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商貿服務業
商務服務業已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快發展商務服務業,積極開發新的服務渠道和服務產品,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擴大服務消費規模,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可以有效減少經濟增長對資源的消耗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對於節約能源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歷來重視服務業發展,近年來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服務業規模繼續擴大,結構和質量得到改善。
商務服務業屬於現代服務業的范疇,包括企業管理服務、法律服務、咨詢與調查、廣告業、職業中介服務等行業,是符合現代服務業要求的人力資本密集行業,也是高附加值行業。當前,福建省經濟正處於重要的轉型期,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大力倡導發展中間投入少、附加值高的商務服務業,不僅符合福建省產業升級換代的新趨勢,而且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必經之路。
商貿服務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和就業增長的新動力。「十一五」期間,要加快福建省商務服務業發展,按照產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從管理體制、法律環境、人才戰略、市場機制等方面加快改革進程,為商務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用科學發展觀推動商務服務業快速、健康、穩定發展。
(一)轉變政府職能,提高人們對發展商務服務業重要性認識
商務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組成部分,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商務服務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意義。要充分落實《福建省「十一五」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一項重大而長期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更好地服務「海西」建設。
(二)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提高市場化和產業化程度
商務服務業是一項高附加值的人力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為促進其發展,政府主管部門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情況實行一定優惠政策,包括擬訂行業發展規劃,做好相關統計工作;加強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向企業及時提供相關行業與市場信息等公共服務;適當加大政府資金投入,探索政府資金引導、市場配置資源的商務服務業投資機制;制定扶持商務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三)以海西建設為契機,努力提升商務服務業發展水平
根據《福建省「十一五」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結合海西建設的需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商務服務的全局,在繼續保持商務服務高速度發展的基礎上,注重吸收和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發揮商務服務的集散輻射能力和內在活力,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綜合優勢,提高服務功能,增強影響力、帶動力和輻射力,擴大人流、物流、資金流,努力培育新優勢,促進商務大發展,力爭總量上一個新台階,並逐步縮小地區間差別。
(四)重視培養高素質人才,壯大從業隊伍
為了提高福建省商務服務業檔次,提高商務服務質量,在引進商務服務人才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商務服務業中的人才培養,商務服務人才的培養要有目標、有計劃、多途徑、多層次地進行,政府、協會、高校和商務服務機構要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五)加快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商務服務機構
目前,福建省商務服務業產業化程度尚低,要克服「弱、小」的毛病,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對商務服務的合理定位,為福建省商務服務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空間和外部環境,根據商務服務業發展規劃,選擇一些具有較雄厚的專業實力、有一定市場基礎的商務服務機構作為重點扶持對象。通過政府的重點扶持和政策傾斜,使這些商務服務機構成為商務服務行業的重點骨幹,把這些商務服務企業培養並造就成為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務服務機構。
(六)圍繞新農村建設,引導農村商務服務業發展
福建省商務服務業發展不均衡性,突出地表現為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縣服務業發展的嚴重滯後。目前,不少縣市在農業稅取消以後,服務業已上升成為基層政府的主體稅源,因此,不僅要加大投入,還應逐步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當前,要全力拓展農村商務服務,力爭農村商務服務在服務的品種上不斷擴大,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質量不斷提高,以此逐步提升福建省農村商務服務業整體服務能力,特別是發展法律、信息咨詢、農產品交易中介、職業中介等新興行業,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新農村建設。
❷ 山西省搭建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有哪些市
山西朔州,山西長治
❸ 杭州市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是政府部門在做的嗎
是的,你可以到杭州市貿易局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官網查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❹ 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的重要性
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的重要性體現在:
