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州市邳州工商局聯系電話 急
徐州市邳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組織協調本局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的文秘、建議和提案、信訪、機要保密、新聞宣傳、調研等工作;負責全系統裝備、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基建項目的核算工作;協調全系統的信息化、檔案管理和統計工作。
負責人:譚建
辦公電話:80161322
(二)人事教育科
負責本局管理的幹部的考核、任免、獎懲、退休、辭退、辭職、檔案管理等工作;負責全系統人事計劃、人員調配、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統計等工作;負責全系統機構編制管理、基層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和教育培訓工作;負責老幹部的日常服務、管理、活動安排等工作。
負責人:王樹
辦公電話:80161331
(三)財務科
負責全系統財務經費管理和預算、核算、決算及收費管理、票據管理、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指導所屬事業單位及全系統的會計基礎工作。
負責人:李懷剛
辦公電話:80161311
(四)紀檢監察室
對黨員和工作人員進行黨紀、政紀和法制教育,提高大家執行黨紀國法的自覺性;監督、檢查檢查和工作人員貫徹執行黨紀、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決定、命令的情況;受理黨員和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違反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調查處理黨員和工作人員違反黨紀、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違反政紀的行為;受理黨員和工作人員不服黨紀、行政處分的申訴,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受理的申訴。
負責人:杜平
辦公電話:80161316
(五)機關黨委
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支持和協助行政負責人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決議,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對黨員進行嚴格管理,督促黨員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對黨員進行監督,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同腐敗現象作斗爭。做好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機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了解、反映群眾的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益,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養和考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協助黨組管理機關黨組織和群眾組織的幹部;配合幹部人事部門對機關行政領導幹部進行考核和民主評議;對機關行政幹部的任免、調動和獎懲提出意見和建議。領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群眾組織,支持這些組織依照各自的章程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
負責人:顏貴涓
辦公電話:80161325
(六)法制科
承擔本系統行政處罰案件的核審、聽證以及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組織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培訓和普法教育工作;組織工商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工作;組織實施執法責任制,指導全系統法制工作。
負責人:賈繼超
辦公電話:80161330
(七)登記注冊科
審定、核准、頒發管轄范圍內的企業(含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營單位的證照;審核、頒發管轄范圍內的廣告登記證。
負責人:王志強
辦公電話:86257506
(八)監督管理科
