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安徽馬鞍山洪水最新消息

安徽馬鞍山洪水最新消息

發布時間:2021-06-10 06:31:19

① 龍潭電站洪水漫壩,阻斷96名受困人員的卧龍洪水險情有多「險」

據最新消息,四川龍潭水電站出現洪水漫壩。沿岸的百姓已全部安全轉移。

那麼還在一天以前也就是2019年8月21號,有96名群眾和遊客,被困在龍潭電站附近的孤島上。



但幸好,目前發來的消息是全部人員安全轉移。

有消息稱,航拍到洪水沖過窗戶不斷地向外涌泄,大壩仍舊潰壩的可能。

② 今年哪些地方受洪澇災害最嚴重

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年初,新冠疫情搞的人心慌慌,一直持續到現在。

年中,疫情還沒消散,南方洪水又猛然襲來。天災為何會如此之多,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1、50年一遇的洪水

今年的洪水很兇猛。

按照6月13日發布的最新消息,現在洪水已經蔓延到24個省(區、市)。總受災人口已經有775.9萬人次。洪災還造成63人死亡失蹤。倒塌的房屋就有7000餘間。

為了抵抗洪災,緊急轉移安置了48.8萬人次。

從6月2日開始,洪水就已經在醞釀聲勢。2日~9日,廣西中北部、廣東中部和南部沿海、貴州南部、湖南中東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就達到100~300毫米。

三、

要知道,這么大的洪水,不會只是來走個過場。

如果從綜合破壞力來看,今年的洪水已經超過了過去的幾年。截至6月13日,洪水已經沖毀7000多間房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有195.8億元。

而且隨著降水和洪水的持續,還有繼續上升的可能。

③ 2021年2月8馬鞍山屬於南京了嘛

依據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官網的信息:至2021年2月9日(今天)馬鞍山仍舊屬於安徽省的轄區;是長三角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

④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___ 、___、 ____的地區

長江中下游地區
是長江流域
洪澇災害
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
沿江地帶有
上海寶山

安徽馬鞍山
、湖北武漢、重慶、四川攀枝花等
鋼鐵工業
基地,構成了「鋼鐵工業走廊」的雛形。

⑤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水稻田被洪水沖毀該找哪個部門

有以下幾種辦法:如果是發包方對稻田附近的水塘布置不合理,導致一下雨就淹沒稻田,可以和發包方溝通解決;2.如果你對稻田保險了,你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像這種洪水沖毀稻田大概率是天災。供參考!

⑥ 安徽命令5市做好人員撤離工作,具體是哪五市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想必這首歌大家都聽過,並且還會哼兩句。這首歌不僅僅是一個歌曲,它還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的團結象徵,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是人傑地靈的泱泱大國。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省份城市省市,在這些省城市中,有經濟發達的省份城市,也有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城市。

在眾多的省份城市中,安徽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並且安徽也有很多經濟欠發達的城市。雖然說安徽的城市都不怎麼發達,甚至有很多地方可以說是很落後,很窮,但是好在安徽人很能吃苦耐勞,所以人民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有很多地方都發了洪水,我們安徽也有,在我們安徽老家這里,雖然還沒有發洪水,但是因為天天下雨,地勢窪的田地里已經都是水了,很多小河溝也都漲滿了水,漫到了路上,而現在還在繼續下雨,防洪抗洪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⑦ 黃河上游2號洪水來臨,採取了藍色預警提示這意味著什麼

根據水利部黃河保護委員會的數據,由於降雨,黃河蘭州流入水量不斷的增加,7月下旬的黃河蘭州水閘站的流量達到每秒3000立方米,2020年黃河流量第二次洪水發生了。

監利下的長江水位和兩個湖泊的出口控制站長時間都保持在警戒線以上。其中,位於長江中游的游城陵磯至漢口段將恢復變化的水平,並將由九江撤至大同,水位從馬鞍山到鎮江江段波動。

根據中央氣象台的估算,與上一時期相比,中國從21日到23日的主要雨帶將主要從四川盆地北部到北黃淮地區,而四川盆地,漢中河,黃淮河中部,江淮的北部河流將盡可能的下大雨,局部大雨消防委員會決定將洪水和乾旱災害控制的應急響應級別從20日的8點提高到第一級。20日上午11點30分,淮河水文局繼續向淮河王家壩段發布紅色洪水預警,並將橙色洪水預警升級為正陽關段。

