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開始向社會提供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了,客戶藉助一個接收器,
GPS接收器通過接收衛星發射的導航信號,實現對車輛的精確定位並導航.衛星向GPS接收器傳送信息依靠的是電磁波.
故選C.
② 北斗導航已經有了基準服務系統
根據報道,5月27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正式啟用,將面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實時亞米級的導航定位服務,以及面向專業用戶提供實時厘米級和事後毫米級的服務,全面提升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發布會介紹稱以工程建設的基準站為主幹,建成具備410座規模的國家級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同時統籌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和地震、氣象等部門建設的2300餘座基準站資源,構建了2700座站點規模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建成了1個國家數據中心和30個省級數據中心,共同組成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
③ 測繪法對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作了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
第九條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和重力基準,其數據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十條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范和要求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制定。
第十一條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國務院確定的大城市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其他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
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
第十二條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統籌建設、資源共享的原則,建立統一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提供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
第十三條建設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備案。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匯總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備案情況,並定期向軍隊測繪部門通報。
④ 省級衛星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在哪些
就是CORS站 如下~
CORS 隨著GPS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應用普及,它在城市測量中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當前,利用多基站網路RTK技術建立的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綜合系統(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縮寫為CORS)已成為城市GPS應用的發展熱點之一。CORS系統是衛星定位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數字通訊技術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結晶的產物。
CORS系統由基準站網、數據處理中心、數據傳輸系統、定位導航數據播發系統、用戶應用系統五個部分組成,各基準站與監控分析中心間通過數據傳輸系統連接成一體,形成專用網路。
基準站網:基準站網由范圍內均勻分布的基準站組成。負責採集GPS衛星觀測數據並輸送至數據處理中心,同時提供系統完好性監測服務。
數據處理中心:系統的控制中心,用於接收各基準站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形成多基準站差分定位用戶數據,組成一定格式的數據文件,分發給用戶。數據處理中心是CORS的核心單元,也是高精度實時動態定位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中心24小時連續不斷地根據各基準站所採集的實時觀測數據在區域內進行整體建模解算,自動生成一個對應於流動站點位的虛擬參考站(包括基準站坐標和GPS觀測值信息)並通過現有的數據通信網路和無線數據播發網,向各類需要測量和導航的用戶以國際通用格式提供碼相位/載波相位差分修正信息,以便實時解算出流動站的精確點位。
數據傳輸系統:各基準站數據通過光纖專線傳輸至監控分析中心,該系統包括數據傳輸硬體設備及控制模塊。
數據播發系統:系統通過移動網路、UHF電台、Internet等形式向用戶播發定位導航數據。