負責對本局登記注冊的企業的年檢和轄區內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違反有關登記管理法律、法規的案件;組織、指導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引導全縣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指導個體勞動者協會和私營企業協會工作。
負責商標使用、商標印製和商標驗證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商標侵權行為及商標使用中的其他違法案件;組織實施對廣告發布及其他各類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廣告經營資格審批;組織查處違法廣告;指導商標協會、廣告審查機構和廣告協會的工作。
負責人:呂立中
辦公電話:80161367
(九)消費者權益保護科
組織查處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負責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指導消費者協會和「12315」投訴舉報受理中心的工作。
負責人:閆懷武
辦公電話:80161358
(十)市場合同監督管理科
組織規范管理各類市場的經營秩序;監督管理全縣各類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參與市場培育和市場布局規劃;負責管理和指導市場登記和統計工作;負責商品展銷會的管理工作;負責監督管理網上交易活動及其經營行一為;對全縣經紀人進行監督管理;組織查處合同違法行為;負責辦理企業抵押物登記,受理合同鑒證、合同爭議行政調解;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指導經紀人協會和企業信用管理協會工作。
負責人:郝寶山
辦公電話:80161335
2. 市民工商階層在中國古代何時興起
市民工商階層在中國古代明朝時興起。
市民階層興起與明初經濟的恢復、發展是分不開的。元末明初,因二十多年的戰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特別是山東河南地區,受戰爭破壞最為嚴重,"多是無人之地"。到洪武十五年,晉府長史致仕桂彥良上奏:"中原為天下腹心,號膏腴之地,因人力不足,久致荒蕪。"面對著嚴峻的形勢,明朝初期的主要任務是恢復生產。朱元璋說"四民之中,莫勞於農,觀其終發勤勞,少得休息。時和歲豐,數口之家猶可足食,不幸水旱,則舉家飢困。……百姓足而後國富,百姓逸而後國安,未有民困窮而國獨富安者。"明太祖認識到與民休養的重要性,在施政中也注意保養民力。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四方水旱……災難以實聞。免鎮江租稅。避亂民復業者,聽墾荒地,復三年。"洪武十九年"夏四月申辰,詔贖河南飢民所鬻子女。"洪武十年(1377年)正月歷戊,工部奏層張致中上書言三事。"……其三曰,北方郡縣開墾荒田,歲有坎廣,而土曠民稀,墾辟有限"。北方因戰亂,土地荒蕪,人力不足,而南方人多地少,從這里可以了解,明初的移民政策是有必要的。明政府實行移民開荒,由府縣給予農戶耕牛種子路費,有力保證了移民政策的施行。
除了恢復經濟的措施外,明政府還特別注重經濟作物的種植。朱元璋還未正式稱帝的龍鳳十一年六月下令,凡農民有田五畝到十畝的,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的加倍,田多的照比例增加。不種桑的便出絹一匹,不種麻和木棉的出麻布或棉布一匹。這種耕織結合的生產方式,有利於農村家庭手工業的發展。明王朝建立後,更將這一制度推行全國,並規定科征之數。明初種植政策得到較為有力的實施,湖廣布政司二十八年報告,"所屬郡縣已種果木八千四百三十九萬株,全國估計,在十億株以上"。廣泛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生產原料,有力促進了這些地區蠶絲生產與絲織工業。
市民階層的產生托因於城市手工業在規模上的擴展和城市商業的擴張。移民屯田,鼓勵種植經濟作物為明初經濟恢復和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明中葉以後,在經濟恢復的基礎上,手工業發展迅速,商業空前繁榮,商品經濟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拓展。脫離農業生產轉而從事"工商" 呈現出十分活躍的局面。呂坤《去偽齋集》卷二指出萬曆年間的社會世情,"或給帖充斗稱牙行,或納谷作糶經紀,皆投揣市井間,日求升合之利,以養妻孥,此等平民天下不知幾百萬矣"。明代何以從事"工商"的人如此眾多,這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有密切的關系。首先,明政府在江南採取重賦。"