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生物技術的發展趨勢海洋生物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海洋生物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這種生物活性物質是陸生生物不可比較的。由於海洋生物含有人類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從而提高了人體內的天然氧化系統。因此對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促進細胞代謝、抗癌防癌、保護體內細胞的正常功能、延緩腦的衰老,都有很好的作用。
自20世紀60年代初,海洋生物資源便成為醫葯界關注的新熱點,海洋葯物研發引起了各國關注。進入20世紀90年代,許多沿海國家都加緊開發海洋,把利用海洋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美、日、英、法、俄等國家分別推出包括開發海洋微生物葯物在內的「海洋生物技術計劃」「海洋藍寶石計劃」「海洋生物開發計劃」等,投入巨資發展海洋葯物及海洋生物技術。
2006年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18408億元,增加值82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相當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4%,與上年持平。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為14∶42∶44。2006年海洋生物醫葯業總產值94億元,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15.5%。浙江省海洋生物醫葯業產值佔全國海洋生物醫葯業產值的38.3%,居全國首位。2006年,沿海地區繼續加強對近海漁業資源的保護,積極發展遠洋漁業和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全年實現總產值4533億元,增加值1902億元,比上年減少6.1%。
2007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24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達10.11%。我國約有50%以上的大城市,40%以上的人口和7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都聚集在沿海地區。全國涉海就業人員達到3151萬人。
2008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13241.63億元,同比增長14.4%,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14%。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7840.36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5401.27億元。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為5∶46∶49。
中國「十一五」規劃已將海洋作為一個單獨的領域設置立項,並設置了海洋安全環境監測保障技術、海底資源的開發技術、海洋生物技術三大板塊。單獨立項將對國內海洋生物技術的研發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於國內海洋生物產品生產廠家進一步擴大規模。
未來20年,中國將以深海和遠洋捕撈為重點,突破捕撈與養殖的技術瓶頸,加速海洋產業的發展,大幅度提高海洋生產能力,同時從海洋生物中克隆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未來20年,中國還將在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的研究與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並形成新的產業。隨著海洋生物技術的發展,中國海洋葯物已由技術積累進入產品開發階段,未來20年將形成一批海洋葯物與保健品,在抗艾滋病、抗腫瘤、衛生保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海洋生物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2.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基於海藻生物技術(植物科學與生命科學)的作物調節與土壤改良產品、作物營養與保健產品及人類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分為海藻生物活性提取物及衍生品類、海藻生物有機復混顆粒肥類、天然有機生化製品類、新型微生物菌劑類、礦物質營養和增效劑類等100餘種產品。雷力生物成功完成的「海洋褐藻生物製品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項目計劃」。
法定代表人:郭占武
成立時間:1993-02-01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329586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未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辛庄路北軟雙新科創園D座301室
3. 雲南創新生物產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雲南創新生物產業孵化器成立於2011年4月,注冊地位於國家級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雲南省首家民營生物產業專業孵化器。孵化器總面積36000平方米,其中可供孵化場地22000平方米,配套服務設施場地12000平方米,建設有900平方米的公共檢測平台、實驗室以及20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技術中心擁有20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孵化器下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企業綜合服務部、財務部、項目部、行政人力資源部、物業管理部、專家咨詢委員會;通過構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技術轉移暨成果轉化平台、信息交流服務平台三大平台,可為入孵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物業服務、咨詢服務、金融服務、培訓服務及產學研合作等全方位服務。孵化范圍:1、生物醫葯2、新能源開發3、生態農業4、農產品精深加工5、醫療器械6、環境生態工程7、生物材料產品研發孵化器先後被認定為昆明經開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二級招商平台、昆明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昆明市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示範單位、雲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雲南省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雲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目前孵化器已被國家科技部和雲南省政府共同確定為中國-東盟創新中心承建單位。目前,孵化器正為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與國內一流生物產業專業孵化器的目標而努力。
法定代表人:韓偉
成立時間:2011-04-01
注冊資本:1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10010024189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昆明經開區出口加工區A4-1地塊
4. 湖北生物醫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北生物醫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25日,坐落於武漢光谷生物城。公司致力於生物葯、化葯、中葯等創新葯物研發及產業化,構建面向國際的創新葯物產業化服務平台。公司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運用創新的體制和機制,集結各類資源,以服務醫葯創新成果產業化為導向,專注於為新葯創新創制提供專業服務。公司可以為項目提供包括項目評估、策劃、設計、技術以及研發過程關鍵節點的把握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咨詢及注冊申報服務。服務范圍包括新葯創制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各個環節,為新葯創新創制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專業服務,幫助提高項目的研發效率,加速項目的開發和產業化。1.基因工程葯物開發及生產平台2.葯物雜質的純化分離技術3.葯物晶型研究技術4.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關鍵技術平台5.超臨界萃取純化平台6.納米制劑技術服務平台7.葯物傳遞系統平台8.葯物質量研究及標准建立9.中試服務單元10.臨床服務單元11.制劑研究服務單元12.注冊服務單元13.國際合作服務單元1.使命使中國患者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國際級新葯服務積極促進創新葯物從實驗室到市場的產業化轉移2.願景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創新葯物產業化平台3.核心精神科學創新求實真誠精誠服務合作共贏
