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政府政策

馬鞍山政府政策

發布時間:2021-06-08 23:34:42

馬鞍山市有哪些促進創新的政策

馬鞍山市促進實施自主創新戰略若干政策(暫行)

為鼓勵和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產業轉型,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政策。
一、財政政策
(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戰略獎勵
1.對新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獎勵100 萬元;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獎勵10 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省級創新型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0 萬元、50 萬元。
2.國家級、省級創新型企業自認定之日起3 年內,將其所繳納企業所得稅新增部分的本市留成部分獎勵給企業。
3.對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的各項行政性收費本市留成部分,實行免徵;對新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實行零收費。
4.高校、科研院所工業科技成果,由企業購買或成果單位自行在我市首次實現產業化,銷售收入100 萬元—300 萬元的,獎勵10 萬元;300 萬元—500 萬元的,獎勵30 萬元;超過500 萬元的,獎勵50 萬元。購買科技成果在我市實現產業化的企業,從項目獲利年度起3 年內,將其每年因科技成果轉化而產生的新增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同等金額獎勵給企業,用於企業技術研發投入。
5.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自主創新產品或(重點)新產品的,分別給予管理團隊20 萬元和10 萬元獎勵。
6.經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重點新產品,自認定之日起所繳納增值稅新增部分的本市留成部分,3 年內全額獎勵企業。
(二)技術標准戰略獎勵
7.國家標準的主導起草單位,每項標准給予15 萬元獎勵;行業標準的主導起草單位,每項標准給予10 萬元獎勵。
8.國際標準的起草單位不分主導起草單位或協助起草單位,每項標准給予20 萬元獎勵。
9.同一單位在同年度內參與多個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並符合獎勵條件的,可同時獲得獎勵,獎勵總額最高20 萬元。
10.對確認為AAAA 級標准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單位,一次性獎勵企業10 萬元;對確認為AAA 級標准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單位,一次性獎勵企業5 萬元。
11.獲獎單位可安排獲獎資金的20%獎勵給標准起草人,以資鼓勵。
(三)質量興市戰略獎勵
12.對獲得全國質量獎的企業,獎勵管理團隊20 萬元。
13.市政府設立市長質量獎,授予本市具有法人資格、實施卓越的質量管理經營模式、有廣泛的社會知名度與影響力、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企業,每年評審一次,原則上不超過2 家,獎勵獲獎企業50 萬元。
(四)名牌戰略獎勵
14.被評定為「中國名牌」、「安徽名牌」的企業,市政府予以獎勵。「中國名牌」產品獎勵50 萬元, 「安徽名牌」產品獎勵10 萬元。
15.對獲得中國出口名牌的企業獎勵50 萬元,對獲得安徽省出口名牌的企業獎勵10 萬元。
16.對獲得國家級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獎勵20 萬元,省級的獎勵10 萬元。
(五)商標戰略獎勵
17.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安徽省著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和集體商標的企業,市政府分別一次性獎勵50 萬元、10萬元、5 萬元。
18.對新申請注冊並獲商標局認定的商標,每件補貼1000 元。
(六)人才戰略獎勵
19.總部設在我市或雖在外地但在我市投資設立子公司的招商引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以及引進的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簽訂3 年以上聘用合同、稅前年收入8 萬元以上),5 年內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按地方留成的80%予以補貼。
20.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須與用人單位簽訂5 年以上工作合同)和來馬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在本市購買住房的,享受30 萬—60 萬元安家補貼,憑購房發票5 年內按季度發放,每年發放20%;若自行租房,可享受為期5 年的1000元—2000 元/月租房補貼;高層次人才創業投資注冊地所在的縣、區、開發區、新區、示範園區提供100—300 平方米工作場所,3 年內免收租金或給予相應的工作場所租賃補貼。
21.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行業領軍人才(指上述三大領域內的學術或技術帶頭人,擁有位於國際前沿、市場開發前景廣闊、高技術含量的科研成果;項目在國內外擁有獨立有效的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能夠填補國內空白、具有市場潛力並可進行產業化生產;擁有自主原創並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動漫創意版權)創辦企業,給予領軍人才100 萬元的安家補貼或提供不少於100 平方米的住房,5 年內免收租金;根據創業項目實際需要,給予領軍人才創業項目不低於200 萬元的扶持資金,並提供總額最高至100 萬元的貸款貼息支持。