區域特色產品營銷,電子商務的銷售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網狀業務模式。涉及面、影響面都很廣泛。有效監管體系的建立是保障區域電商良性發展的必要措施,行之有效的監管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可以很好地承載這些工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網路產品的銷售尤其是農特產品銷售是近兩年來發展比較快速的產品品類之一,這類產品的發展有必然性,同時網貨農產品非標化問題也是困擾第三方平台和消費者的關鍵因素,通過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提供的政府質量背書,可以很好地展現給消費者「有背景」的農特產品,增加徵信和消費體驗。
服務商包括了電子商務服務商、物流服務商、倉儲服務商、網路服務商等圍繞電子商務發展而形成的各種業態的服務商。在發展區域電子商務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電子商務各類服務商是制約區域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政府的資源有效投放、政策引導刺激服務商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都可以由公共服務中心來統一制定提交草案建議、由主管部門來考核執行力度。通過區域政企合作、落地深耕的方式來推進區域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
所以就公共服務而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是新生事物,涉及基礎公共服務(培訓教育、孵化支撐等)、經濟公共服務(營銷推廣、地標樹立等)、社會公共服務(解決就業、城鄉統籌等)、公共安全服務(食品衛生安全、網路公共安全等),是在互聯網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特定產物,應當正確面對,合理建設。
❺ 杭州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是做什麼用的
主要提供企業之間交流的的服務平台
❻ 什麼是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
電子商務平台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台。企業電子商務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網上進行商務活動的虛擬網路空間和保障商務順利運營的管理環境;是協調、整合信息流、物質流、資金流有序、關聯、高效流動的重要場所。企業、商家可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網路基礎設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資源有效地、低成本地開展自己的商業活動。
電子商務平台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台。電子商務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發展業務和
電子商務平台選擇
應用。一方面網上商家以一種無序的方式發展,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商家業務發展比較低級,很多業務僅以瀏覽為主,需通過網外的方式完成資金流和物流,不能充分利用Internet無時空限制的優勢,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業務發展框架系統,規范網上業務的開展,提供完善的網路資源、安全保障、安全的網上支付和有效的管理機制,有效地實現資源共享,實現真正的電子商務。
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可以建立起電子商務服務的門戶站點,是現實社會到網路社會的真正體現,為廣大網上商家以及網路客戶提供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網上生存環境和商業運作空間。
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不僅僅是初級網上購物的實現,它能夠有效地在Internet上構架安全的和易於擴展的業務框架體系,實現B2B、B2C、C2C、O2O、B2M、M2C、B2A(即B2G)、C2A(即C2G)ABC模式等應用環境,推動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
電子商務平台通過互聯網展示、宣傳或者銷售自身產品的網路平台載體越來越趨於平常化。
電子商務平台擴展另外一種途徑—互聯網營銷,讓用戶多一種途徑來了解、認知或者購買我們的商品。
電子商務平台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甚至個人,自主創業,獨立營銷一個互聯網商城,達到快速盈利的目的,而且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實現這一願望。
電子商務平台可以幫助同行業中已經擁有電子商務平台的用戶,提供更專業的電子商務平台解決方案。發展電子商務,不是一兩家公司就能夠推動的產業,需要更多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和奮斗,共同發展。
❼ 商貿服務業的定義是什麼
商貿服務業即是為商貿提供的服務業。
商貿是指:從事銷售,購銷,批發,零售,國外貿易,國內商業等經濟活動,並自願以貨品或服務交換。
服務業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層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層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研事業,生活福利事業等;第四層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而我國所說的商貿服務業,指的主要是長期以來由商務部門為主管理的、與企業商務貿易活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以及物流業、典當業、拍賣業和部分娛樂業等其他服務業。
❽ 重慶市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何時成立
重慶市中小商貿來流通企業公自共服務平台是國家商務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試點項目,由市政府主導、市商委主辦、重慶市商業信息中心承辦;該平台以「重慶市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中心」為載體,引進各類專業服務機構,通過公共服務大廳、服務網站和服務熱線(966536),面向全市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投資融資、市場開拓、管理提升、科技應用」等五大類服務的開放性和公益性的平台。
重慶市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服務大廳地址:重慶市江北區下石門619號(齊祥燈飾對面)東方明珠A3棟(平街1-2層)
2012年,國家商務部將重慶市列為「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試點,開始進行平台建設,2014年3月18日上線試運營,2014年7月18日服務平台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