》獲全國小小說優秀作品獎,歌曲《中國突破億噸鋼》、《太陽還會升起來》獲冶金部首屆藝術節金獎,小說《拜年》......
郭翠華
郭翠華 (1954~)筆名華子。女。安徽馬鞍山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1972年起為中學教師,1982年後歷任馬鋼職大、電大教師,馬鋼《江南文學》、副主編,研究員。馬鞍山市作協主席,省作協理事,市政協委員。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紫色的夜》、《指間流水》、《我們這代人》。《紫色的夜》1998年獲省政府文學獎、散文三等獎。......
郭啟林
郭啟林 (1953~)安徽馬鞍山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1974年下放淮北農村。1976年到馬鋼初軋廠工作,歷任宣傳幹事,馬鋼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馬鋼旅遊公司黨委書記,《馬鋼日報》總,馬鋼新聞中心主任,中國冶金報馬鋼記者站站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今夜無電話》,散文集《父親》,中短篇小說集《蕭瑟秋風》。小說《藤椅》獲1991年馬鞍山市首屆太白文學提.....
方全林
方全林 (1948~)安徽含山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由解放軍藝術學院招考入伍。歷任學員、文工團員、副指導員,南京軍區文化部文藝處處長、文化部部長,江蘇省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協上海創作中心主任。現任上海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中國革命軍事文學史略》,評論集《星輝集.....
朱恩彬
朱恩彬 (1934~)安徽和縣人。中共黨員。1953年畢業於安徽蕪湖師范,1957年畢業於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63年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研究生班。歷任山東師范大學文學理論教師、中文系主任,教授。教育部赴朝鮮工作組組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山東美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文學理論基礎知識》(合作)、《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合作),主......
徐名濤 (1964~2013)
徐名濤 (1964~2013.12.14)安徽和縣人。1996年獲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歷任報紙主編、央視節目製片人、公司經理。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北京往事》、《重復一千遍的謊言》、《越陷越深》,中短篇小說集《開頭》,詩歌、散文集《王蒙山》等。......]
查謙 (1896~1975)
1896年,出生於安徽省當塗縣小丹陽鎮。1919年,南京金陵大學畢業,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助教。1920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留學。1923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回國任國立東南大學物理系教授。1927年,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教務長。1932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1933年,兼任國立武漢大學理學院院長,創辦物理系。1949年,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3年,創辦華中工學院。1955至1......
吳泰昌
吳泰昌 (1938~)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1955—196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研究生畢業。先後在《文藝報》、《河北文藝》、《人民文學》供職,1984—1998年任《文藝報》副總,編審。現為文藝報社顧問,兼任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兒童文學》編委,《小說月報》顧問等。中國作協第五、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
魏家國
魏家國 (1933~)筆名晚楓。安徽和縣人。196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同年任中山大學助教。1970年後任廣州外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西語系副主任,中國德語研究會理事,廣東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多次應邀赴漢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研究德國文學,應邀赴東京、溫哥華進行學術交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唱晚集》、《晚楓散文集》、《一個金......
胡業桃 (1949~1970)
胡業桃,1949年出生於安徽省和縣石楊鎮中士李村。解放前,胡業桃家祖祖輩輩給人當長工,全家在死亡線上掙扎。爺爺累死在雪地里,3歲的姐姐餓死在討飯途中。1949年全國解放後,一家人才脫離了苦海,胡業桃也擁有了一個幸福的童年。1961年,解放軍駐進胡業桃的家鄉開展宣傳學習運動。胡業桃的家裡也住進了4名戰士。12歲的胡業桃整天和他們在一起學唱歌、干農活、進行軍事訓練。部隊的思想和作風,使胡業桃這棵幼苗沐
魯歌 (1913~1988)
魯歌 (1913~1988)原名張肇科,筆名魯戈。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193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1940年後曾任湖南衡陽《開明日報》,廣西、湖南等地中學教師,南開大學中文系教師,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研究員,北平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秘書、秘書科長,1949年後歷任教育部、高教部秘書處處長、研究室主任,《高教通訊》室主任,《人民教育》,內蒙古大學中文系教研室主任,教授,郭沫若著作出版委員會。20..
丁力
丁力 (1958~)安徽馬鞍山人。1980年畢業於長沙冶金專科學校重冶專業。1984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化學系。1975年赴建設兵團。1991年從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下海。1992—2002年在深圳、海南、武漢經商。2001年開始發表小說。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二級。著有長篇小說《高位出局》、《職業經理人手記》、《透資》、《傾斜的天平》、《為女老闆打工》、《從坡坡屋出來的女人》.
曹發明
曹發明 (1963~)筆名發明。安徽馬鞍山人。2001年在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進修。1981年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玻璃廠當工人,1984年任玻璃廠共青團書記,1992年調馬鞍山市金屬製品總廠工作,2004年任《國際經貿導報》主任記者至今。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上海商人》、《令人敬佩的水上檢查站站長》、《叢德難盡長霞情》、《踏過這片土地的人》、
白艾
白艾 (1926~)原名蔣志俠。安徽和縣人。中-員。1955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1939年參加抗日隊伍。歷任救亡工作團團員,新四軍譯電員、宣傳員及拂曉劇團團員,《建軍報》記者,前線分社記者,華東野戰軍《拂曉報》記者,新華分社記者,新華總分社記者,志願軍某團政治處主任,總政文化部創作員,《解放軍報》記者,師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專業作家,正師級。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
焦俊艷 北京電影學院
焦俊艷,1987年5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女演員,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簽約藝人。2009年出演電影處女作《肩上蝶》受到關注 ,2011年在愛情電影《失戀33天》 中飾演馮佳期 。2012年接拍電視劇《新部故事》[3-4] ,《杜拉拉之似水年華》被觀眾所熟知[5-6] 。2013年主演熱門小說改編劇《遇見王瀝川》贏得書迷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