黃河保護委員會的官員向流域,西部和北部戰區,黃河上游和中游的省份和地區的水利部門以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的水資源管理部門和持續的洪水發布了緊急通知。收到緊急管理通知。全面部署,加強對河流政權和建設狀況的觀察,加強路堤檢查和工程防禦,及時報告關鍵的洪水狀況和發展情況,水文學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宣布及時的預測和警報。

⑧ 馬鞍山雨山區水稻種植農戶被洪水沖毀該找哪個部門

歷朝歷來代,農業遭受自然自災害是少有獲救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盡管這種狀況有所改善,但杯水車薪,農民的利益無法從根本上得到保障。善於經營的保險公司看到了商機,推出了預防農作物自然災害險。農村農民在播種時只要購買此保險,農作物生長中途如遭遇自然災害,保險公司按照受損的百分比予以賠償。解決了農民後顧之憂。
山洪暴發沖毀了你的幾畝水稻,間接受損幾十畝,確屬自然災害。如果你投有保險的話,保險公司會給你一定的賠償。如果沒有投保的話,現在找哪個部門都沒有用。

⑨ 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

向山硫鐵礦是國內著名的大型硫鐵礦床,是火山-次火山氣液「向山式」硫鐵礦床的典型礦床。礦區位於馬鞍山市東南14公里,距向山鎮0.5公里,有公路、運礦鐵路通往馬鞍山市,與寧蕪公路、鐵路及長江水運相銜接,交通十分方便。

礦區地質構造部位處於寧蕪向斜南翼,其林山-尖山斷裂南段西側,陶村火山穹窿之南,凹山火山穹窿北西交接部位。礦區內地層主要有上侏羅統龍王山組的沉火山碎屑、安山岩及下白堊統大王山組的薄層狀沉凝灰岩等,構成—軸向北70°—80°西的向斜,次火山岩閃長玢岩侵入於該向斜的核部和翼部。

硫鐵礦體產於閃長玢岩與火山岩接觸帶附近,主要產於接觸帶外帶。礦帶長約1900米,寬190—600米,延深約600米,其產狀與接觸帶大致平行。礦體呈似層狀、凸鏡狀、豆莢狀;礦石類型有粉狀硫鐵礦、塊狀硫鐵礦及浸染狀硫鐵礦;礦石礦物為黃鐵礦,次為磁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絹雲母、高嶺石、石英、硬石膏、綠泥石等。平均含硫16.81%,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硫39.15%的硫精礦,回收率為87.53%。硫鐵礦石累計儲量為3554.32萬噸。

礦床中還共生有若干鐵礦體與硬石膏礦體,鐵礦體主要產於接觸帶內帶,呈似層狀、凸鏡狀、不規則串狀;礦石類型可分為角礫狀、塊狀、浸染狀三類。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赤鐵礦,次為黃鐵礦;脈石礦物有鈉長石、陽起石、綠簾石、高嶺石、絹雲母、硬石膏等。全鐵平均品位34.54%。礦石經選礦可獲得含鐵68.56%的鐵精礦,回收率74.21%,累計控制儲量為3968.28萬噸。硬石膏礦體規模小、不具開采價值。

根據目前的認識,鐵礦體成因屬「火山-次火山氣成高溫熱液型」,硫鐵礦體屬「火山-次火山中低溫熱液型」,硬石膏礦體屬「沉積疊加改造型」。

向山硫鐵礦的發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最早始於1940年,最遲到1985年,歷時45年。總體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新中國成立以前

向山硫鐵礦未見有古采跡的記載。20世紀30年代,孫健初、謝家榮、陳愷、程裕淇、李毓堯、朱森等在這一帶進行地質礦產調查,但未留下與向山硫鐵礦有關文字資料。

1940年,日寇侵華時期,日本人在此做了2.5平方公里電法、磁法普查及地質調查,之後施工了若幹探槽和25個鑽孔(1894.40米),發現了向山硫鐵礦床淺部富礦體,推定礦石儲量140萬噸,含硫44.12%。簡單資料載於1941年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寫的《南山—向山硫化鐵礦概要》一文中(未刊)。1940—1945年,日寇進行了掠奪式開采,共采出含硫40%以上的富礦約48萬噸,礦石全部運往日本。

