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幫扶的貧困村仍有未退出的貧困戶,下一步採取那些措施退出
下一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的措施,來讓貧困戶脫貧:
(一)民生兜底脫貧路徑。主要是對接上級政策,創新保障方式,提標擴面,應納盡納,應保盡保。包括五保供養、低保保障、特困人口救助、臨時救助5項幫扶措施。
(二)醫療保健脫貧路徑。主要採取大病救助全覆蓋、慢病醫護有保障、心理障礙有介入、精神疾病能救治、突發性大病可兜底等5項幫扶措施。
(三)教育救助脫貧路徑。主要落實學齡前托幼幫扶、義務教育生活補助、高中助學補貼、職業教育助學金補貼、大學教育扶持等5項幫扶措施。
(四)殘疾扶持脫貧路徑。對無勞動能力、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對有部分勞動力的殘疾人,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給予創業資金支持等形式;對事實殘疾但還沒有辦理殘疾證的簡化程序,限期辦理等4項幫扶措施。
(五)產業增收脫貧路徑,主要通過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物資扶持、技能培訓、土地流轉、產業引導等6項幫扶措施,綜合施策,實現脫貧。
(六)權益保障脫貧路徑。主要針對貧困家庭耕地少、林地未確權以及新農合、新農保和戶籍證未辦理到位的,通過耕地保障、林權保障、基本權益保障等3項幫扶措施,全面保障貧困家庭的基本權益。
(七)養老託管脫貧路徑,區別獨居家庭、失獨斷代家庭、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不同情況,採取養老、托幼、社會關愛等3項措施。
(八)增強內生動力脫貧路徑,對貧困家庭主要勞動力不願務農又無正當職業、對生活缺乏信心以及適齡未婚青年或離異的,落實扶志與扶智結合、親情關愛、婚姻介紹3項措施。
(九)易地扶貧搬遷脫貧路徑,主要針對偏遠山區、居住在土坯房、土窯洞以及危房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配套產業,促進就業,等3項措施實現脫貧。
(十)社會幫扶脫貧路徑,主要採取培訓就業、社會捐助、定向扶持等3項措施,實現增收脫貧。
(十一)公共服務提升脫貧路徑。主要是針對貧困區域的村組道路、安全飲水、衛生室以及其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配套提升,逐步實現全域新型城鎮化。
2. 貧困戶退出標準是什麼
退出標准。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即「兩不愁、三保障」);在此基礎上做到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
退出程序。
(1)確定目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人口減貧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行政村;行政村確定預脫貧戶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民主評議。每年11月底前,村「兩委」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後提出當年擬退出貧困戶,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由鄉鎮政府上報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2)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貧困村
1.退出標准。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在此基礎上做到村村有集體經濟收入、有硬化路、有衛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網路。
2.退出程序。
(1)確定任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村退出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貧困村,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退出申請。每年11月底前,根據擬退出貧困村「兩委」提出的申請,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進行初審並在貧困村所在鄉鎮公示無異議後,上報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3)審核公告。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擬退出貧困村組織有關部門或第三方評估核查。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村,由市級政府批准退出,並在貧困村所在縣公告。
(4)備案銷號。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貧困村退出結果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備案。縣級扶貧部門負責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對退出貧困村進行銷號標注。
參考資料:網路-四川省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實施方案
3. 貧困村達到省定退出標准,貧困發生率需低於多少
一、貧困村退出標准
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
其中「貧困發生率」「通硬化路」「通寬頻」「通廣播電視」「有衛生室」「有醫生」「有文化活動場所」全部達到標准並履行退出程序後,方可脫貧出列。
二、貧困戶退出標准
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其中「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實現農村飲水安全」「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輟學學生」「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得到救治」「有安全住房」全部達到標准並履行退出程序後,方可脫貧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標准
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綜合貧困發生率低於2%」是專項評估檢查主要指標,「貧困人口漏評率低於2%」等是專項評估檢查參考指標,達到專項評估檢查標准並履行退出程序後,方可脫貧摘帽。
省將按照「分級負責、分級審批、全面覆蓋」的原則,採取「省驗收貧困縣、市驗收貧困村、縣驗收貧困戶」的方式,實現對計劃退出對象驗收全覆蓋。
