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店子集鎮的經濟發展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鎮工商業戶1100戶,其中年銷售收入過200萬元的民營企業16家,初步形成了機械鑄造、農產品加工、服裝紡織、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等五大產業。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鎮黨委、政府通過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和完善的軟、硬環境建設,正在沿莒大路、孟陵路兩側規劃開發建設10公里經濟隆起帶。
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52元。
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全鎮共有3處村級工業園(店子集工業園、西北崖工業園和張家圍子工業園),2006年,全鎮共引進工業落地項目19個,引進資金8725萬元。其中,外資項目3個,到位資金61.5萬美元。全鎮現有個體工商業戶1200戶,私營企業5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投資過千萬元的企業10家,自營出口企業5家,其中,有進出口權的企業4家。全鎮已經基本形成了以服裝紡織、建築建材、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為主的骨幹民營企業群。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通過加大現有企業的技改投入,膨脹了企業規模,擴張了鎮域經濟總量。2005年,全鎮新增個體工商業戶176家,固定資產2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發展到34家,投資過千萬元的企業7家。飛地經濟成效明顯,落戶縣城工業園的企業已達4家,發展勢頭良好。全鎮已形成了服裝紡織、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骨幹企業群。 農業產業化。2005年以來,店子集鎮積極向上爭引了3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其中,國家級5000畝優質小麥標准化生產建設項目,目前各項配套設施已全部完成,並順利通過了各級考核驗收;另外還有兩個國家級萬畝土地整理項目,正在籌備實施。同時,在胡家村建有一處300畝的蘆筍科技示範園。全鎮大棚瓜菜、大姜、蘆筍等高產高效農業已經發展到1.2萬畝。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依託河東果品有限公司等四處龍頭企業的帶動,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高效農業,使全鎮以大棚瓜菜為主的各類經濟作物發展到1.5萬畝。依託東正牧業有限公司、巨豐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畜牧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使畜牧業良種化、規模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全鎮養殖專業村發展到16個,養殖小區21處,規模養殖戶650家,年出欄畜禽96萬頭(只)。走進該鎮一個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只見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昔日一片片「旱崗 子」「泥巴田」,如今變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准農田。該鎮農業綜合開發實施幾年來,使5000畝「望天田」實現了旱澇保收、高產穩產,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0萬公斤。這個數字印證了農業綜合開發幾年來的顯著成效: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綜合開發突出特點是「綜合」,該鎮不光解決水的問題,而是實行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人力、財力、物力和科技綜合投入。農業開發幾年來,打機井8眼,配套泵站7座,建橋涵208座,開挖疏浚渠道14公里,架輸變電路3.5公里,防滲渠2.5公里;新修了道路,路兩邊都栽有防護林。今年該鎮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中用於水利設施的467萬元,農業設施182萬元,林業設施52萬元,科技設施32萬元,項目管理費17萬元。通過幾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店子集鎮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擴大了灌溉面積,縮短了灌溉周期,並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穩定情況
店子集鎮共有黨總支9個,黨支部77個(其中農村黨支部57個,鎮直黨支部16個,私營企業黨支部4個),黨員1612名。全鎮入黨積極分子人數達保持在270人左右。2005年創新實施的以民主議事日、便民服務日、村務公開日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工作「三日」制度,已由縣委組織部印發推廣全縣,並被寫進縣委2006年工作要點,獲全市首屆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2005年,創新實施的以「兩項聽證(信訪聽證和重大村務聽證)、四個中心」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穩定工作長效機制,被寫進縣委2006年工作要點,獲全市政府工作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