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

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

發布時間:2021-06-08 05:59:33

⑴ 醫療機構登記號和工商注冊號的區別

前者是特殊行業必須,後者是一般行業必須

⑵ 個體診所需要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嗎

需要, 凡是從事經營的都要工商登記,另外如果你們診所都沒有工商執照的話,你們診所所版有人都涉嫌非權法行醫了,另外沒有工商登記就肯定沒交稅,還涉嫌偷稅漏稅。

成都的可以找我,提供免費咨詢稅務疑難。

⑶ 如何查詢醫院工商登記

如果醫院在工商登記了可憑身份證到工商部門查詢企業電腦咨詢單。
大部份醫院都不在工商登記,因為它們都定性為非營利性單位,未在工商登記的醫院可到醫院的主管部門衛生局查詢。

⑷ 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需要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嗎

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6號)精神,國家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

單位或個人設立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取得相關審批文件後應當辦理工商登記。

對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醫療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查處。

二、對於個人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規范管理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此,對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查處。

(4)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6條規定:「公民在法律允許范圍內,依法核准登記的范圍內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醫療機構所從事的即不是工業也不是商業活動,把凡是營利的都認定為「工商戶」是錯誤的。

其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是最權威的劃分社會經濟活動類別的依據,是將個體醫療機構劃分在Q類「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而不是個體工商戶類別。

再次,個體醫療機構更不是「企業法人」,引用《企業法人管理條例》來要求個體醫療機構辦營業執照,其主體都是錯誤的。

所以,依據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法人的有關法律來約束個體醫療機構是錯誤的。

⑸ 醫院為什麼在工商局查不到

根據有關規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不需要工商部門登記的,當然差不到。營利性醫療機構能應當能查到。

工商總局對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登記關問題的答復工商個字[2007]123號
2008年05月13日 星期二 12:41
工商總局對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登記關問題的答復工商個字[2007]123號

【法規名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答復

【頒布機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發 文 號】工商個字[2007]123號

【頒布時間】2007-6-18

【實施時間】2007-6-18

【效力屬性】有效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答復

工商個字[2007]123號

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關於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注冊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黔工商呈[2007]20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6號)精神,國家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單位或個人設立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取得相關審批文件後應當辦理工商登記。對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醫療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查處。

二、對於個人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規范管理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因此,對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查處。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關於印發《關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衛醫發[2000]2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中醫(葯)管理局、財政廳(局)、計委(計經委):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財政部、國家計委聯合制定了《關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現下發給你們,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財政部國家計委
二○○○年七月十八日