22.對新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給予啟動經費5 萬元資助。對在站工作的博士後每人每年給予生活補助經費2 萬元。對博士後研究項目擇優資助3 萬—5 萬元。
23.對新建「院士工作站」的單位給予10 萬元經費資助。對在站工作的院士每人每年給予3 萬元生活補助費。
24.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引進外地的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工作人員,簽訂1 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分別按每人每月150 元、300 元、500 元的標准,給予企業房租補貼,為期5 年。
25.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一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並簽訂1 年以上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1000 元的標准給予企業培訓支持。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的員工培訓費用,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6.我市的專業培訓機構,培訓的從事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業務人才,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考核,並與市內企業簽訂1 年以上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培訓機構每人1000 元培訓補助。
27.對市內高校、職校培養的碩士、本科、大中專學歷專業人才,畢業後在市內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從事相關工作,並簽訂1 年以上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學校獎勵,其中碩士生2000 元/人、本科生1000元/人、大中專生500 元/人。
28.來馬創辦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可享受為期5 年的2000元—4000 元/月生活補助;創辦企業免收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自獲利年度起,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3 年內予以獎勵。
29.來馬高層次創業人才擁有高新技術科研成果,經評審符合來我市創辦企業,實現產業化的給予100 萬—300 萬元創業啟動資金;自帶研發項目的,根據所承擔課題、項目情況,給予5 萬—20 萬元科研啟動經費;以科技成果或其他非貨幣資產入股投資的,經評估並根據投資方的約定,其作價出資額最高可占企業注冊資本的75%。
30.留學人員進駐馬鞍山市創業園創辦的企業,在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為每戶企業安排5 萬—20 萬元,用於其科研啟動經費資助。
31.留學人員進駐馬鞍山市創業園,可由創業園提供部分工作用房,企業開辦前兩年免收房屋租賃費(領辦人為博士的,可免收300 平方米房屋租賃費;領辦人為碩士的,可免收200 平方米房屋租賃費;領辦人為碩士以下的,可免收100 平方米房屋租賃費),超面積的用房減半收取房屋租賃費。第3 年對其工作用房減半收取房屋租賃費。
(七)發明創造獎勵
32.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企業,獎勵創新團隊50 萬元;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企業,獎勵創新團隊30 萬元。
33.對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的企業,獎勵創新團隊10 萬元;對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企業,獎勵創新團隊5 萬元。
34.市政府設立馬鞍山市科學技術獎,每兩年評審一次,科學技術獎設重大科技成就獎、科技創新特別獎、科技進步獎(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科技創新特別獎獎金5萬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獎金5 萬元,二等獎獎金3 萬元,三等獎獎金1 萬元。重大科技成就獎獎金30 萬元,其中15萬元為獲獎個人所得,15 萬元由獲獎者自主選題,作為科研
經費。
35.授權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每件分別資助500 元、1500 元、5000 元;申請國外發明專利每件資助5000 元,獲得授權後每件再資助1 萬元(每件最多資助2 個國家)。
36.獲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單位,國家級的獎勵20 萬元、省級的獎勵10 萬元。
37.對獲中國專利獎金獎和優秀獎的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 萬元,獲安徽省專利獎的項目獎勵5 萬元。
38.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或產品,對軟體、動漫及服務外包企業專利申請費用、專利信息檢索費用給予30%補貼,其中對國際服務外包企業申請發明專利(含中國、國外)所需申請費、實審費,給予50%的補貼。對軟體、動漫企業著作權申請,給予3000 元的補貼。
39.技能人才當選為首席技師的,在3 年聘任期內,每人每月補貼「首席技師津貼」1000 元。
二、附則
40.上述獎勵政策涉及稅收本市留成部分,市與縣、區按現行財政體制承擔,由同級財政負責落實。
41.本政策申報指南由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42.本政策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執行,之前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出台的支持自主創新相關政策不再執行。本政策由市財政會同市相關部門負責解釋。在此政策框架內,如需要,可根據產業特點出台各具體產業政策。

