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鄉鎮多處工商局處罰怎樣申請案件匯總
鄉鎮多處工商局處罰,要先申請案件的時候,被子要實事求是的把案件的整個過程寫出來。
『貳』 工商局案件核審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條規定:核審機構版經過對案件進行核審權,提出以下書面意見和建議:
(一)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定性准確、處罰適當、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辦案機構意見,建議報機關負責人批准後告知當事人;
(二)對定性不準、適用依據錯誤、處罰不當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修改;
(三)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補正;
(四)對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糾正;
(五)對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已超過追責期限的案件,建議銷案;
(六)對違法事實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案件,建議不予行政處罰;
(七)對超出管轄權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按有關規定移送;
(八)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建議移送司法機關。
『叄』 工商局行政執法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
您的問題比較籠統,因為工商局涉及行政執法的職能較多,所以只能簡單的根據其大體職能回答主要法律依據。至於單個職能涉及的法律法規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基礎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工商局有以下職能: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
如: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於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如:鄉鎮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等。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如:合同法、物權法、對外貿易法、反洗錢法、電子簽名法、企業個人所得稅法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消費者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煙草專賣法等。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如: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刑法等。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如:《經紀人管理辦法》等
(八)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如:合同法、物權法。
(九)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如:廣告法。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如:商標法。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十二)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如:個體工商戶條例。
希望對您有用。
『肆』 求工商局工作匯報ppt模板免費的
希望能幫到你
我收藏的,,有很多種風回格可以選答擇
http://url.cn/2mypLG
『伍』 顧某訴工商局案件的行政法分析
合理行政,合理行政包括:公平公正對待原則。
其他浴池經營場所專和顧某的都沒有達到標準的屬面積,但是工商局卻駁回顧某的申請,違反了公平公正原則
行政訴訟的法律關系。
合法,工商局依照的只是一種規范性文件,而地方法規,省級地方規章禁止設定許可:企業或其他組織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許可
不認可。法院應當判定工商局駁回顧某行政許可無效
『陸』 工商局立案偵查到案件處理結束,按照國家規定是多長時間,多少天。若工商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五十七條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內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容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柒』 求一些著名案件,案件特點和內容與證據有關的
王世升等27人與寧海縣茶院鄉廟嶺村經濟合作社灘塗養殖利用糾紛上訴案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0)浙經終字第11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王世升,男,69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悅,男,51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度,男,54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小皮,男,47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偉宗,男,29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貽基,男,49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繼滿,男,31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初,男,46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貽朗,男,57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貽垚,男,38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小闊,男,44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江,男,62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建軍,男,31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義,男,34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