省負責驗收縣: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對今年計劃摘帽的5個貧困縣進行驗收。
市負責驗收村:由市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對本地今年計劃退出的貧困村進行驗收,從而保證全省計劃退出的2350個貧困村全面驗收。
縣驗收貧困戶:由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對本縣今年計劃脫貧人口進行驗收,從而使全省計劃脫貧的105萬貧困人口全面驗收檢查。
其中,市、縣兩級既是受檢對象,又是驗收主體,要當好「雙重」角色,主動做好迎檢准備和配合服務工作,確保受檢和驗收兩不誤。
4. 貧困村退出的程序是什麼
(1)確定任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村退出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貧困村,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退出申請。每年11月底前,根據擬退出貧困村「兩委」提出的申請,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進行初審並在貧困村所在鄉鎮公示無異議後,上報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3)審核公告。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擬退出貧困村組織有關部門或第三方評估核查。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村,由市級政府批准退出,並在貧困村所在縣公告。
(4)備案銷號。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貧困村退出結果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備案。縣級扶貧部門負責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對退出貧困村進行銷號標注。
(4)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貧困村「七有一低於」具體指標解讀:
一低於:貧困發生率低於3%:17號文件中原表述為「貧困村發生率低於(等於)國家對貧困村脫貧要求的貧困發生率」,且文件中的《貧困村脫貧摘帽認定表》將貧困發生率定為5%以下。根據中央16號文件精神,現已明確貧困村要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必須降至3%以下。
七有
1、有硬化路:指有水泥路或瀝青路通行政村村委會或村小學所在地,通到行政村村口,路基寬4.5米(含)以上,路面寬3.5米(含)以上。
2.有水喝:通過打井、水櫃、水窖、引用山泉水、自來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且行政村內有水喝的農戶比例達到95%(含)以上。
3、有穩固住房: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房屋標准與貧困人口「有穩固住房」指標要求一致。
4、有電用: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接通生活用電,認定達標,不要求生產用電。
5、有服務設施:指行政村村委所在地有辦公場所、有宣傳欄、行政村內有衛生室,村內無衛生室但群眾在距離住所5公里可解決就醫的也可視為有衛生室(距離是5公里,還是3公里,或者10公里,各地情況不一樣,明天討論時大家可以提意見);行政村內有籃球場或文化室(農家書屋)或戲台等。
6、有電視看:指所有自然屯通過無線發射信號、衛星接收設備、有線信號等方式,能收聽收看中央或廣西的廣播電視節目,群眾能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新聞信息。
7、有醫療保險:指行政村內95%以上的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 貧困縣退出的主要衡量標準是什麼答案
1、貧困人口退出。
貧困人口退出的主要措施是實現年人均純收入穩定並超過國家貧困線、溫飽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有保障。
村的貧困家庭退出,「兩個委員會」組織民主評價後,提出通過村裡的「兩個委員會」和村莊工作組確認,打算退出貧困家庭的批准,村後公告沒有反對,宣布退出,在施工文件建立貧困人口中的卡銷售數量。
2、貧困發生率是貧困村退出的主要標准。
綜合考慮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貧困村貧困率原則上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無異議後宣布鄉鎮退出。
3、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縣。貧困發生率是貧困縣退出的主要標准。
原則上,當貧困國家的貧窮率低於2%(和西部地區低於3%),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縣級提出撤回扶貧開發,對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城市層面應當作出初步審查,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退出名單進行審核並公布徵求意見。
無異議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查批准後,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5)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中國的貧困退出標准和程序包括貧困人口和貧困村縣的標准和程序。撤軍的貧困人口的主要措施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貧困線和家庭沒有缺少食物和衣服,義務教育的基本醫療保健和住房安全保證。
貧困發生率是貧困村退出的主要標准,綜合考慮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
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縣,並以貧困率為主要衡量標准。原則上,當貧困國家的貧窮率低於2%(在西部地區,它低於3%),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縣級提出撤回,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水平應當作出初步審查,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退出名單進行審核並公布徵求意見。