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營利性醫療機構,按有關法律法規還需到工商行政管理、稅務等有關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確定衛生行政相對人是衛生行政處罰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正確確定衛生行政相對人是衛生行政機關運用行政管理職能,合法正確處理行政違法案件的前提和基礎。在衛生行政執法實踐中,因錯列、漏列行政相對人而導致敗訴的現象時有發生。
案例 三河市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員在對黃土庄鎮某飯店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店無衛生許可證營業,從業人員3人無健康證明上崗工作。經調查,該店負責人遲軍剛承租下此店,在未辦理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情況下就開業了,且預將原名「仁啟飯店」改名為「人喜飯店」。監督員先後通知了3次,令其申請辦理衛生許可相關手續,但負責人遲軍置之不理,衛生監督員以「人喜飯店」為行政相對人予以立案,給予3000元的行政處罰。
分析 未領取任何有效法定證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所進行的無證無照經營活動,舉辦者是行政相對人,舉辦者是公民的以公民姓名為行政相對人,舉辦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行政相對人。本案行政相對人應為遲軍。
衛生行政相對人常見的表現形式:
1、個體工商戶 《民法通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核准登記,從事工商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第二十九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與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同,個體工商戶的字型大小不是必登的項目。個體工商戶應視為公民的特殊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規定,個體工商戶在民事訴訟中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參加訴訟活動,如果該個體工商戶登記了字型大小,應當在法律文書上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但字型大小不是當事人。這就規定了個體工商戶的字型大小僅作為業主對外的一種稱謂。所以在行政處罰中,對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行政相對人,有字型大小的在法律文書上附註登記的字型大小,可以用括弧註明(如三星飯店的業主),也可以在文書開頭部分,寫上「你經依法登記、經營的三星飯店,生產經營未經檢驗食品案現經本局查明┄┄。」
2、個人合夥 《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第三十三條規定:「個人合夥也可以起字型大小」。第三十四條規定:合夥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部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個人合夥也是公民個體的一種特殊形式,他不是組織,因此,不能以字型大小名稱作為行政相對人,應該以共同合夥人作為共同行政相對人,有2個列2個,有3個列3個。如已成立合夥企業,應作為其他組織看待,以登記人為行政相對人。
3、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企業資產屬於私人所有,僱工8人以上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因而個人獨資企業是其他組織,應以企業名稱作為行政相對人,後面括弧註明負責人,而不應該以公民姓名作為相對人。要特別與個體工商戶加以區別,衛生行政部門認定個體工商戶的依據是依法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行政相對人沒有登記為私營企業前,衛生行政部門無權根據該戶的規模、僱工人數等認定為私營企業。因為,這種主體認定只有工商部門才有權,在實際工作中,將營業執照的照片拍下來,附在卷宗里便於認定,是一個好的做法。如果營業執照是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我們就以公民姓名作為相對人,如有字型大小用括弧加以註明。如果營業執照是私營企業營業執照,就要以該企業名稱作為相對人,括弧註明負責人。而不要根據該企業的規模和人數為准作出判斷。
4、聯營企業 指依法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地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他分兩類,一類是具有法人條件地,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另一類是不具備法人條件,那麼他是其他組織。這兩類都是以企業名稱作為行政相對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明確規定,合夥聯營企業應當以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為原告。
5、公司 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以營利為目的的由股東投資而設立的企業法人。他具有營利性、聯合性(即公司的股東和股權是多元的)、法人性。因此,凡是公司均為企業法人,一概以依法核准登記的公司名稱為行政相對人。
6、法人內設機構 由三種情況,一種是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機構,這種機構是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登記的名稱為行政相對人。第二種是非依法設立,未領取營業執照的內設機構,這種內設機構,不具備法定的主體資格(如商場的食品專櫃,醫院的泌尿科),所以以設立該機構的法人作為行政相對人;第三種情況是租用該法人場所經營或者該法人承包給他人經營的情況,租用場地經營,承租人以自己的名義經營的,承租人為行政相對人;承租人以出租人名義經營或者以雙方共同名義經營的,以出租人為行政相對人;內部承包人經營的,往往以發包人的名義經營的,但實際是承包人經營,一般情況仍然以發包人作為行政相對人。
7、非依法設立或者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組織。這類組織包括已領取衛生許可證,已申請名稱預先核准但未領取營業執照的組織,此類組織一概以直接責任人為行政相對人,不能以衛生許可證的字型大小作為行政相對人,也不能以工商部門的預先核准名稱作為行政相對人。
8、醫療機構 在衛生行政相對人中,有一種依法不需要工商登記的組織-醫療機構(包括個體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了醫療機構的類別,又在第四章專門列出專章規定醫療機構的名稱,醫療機構名稱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依次組成,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必須核准醫療機構的名稱,醫療機構的名稱是經有權機關依法核准登記的,因此,均應當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的名稱為行政相對人,未依法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行醫的,以舉辦者為行政相對人。特別強調,個體診所不管大小,只要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那麼就不能以公民姓名為行政相對人來處罰它,哪怕從業人員只有一人,也職能以執業許可證的個體診所的名義作為相對人,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哪怕它名稱再大,都以舉辦者為行政相對人。

《國 家 工商 行 政 管理 局 關 於 醫 療 機 構 登 記 問 題 的 答 復 》(工商企字1996第133號)第一條、第二條之答復,有兩種情形必須辦理工商登記;在《關於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答復》(工商個字[2007]123號)有明確關於個體診所和個人行醫管理的明確答復;在《關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衛醫發[2000]233號)中也有相應規定,所以盈利性個體診所也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並辦理營業執照。上文《論衛生行政處罰中行政相對人的確定》有關醫療機構管理相對人的確定中「特別強調,個體診所不管大小,只要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那麼就不能以公民姓名為行政相對人來處罰它,哪怕從業人員只有一人,也只能以執業許可證的個體診所的名義作為相對人」,明明需要工商登記,卻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名稱來確定相對人,是否成立?以盈利為目的的醫療機構(個體或者股份制等)須經工商登記才可營業,盈利性民辦非企業性質的醫療機構也應在民政部門辦理登記,這幾類醫療機構應以其工商登記的負責人或以民政部門的登記情況來確定管理相對人,而並非只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的名稱來確定管理相對人。

⑹ 醫院的營業執照和別的工商營業執照不一樣嗎

醫院的營業執照和別的工商營業執照是不一樣的。醫院的是《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同於其它的工商營業執照。

1、公立醫院無營業執照,非營利性公立醫院其實就是所謂的公立醫院,所以也沒有。

2、私立營利性醫院是工商局的營業執照,私立非贏利醫院是民政局發的營業執照。

3、先辦下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工商才能發你營業執照。

4、首先要了解這個醫院是不是屬於事業單位(公辦),事業型單位只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5、屬於事業型單位的醫院只能去衛生局查詢,不屬於事業型單位的醫院在存在《營業執照》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醫院注冊號或者醫院名字從網上查詢。

(6)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1、企業營業執照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證件。企業必須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可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營業執照由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核發。