另外馬鞍山最近還有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出台,還請關注!望採納。

❷ 馬鞍山退伍安置政策

我市2008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出台 信息來源:市民政局|2009-07-30——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補助金第三次大幅上調 7月13日,馬鞍山市2008年冬季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意見出台,今年該市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將本著「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採取自謀職業和安排就業相結合的辦法,繼續深化安置改革。《意見》指出,今年該市城鎮復員士官和義務兵將全部實施市場化安置,即採取「雙向選擇」的方式,自找接收企業單位,企業可根據用工實際需要選擇接收城鎮退役士兵就業。城鎮退役士兵本人要求扶持就業的,市、區政府安置部門會同同級工商、勞動保障等部門,做好推介工作,扶持就業。《意見》同時指出,對轉業士官,榮立個人二等功、榮獲大軍區及以上榮譽稱號的退役士兵,該市市政府向國有、有國有股份的企業及上市公司下達指令性安置指標。轉業士官由市統一組織考核考試,依序選擇企業單位。榮立個人二等功、榮獲大軍區及以上榮譽稱號的人員免試,可在市區所有的國有、有國有股份的企業及上市公司中自選單位,市政府安置部門予以派遣。《意見》規定,今年該市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補助金將在去年基礎上大幅上調,即服役滿2年的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由原來的3.2萬元提高至4.5萬元,服役期每增加1年,增發8438元;服役滿10年及以上的,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由原來的8.2萬元提高至11.25萬元。服役期間榮立個人一等功(含)以上的,增發50%補助金;榮立個人二等功的,增發30%補助金;榮立個人三等功的,增發10%補助金。《意見》同時規定,對因戰因功傷殘被評為8級、7級、6級、5級的退役士兵分別給予補助0.2萬元、0.4萬元、0.6萬元和0.8萬元;對在2008年初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榮立個人三等功的人員獎勵0.5萬元。《意見》強調,機關、團體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在招聘人員時,對符合條件的城鎮退役士兵應優先錄用;接收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與城鎮退役士兵簽訂勞動合同,並辦理各項社會保險。計算工齡的單位,城鎮退役士兵的軍齡連同待分配時間計算為連續工齡。生產經營基本正常的單位,在第一個合同期內,非本人原因不得解除勞動合同;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就業後,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軍齡視同社會保險繳納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享受相應社會保險待遇;城區退役士兵享受為期3個月左右的城鄉一體化免費崗前技能培訓;對城區農村入伍、服役期間征地農轉非的退役士兵,按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辦理,允許採取市場化的「雙向選擇」方式就業。參考資料: http://www.mas.gov.cn/html/20090730a327a2b1-20fa-4374-88c7-69892201bdfc.html 或者馬鞍山民政局都有的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和幫助!!!