丘浚《大學衍義補》曰:'韓愈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蘇、松、常、嘉、湖五府又居兩浙十九也'……考洪武中,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八百四十三萬余,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餘,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餘,常州府五十五萬二千餘。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為重,其糧額比天下為多。"一部分的農民不堪重負被迫離開土地,造成一批流入城市的無產者,他們正是城市經濟和市民階層的重要部分。"余謂正德以來,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蓋固四民各有定業,百姓安於農田,無有他志,官府亦驅之就農業,不加煩惱。……自四五十年來,賦稅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遷業。……昔日逐未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於前。"其次,明末匠籍制度使從事"工商"的人口大大增加。明初,對工匠的管理仍然沿用元朝的匠戶制度,即把工匠編入專門的匠籍,不準隨便脫離匠籍改業。洪武十九年,開始實行工匠的輪班制,規定各地工匠輪班到京師服役。成化、弘清時期,朝廷將強迫輪班工匠親身到指定地點服役逐步變為納銀代役。嘉靖末年,輪班工匠一律征銀,朝廷以銀僱工,工匠的人身束縛逐漸鬆弛,為他們從事"工商"提供了條件。最後,明中葉以後賦稅制度的改革使大部分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鬆弛,從而使他們轉事工商成為可能。嘉靖十年時就已出現了一條鞭法,後為張居正施行全國。一條鞭法中規定:"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征銀,官為分解,雇役應付。"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田賦和力役都折銀徵收,這樣就意味著力役的取消,而由政府僱人充役。其二,把力役攤入田賦中徵收,官府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而放鬆了對丁戶的控制。顧起元在《客座贅語》卷二中講到:"今日賦稅之法密於田土而疏於戶口,故土無不科之稅,而冊多不佔之丁。"
大量身份自由的無產者,使市民階層的隊伍不斷壯大,在此基礎上,手工業部門出現了建立在僱傭關系基礎上的規模化的生產的萌芽,作為絲織業中心的蘇州最為典型。據《吳江縣志》卷三十八記載"至明熙宣間,邑民始漸事機絲,猶往往雇郡人織絲挽。成弘以後,士人亦有精於此其業者,相沿成俗。……有力者,(始)僱人織挽,貧(者乃)自織"。明代後期,此類機戶至少在三萬家以上,受雇的機工的數量更加龐大。兩者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整體。當時蘇州"生齒最繁,恆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再如以礦冶業稱最的廣東地區,此類手工工場的規模相當大,"凡一爐礦,環而居者三百家。司爐者二百家,掘礦者三百餘,汲者燒炭者二百有餘,馱者牛二百頭,載者舟五十餘艘"。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大量吸收城鄉的破產者,使他們成為市民階層中的主體部分。這些受雇者完全脫離了生產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勞動者,他們與工場、作坊主之間純粹是一種貨幣的關系。萬曆年間,蘇州的手工業者"計日受值,各有常主,而無常主者,黎明立橋以待喚"。其中有織工,有紗工,有煅工,往往百十成群,如無作工機會,即自行散去。這種自由僱傭,"自由"出賣勞動力正是明末市民階層的一大特點,決定了市民階層反封建的實質。
明中葉後,隨著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從業人員的增長商業日漸繁榮,逐未營利尉成風氣,以明嘉靖至萬曆年間即十六世紀中葉開始為顯著增長的階段。《天下郡國利病書》說"尋至正德未嘉靖初,隆慶間,則稍異矣。出賈昧多,土田不重。操資多捷,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毀,……高下失均,錙銖共競。互相凌爭,各相張皇。於是詐偽萌矣,訐爭起矣,芬華染矣,靡沃臻矣。……迨致嘉靖末,隆慶間,則尤異矣。未富居多,本富既少。」由於商人的活動尤其是行商的南北交易,大大促進了物資的交流"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南楚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1598年,西方天主教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南(京)禮部尚書王弘海陪同下,沿北上赴京。在南京至北京運河的旅途中,他看到明代運河和沿途各埠經濟繁盛的景象,他生動地記載:"無數裝有貢品的船隻正絡澤不絕駛往京城,許多船隻都沒有達到滿載的噸位,商人乘機用很低的租金租借空艙。這樣,可以向京城提供當地沒有生產的許多東西,互易所需。"所以京畿地區什麼也不出的,又什麼也不缺乏,"四方之貨,不產於燕而畢聚於燕。"從私商利用漕運貢船實情看,在商業資本帶動下,運河經濟已開始被日益活躍的商品經濟異化。
