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散酒不合格店不開了,工商局處理不去有問題嗎
散酒不合格,店不開了,工商局處罰不去,有問題嗎?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你不幹了,人走了就行了。
B. 銷售酒因質量被工商局罰款,罰款額度以什麼為標准
罰款額度以貨值為標准。
一、《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二、這里的「有關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四者的分工是: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食品生產環節,由質量監督部門進行處罰;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食品流通環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罰;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餐飲服務環節,則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處罰;對於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或者生產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的違法行為,發生在食品安全法所規定的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三個環節以外的,則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三、如果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關於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這里應當指出兩點:一是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的規定,如果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沒有構成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二是如果違反本條規定的犯罪的主體是單位,則依據刑法第一百五十條的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C. 不小心進貨到假白酒來賣被工商局查到會怎樣
1、首先不要慌張,如果是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先搜集你上游企業的資料,如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轉賬憑據,銷售合同,對方提供的檢測報告、法人信息等有關資料來證明你確實是在不知情,而對方是有意制假售假的;
2、態度要端正,積極配合工商部門,葯監部門,公安機關通過相應渠道查獲上游企業;
3、雖然不知情,但參與售假,還是要積極接受相應處罰,因為中國的法律可大可小,確實不知情,只要態度端正,再疏通相應的關系,相信能接受的處罰盡量減輕。
D. 工商局處罰不合格產品的幾個問題
建議你著重看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七條。如果被抽檢的產品沒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可以不用罰款。
E. 你好,我超市被工商局查獲了幾箱假白酒,價值600元左右,這個一般工商
沒收假酒,查你的進貨查驗記錄。如果你酒是上游給你的話,會追查到上游,如果是你自己做的話,你自己只有協調關系處理了,肯定是需要你破費銀子的。祝你好運!
F. 網店銷售的商品被工商局抽檢不合格,請問會怎麼處罰罰款多少錢
根抄據《產品質量襲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包括沒收這些不合格商品,沒收銷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潤,並根據不合格商品的貨值的倍數進行處罰。
《產品質量法》的具體規定如下: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G. 顧客去工商局投訴商品不合格,要求賠償,怎麼處理
H. 工商局查檢的不合格產品會怎麼處理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第四十九條或者第五十條進行處理,
沒收不合格商品,沒收銷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潤,並加處罰款。
《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如下: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I. 我是賣白酒的個體戶,工商局和酒廠打假辦來我店裡,說有人舉報我們賣的是假酒,就暫扣了我46件酒,
樓上說的不對!
出具鑒定報告並不貴,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每年都會有很專多類似的案子。包括劍南屬春、茅台等很多酒廠都有專門的打假人員。至於他說舉報人必須是商標持有人,這個也是錯的,任何人都可以舉報,然後工商局會和商標持有人去核實。還有舉報只需要實名舉報以及初步的證據,這個一般是很好提供的。
從程序上,工商局可能有的地方做的不夠周全,比如不封箱之類的,但是開具的應該是扣留清單之類的文書,上面有具體的數量,所以不封箱其實也沒什麼,即使封箱了,回去工商局也要打開取樣拿去鑒定的。
至於沒有讓你參與鑒定,這個沒什麼說的,工商局直接把扣押的樣品給廠家就可以讓廠家出具鑒定報告了。
還有你說的上家的問題,不管他承認與否,你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已經發生,根據商標法,你確實應該接受處罰。而且告工商局贏的把握幾乎為0,每年這類案子工商局一個分局甚至一個工商所要辦不下百件,流程以及相關法律他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所以想找漏洞勝訴,不太可能。
你這個是非常非常典型的商標侵權案子,基本復議成功率為0,所以我的建議是向你的供貨商索取損失賠償。
J. 工商局處罰不合格商品
你當地工商部門應該是依據《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 第二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進行處罰的,「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三)銷售對商品質量作虛假表示的商品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質量標志的;」
其中,重點在於「毒死蜱成份未檢測出」,是《檢驗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毒死蜱」成分么?
《檢驗報告》的檢驗結論有沒有明確指出這一點?
另外,你有沒有申請復檢?因為農葯里完全沒有一種成分的情況很罕見的。除非是假農葯。
如果情況的確是沒有「毒死蜱」成分,你當地用這個《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 第二十七條第(三)項進行處罰,我認為也是合法的。
但是,我個人意見,
傾向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 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對這種農葯的處罰,
適用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去處罰,「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而不是適用湖北省的地方性法規《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 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