1946年,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接管了該礦,據1946年《資源委員會華中礦務局事業年告》記載,1946年該局圍繞日本人所發現的礦體施工了31個鑽孔,工作量1563.55米,計算含硫45%以上的富礦儲量200萬噸,但對地質條件未加研究。從1946年復產到1948年停產3年中,礦石總產量只有17萬噸左右,礦山生產力低下,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2.1949—1958年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向山礦,人民成了礦山的主人,礦山的歷史開始了嶄新的一頁。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礦石產量逐年上升,到1959年年產量達17.9萬噸。

為了查明資源情況,適應生產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1953—1954年,重工業部化工局陸續調集力量組成了重工業部化工局三四二勘探隊。在建隊過程中,為了緩解礦山的燃眉之急,使用鑽探追索礦體(工作量約1000米),在原發現礦體的西南有兩個鑽孔見到了含硫30%—40%的黃鐵礦化和磁鐵礦化岩石。但當時未圈定礦體和計算儲量,也未查明地質情況,後來證實這是一個新發現的盲礦體。

1954年7月—1955年,三四二隊李樹時等,在進行坑道地質編錄與日偽時期鑽探資料整理的基礎上,施工了若幹探槽,填制了0.4平方公里地質圖,之後編寫了《向山硫鐵礦地質調查綜合報告》並計算了正在開采礦體的殘余儲量。其工作雖較粗略,但開始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

從1955年開始,三四二隊這支剛成立的地質隊伍在既缺資料又少經驗的情況下開始著手向山硫鐵礦床的勘探。

1955年1月,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楊源昆編制了一份勘探設計。當時,按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專家已進入我國各工業部門幫助工作,勘探設計都要經蘇聯專家審查,這份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後,認為礦區地質構造情況尚未查清,應配合物探開展地表地質工作以後再作設計。同年1—2月,張雲騰、龍永壽、傅卻來進行了區域地質路線踏勘,龍永壽等人填制了1∶1萬向山礦區外圍地質圖,面積為18.5平方公里,為研究礦區的地質構造背景奠定了基礎。此後,向山礦區勘查技術負責人由龍永壽擔任。

1955年3月,三四二隊改名為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龍永壽繼續主持向山礦區地質工作。當時,由於礦山擴大生產並建立了選廠利用貧礦,已有的儲量滿足不了生產的需要,故上級下達了1955—1956年兩年提交礦石儲量380萬噸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龍永壽等人於1955年4—6月從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入手,施工了一批探槽、淺井、淺鑽,填制了1∶2000礦床地質圖,編制了1∶5萬區域地質圖、1∶1萬礦區地質圖及1∶500坑道地質圖,於1955年6月提交了向山礦區勘探設計。該設計經瓦良卓夫專家審查,批准了4條剖面15個鑽孔並進行施工,以滿足采礦生產的需要,這時該區的地質工作處於勘探、詳查交叉的狀態。與此同時重工業部地質局物探隊第8分隊胡肅之等在此進行了1∶5000、1∶2000地面電法、磁法測量,工作面積為36.21平方公里,發現了與向山礦有關的3個電法異常和1個磁異常,為勘探提供了依據。

1955年11月—1956年4月,龍永壽等在對向山礦區全部地面、地下工程重新編錄和整理的基礎上,又施工了淺鑽4275米、淺井556米,綜合研究了礦區地質、物探資料,於1956年4月提交了向山硫鐵礦、鐵礦補充勘探設計。1956年5月,瓦良卓夫專家審查了設計的鐵礦部分,經重工業部地質局批准以後付諸實施。

野外勘探施工於1957年10月份結束,1958年2月提交了《向山黃鐵礦床最終勘探報告書》。這期間,南京地質勘探公司八○四隊先後變動為冶金部八○四隊、化工部地質礦山管理局三四二隊,到提交報告時稱為華東地質局皖東南地質隊。當時隊長是楊永瑾,總工程師為楊源昆,直接領導向山礦區的地質科負責人是張進科、李從之,礦區技術負責人為龍永壽。報告主編龍永壽,參加編寫人員還有傅卻來、唐延迪、陳樹林等。該報告於1958年6月7日經全國儲委審查批准,批准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2053.29萬噸,平均含硫17.10%。