用戶應用系統:包括用戶信息接收系統、網路型RTK定位系統、事後和快速精密定位系統以及自主式導航系統和監控定位系統等。按照應用的精度不同,用戶服務子系統可以分為毫米級用戶系統,厘米級用戶系統,分米級用戶系統,米級用戶系統等;而按照用戶的應用不同,可以分為測繪與工程用戶(厘米、分米級),車輛導航與定位用戶(米級),高精度用戶(事後處理)、氣象用戶等幾類。
CORS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RTK測量作業方式,其主要優勢體現在:1)改進了初始化時間、擴大了有效工作的范圍;2)採用連續基站,用戶隨時可以觀測,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3)擁有完善的數據監控系統,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統誤差和周跳,增強差分作業的可靠性;4)用戶不需架設參考站,真正實現單機作業,減少了費用;5)使用固定可靠的數據鏈通訊方式,減少了雜訊干擾;6)提供遠程INTERNET服務,實現了數據的共享;7)擴大了GPS在動態領域的應用范圍,更有利於車輛、飛機和船舶的精密導航;8)為建設數字化城市提供了新的契機。
CORS系統僅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定位框架基準,同時也是快速、高精度獲取空間數據和地理特徵的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CORS可在城市區域內向大量用戶同時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實時的定位信息,並實現城市測繪數據的完整統一,這將對現代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採集與應用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可以建立和維持城市測繪的基準框架,更可以全自動、全天候、實時提供高精度空間和時間信息,成為區域規劃、管理和決策的基礎。該系統還能提供差分定位信息,開拓交通導航的新應用,並能提供高精度、高時空解析度、全天候、近實時、連續的可降水汽量變化序列,並由此逐步形成地區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系統。此外,CORS系統可用於通信系統和電力系統中高精度的時間同步,並能就地面沉降、地質災害、地震等提供監測預報服務、研究探討災害時空演化過程。
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可以定義為一個或若干個固定的、連續運行的GPS參考站,利用現代計算機、數據通信和互聯網(LAN/WAN)技術組成的網路,實時地向不同類型、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用戶自動地提供經過檢驗的不同類型的GPS觀測值(載波相位,偽距)、各種改正數、狀態信息以及其他有關GPS服務項目的系統。與傳統的GPS作業相比連續運行參考站具有作用范圍廣、精度高、野外單機作業等眾多優點。
1、國內外現狀及背景
1.1國外CORS發展概況
國際大地測量發展的一個特點是建立全天候、全球覆蓋、高精度、動態、實時定位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地面則建立相應的永久性連續運行的GPS參考站。目前世界上較發達的國家都建立或正在建立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
美國的GPS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它由美國國家大地測量局(NGS)負責,該系統的當前目標是:①使全部美國領域內的用戶能更方便地利用該系統來達到厘米級水平的定位和導航;②促進用戶利用CORS來發展GIS;③監測地殼形變;④支持遙感的應用;⑤求定大氣中水汽分布;⑥監測電離層中自由電子濃度和分布。
至2001年5月,CORS已有160餘個站。美國NGS宣布,為了強化CORS,從即日起,以每個月增加3個站的速度來改善該系統的空間覆蓋率。CORS的數據和信息包括接收的偽距和相位信息、站坐標、站移動速率矢量、GPS星歷、站四周的氣象數據等,用戶可以通過信息網路,如Internet很容易而得到。
英國的連續運行GPS參考站系統(COGRS)的功能和目標類似於上述CORS,但結合英國本土情況,多了一項監測英倫三島周圍海平面的相對和絕對變化的任務。目前已有近60個GPS連續運行站。
德國的全國衛星定位網由100多個永久性GPS跟蹤站組成。它也提供4個不同層次的服務:①米級實時DGPS(精度為±1~3 m);②厘米級實時差分GPS(精度為1~5 cm);③精度為1cm的准實時定位;④高精度大地定位(精度優於1 cm)。
其他歐洲國家,即使領土面積比較小的芬蘭、瑞士等也已建成具有類似功能的永久性GPS跟蹤網,作為國家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準,為GPS差分定位、導航、地球動力學和大氣提供科學數據。
在亞洲,目前日本已建成近1200個GPS連續運行站網的綜合服務系統———GeoNet。它在以監測地殼運動地震預報為主要功能的基礎上,目前結合大地測量部門、氣象部門、交通管理部門開展GPS實時定位、差分定位、GPS氣象學、車輛監控等服務。
1.2國內CORS發展概況
隨著國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數字城市、數字省區和數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現實化,需要採集多種實時地理空間數據,因此,中國發展CORS系統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越來越突出。幾年來,國內不同行業已經陸續建立了一些專業性的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網路,目前,為滿足國民經濟建設信息化的需要,一大批城市、省區和行業正在籌劃建立類似的連續運行網路系統,一個連續運行參考站網路系統的建設高潮正在到來。