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促使了工商業市鎮的崛起。這類市鎮在全國各地均有,但以商業性農業和手工業發達的江南地區數量最多。松江府的朱涇鎮、楓涇鎮、七寶鎮、南翔鎮、外岡鎮是著名的棉織業市鎮。蘇州府的盛澤鎮、震澤鎮、湖州府的南潯鎮、烏青鎮、嘉興鎮都是著名的絲織業市鎮。以松江為例,嘉靖以前尚"城多荊榛草莽",到隆慶萬曆年間已是"生齒浩繁,居民稠密……計男婦不下二十餘萬矣"。再看烏青鎮,"(洪武初)雖雲重興,亦不盡復。迨成化弘治間,年穀屢登,居民殷富,銳於興作,……民居則鱗次櫛比"。江南市鎮的勃興表現鄉村都市化的過程,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此類市鎮的居民主要已是工商業者。吳縣"居民大半工技,金閶一帶比戶貿易,負郭而牙儈輳集"。瓜州"居民悉為牙儈,貧者倚負擔、剝載索。雇直以糊口,弗事農"。與此同時,規模大而且繁榮的工商業都市逐漸形成,城市數量和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明初的百年間全國即已有南京、北平、蘇州、松江等三十多個大都市,北京、南京的人口更達到百萬。大都市鎮的發達使得集中在城鎮都市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逐漸形成新的政治力量,也必然對中國社會產生更大影響。
3. 賈某沒有任何手續是否可以私自開超市
當然是不可以的。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營業執照的辦理流程有以下幾步:第一步、核准名稱。確定公司類型、名字、注冊資本、股東及出資比例後,可以去工商局現場或線上提交核名申請。失敗則需重新核名。需要1-3個工作日。第二步、提交資料。核名通過後,確認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經營范圍,在線提交預申請。在線預審通過之後,按照預約時間去工商局遞交申請材料。通過後會收到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需要5-15個工作日第三步、領取執照。預約當天攜帶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辦理人身份證原件,到工商局領取營業執照正、副本。辦理營業執照需要以下材料: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2、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3、法人股東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股東身份證及其復印件;4、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復印件;5、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證明;6、代理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7、住所使用證明。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設立公司應當申請名稱預先核准。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准,或者公司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在報送批准前辦理公司名稱預先核准,並以公司登記機關核準的公司名稱報送批准。
開超市辦營業執照流程:
1、帶上你的身份證、房產證、租房合同的復印件去當地工商部門先預先核准名稱——給你的店取個名字
2、去衛生監督部門為你和你的員工辦理健康證
3、帶上身份證、房產證、租房合同、健康證的復印件和名稱核准通知書的復印件去當地工商部門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
4、帶上身份證、房產證、租房合同、健康證的復印件和名稱核准通知書的復印件去當地煙草局申請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5、帶上食品流通許可證復印件、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批准函、1張1寸照片、名稱核准通知書原件、身份證復印件、房產證、租房合同的復印件去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3)市工商局賈權擴展閱讀: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
