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家向工商局投訴我淘寶店鋪違反廣告法,要求我賠償500元,我給了。但
買家不一定要給他,但是工商局的罰款你一定要給
⑵ 違法者,侵犯了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然後如果到工商局進行投訴可獲賠償金又是多少賠償金。
1、說了這么多,還不如看法條,不同的情形,不同的法律依據,賠償計算不同。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條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第五十一條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五十二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五十四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⑶ 我去工商局投訴能拿到多少賠償金
並非只能投訴就能拿到賠償金;如果投訴有事實依據的,可以依法得到賠償。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容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⑷ 顧客去工商局投訴商品不合格,要求賠償,怎麼處理
⑸ 如何像商家索要賠償,可以向工商局投訴么
你說的這個事,只有一點工商局有錯,那就是態度差,其他的人家沒有錯。
12315是消費者協會,你去投訴的話,那邊最多隻有調解的權力,沒有權力認定你說的食用油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通過質監部門或者廠家的認定,認定你買的東西是假的,那這邊有權力要求超市按消法給你賠償。而且,也沒有任何規定要求消協要幫助消費者來鑒定買到的東西是真是假。你可以這么想,如果有這樣的規定的話,那我是不是去超市買200多樣東西,我都不放心,那就都拿去讓消協幫我鑒定一下了?
而質監部門則不一樣,他們有技術人員,可以直接檢測食用油的成分是否符合國家標准。但是和上面我說的同樣的道理,不可能你拿去個東西就給你檢驗,那我買任何東西都去檢驗一下多好啊!所以你肯定也要自行承擔費用的。
實在不行,到法院起訴,法院有仲裁的權力,起訴超市。不爽的話連工商質檢一起起訴,但是如果因為這個事起訴這兩個部門的話,不說你一定敗訴,起碼也是99%敗訴!
還有說找記者的,找了也白搭!你找工商給你認定油是真是假,就像找了個啞巴陪你嘮嗑一樣!根本沒那個能力的部門,怎麼可能幫得到你!而且如果大媒體的話,肯定也有很多懂法的人,你去找記者估計也不會受理,頂多幫你曝光態度差的事!
⑹ 為什麼工商局投訴,卻說不能強制商家賠償
可能是你投訴的內容不違法,工商局執法沒有法條可以依據,
⑺ 工商局投訴後會有賠償么
並非只能投訴就能拿到賠償金;如果投訴有事實依據的,可以依法得到賠償。
法條鏈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版》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權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⑻ 消費者投訴工商有權讓商家賠錢嗎
你說的這個事,只有一點工商局有錯,那就是態度差,其他的人家沒有錯。
12315是消費者協會,你去投訴的話,那邊最多隻有調解的權力,沒有權力認定你說的食用油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通過質監部門或者廠家的認定,認定你買的東西是假的,那這邊有權力要求超市按消法給你賠償。而且,也沒有任何規定要求消協要幫助消費者來鑒定買到的東西是真是假。你可以這么想,如果有這樣的規定的話,那我是不是去超市買200多樣東西,我都不放心,那就都拿去讓消協幫我鑒定一下了?
而質監部門則不一樣,他們有技術人員,可以直接檢測食用油的成分是否符合國家標准。但是和上面我說的同樣的道理,不可能你拿去個東西就給你檢驗,那我買任何東西都去檢驗一下多好啊!所以你肯定也要自行承擔費用的。
實在不行,到法院起訴,法院有仲裁的權力,起訴超市。不爽的話連工商質檢一起起訴,但是如果因為這個事起訴這兩個部門的話,不說你一定敗訴,起碼也是99%敗訴!
還有說找記者的,找了也白搭!你找工商給你認定油是真是假,就像找了個啞巴陪你嘮嗑一樣!根本沒那個能力的部門,怎麼可能幫得到你!而且如果大媒體的話,肯定也有很多懂法的人,你去找記者估計也不會受理,頂多幫你曝光態度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