深圳市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SZCORS),目前已開始全面地測量應用。全國部分省、市也已初步建成或正在建立類似的省、市級CORS系統,如: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東莞、成都、武漢、昆明、重慶等。
四川地震局建立的CDCORS,已經運行三年多,原本主要目的是用來做監控四川地區地震災害,但是通過對其潛在功能的挖掘,在GPS大地測量方面開發利用,通過授權撥號登錄,對外開放網路使用權,實現用戶GPS實時高精度差分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2、建立CORS的必要性和意義
「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必備的基礎設施。城市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是「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獲取各類空間的位置、時間信息及其相關的動態變化。通過建設若干永久性連續運行的GPS基準站,提供國際通用各式的基準站站點坐標和GPS測量數據,以滿足各類不同行業用戶對精度定位,快速和實時定位、導航的要求,及時地滿足城市規劃、國土測繪、地籍管理、城鄉建設、環境監測、防災減災、交通監控,礦山測量等多種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社會要求。建立CORS的必要性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CORS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測繪精度、速度與效率, 降低測繪勞動強度和成本, 省去測量標志保護與修復的費用, 節省各項測繪工程實施過程中約30% 的控制測量費用。由於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對GPS-C、D、E級控制點破壞較大,一般在5-8年需重新布設,至於在路面的圖根控制更不用說,一二年就基本沒有了,各測繪單位不是花大量的人力重新布設,就是仍以支站方式,這不但保證不了精度,還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浪費。隨著CORS基站的建設和連續運行,就形成了一個以永久基站為控制點的網路。所以,可以利用已建成的CORS系統對外開發使用,收取一定的費用,收費標准可以根據各地的投入和實際情況制定,當然這一點上更多的是社會效益。
(2) CORS的建立,可以對工程建設進行實時、有效、長期的變形監測, 對災害進行快速預報。CORS項目完成將為城市諸多領域如氣象、車船導航定位、物體跟綜、公安消防、測繪、GIS 應用等提供精度達厘米級的動態實時GPS 定位服務, 將極大地加快該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建設。
(3) CORS將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並由此建立起城市空間基礎設施的三維、動態、地心坐標參考框架, 從而從實時的空間位置信息面上實現城市真正的數字化。CORS建成能使更多的部門和更多的人使用GPS 高精度服務,它必將在城市經濟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帶給城市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它將為城市進一步提供良好的建設和環境。
⑤ 擁有多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其中數個在其他省份怎麼備案
擁有多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其中蘇格在其他省份怎麼備案手續寫上呀?
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精準的定位、測速外還能提供的服務:
北斗一號系統基本功能: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時。
北斗二代系統功能:定位與授時。
所以12
不過沒有測速?
⑦ 導航定位的定義是
導航定位是負責實時提供智能網聯汽車的運動信息,包括位置、速度、姿態、加速度、角速度等,一般採用的是多感測器融合定位的方式。
⑧ 導航定位系統
早期的大洋多金屬結核調查的導航定位工作採用羅蘭C式導航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導航取代了上述系統。TRANSIT衛星綜合導航系統曾經一度是各國進行大洋調查中定位的主要手段。
3.3.1TRANSIT導航定位系統
TRANSIT子午儀導航定位系統計有5枚同時操作的衛星,運行於地表上方1000km的圓形極軌道。軌道周期為107min。前後兩枚衛星信號地平均間隔時間在赤道地區約為90min,南北緯45°地帶間隔時間約為60min,衛星傳達利用150MHz和400MHz兩個頻道帶。這種系統操作較之先前的定位精確,而且不受氣候的影響,可以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工作方法是首先確定探測的起點和終點,其次為每隔30min確定一次船隻的位置及其轉向點,確定取樣位置,包括投放和回收無纜地質取樣器的地點以及有纜地質取樣器投放位置、海底接觸位置和回收地點。