❸ 馬鞍山政府徵用土地43號令是什麼

馬鞍山市政府的43號令: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已經2008年12月16日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周春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徵收管理,維護當事人各方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市轄區內徵收集體所有土地和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附著物(以下簡稱「征遷」)的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征地撤組後剩餘土地征遷的補償安置,亦適用本辦法。國家和省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對征遷補償安置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市政府統一領導全市征遷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統一管理征遷補償安置工作,其所屬的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負責征遷補償安置管理的事務性工作。各區政府負責組織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轄區內征遷工作,其成立的土地征遷事務機構負責轄區內征遷補償安置的具體事務工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其管理的昭明村、楊家村集體土地的征遷實施工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征遷相關工作。
第四條 被征遷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服從社會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積極協助做好征遷工作。
第五條 建立征遷補償安置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牽頭,市國土資源、勞動保障、財政、公安、規劃、房產、農林、監察等有關部門參與,定期研究解決征遷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第二章 征地程序
第六條 征地按下列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一)申請征地單位按照征地報批要求准備報件,送市國土資源局。市國土資源局應按照市政府確定的年度用地計劃及農用地轉用計劃安排組織報批。
(二)市國土資源局統籌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單獨選址的項目,供地方案一並擬訂、報批),報經市政府審核同意後,依法上報有批准權的政府審批。徵收林地的,應當先徵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第
七條 征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在被徵收土地所在村、組內以市政府名義予以公告。其中,徵收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第八條 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有效證明到指定的地點辦理征遷補償登記手續。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調查結果為准;未如期辦理被拆遷房屋及附著物補償登記手續的,以征遷事務機構調查結果為准。
第九條 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依照本辦法規定的補償安置標准,市國土資源局統籌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所在地公告,聽取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經市政府批准後,由各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第十條 征地的各項費用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沒有足額到位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有權拒絕交地(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領取補償安置費的除外);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自征地各項費用付清之日起30日內交付被征土地。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一條 征地公告後,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應在征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一)審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入戶或分戶,但因婚姻、出生、士兵退伍以及刑滿釋放、解除勞教等情況必須入戶或分戶的除外;
(四)核發工商營業執照;
(五)批准房屋過戶、土地流轉;
(六)變更房屋、土地用途。
第十二條 對征遷補償、安置爭議的協調、裁決,責令交出土地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等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章 征地補償和人員安置
第十三條 征地實行區片綜合地價方式補償。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組成。其中,土地補償費為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40%,安置補助費(含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基金)為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60%。
第十四條 土地補償費按以下規定支付和使用:被徵收土地屬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設立財務專戶,由鄉鎮、街道管理,所有人使用。屬村民組所有的,土地補償費總額的70%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村民自治規定,自行組織分配給應安置人員,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支出。餘下的30%納入村集體經濟組織公積金,用於歷次征遷遺留等問題的處理,其使用、管理由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監督。
第十五條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確定。被征地單位總人口為征地公告之日在籍的符合安置條件的常住農業人口。被征地單位征地前耕地總數量以國土資源部門調查成果為准。耕地是指菜地、水田、旱地、經濟作物地。精養魚塘(含魚苗塘)按耕地計算。
第十六條 被征地單位的下列人員屬於應安置人員:
(一)常住農業人口以及出生和合法婚入人員;
(二)原有常住農業戶口的現役義務兵;
(三)原有常住農業戶口的勞改勞教人員;
(四)1995年8月1日前戶口遷入被征地村民組,有承包地和住房,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並承擔農業義務的人員。承包地未達到所在村民組承包地人均水平的,按實佔比例予以安置;(五)國家政策性移民中初始遷入地的農業人口;
(六)本市市區政策性遷移為小城鎮戶口的「自理口糧戶」,在原居住地仍有承包地和住房的人員;
(七)征地轉戶時屬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轉戶花名冊為准),在歷次征地中應安未安人員。
下列人員不屬於應安置人員:
(一)歷次征地已安置人員和征地轉戶後婚入及出生的自然增長人員;
(二)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人員不符合前款第四項規定條件的,不予安置。但可以辦理戶口農轉非;
(三)自費農轉非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