4.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什麼意思
意思:庶人依靠出賣勞力生活,工商依靠服務官府的所得而生活。
該句出自《國語》。
工商食官制度,西周官營手工業制度。指當時的手工業者和商賈都是官府管的奴僕,他們必須按照官府的規定和要求從事生產和貿易。在這種制度下,周王室和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種手工業作坊,屬司空管轄。這些手工業作坊的各類生產者稱為百工,他們既是具有一定技藝水平的工匠,又是從事手工業生產的管理者。
「工商食官」按三國時韋昭解釋是:「工,百工;商,官賈也。《周禮》曰府藏皆有賈人,以知物價。食官,官稟之。」 「工」可比之於今天的國企;「商」可比之於今天的國營公司。所有員工由國家發工資養活;所有員工創造的價值由國家支配。 商王朝設有「工官」管理手工業者及其生產,有一定的編制。生產以族為單位且具有專業化的特點。商末周初關於「殷民六族」、「殷民七族」的記載對此有詳細論述。 春秋工商階級職業世襲、其身份、居住區、經營商品的種類甚至服務對象都受到官府的嚴格管制。
(4)市工商局賈權擴展閱讀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左丘明所撰,但現代有的學者從內容判斷,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依據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相較《左傳》,《國語》所記事件大都不相連屬,且偏重記言,往往通過言論反映事實,以人物之間的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全書二十一卷,《周語》三卷,記載了西周穆王、厲王直至東周襄王、景王、敬王時有關「邦國成敗」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從西周到東周的社會政治變化的過程。《魯語》二卷,則著重記載魯國上層社會一些歷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時期這個禮義之邦的社會面貌。《齊語》一卷,主要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採取的內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導思想。
《晉語》九卷,篇幅佔全書三分之一強,它比較完整地記載了從武公替晉為諸侯,獻公之子的君權之爭,文公稱霸,一直到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家滅智氏的政治歷史,從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時間長,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國語》稱為「晉史」。《鄭語》一卷記周太史伯論西周末年天下興衰繼替的大局勢。《楚語》二卷,主要記靈王、昭王時的歷史事件。《吳語》一卷、《越語》二卷記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史實。
《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國語體例上最大的特點。
5. 甲某是某市工商局局長,因為急於籌集一筆巨額購房款,遂對乙某、丙某謊稱能為其開辦公司提供方便,乙某
甲某是某市工商局局長,因為急於籌集一筆巨額購房款,遂對乙某、丙某謊稱能為其開辦公司提供方便,乙某要拿著證據去當地法院舉報甲某。
6. 中國的商人為何不能當官
因為在古代都是重農抑商的。
商業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司馬遷在《貨殖列傳》里引用《周書》說:「『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就是說,一個社會必須有農、工、商、虞(即採集業)四個基本行業,它們都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但是在傳統社會中,商業卻被稱為「末業」,農業則被稱為「本業」。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的大臣管仲就說,「欲殺(抑制)商賈之民以益四郊之民(即農民)」。後來秦國的商鞅進一步發展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將其變為系統的、全面的國策。
他採取的手段有:禁止農民棄農經商;加重對商人家庭的賦稅;增加交易稅與酒、肉買賣的稅率,減少商人贏利的空間;實行專賣制度,把最賺錢的買賣拿到國家手裡;管制糧食貿易,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不準商人販運糧食,也不準農民買賣糧食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重農抑商稱為「上農除末」,推廣到全國。