TRANSIT號人造衛星在軌道上每107min繞地球一次,高度為600n mile,繞行軌道為呈橘子圖像的剖面——赤道部分寬,向兩極部分收縮。這些人造衛星在南北極之間環繞地球,但它們的軌道不隨地球旋轉。因此,六個軌道就似一個靜止的球形鳥籠,地球則在籠內繞軸自轉。因而,地球表面每一點大約一天有兩次處於這六個軌道之下。每個人造衛星連續不斷地以時間函數廣播其位置,只要測出人造衛星飛越船頂時所收到的訊號的多普勒頻率率化,就可以非常精確地定出船隻相對人造衛星航線的位置。使用這一系統進行衛星定位的精確度在30m以內。船隻的速度誤差可以造成其它誤差。經過兩小時後的累積計算定位誤差在大多數海上條件下仍可以使位置精確度在2000m以內。這個系統現已被全球定位系統〔GPS)所替代,後者的定位精度更為精確。
3.3.2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是一個連續性的全球導航和定位系統。它為陸地、海上和空中的應用提供精確的三維定位導航。全球定位系統的生產衛星均勻地散開分布在六個軌道平面上。從一個衛星訊號中解譯的導航數據包含了精確的衛星軌道數據、系統時間、衛星時鍾性能數據和各種狀況信息。實際上,衛星軌道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導航信息中共有兩項:①對發送衛星備有精確的軌道參數(天體位置推算表);②對其它可能的衛星則備有較不精確的數據(天文年鑒)。使用者位置的確定是利用「天體位置推算表」,計算接收到的每一個衛星發送的訊號當時使用者的位置來完成的。確定訊號到達使用者的時間的精確度不超出有關各時鍾偏差范圍。方法是利用衛星所發出的C/A信號碼來校準接收機。反傳播時間遲延和時鍾誤差之和根據炮速度加以比例換算以用於計算偽范圍。由於大洋多金屬結核遠離陸地、島嶼,不能使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統,所以目前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其導航定位誤差為35m,概率90%。
若要在較小的區域內進行詳測,則採用一個長基線聲學導航系統。這個系統先要投放一系列聲學應答器,在對它們所構成的定位場進行校準後就可以用於測定船隻或任何其它配有聲學應答器的裝置的位置,其誤差往往不超過10m。
地質礦產部海洋四號船在東太平洋海域進行多金屬結核礦產資源調查中,曾先後採用過MX5000型綜合衛星導航系統和ISAH-GPS系統(加拿大Quester Tangent公司生產)進行衛星導航、定位。後者包括有全球定位系統(美國Ashtech公司生產)、多路介面系統及其外圍設備。如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統的特點是衛星多,能連續實時導航定位,操作簡便,功能與精度明顯高於子午儀系統。ISAH-GPS系統的多路介面的功能是將調查儀器與GPS聯機工作。在地震測量工作中,由GPS系統控制並觸發地震放炮,提供位標記並將前述調查資料與導航定位資料一並顯示、列印和記帶。
對GPS系統進行了3次穩定性試驗。結果表明,其離散半徑r均小於40m。在3r半徑下保證了99%的定位精度(即99%的抽樣點在3r半徑內),當航速為v,定位時間間隔為t時,則動態定位精度優於3r+vt。若航速小於15km/h,定位取樣間隔為2s,定位精度均優於3×40+4.2×2<130m。若航速<28km/h,取樣間隔時間為2s,其定位精度優於3×40+7.8×2<140m。這些試驗結果表明,運用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大洋多金屬結核調查可以保證獲得足夠的定位精度。
⑨ 新測繪法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申請需要什麼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第九條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和重力基準,其數據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第十條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范和要求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制定。第十一條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國務院確定的大城市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其他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第十二條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統籌建設、資源共享的原則,建立統一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提供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第十三條建設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備案。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匯總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備案情況,並定期向軍隊測繪部門通報。
⑩ 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服務
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中規定的GPS定位服務包括精密定位服務(PPS)和標準定位服務(SPS)。
⑴PPS 授權的精密定位系統用戶需要密碼設備和特殊的接收機,包括美國軍隊、某些政府機構以及批準的民用用戶。
⑵SPS 對於普通民用用戶,美國政府對於定位精度實施控制,僅提供SPS服務。SPS服務可供全世界用戶免費、無限制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