第十七條 應安置人員由村民委員會提出,在被征地村民小組公示後,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審核,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確認後,抄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八條 征地時,安置補助費在支付下列費用後,剩餘部分由區政府統一繳入市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基金專戶:
(一)不滿16周歲人員(含政策性移民時隨父母生活統一農轉非人員),一次性發給撫養補助費1.2萬元;
(二)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人員,一次性發給自謀職業補助費1.5萬元;
(三)無固定工作或無穩定收入的自費農轉非人員、原征地撤組轉戶時不滿16周歲未安置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一次性發給生活補助費8000元。
第十九條 將下列人員應得的補償安置費一次性撥給區民政部門,由區民政部門按規定安置或發放生活費:
(一)未滿16周歲的孤兒;
(二)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孤老人員;
(三)持有殘疾證明、喪失勞動能力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四)經縣級以上醫院證明患有精神病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第二十條經批准安置的農業人口,由公安部門及時就地辦理農轉非,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體系、城鎮就業服務體系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體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十一條 經批准佔用國有農場農用地,導致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應按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標准,支付土地、青苗、附著物補償費、農業人口安置補助費,其人員不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體系。佔用林地補償按《安徽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執行。
第四章 青苗、附著物、住房補償
第二十二條 征地應依法據實支付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歸所有者所有。經依法批准臨時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用地單位應按本辦法支付租金、青苗及附著物補償費等費用。
第二十三條 青苗補償費,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乘以征地時實際種植面積計算,無青苗的不予補償。擅自佔用耕地,改變耕地用途,栽種樹木或挖塘養魚等,按原使用用途計算青苗補償費。零星名貴觀賞樹木可以移植的,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適當補償。零星栽種的樹木按實補償。
第二十四條 農田水利及機電排灌設施,需要復建的,由用地單位復建;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能遷移的,付給遷移費。不需復建和不能遷移的附著物,依據重置價結合成新據實補償給所有權人。需遷移墳墓的,應當予以公告。遷移費用按市民政部門核實的標准執行。
第二十五條 拆遷宅基地上合法住房按重置價結合成新予以補償。
第二十六條 拆遷非住宅房,對用地、建設手續合法的產權人按下列規定進行補償。其中,被拆遷人為企業的應持有工商營業執照:
(一)拆遷非住宅房,拆遷補償款按住房補償標准結合各類結構層高計算補償。拆遷非住宅房中的附房、披房不加價;
(二)被拆遷工廠、站場、倉庫堆棧中的設備、設施屬破壞性拆除的應以評估價為依據給予補償;
(三)拆遷企業的停產停業費按徵收公告日期前3個月稅後利潤計補3個月,需搬遷設備的,搬遷、安裝費按拆遷企業設備總價值的5%給予補償;
(四)拆遷學校、醫院、敬老院、村委會(社區)辦公等公共服務用房,應當按城市規劃要求予以重建或置換,不需要重建或置換的,按拆遷非住宅房補償標准執行。被拆遷人將房屋出租的,拆遷實施單位僅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有關承租人補償費用由被拆遷人支付。
第二十七條 拆遷個體工商戶自有營業用房及連家店的,被拆遷人需提供土地使用權證、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如土地使用權證上載明的土地用途為宅基地的,按住房補償標準的1.1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搬遷損失等其它補償;如土地使用權證載明為其它用途的,按第二十六條規定補償。
第二十八條 下列青苗、附著物、住房不予補償:
(一)未依法取得用地批准、規劃許可或在批准、許可的面積外違法建設的附著物、住房;(二)徵收土地公告後搶栽的花草、樹木;
(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臨時用地上的附著物;
(四)天然野生雜叢。
第二十九條 徵收郊區專業菜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標准為5000元/畝。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由各區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
第五章 住房拆遷安置
第三十條 拆遷住房應給予住房安置。符合下列條件的,屬於住房安置對象:
(一)征地公告前依法辦理用地批准、規劃許可或持有建房證、房屋產權證的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二)符合第十六條規定的應安置人員和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有合法住房的人員;原有常住農業戶口,後轉為非農戶口,仍在其原居住房屋生活且有合法產權登記手續的,比照應安置人員予以住房安置;但已享有城鎮住房福利(含福利分房、住房補貼、單位集資建房)的除外。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住房安置對象:
(一)房屋未被拆遷的;
(二)暫住戶或雖是常住戶口但屬租房居住的;
(三)通過繼承、贈予、買賣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權或實際使用權、收益權,但不是拆遷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
(四)歷次征遷中已予住房安置或住房貨幣安置的;
(五)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無合法住房的。
第三十二條 住房拆遷安置實行貨幣化加配購安置房方式或產權調換安置方式,被拆遷人可選擇上述兩種方式中的一種。
(一)住房拆遷貨幣化加配購安置房方式。拆遷合法面積住房按重置價支付補償款給被拆遷人。對應予住房安置的人員按每人3萬元計付住房安置款,獨生子女和喪偶者另加1.5萬元。配購安置房面積為每個符合拆遷安置人員20平方米,獨生子女和喪偶者另加10平方米。特困戶住房拆遷補償安置費用總額不足以購置應安置標准內安置房的,差額款由用地單位全額支付。(二)住房拆遷產權調換安置方式。每個應予住房安置人員按30平方米實行等面積產權調換,互不支付差價。對於被拆遷原合法住房面積(不含披房、附房)低於應安置面積的,按原面積予以調換安置;高於應安置面積的,高出部分按拆遷住房重置價補償給被拆遷人。
第三十三條 遠郊、線型工程等特殊情形不適宜實行貨幣安置和產權調換安置的,經市政府批准可按自拆自建方式安置。實行自拆自建方式安置的,由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被拆遷房屋按重置價的120%標准予以補償。自拆自建宅基地征遷補償、「三通一平」及公共設施建設等費用按每戶4.6萬元由區政府統籌包干使用。
第三十四條 被拆遷戶分戶安置原則和人均被拆遷住房合法面積認定依據市政府關於集體土地上房屋產權登記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拆遷房屋,應支付被拆遷人搬遷補助費;被拆遷人需臨時自行安置過渡的,應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過渡費);被拆遷人在拆遷公告規定的最後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的,拆遷人可按規定標准給予一次性搬遷獎勵費。
第三十六條 被拆遷人的子女就讀小學、初中,因住房拆遷需要轉學的,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出具的《馬鞍山市住房拆遷戶子女轉學證明》,教育部門應根據其拆遷後的實際過渡住址,按就近入學原則安排就讀,不得收取跨地區借讀費。
第三十七條 實行住房貨幣安置的住房安置款或實行產權調換方式調換應安置面積的購房款均由用地單位支付給區政府。