無異議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查批准後,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有關部門和有關力量,對抽調情況進行專項評估和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者不完全履行出境手續的,有關場所有義務進行核查處理。
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6. 貧困戶退出有安全飲水的標準是什麼
出口標准。窮人的撤軍的主要標準是窮人的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貧困線,他們不用擔心食物和衣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保證(例如,「兩個擔憂和三個擔保」)。在此基礎上,實現家庭飲水安全、家庭用電安全、廣播電視安全。
1、確定目標。根據「十三五」規劃,到每年11月底,縣級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將在下一年內到達相關完成扶貧任務的鄉鎮和行政村。行政村將確定脫貧戶,並將其列入省級扶貧「六大」大數據平台。
2、民主評價。每年11月底前,村裡組織「兩委」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價後,提出退出貧困家庭,村和村「兩委」工作小組來驗證,退出批準的貧困家庭,在村裡公共沒有異議,鄉鎮政府報告縣扶貧領導小組。
(6)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貧困村:
出口標准。原則上,貧困村莊的貧困率應降低到3%以下。要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在此基礎上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一條硬路,一個診所,一個文化室,一個交流網路。
退出程序:
1、定義的任務。每年11月底,縣級扶貧領導小組,根據扶貧13五年計劃,將達到有關城鎮和村莊在消除貧窮的村莊在明年的任務,和馬克在「6」大數據平台省級扶貧。
2、退出應用程序。每年的11月底,縣級扶貧領導小組進行初步審查根據提交的應用程序的「兩委」可憐的村莊,並報告領導小組的扶貧市級公告後沒有異議。
3、審計公告。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部門或第三方對擬退出貧困的村莊進行評估核實。貧困村退出符合條件的,由市政府批准,並在貧困村所在縣公布。
4、銷售記錄。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將貧困村撤出情況報省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縣級扶貧部門負責在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級扶貧開發「六大」大數據平台上標注貧困村的銷售號碼。
7. 精準扶貧戶怎樣退出
退出標准和程序
(一)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退出,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並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銷號。
(二)貧困村退出。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在鄉鎮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
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初審,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核查,確定退出名單後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公示無異議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後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相關力量對地方退出情況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責成相關地方進行核查處理。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7)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2013年11月,習總書記在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要求。2015年10月,黨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共享發展。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習總書記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全面部署,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8. 貧困村的退出標準是什麼
貧困發生率低於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當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有集體經濟或合作組織、互助資金組織;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有安全飲水;電力入戶率達到100%;有標准化村衛生室。
貧困村相關法律
(一)制定實施年度脫貧計劃。每年年初,縣級根據全區整體脫貧計劃,採取倒逼方式制定年度脫貧計劃,明確年度脫貧對象。對列入年度脫貧的貧困戶進行重點扶持。
(二)入戶認定。在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成驗收工作隊,隊員由縣、鄉幹部、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責任人組成,每組兩人以上。按照自治區制定的貧困戶脫貧標准,每年年底對年度計劃脫貧戶進行入戶認定。
達到脫貧標準的,驗收工作隊員填寫《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戶主和驗收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雙方簽名確認。完成入戶認定後,工作隊員將《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交村民委員會。
(三)村評議公示。召開村民大會對年度脫貧戶進行民主評議,提出年度脫貧初步名單,在自然村(屯)、村民小組等村民活動較集中地方進行第一次公示。