鐵礦石:132.95萬噸,平均含鐵38.23%。

這次勘探由於重視了基礎地質工作,取准、取全了第一手資料,詳細研究了礦區地質的構造特徵,有計劃、有目的地部署了勘探工作,故對礦床的認識產生了一次飛躍,使礦床儲量比原來擴大10倍以上,並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勘探報告提交以後,向山硫鐵礦以勘探報告為依據擴建成年產70萬噸礦石的采選聯合企業,從此恢復了礦山的青春,步入了興旺發達時期。

3.1976—1985年

1958年礦山擴建後,正常生產了18年。至1976年,向山硫鐵礦根據原勘探資料和開采情況估計保有儲量大約還可以開采10年,因此,開展礦區邊部、深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和准備接替礦山又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時,皖東南地質隊的番號已不復存在,原在馬鞍山地區工作的三四二隊與原在蕪湖地區工作的三二二隊早已合並,成立了安徽省地質局三二二地質隊,該隊總工程師孫化東,物探技術負責人曹順祖等通過研究區域成礦規律,運用玢岩鐵礦「三部六式」的模式,分析礦區地質、地球物理特徵,提出在向山礦區南側可能存在具一定規模的鐵礦、硫鐵礦體。

1976—1984年,三二二隊三分隊先後編制和實施了普查設計、普查補充設計、詳查設計,共完成鑽探工作量3.48萬米,於1984年結束野外施工,1985年10月提交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南硫鐵礦床詳細普查地質報告》,提交礦石儲量: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2647.33萬噸,平均含鐵32.56%。

當時三二二隊隊長葉忠民,總工程師孫化東,分隊長沈迪彥,分隊技術負責人易武齊,報告主編易武齊,編寫人還有楊聯鏡、任啟鵬、陳世金、方開華、王益金、胡福歐等。該報告經安徽省地礦局批准,並獲地礦部找礦四等獎。

向山硫鐵礦床與向山南鐵礦床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礦體在深部相連,由於歷史的原因以礦區的8號剖面線為界分成兩部分,據1990年重新統計,全區保有儲量為:

硫鐵礦礦石:1501.03萬噸,平均含硫19.82%。

鐵礦石:3917.08萬噸,平均含鐵32.41%。

當時,向山硫鐵礦的坑道已開到8線負100米標高。8線以北的硫鐵礦已基本采完。

為延長向山礦山的服務年限,開采深部的鐵礦供馬鋼利用,1990—1991年馬鞍山市政府組織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馬鞍山礦山公司、向山硫鐵礦、馬鋼南山鐵礦等單位提出了一個向山礦擴建工程計劃,准備先行開采向山硫鐵礦深部負100米標高以下的鐵礦石,然後將坑道系統南延、下延,開采南部的硫鐵礦石、鐵礦石,並由三二二隊易武齊編制了《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地質勘查設計書》,准備對南部的礦體加密鑽孔;1991年6月該方案正在論證時,安徽省發生特大水災,馬鞍山地區也暴雨成災,洪水以每小時700立方米的流量湧入礦井,形成酸性水,嚴重腐蝕水泵,經檢修無效,6月15日礦井被淹沒,井內設施受損。災後經核算認為復產無經濟效益,故正式申請閉坑,擴建計劃和地質勘查設計也就未執行。

向山硫鐵礦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顯著的。自1958年擴建至1991年6月4日止,在31年半的時間內,共采出硫鐵礦石1505.14萬噸,其中富礦389.16萬噸,采出鐵礦石153.06萬噸;全礦形成固定資產原值5210.20萬元,凈值680萬元,在冊職工3223人,離退休職工920人,實現利稅6400萬元,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地質科學技術領域,通過幾代地質人員的辛勤勞動、深入鑽研,向山硫鐵礦床作為一種成因類型的典型礦床載入科研報告,編入了地質院校的教科書;作為一種勘探類型的實例編入了硫鐵礦勘探規范,為現在和將來的地質探礦工作者提供了學習的範例。