法定代表人:沈潔
成立時間:2014-04-25
注冊資本:21457.919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000000054277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高新大道666號C7棟217室
5. 鄭州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根據「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精心部署組建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河南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生物技術行業公共服務平台。生物中心通過研究開發、中試服務、成果轉化、產業化、技術服務、教育培訓等方式,為推進生物科技和產業的發展發揮引導輻射帶動作用,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中心設備一流,手段先進,功能完善,是集研究、檢測、中試一體化的生物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是生物工程技術和產業的孵化器、發動機,是集產學研金介優勢為一體、使各方利益最大化的生物高科技產業示範基地。針對行業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進行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開發,推動行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的發展;積極開展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發揮輻射與擴散作用,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帶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高,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探索現代科技型企業運行新機制,開拓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途徑。
中心在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取得國家二類以上新葯證書5項,葯物臨床試驗批件1項;國家發明專利13項,其中一項獲授權;省級科技成果鑒定11項;形成了基因快速克隆等30項優勢技術和工程細胞快速高效構建表達等8個技術支撐平台,已具備基本的生物醫葯公共服務能力。中心被國家專利局命名為「國家專利產業化(河南)試點基地生物技術工作站」,獲得河南省人事廳批准設立了工程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並先後被授予「全國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科技創新十佳單位」、「鄭州市科技成果推廣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生物中心以「凝聚,創新,發展,共贏」為使命,作生物技術和產業的孵化器、發動機,為實現生物技術領域的卓越夢想,以人才為本,以技術為根,以創新為魂,持之以恆,艱苦求索。
2003年,SARS在全國暴發,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生命,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響應黨和政府「依靠科技,戰勝非典」的號召,立即組成專家攻關小組,夜以繼日,艱難攻關,在國內率先研製成功SARS病毒基因快速檢測試劑。獲國家新葯證書和批文。該項目獲得2004年度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得「河南省十大有影響科技成果」、「2004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和技術突破」等獎勵和表彰。
6. 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憑借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和頂尖的專業技術水平,經過60多年的艱苦創業,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擁有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舟山晶和食品有限公司等十餘家子公司。 公司系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省第一批「三名」培育試點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曾榮獲省、市文明單位,省、市先進企業,省、市科技進步優秀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系舟山市十佳誠信企業、市納稅大戶。 公司專業人才眾多,技術力量雄厚,海洋生物研究院系省級海洋生物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也是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下設葯物研發中心、海洋生物研發中心、海洋食品研發中心、食品技術檢測中心、科技情報所和符合GMP要求的中試車間,並配置先進的分析、檢測儀器,化學合成及制劑研究設備。公司的科技創新能力已從仿製為主發展到了以自主創新為主階段,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國際發明專利4項。 集團所屬各事業部、子公司均擁有國內一流的先進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已順利通過了國家葯品GMP、GSP認證,保健食品GMP認證,ISO9000、22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HACCP認證、BRC認證、KOSHER猶太認證、FAI認證、SGS認證和QS認證,並通過了美國FDA備案登記及對歐盟的水產品出口注冊。產品遠銷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墨西哥、西班牙、以色列、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主要產品有:天然海洋葯物、天然礦產葯物、化工合成葯物,海洋醫用食品,海洋生物保健食品,海洋護膚品,各類罐頭食品、休閑食品和出口水產品等。產品多次榮獲國家、部、省、廳的優質產品、科技進步獎、全國發明獎、省名牌產品、省高新技術產品和高質量醫葯產品等稱號。「海力生」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海力生」商號為浙江省知名商號。 60多年的海力生,一直以發展海洋經濟為己任,突出海洋特色,承載藍色夢想。公司將以海力生海洋生物產業園區建設為新的著力點,繼續做好「海」字文章,以海洋生物健康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裝備,做出特色,創出品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把公司建設成為科技引領、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的環境友好型的現代化海洋生物產業園區,成為舟山市對外展示海洋生物醫葯科技成果的窗口,努力打造全國海洋葯物、海洋醫用食品、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和海洋精深加工食品的創新型標桿性企業和示範性企業,實現百年海力生的藍色夢想。
法定代表人:王加斌
成立時間:2004-10-11
注冊資本:2222.2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900000001091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干覽鎮商會路1號
7. 中國物聯網的申報
工信廳聯科[2011]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務局,有關單位:
為做好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依據《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11]64 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突出發展重點。以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及重點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為重點,開展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和推廣,兼顧標准研製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促進物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注重統籌規劃。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圍繞物聯網發展需求,統籌規劃,整合資源,鼓勵和支持企業以產業聯盟組織形式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
(三)強化政策引導。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快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一)技術研發類項目:重點支持智能感測器、超高頻和微波RFID、感測器網路和節點等感知技術,物聯網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系統、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等應用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標識編碼、頻譜等共性技術的研發。
(二)產業化類項目:重點支持感測器、二維條碼識讀設備、M2M設備、感測器網路通信模塊/節點/網關、應用軟體、信息安全等關鍵產品的中試和規模化生產。
(三)應用示範與推廣類項目:支持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改造傳統工業流程、促進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工業行業應用示範,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社會信息化等社會管理領域中的應用示範。
(四)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支持物聯網總體架構、介面、協同信息處理等基礎和共性技術標準的研製;支持物聯網共性技術服務平台及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申報條件
(一)申報單位應當具備的資格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
2.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信用和納稅信用良好;
3.財務狀況良好,具備承擔項目的財務投資能力;
4.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1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不少於5人;
5.擁有相應的專利、軟體著作權或省部級以上認定的科技成果等研發成果,以及具有相應的市場應用基礎。
(二)申報的項目應具備的條件
1.技術研發類項目應突出創新,具有先進、實用的研究目標和技術指標,具有明確的應用需求;應有較強的創新性,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2.產業化類項目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和高附加值,能夠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3.應用示範與推廣類項目應具有一定的應用基礎和集成創新性,有較好的運營模式,具備良好的復制、推廣價值。能解決特定應用中的技術問題,有利於形成應用標准規范。
4.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優先由非盈利公益性單位或產學研用聯盟牽頭,已有一定基礎,能夠整合現有資源,具備較強的標准研究、共性技術支撐及綜合信息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一)地方級項目申報單位向注冊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提出項目申請;中央級項目申報單位向其主管部門或企業集團提出項目申請。
(二)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做好本地區項目的申報工作,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負責組織做好下屬單位(企業)的項目申報工作,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可行性進行初審。
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5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0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3個。
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推薦的項目不超過5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2個。
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物聯網創新示範區推薦的項目不超過10個,其中應用示範與推廣類、標准研製與公共服務類項目不超過3個,並通過所在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申報,其推薦的項目數量不計入所在省的推薦項目數量。
(三)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依據項目初審意見於2011年6月10日前將審核匯總後的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推薦表(見附件4)和項目申請材料集中上報財政部(企業司,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兩份),超過規定時限上報的不予受理。
(四)各單位上報的項目申請材料應包括紙質材料和電子文件(各三份),電子文件用光碟保存,自行備份不予退還。電子文件名稱格式為「單位名稱_項目所屬類別_項目名稱」。
(五)項目申報單位從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系統,下載並填寫有關資料。
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有關中央單位主管部門和中央企業集團要嚴格按照《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本通知要求,積極組織項目申報、嚴格審查申報材料,確保申報工作按時完成。 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是以應用為先導,存在著從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到企業、行業應用市場、再到個人家庭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的細分市場遞進趨勢。目 前,物聯網產業在中國還是處於前期的概念導入期和產業鏈逐步形成階段,沒有成熟的技術標准和完善的技術體系,整體產業處於醞釀階段。此前,RFID市場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領域取得突破,但是由於涉及的產業鏈過長,產業組織過於復雜,交易成本過高,產業規模有限成本難於降低等問題,使得整體市場成長較為緩慢。標准體系逐漸成熟
物聯網標准體系是一個漸進發展成熟的過程。物聯網概念涵蓋眾多技術、眾多行業、眾多領域,試圖制定一套普適性的統一標准幾乎是不可能的。物聯網產業的標准將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標准體系,將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而發展和成熟。
綜合性平台即將出現
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新的通用性強的物聯網技術平台將出現。物聯網的創新是應用集成性的創新,一個單獨的企業是無法完全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一個技術成熟、服務完善、產品類型眾多、應用界面友好的應用,將是由設備提供商、技術方案商、運營商、服務商協同合作的結果。隨著產業的成熟,支持不同設備介面、不同互聯協議,可集成多種服務的共性技術平台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成熟的結果。
有效商業模式逐步形成
針對物聯網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將是把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物聯網將機器、人、社會的行動都互聯在一起。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將是把物聯網相關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