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鄭蒲港新區白橋鎮還剩什麼
2012年1月4日上午,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鄭蒲港新區建設指揮部揭牌儀式在和縣姥橋鎮舉行。市委書記鄭為文作重要講話,市長張曉麟主持。鄭為文、張曉麟為新區建設指揮部揭牌。市領導章應民、靳林春、魏堯、方曉利、沈天鷹,市政府秘書長楊勇義等出席揭牌儀式。
對於鄭蒲港新區居民來說,2013年12月28日開通鄭蒲港新區公交線路無疑是另一件大事。
鄭蒲港新區的居民可以乘坐公交車啦。每半小時一班,十分方便。2013年春節後,鄭蒲港新區管委會投資1.5億元,在規劃區外的廣大農村區域,建設數十公里長的城鄉一體化公交道路,該線路經過136村莊、34所中小學校(含教學點),直接覆蓋人口8萬人。「經過施工人員的奮力拚搏,截至目前,路面基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具備了公交線路通車的條件。」
鄭蒲港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區公交線路單程40多公里,全程80.8公里,共設置公交站台51個,覆蓋全區136個行政村、34所中小學校,覆蓋人口約8萬人,公交線路的開通將極大地改善新區居民的出行條件。
另據馬鞍山鄭蒲港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智武介紹,春節前,暫時首開鄭蒲港二號線,投放4台城市公交;春節後,陸續開通鄭蒲港一號線和鄭蒲港三號線。具體二號線停靠站點如下:鄭蒲港公交首末站—S206省道路口—大許中心村—白橋鎮街道—白橋鎮政府—西梁山加油站—小朱—興隆—楊庄—周廠—七成中心村—邱武—江福海—後港街道—周道仁—陡山—高廟中心村—老魯—陳華九—姥橋敬老院—興隆街西—興隆街東—姥橋街道—鄭蒲港管委會—S206省道路口—鄭蒲港公交首末站。
隨著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的開通,鄭蒲港新區居民迎來了『公交時代』,鄭蒲港新區與馬鞍山同城化發展已不再是奢望。
B. 有誰知道馬鞍山副市長方曉利情況
方曉利,男,漢族,1967年12月出生,安徽樅陽人,1990年12月入黨,1985年7月工作,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
歷任安徽省樅陽縣青山中學教師;安徽大學教師;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一處助理調研員、副處長、調研員;黃山市發改委副主任(掛職);黃山市歙縣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代縣長、縣長。
2007.09 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
2010.04 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政府副市長
2010.06 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2011.04 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組織部部長
2011.11 馬鞍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5.01 馬鞍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2015.02 馬鞍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行政學院院長
(人民網資料 截至2015年3月)
C. 方曉利的任免信息
2015年2月28日,馬鞍山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方曉利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D. 有誰知道馬鞍山副市長方曉利的家庭背景
這些是很重要的東西,一般人都不大清楚
E. 方曉利的人物履歷
1983.09——1985.07,安慶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系學習;
1985.07——1989.09,安慶市樅陽縣青山中學高中部教師;
1989.09——1991.04,南開大學馬列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專業研究生學習;
1991.04——1996.09,安徽大學商學系經濟學教師;
1996.09——1999.09,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學習;
1999.09——2001.07,上海財經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2001.07——2001.11,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一處工作;
2001.11——2002.11,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一處助理調研員;
2002.11——2005.12,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一處副處長;
2005.12——2006.06,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一處副處長、調研員(其間:2004.05—2006.06,掛職任黃山市發改委副主任);
2006.06——2007.03,黃山市歙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
2007.03——2007.09,黃山市歙縣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7.09——2010.04,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
2010.04——2010.06,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政府副市長;
2010.06——2011.04,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2011.04——2011.11,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組織部部長;
2011.11——2015.01,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2015.01——2015.02,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統戰部部長;
2015.02——2015.06,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5.06——2015.12,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5.12——,馬鞍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