(6)市工商局賈權擴展閱讀:
重農抑商的取消:
明代後期張居正進行改革,提出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的「厚商」政策,他明確反對國家干預商業,反對官、商(特許商人)分利的壟斷性商品專賣制度,提出以「厚商」代替「抑商」。他所要厚待的商人不是盤剝農民的奸商,而是當時新興的城市工商業者。
到了清朝,抑商在國家最高決策層已經不再占重要位置。乾隆皇帝認為,「大概市井之事,當聽民間自為流通。一經官辦,本求有益於民,而奉行未協,轉多扞格」。意思是,商品流通這些事,讓百姓去做,國家不要管,國家一來管就會對百姓不利。
可見,到了明清時期,國家已經不再完全重農抑商了。
總之,在明清時期,中國商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在此背景下,著名思想家黃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觀點,也就是說,此時商業已從「末業」變成「主業」之一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從「重農抑商」到「工商皆本」
7. 北京工商大學隸屬部委還是地方
隸屬部委。
擁有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國家特殊需要博士點1個,聯合培養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
學校積極推進與海外頂尖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在國際合作與交流、留學生發展、師生海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與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近22個國家和地區的46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2013年和2014年,我校與愛爾蘭科克大學聯合舉辦的應用統計學(風險與精算)(國際)本科教育項目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本科教育項目分別獲得教育部批准。
8. 甘肅酒泉市各個機關單位一把手領導姓名
書記馬光明 市長康軍
教育局 江德錄
科技局張世俊
公安局李曉衛
民政局胡志峰
衛生局張吉回俊
司法局張仲平
國稅局答張贊弘
商務局呂積清
財政局孫景玉
農牧局王多勝
水務局李耀
環保局魏生虎
文化局賈其全
安監局殷正祿
國土資源局陳天壽
旅遊局任全德
人社局龔德平
規劃局潘衛東
9. 王亞麗的被控受審
王亞麗等5人被控兩罪
桃城區檢察院起訴書稱,王亞麗涉嫌職務侵佔和行賄案共五名被告人。除王亞麗外,其他四人為王亞麗的姐夫、原中國農業銀行石家莊分行北城支行副行長周東風,王亞麗的丈夫薛立新、王亞麗「女兒的乾爸」肖和利、河北佳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喬。
公訴人員認定,王亞麗與周東風為侵佔主謀,其他三人為從犯,該案涉案金額1.1億元。另外,王亞麗和周東風被控犯行賄罪。
有關職務侵佔罪,檢方指控,石家莊市商人王破盤去世後,其乾女兒王亞麗為繼承其資產,借出金寶公司工商注冊資料,與律師張志喬偽造工商注冊登記資料,修改公司控股者及比例,在隨後的爭奪遺產中王亞麗達到侵佔目的,涉案金額1.1億元。
關於行賄罪指控,起訴書稱,為了獲得關照,王亞麗指使人向時任新華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隊長趙玉虎、時任新華區政法委書記王瑞徵行賄(兩人均另案處理)。
王亞麗庭上稱無別名
昨天的庭審包括了公訴人出示證據的舉證階段,還有控辯辯論階段。
在自我介紹時,1969年出生的真名叫丁增欣的王亞麗說,她叫王亞麗,生於1973年,大學本科學歷,國家幹部身份。面對法官對其有無別名的詢問時,王亞麗回稱沒有。
法官問王亞麗和王破盤有何關系,王亞麗稱父女關系。法官問他們一起生活多久,王答40多年,「兩歲時就和他住在一起」。
檢方出示證據時,王亞麗拿出事先備好的紙和筆認真抄記,對檢方每一項指控表達的意見均是「有些對,有些不對」。
辯護律師為其做無罪辯護
13時,庭審繼續,辯護律師為其做無罪辯護。
對於職務侵佔罪指控,辯護律師認為,王亞麗侵佔王破盤的個人股份,不僅包含公司財產,也含有負債,目前金寶公司經過相關評估認定資不抵債。因此,王亞麗的行為並不屬於職務侵佔公司財產。該律師質疑檢方關於金寶公司控股的金華中心估值1.1億的評估權威性。辯護律師辯稱,王亞麗的行賄行為並非個人行為,應屬於單位行賄。
公訴人提出,王亞麗篡改股份構成即為謀奪公司財產,其行賄屬個人行為。
就上述兩項指控,控辯雙方展開辯論。
下午5時左右,王亞麗提出「心慌」,服用兩次葯後,以身體不適提出休庭,庭審延至次日繼續進行。
罪名
職務侵佔 造假奪取過億資產
衡水市桃城區檢察院起訴書顯示,1994年10月8日,王破盤以王破盤、周東風、薛立新三人名義投資50萬元,注冊成立金寶公司。其中,王破盤佔80%股份,周東風、薛立新各佔10%,王破盤為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實際上,周東風和薛立新沒有出資,僅為掛名股東。