❹ 馬鞍山買房政策 對外地人限購嗎

異地購抄房是指購房者的戶口所在地和要購房屋的所在地不在同一個省份。
異地買房需要手續如下:
.
異地購房辦按揭購房手續中需要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如果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貸款人按第二套(及以上)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即首付和貸款利率可能提高;
貸款買房有很多種,有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要是公積金貸款就在貸款前,你先知道自己的公積金帳戶上有多少錢,單位每月給你多少錢。只有知道自己的情況才能去貸款。要是商業貸款的話就要衡量資金承受能力。
各個銀行審批的手續和程序不盡相同,但大體都要求,貸款人提供: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提供的戶籍證明、所在單位開據的工作職務證明、收入證明、本地暫住證明、當地固定的聯系地址、聯系方式。銀行會查看貸款人信用記錄等等;
.

❺ 馬鞍山市醫療保險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馬鞍山市醫療保險業務指南及辦事流程
1.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
一、政策法規依據
(1)《馬鞍山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馬政[2001]29號)
(2)《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算辦法》(馬醫改[2001]1號)
(3)《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管理辦法》(馬醫改[2001]1號)
(4)《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人員就醫管理辦法》(馬醫改[2001]1號)
二、提交材料
(1)《馬鞍山市醫療保險異地人員申請審批表》一式兩份(表樣在馬鞍山市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管理服務中心網站可以下載)
(2)退休人員:戶口已轉至外地的,提供戶口所在地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復印件須加蓋當地公安部門戶籍章;戶口在本地且本市無子女的,需提供現居住地暫住證原件或現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長期生活證明以及單位出具的本市無子女證明
(3)單位派往市外長期工作人員,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
三、辦事程序
(1)申請辦理異地就醫的退休人員,應填寫《異地人員申請審批表》。戶口已轉至外地的,需持戶口所在地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復印件須加蓋當地公安部門戶籍章;戶口在本地且本市無子女的退休人員,需提供現居住地暫住證原件或現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長期生活證明以及單位出具的本市無子女證明(本市有無子女以其子女戶口是否在本市為准);
(2)單位派往市外長期工作人員,除填寫《異地人員申請審批表》外,還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
(3)申請異地就醫人員應在《異地人員申請審批表》中填寫3家鄉鎮以上公立醫院作為其住院定點醫院。如當地已實行醫療保險的,應選擇當地醫保定點醫院作為其住院醫院。
四、辦事時限
即時辦理
五、辦公地點
湖南東路10號社會保險綜合服務大廳一樓8號窗口
六、咨詢電話
0555-2354126
2.異地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提現
一、政策法規依據
(1)《馬鞍山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馬政[2001]29號)
(2)《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算辦法》(馬醫改[2001]1號)
(3)《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管理辦法》(馬醫改[2001]1號)
(4)《馬鞍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人員就醫管理辦法》(馬醫改[2001]1號)
二、提交材料
(1)個人辦理提現: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現申請、醫療保險證歷、IC卡等
(2)參保單位統一代辦:單位介紹信、經辦人員有效身份證件等
三、辦事程序
(1)異地人員規定病種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時,其個人賬戶余額可沖減個人自付費用;
(2)對異地人員個人賬戶沉澱資金較多的,經本人或單位申請,原則上一個年度內可到馬鞍山市醫療工傷生育保險服務中心基金結算科(電話:02354126)辦理一次提現。個人辦理提現的,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現申請、醫療保險證歷、IC卡等;參保單位統一代辦的,由單位經辦人員持單位介紹信、經辦人員有效身份證件等。
四、辦事時限
即時辦理
五、辦公地點
湖南東路10號社會保險綜合服務大廳一樓8號窗口
六、咨詢電話
2354126

❻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江心鄉如何規劃政府對該地有相應的政策沒有,知道的朋友說下,謝謝!

最近國土局剛出的工程,農田復墾。估計要開發了。

❼ 馬鞍山貸款買房有哪些優惠政策

馬鞍山有兩類購房者可享受市財政給予所納契稅100%的補助。

一是有自住性住房需求者。規定個人在該市市區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含二手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唯一住房的,該市財政給予所納契稅100%的補助;

二是高層次人才購房者。規定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個人,在該市市區內購買普通商品住房(不含二手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唯一住房的,該市財政給予所納契稅100%的補助。

❽ 安徽馬鞍山市區拆遷政策是什麼樣的一般每平米算多少錢還是給房

突然通知我拆遷。又沒房。400平。給8萬合理嗎?請指點。謝謝。

❾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9)馬鞍山政府政策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政府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