縱觀整個向山硫鐵礦的地質勘查歷史可以看出,進行找礦勘探必須嚴格遵循地質工作程序,要研究成礦地質條件,查明控礦因素,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有目的地部署勘查工作,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提高找礦效果。

在貫徹「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方針方面,向山硫鐵礦1958年批準的鐵礦石儲量為1320.85萬噸,但采出量只有153.06萬噸;據1990年的統計資料,向山礦區8線以北負100米標高以上,即向山礦坑道系統范圍以內的鐵礦石還有984.06萬噸未在采硫鐵礦的過程中順便回收,現已塌陷。1990—1991年馬鞍山市提出的向山硫鐵礦擴建工程計劃,打破了部門和行業的界限,改變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單一開採的不合理現象,貫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所規定的「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的方針,這無疑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創舉。可惜由於水災等原因而未能實現,如果這一擴建計劃得以實現,向山礦會再一次煥發青春,為我國的化學工業、鋼鐵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將做出新的貢獻;這支為向山硫鐵礦的發展奮鬥了近40年屢建功勞並曾經被地礦部命名為功勛地質隊的地質隊伍繼續為向山硫鐵礦的擴建再立新功。

⑩ 洪水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是哪

截止2020年06月在本輪強降雨過程中,廣西、廣東、江西等地受災嚴重。2020年自6月2日以來,南方地區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截至6月9日14時,南方洪澇災害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區、市)262.7萬人次受災,2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1300餘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45.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0.4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河池、柳州等9市60個縣(市、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截至6月7日上午9時,桂林市陽朔縣各鄉鎮有1881戶受災,受災總面積達4.75萬畝,有4間房屋倒塌。

無人員傷亡,無牲畜死亡,有12處出現塌方,陽朔縣城大多數道路出現內澇。截至6月11日上午9時,柳州市柳江河水位82.82米,超警0.32米,洪峰來時,濱江西路沿江居民樓一樓幾乎沒頂,許多私家車也淹沒在水中。



第四輪「龍舟水」一連影響廣東6天,廣東韶關、廣州、清遠、河源等多地發生內澇,致人員被困。廣州增江河出現20年一遇的洪峰超過警戒水位2.5米,沿河低窪地段出現漫堤。6月2日凌晨至中午,陽江市出現持續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市區多地街道出現嚴重水浸。

人車出行艱難,江城區城東街道襲村及屋賽自然村被淹。6月2日開始,江西省遭遇今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廣、面雨量和雨強最大的一次連續性暴雨天氣過程,部分房屋倒損,個別城區嚴重內澇,有些路段因積水導致通行困難,部分道路橋梁沖毀,農作物被淹。

直接經濟損失7.2億元。其中萍鄉、上饒、景德鎮、贛州等地受災較為嚴重。據江西省應急管理部門最新消息,截至6月9日16時統計,江西共有南昌、景德鎮、萍鄉、九江、新余、宜春、上饒、吉安、贛州、撫州10個設區市69個縣(市、區)共計72.8萬人受災。

除了大面積、長時間降水,突如其來的暴雨也會增加城市排澇負擔。6月10日傍晚,雲南省宣威市城區突降暴雨,降水量達每小時75毫米,部分路段積水高達60厘米,造成了大面積擁堵,不少車輛拋錨,下堡街、建設街等老城區地勢較低積水嚴重,有車輛和人員被困。

據氣象部門預測,12日至14日,西南地區東部、江漢、黃淮、江淮、江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6月11日夜間開始,新一輪強降雨上線,貴州北部、重慶、四川東南部、湖北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

預計6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貴州中東部、重慶東部、湖南西北部、湖北大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山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北東部、安徽中部、江蘇中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230毫米)。

(10)安徽馬鞍山洪水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據應急管理部統計,7月份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24省(區、市)2027.2萬人次受災,23人死亡失蹤,176.4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萬間房屋倒塌,8.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

農作物受災面積2207.5千公頃,其中絕收380.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91.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53.1%,倒塌房屋數量下降55.6%,直接經濟損失上升11.2%。

與安徽馬鞍山洪水最新消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