1995年12月26日,王破盤以金寶公司名義,與外商梁志國共同出資45萬美元,成立金華中心,梁志國實際沒有出資。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金寶公司出資280.59萬元人民幣,摺合美元33.75萬元,佔75%股份;外商梁志國出資11.25萬美元,佔25%股份。王破盤為金華中心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王亞麗和梁志國之子梁斌均為董事。
2008年8月8日,王破盤去世後,王亞麗不願王破盤子女王中信等人繼承金華中心資產。為達到侵佔資產目的,王亞麗以王破盤女兒身份,從石家莊市工商局借出金寶公司工商注冊資料,利用擔任董事且保管金寶公司和金華中心公章之便,和張志喬偽造公司章程、股東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等工商注冊登記資料,將王破盤出資40萬元占股80%,改為丁增棉出資,後又改為肖和利出資30萬元占股60%,將周東風、薛立新各出資5萬元各占股10%,改為二人各出資10萬元各占股20%。這樣,王破盤在金寶公司中沒有股份。
為使偽造的出資比例得到法律確認,推翻石家莊市工商局注冊分局出具的股權說明,王亞麗與周東風、薛立新、肖和利一起,利用偽造的股東出資證明書等證據,兩次提起訴訟,爭奪王破盤遺產。
公訴方認為,周東風、薛立新、肖和利明知王亞麗偽造證據,仍按王要求,在偽造的股東名冊上摁下手印,出庭或聘請律師參與訴訟,致使王破盤遺留的金華中心價值1.1億元的資產被王亞麗等人侵佔。
行賄 送錢送字畫獲取關照
對於行賄罪指控,起訴書稱,為了在橋西區公安分局辦理相關案件中得到關照,王亞麗指使河北金潤置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魯,分兩次送給新華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隊長趙玉虎(另案處理)現金10萬元。
2009年春節前,王亞麗本人送給趙玉虎價值分別為1萬元的銀行卡兩張和一張署名為「新穎」的字畫。王被免職後,2009年6月,趙玉虎將12萬元及字畫返還周東風,讓其轉交王亞麗,周東風告知了王亞麗。
此外,王亞麗、周東風為盡快了結爭奪財產的訴訟案件,共同商定給時任新華區政法委書記王瑞徵(另案處理)送禮請其幫忙、協調,周東風兩次送給王瑞徵共5萬元。
起訴書顯示,金華中心成立時,外商梁志國出資12萬美元存入工商銀行石家莊市分行營業部的存單,系王亞麗偽造,目的是為了用於驗資。
口供
王亞麗等人電腦造出假證據
桃城區檢察院公訴人員當庭出示了王亞麗等人接受調查時的部分口供筆錄。
口供筆錄顯示,王破盤病逝當日,王亞麗找到律師張志喬商議如何將王破盤留下財產完全轉移至自己名下,隨後二人趕到石家莊市工商局副局長齊志剛辦公室。王咨詢後,齊安排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分局主管檔案的副局長張洪亮調出檔案,銷毀提檔備案記錄。
齊志剛稱,王亞麗告知其是時任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親戚,吳因三鹿事件被免職,與新書記有些交接,希望察看金寶公司檔案,齊將金寶原始檔案交給了王亞麗。
此後,王亞麗將檔案歸還,但已被塗改。「我很生氣,就堅決要王交還原始檔案,一直未果,塗改的檔案也遭到注冊分局的拒收。」齊志剛如此表述。
筆錄中,王亞麗稱張志喬在電腦上做出新的股東名冊和公司章程,並用A4紙打出了新的股東出資證明,並用粉碎機銷毀了金寶公司原始檔案。
2010年10月,齊志剛因受賄被判刑10年,判決書未涉及齊在上述過程中是否收受王亞麗賄賂內容。
現場
王亞麗「胖了20多斤」
在桃城區法院後樓的一間法庭里,轟動全國的王亞麗案開始了庭審。
桃城區法院主管宣傳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案由河北省高院指定在桃城法院審理,一審開庭低調,沒有通知任何媒體,沒有提前公開發布消息。
該負責人稱,王案審理現場是該院少年庭,共有三排座位,能夠容納不到20人,「地方太小」。該負責人估計,被告人對檢方所訴罪狀並不認服,一審將持續一天。
參與旁聽的一名律師介紹,法庭有三道鐵門,連續兩道要進行全身安檢,手機、電腦都不讓帶。
另據出庭的人士介紹,王亞麗昨天扎著馬尾辮,戴著無框眼鏡,穿一身橘黃色看守所制服,休庭期間曾對一名親屬說「被關了一年,胖了20多斤」。
說法
舉報人稱所訴罪名漏兩罪
得知王亞麗被控兩罪後,此案舉報人王翠棉表示,王亞麗明知身份有假,還報案稱王破盤系被毒死,隨後又舉報公司財務人員賈玉紅職務侵佔,導致賈被羈押。王翠棉認為,王亞麗上述行為是誣告陷害罪。
王翠棉還表示,王亞麗檔案中100多枚公章1/3系偽造,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
針對舉報人的說法,桃城區法院一法官回應稱無從解釋,「這是上級定的,我們沒有許可權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