2、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頒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對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或企業分支機構,頒發《營業執照》。

3、對具備法人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4、對外商投資的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或企業分支機構,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執照》。

5、企業營業執照分正本與副本,兩者法律效力相同。企業營業執照正本為懸掛式,每個企業頒發一張,必須懸掛於企業住所的辦公室內,或店堂中的明顯位置。

6、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為折疊式,可攜帶外出,以為進行生產經營等活動的憑證,可由企業根據實際需要數量,申請登記主管機關頒發。

7、企業營業執照的正本與副本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和擅自復印。

8、企業營業執照除登記主管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繳或者吊銷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押、毀壞。

9、企業遺失營業執照或其副本,必須登報聲明後,方可申請補領。

⑺ 營利性醫療機構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營利性醫療機構需要辦理營業執照。

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6號)精神,國家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單位或個人設立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取得相關審批文件後應當辦理工商登記。

對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醫療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查處。

二、對於個人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規范管理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此,對無固定場所流動行醫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查處。

(7)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一、營利性醫療機構職業許可證的申請條件

1、申請單位或個人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申請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3、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儀器設備配備等符合國家規定的同類醫療機構基本標准;

4、投資資金滿足設置需要;

5、醫療機構選址合理;

6、醫療廢棄物處理方案合理;

7、申請設置個體醫療美容診所的,除具備上述條件外,申請人應當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並經執業注冊連續從事同一專業診療工作五年以上;

8、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申請材料(辦理材料)

1、《設置醫療機構申請書》;

2、申請設置醫院的須提交市衛生行政部門出具是否符合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證明;

3、醫療機構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醫療機構設置選址報告,單位內設醫務室的僅須提交設置單位或者其主管部門設置醫療機構的決定;

4、申請人的資質證明:申請人為個人的,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及不在職證明;申請人為企業的,提供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申請人為事業單位或其他社團組織的,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5、醫療機構負責人的個人資料(個體診所法定代表人及業務負責人應為同一人):含身份證、學歷證書(畢業證書)、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專業技術職稱證書、二級以上(含二級)醫院體檢合格證明、醫療機構聘用證明;

設置醫療美容診所、醫療美容門診部的,還應提交負責人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

6、擬設置醫療機構房屋所有權及使用權證明材料(先提交租賃意向書及房產證明或土地使用證明、規劃許可證等,待初審合格後補交正式租賃合同。屬於改變使用性質的場所還應提交土地、規劃部門同意的書面證明);

7、醫療機構地理位置圖(要求電腦制圖,標注方向、所在主要街道和25米范圍內的主要標志性建築);

8、建築設計平面圖(要求電腦制圖,標注朝向、尺寸等);

9、資信證明〔診所可提供銀行存款證明,醫院提供資產評估或驗資證明復印件(驗原件));

10、由兩個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同申請設置醫療機構以及兩人以上合夥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提交由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

11、委託辦理的,提交委託書及受委託人身份證明。

⑻ 個體診所是否要辦工商營業執照

根據《關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衛醫發〔2000〕233號)精神,國家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

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進行設置審批、登記注冊和校驗時,需要書面向衛生行政部門申明其性質,由接受其登記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醫療機構投資來源、經營性質等有關分類界定的規定予以核定,在執業登記中註明「非營利性」或「營利性」。

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營利性醫療機構,按有關法律法規還需到工商行政管理、稅務等有關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對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醫療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查處。

(8)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區別:

1、經營目標不同

營利性醫療機構運行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運行目標是為特定社會目標,不以賺錢為目的。

2、分配方式不同

營利性醫療機構盈利後,投資者對稅後利潤可以分紅,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不以賺錢為目的,但為了擴大醫療規模,也可適當盈利,但這種盈利只能用於自身發展,不能分紅。

3、處置財產方式不同

營利性醫療機構經營不善而終止服務,投資者個人可以自行處置其剩餘財產;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終止服務後,其剩餘財產只能由社會管理部門或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處置。

4、收支結束的用途不同

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支結余是用於投資者回報。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支、結余不能用於投資者回報,也不能為其職工變相分配,所有利潤和盈餘只能投入到機構的再發展中,用於購買設備,引進技術,開展新的服務項目或向公民提供低成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5、是否享受財產補貼

政府辦的縣及縣以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以定向補助為主,由同級財政安排。營利性醫療機構沒有任何財政補助。

6、價格標准不同

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服務成本或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訂價格.,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醫療機構按照主管部門制訂的基準價,並在其浮動范圍內,確定其本單位實際醫療服務價格。

⑼ 醫療機構和個體診所要不要辦理營業執照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6號)精神,國家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單位或個人設立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取得相關審批文件後應當辦理工商登記。對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未辦理工商登記的單位或個人開展醫療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職責分工進行查處。

閱讀全文

與醫療機構未工商登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