訪,男,56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業,男,34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通財,男,48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王振祥,男,54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應國法,男,35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貽富,男,61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金未,男,29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仙,男,62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繼斌,男,36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聰衛,男,26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行,男,42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生,男,60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楊謀全,男,48歲,漢族,農民,住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
上列27人委託代理人 葉勇飛,浙江浙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27人委託代理人 夏偉,浙江浙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 寧海縣茶院鄉廟嶺村經濟合作社,住所地寧海縣茶院鄉廟嶺村。
法定代表人 胡慶傑,社長。
委託代理人 任一民,浙江海浩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王世升等27人因灘塗養殖利用糾紛一案,不服寧波海事法院(1999)甬海商初字第2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寧海縣茶院鄉廟嶺村(以下簡稱廟嶺村)在1984年5月16日,申報並領取了座落在寧海縣茶院鄉毛嶼村(以下簡稱毛嶼村)前面積為150畝淺海灘塗養殖使用權證。此後,廟嶺村將灘塗劃分給各生產隊,由各生產隊分包給本村村民養殖,有些由毛嶼村村民承包養殖。1994年5月,廟嶺村將灘塗收回,由廟嶺村經濟合作社(以下簡稱廟嶺村合作社)名義發包,毛嶼村部分養殖戶同廟嶺村合作社簽訂了合同,承包至2000年清明節。1998年1月,由於毛嶼村部分養殖戶不願交承包款項,也不與廟嶺村合作社簽約,但又要繼續養殖,廟嶺村合作社將該塊灘塗發包給本村村民胡太山,但是毛嶼村部分養殖戶不肯讓出。1998年2月15日,由於毛嶼村部分承包戶沒有按約支付承包款,廟嶺村合作社發出《關於限期上交承包款與重新簽訂承包協議的通告》,要求各承包戶必須在1998年2月25日前將所欠的承包款送交廟嶺村辦公室,並重新簽訂承包協議,如若逾期不上交承包款和重新簽訂承包協議,作自動放棄承包處理,並在同年2月25日開始在茶院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的有線電視上連續播送三個晚上。同年3月25日,茶院鄉政府會同廟嶺村幹部與毛嶼村幹部及承包戶代表經過協調,協議約定廟嶺村與毛嶼村部分農戶簽訂的承包經營灘塗,因承包戶沒有按約支付承包款項,原合同終止履行,由於承包戶已養殖蟶苗,現尚未可捕,同意養殖時間延遲到1999年3月1日止,以後由現承包人胡太山接管,毛嶼村承包戶付給現承包戶胡太山經濟補償費8000元,在1998年3月26日上午付清。協議上有廟嶺村經濟合作社、毛嶼村村民委員會、茶院鄉人民政府蓋章,原承包戶代表簽名。事後原承包戶支付了8000元補償費。1999年3月1日後,毛嶼村養殖戶又不肯讓出灘塗。同年4月6日下午,由寧海縣委政法委牽頭就毛嶼村養殖戶與廟嶺村灘塗糾紛,召開分析論證會,有縣委政法委、公安局、法院、農經委、水產局、工商局、茶院鄉政府等單位負責人參加,形成以下意見:灘塗權屬廟嶺村(以定權發證四至為准),誰開發,誰經營的政策,不適宜權屬已明確的灘塗,即在廟嶺村這塊灘塗的四至內,不成立開發、開荒等事項。王世升等27人對寧海縣有關部門的處理不服,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廟嶺村合作社停止侵權,返還其對新增灘塗的經營權,賠償其經濟損失等。原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六條之規定,公民個人不能取得國有灘塗的使用權,只能依法取得承包經營權。對灘塗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發生權屬爭議的,應當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寧海縣有關部門認為,王世升等27人所訟爭經營權的灘塗,使用權屬廟嶺村,在其定權發證的四至范圍內,誰開發、誰經營的有關政策不適宜權屬已明確的灘塗。故王世升等27人在依法不能取得國有灘塗使用權,又未依法取得經營權的情況下,訴請廟嶺村合作社停止侵權理由不足。原承包合同已經解除,考慮原承包戶及養殖戶利益,廟嶺村合作社已作妥善處理,原承包戶及養殖戶亦已補償了新承包戶的損失。故王世升等27人要求廟嶺村合作社賠償經濟損失的證據及理由均不足,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於1999年11月23日判決,駁回王世升等27人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710元,由王世升等27人負擔。宣判後,王世升等27人不服,以「訟爭的灘塗是1984年定權發證後新淤積而成,上訴人在國家尚未明確使用權的新增天然灘塗上進行投資開發應享有經營權,廟嶺村合作社非法剝奪上訴人新增灘塗的經營權顯屬侵權,原判認定上訴人未依法取得經營權是錯誤的」等為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經審理查明,1984年5月,寧海縣人民政府將座落在毛嶼村村前毛嶼港大壩下150畝灘塗的淺海灘塗養殖使用權證頒發給廟嶺村。使用權證載明的灘塗四至為:東至毛嶼港港底、南至龍尾巴村蜻塗、西至蜻塗岸、北至毛嶼村蜻塗,其中東至毛嶼港港底即為灘塗與毛嶼港海水交接處。廟嶺村取得該塊灘塗使用權後將其劃給本村各生產隊由村民分包養殖,其中有些灘塗由毛嶼村村民承包養殖。1994年5月,廟嶺村將灘塗收回後以廟嶺村合作社的名義發包,上訴人楊繼斌、楊謀度、楊貽基、楊小闊、楊謀江、楊謀訪、楊謀悅及毛嶼村村民婁仲寬等8人(以下統稱承包戶)與廟嶺村合作社簽訂了承包合同,承包灘塗共計34畝,承包期限至2000年清明節。上訴人王世升、楊小皮、楊偉宗、楊繼滿、楊謀初、楊貽朗、楊貽垚、楊建軍、楊謀義、楊謀業、楊勇財、王振祥、應國法、楊貽富、金未、楊謀仙、楊聰衛、楊謀行、楊謀生、楊謀全等共20人及其他毛嶼村村民(以下統稱養殖戶)在未與廟嶺村合作社簽訂承包合同的情況下在該塊灘塗上進行養殖。1998年1月,由於毛嶼村承包產及養殖戶不願交承包、養殖款,養殖戶也不與廟嶺村合作社簽訂承包合同,廟嶺村合作社遂將該塊灘塗發包給本村村民胡太山。