公示期內,村民有異議的,通過村委會或直接向鄉鎮人民政府反映,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工作隊員進行調查復核。經公示無異議後在《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中填寫村委會審議意見。初步名單和《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報鄉鎮人民政府。
(四)鄉鎮審核公示。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報送的初步名單,對照《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逐項內容進行審核,並填寫鄉(鎮)審核意見。
脫貧名單在各行政村村民活動較集中地方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內,村民如有異議可向鄉鎮人民政府反映,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工作隊員進行調查復核。公示無異議後的名單提交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五)縣級審定。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按照自治區制定的貧困戶脫貧銷號標准,對各鄉鎮報送的《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進行審定。脫貧戶名單報自治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備案。
(六)公告。經審批確定為脫貧戶的,在行政村公告。縣級扶貧部門組織各鄉鎮相關工作人員,根據認定的脫貧戶名單更新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相關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貧困戶脫貧檔案。
9. 十三五貧困村村內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需求數據採集
「十三五」貧困村村內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需求數據採集表
填制單位: 省 市 縣 鄉 村
村莊類型:按照發展方向(A1): 按照地形地貌(A2):
規劃項目建設 單位 建設規模 投資估算(萬元) 建設內容(B) 建設地點 覆蓋范圍
單價 總投入 自然村數 戶數 貧困戶數
1.村級道路暢通 村(組)路 公里
生產便道(機耕道) 公里
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路 公里
2.人飲和灌溉設施 集中供水點 處
灌溉渠道 公里
灌溉塘(堰、井) 口
地頭水櫃(水窖) 個
小型提灌站 個
3.生產生活用電 自然村生產用電輸變電線路和設施 千米
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產用電輸變電線路和設施 千米
4.已通電自然村通寬頻(20戶以上) 移動基站 處
鄉鎮到自然村光纜線路 千米
自然村內光纜線路和接入設備 戶
5.環境保護和改善 公共衛生廁所 個
垃圾集中收集點 處
污水處理 處
集中沼氣池 口
兩旁綠化 千米
旅遊村停車場 處
6.防火避災基礎設施 防洪堤 千米
護坡 千米
填報說明:
1.村莊類型(A),其中:按照發展方向(A1):中心村鎮填1、一般村鎮填2、過渡村鎮填3;
按照地形地貌(A2):山區村鎮填1、丘陵村鎮填2、平壩村鎮填3;
2.建設規模:只能填數字;
3.投資估算(萬元):其中:總投入=單價×建築規模;
4.建設內容(B):其中:規劃建設項目(1.村級道路通暢)分4類:新建填1、改建填2、擴建填3、硬化填4;
規劃建設項目(2-5)建設內容分4類:新建填1、改建填2、擴建填3、硬化填4;
10. 貧困村退出程序是什麼
(1)確定任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村退出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貧困村,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退出申請。每年11月底前,根據擬退出貧困村「兩委」提出的申請,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進行初審並在貧困村所在鄉鎮公示無異議後,上報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3)審核公告。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擬退出貧困村組織有關部門或第三方評估核查。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村,由市級政府批准退出,並在貧困村所在縣公告。
(4)備案銷號。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貧困村退出結果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備案。縣級扶貧部門負責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對退出貧困村進行銷號標注。
(10)貧困村退出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貧困村「七有一低於」具體指標解讀:
一低於:貧困發生率低於3%:17號文件中原表述為「貧困村發生率低於(等於)國家對貧困村脫貧要求的貧困發生率」,且文件中的《貧困村脫貧摘帽認定表》將貧困發生率定為5%以下。根據中央16號文件精神,現已明確貧困村要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必須降至3%以下。
七有
1、有硬化路:指有水泥路或瀝青路通行政村村委會或村小學所在地,通到行政村村口,路基寬4.5米(含)以上,路面寬3.5米(含)以上。
2.有水喝:通過打井、水櫃、水窖、引用山泉水、自來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且行政村內有水喝的農戶比例達到95%(含)以上。
3、有穩固住房: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房屋標准與貧困人口「有穩固住房」指標要求一致。
4、有電用: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接通生活用電,認定達標,不要求生產用電。
5、有服務設施:指行政村村委所在地有辦公場所、有宣傳欄、行政村內有衛生室,村內無衛生室但群眾在距離住所5公里可解決就醫的也可視為有衛生室(距離是5公里,還是3公里,或者10公里,各地情況不一樣,明天討論時大家可以提意見);行政村內有籃球場或文化室(農家書屋)或戲台等。
6、有電視看:指所有自然屯通過無線發射信號、衛星接收設備、有線信號等方式,能收聽收看中央或廣西的廣播電視節目,群眾能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新聞信息。
7、有醫療保險:指行政村內95%以上的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