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辦理工商執照需要幾天
辦理工商執照所需來時間如下:自
1、工商局核名稱 (1-3個工作日);
2、銀行開設臨時驗資帳戶並進資金出驗資報告 (1-3個工作日);
3、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 (7個工作日);
4、質監局辦理辦理代碼證 (1-3個工作日);
5、稅務局辦理國(地)稅務登記證 (1-2個工作日);
6、銀行開設基本戶 (7-15個工作日);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
其登記事項為:名稱、地址、負責人、資金數額、經濟成分、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從業人數、經營期限等。營業執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應當置於公司住所或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營業執照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
沒有營業執照的工商企業或個體經營者一律不許開業,不得刻制公章、簽訂合同、注冊商標、刊登廣告,銀行不予開立帳戶。
❷ 到工商局去辦營業執照要多久
一般情況下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24小時以內
❸ 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需要多長時間
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需要7個工作日,
營業執照辦理流程:
1.准備材料
a.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法人身份證+戶口本;公司成立協議書;租賃合同+房產證復印件;股東名冊。
b.擬定公司章程:到工商局網站下載公司章程按照要求擬定公司章程(主要包括的是股東出資金額和方式)
c.並到工商局指定刻章處刻法人私章。
2.工商登記
提前准備5個備選公司名稱到工商局登記
3.驗資報告
a.聯系一家會計事務所領取銀行征詢函。
b.帶上准備材料,到銀行開一個驗資賬戶。
c.按照公司章程和公司成立協議書的協議,每個股東按出資額向公司賬戶繳納投資款。銀行則發給每個股東一份繳款單。
d.拿著准備材料和繳款單到會計事務所,進行審驗資金。
e.會計事務所會出具驗資報告。
3.營業執照辦理;
a.拿著准備材料和驗資報告,到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
b.辦理營業執照後,憑營業執照到公安局特行科制定點刻財務章和公章。
4.組織機構代碼證
營業執照和准備材料到技術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
5.開基本戶
將准備材料和前面的材料備齊到銀行開基本戶。
6.營業執照備案
將營業執照復印件給企業名核准機關備案,相關辦理工作完成。
注冊公司的大致流程:
1、工商局核名稱 (1-3個工作日)
2、銀行開設臨時驗資帳戶並進資金出驗資報告 (1-3個工作日)
3、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 (7個工作日)
4、質監局辦理辦理代碼證 (1-3個工作日)
5、稅務局辦理國(地)稅務登記證 (1-2個工作日)
6、銀行開設基本戶 (7-15個工作日)
❹ 工商局處理一個案件規定多少天嗎
一般情況下九十日內。
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適用回一般答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2、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3、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註: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4)溫州市工商局多久擴展閱讀:
工商局辦案程序: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局有如下辦案程序:
第三條:
1、辦案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條:
1、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2、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3、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❺ 工商局投訴多久會受理
七個工作日內
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五條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一)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二)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5)溫州市工商局多久擴展閱讀: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後,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調解,並告知當事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事項。
第十八條 調解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主持。經當事人同意,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邀請有關社會組織以及專業人員參與調解。
第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調解人員是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投訴公正處理的,應當迴避。
當事人對調解人員提出迴避申請的,應當及時中止調解活動,並由調解人員所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
第二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調解,可以要求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提供證據,必要時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調查取證。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
第二十一條 調解過程中需要進行鑒定或者檢測的,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交由具備資格的鑒定人或者檢測人進行鑒定、檢測。
鑒定或者檢測的費用由主張權利一方當事人先行墊付,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承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調解過程中,需要委託異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調查、取證的,應當出具書面委託證明,受委託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予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