同年2月15日,廟嶺村合作社發出《關於限期上交承包款與重新簽訂承包協議的通告》,同月25日在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的有線電視上連續播送三個晚上,要求各承包戶及養殖戶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前將所欠承包養殖款送交廟嶺村合作社,並重新簽訂承包協議,如若逾期,作自動放棄承包、養殖處理。同年3月25日,由茶院鄉政府主持,廟嶺村合作社與毛嶼村幹部及承包戶、養殖戶代表經過協調,達成協議,約定廟嶺村合作社與毛嶼村承包戶、養殖戶承包養殖的灘塗,因承包戶沒有按約支付承包款,原合同終止;由於承包戶及養殖戶已養殖蟶苗,現尚未可捕,同意養殖時間延遲到1999年3月1日止,以後由現承包戶胡太山接管,毛嶼村承包戶和養殖戶付給現承包戶胡太山經濟補償費8000元,在1998年3月26日上午付清。協議達成後,毛嶼村、廟嶺村合作社、毛嶼村承包戶、養殖戶代表均在書面協議上簽名或蓋章。事後,毛嶼村承包戶、養殖戶支付給現承包戶胡太山8000元補償費。1999年3月1日後,毛嶼村承包戶及養殖戶以廟嶺村灘塗四至中,東至港底外移,其在新增灘塗上開發養殖有經營權為理由,不肯讓出承包、養殖的灘塗。同年3月20日,茶院鄉人民政府作出了《關於廟嶺村灘塗承包爭議的處理意見》,認為灘塗權屬以縣政府定權發證為准,並按大四至服從小四至,面積服從四至的原則,認定新增灘塗使用權為廟嶺村。同年4月6日,寧海縣政法委主持召集縣有關單位召開分析論證會,就處理廟嶺村灘塗糾紛形成下述意見:灘塗權屬為廟嶺村,以定權發證載明的四至為准。誰開發誰經營的政策,不適宜權屬已明確的灘塗。同年5月上旬,廟嶺村合作社多次催告無效後強行收回了灘塗。另查明,廟嶺村座落在毛嶼村村前毛嶼港大壩下的灘塗,因自然條件的原因,從1984年到目前止,港底位置有所外移,出現新增灘塗。
本院認為,王世升等27人所訟爭的灘塗,因自然條件等原因,港底的位置外移,確實出現新增灘塗,對新增灘塗使用權歸屬,當地政府認定新增灘塗在原四至范圍內的,「按大四至服從小四至,面積服從四至」的原則,確定新增灘塗使用權歸屬原使用權人。誰開發誰經營的政策不適用權屬已明確的灘塗。且本案糾紛當地鄉政府曾召集廟嶺村合作社與承包戶、養殖戶代表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約定承包戶、養殖戶在1999年3月1日前退出灘塗。承包戶、養殖戶的代表在該協議上簽字,且按約向新承包戶支付了8000元補償款,協議已部分履行,說明承包戶、養殖戶對該協議是認可的;3月1日之前,承包戶、養殖戶在承包和新增的灘塗上的投資已經收回。3月1日之後,承包戶、養殖戶未履行協議退出灘塗已違反了協議約定的義務,此後又擅自投資,因此造成的損失,應自負;在承包戶、養殖戶沒有經營權的情況下,廟嶺村合作社收回灘塗的行為並無不當。上訴人王世升等27人上訴提出其享有新增灘塗經營權,廟嶺村合作社強行收回灘塗顯屬侵權,要求廟嶺村賠償其經濟損失的請求,與事實和法律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710元,由王世升等27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周根才
審判員 楊少華
代理審判員 程志剛
二000年四月二十四日
代書記員 王亦非 (裁判文書)
『捌』 工商局一線執法是干什麼的
主要工作有:
(一)市場檢查,即去超市、小賣部、菜市場、網吧等等各種經營場所檢查,看看有沒有營業執照、有沒有從事營業執照允許的以外的業務、是否侵犯商標權等各種工商局執法的違法經營
(二)依法辦理案件,案件來源主要有:通過市場檢查發現的、申訴的、舉報的、投訴的、其他機關移交的。
(三)人民政府交待的工作。
(四)各種總結報告。
(五)領導交待的事,比如做苦力、當搬運工等等。
(8)工商局十佳案件ppt擴展閱讀:
一線執法必須具備保持良好心態的能力。
首先,平等心。在目前的執法環境下,雖然輿論、公眾普遍認為城管往往以一種強者的姿態出現面對小攤小販等社會底層,其實很多執法隊員受制於目前的輿論環境,往往「未戰先怯」,在現場執法中過於委曲求全,從而導致了執法不嚴,法律威嚴不在,一無形象,二對今後城市管理工作也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我們執法隊員在現場無論面對怎樣的執法對象,都要牢固樹立依法行政,執法為民的思想,與當事人平等交流,不仗權欺人,也不矮人一頭。
第二,平常心。我們在日常的執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因現場的情況或當事人的言語而受到太大的情緒波動。
特別是新隊員,社會經驗、談話能力、情緒控制能力都比較稚嫩,有時候面對當事人或者旁觀者的粗言惡語,往往難以控制情緒,對自己或對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所以,我們在日常執法中,要善於調整心態,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保持平常心,依法依據將現場處置完畢。
第三,耐心。城市管理面對的對象各式各樣,有經商的經營戶、設攤的農戶及困難群眾、有搞施工建設的老闆,他們的文化層次、社會背景、個人性格、經濟狀況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有的當事人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較強,對城市管理比較容易接受;有的當事人由於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相對較為淡薄,對城市管理不易接受。
『玖』 工商局行政執法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規
工商局行政執法的內容比較多。
法律方面的有《公司法》、《商標法》、《廣告版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權》、《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等。
法規條例方面的有《商標法實施細則》、《廣告管理條例》、《企業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企業登記名冊規定》、《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關於交納商標注冊費的通知》等。
國際條約方面有《馬德里協定》、《馬德里協定實施細則》、《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拾』 工商局處理一個案件規定多少天嗎
一般情況下九十日內。
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適用回一般答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2、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3、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註: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10)工商局十佳案件ppt擴展閱讀:
工商局辦案程序: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局有如下辦案程序:
第三條:
1、辦案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條:
1、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2、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3、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