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書《信任》 的作者
孫道榮 孫道榮,男,安徽和縣人,現居杭州。主任編輯,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雜文學會理事。1989年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配至安徽省馬鞍山市公安局工作,先後任刑警、秘書,榮立個 孫道榮
人三等功一次,嘉獎3次;1993年調入剛創辦的皖江晚報,任記者;1997年,調馬鞍山日報,任編輯;2000年,作為人才引進,調浙江省蕭山日報社,先後任職副刊部、總編辦、傳媒研究室主任、編委。 大學期間,愛好詩歌寫作,在詩歌報、飛天、湖南文學、作家等報刊發表詩歌近百首,先後獲得安徽大學藝術節詩歌創作一等獎,合肥地區高校文學創作大獎賽詩歌一等獎等。近年來,孫道榮專事散文寫作,成果頗豐,千餘篇次作品散見雜文報、新民晚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讀者、青年文摘、雜文選刊、小小說選刊等全國各大報刊,五百多篇作品被收入年度雜文、年度小小說等百餘個選本,已出版作品集5部。在2011年共有17篇文章被選入中考閱讀。 主要著作: 《在麥尖上跳舞》(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你有多重要》(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 《夜航船》(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 《天上飄下來的禮物》(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青春叛逆期,與男孩有效溝通》(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獲獎: 1、三次獲得安徽新聞獎; 2、五次獲得浙江新聞獎; 3、小小說《你有多重要》獲得第12屆全國小小說優秀作品獎; 4、雜文《頸椎病的非醫學因素》獲得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B. 尋找馬鞍山市未來發展研究的論文網址或論文資料
(轉)在馬鞍山上了大學,創了業,買了房應該算馬鞍山人了,也是因為一直對馬鞍山有好感。昨夜失眠,不自量力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了馬鞍山的未來。
首先要糾正馬鞍山絕大多數市民的對於馬鞍山在國內地位錯誤思想傾向――充當南京後花園,或者直接劃為南京管轄。這是一種很不求上進的思想。記得我有次坐火車去浙江湖州,臨座有一對杭州人。全國人民,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人都公認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而杭州人卻非常討厭這頂帽子,所以他們看到自信心膨脹到傲慢無禮的上海人在杭州問路時,他們都給上海人指反方向。南京跟我們馬鞍山有親和力這是好事,是資源,但我們不能把這個當作資本來炫耀。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傍大款,而不是當大款呢??
我們馬鞍山應該學學國內幾個自力更生的成功城市。首推溫州、義烏、還有咱們好兄弟城市蕪湖。為什麼學習他們,而不學深圳、上海、北京。深圳完全是地理位置好靠近香港在加上我黨和國家大把大把砸錢,而且給他們,我們這些內陸城市做夢都不敢想的政策。上海也是一樣,扼住長江這條巨龍的咽喉,黨和國家什麼美事都給他們承辦。北京更不用說了――皇城根。北京、上海、深圳的興起我們內陸幾十個省都是要做犧牲的,他們給外國人的各種特惠政策造成各種成本和財稅的損失,我們不都替他們分擔了嗎。國家把美事給他們辦,春風當然不會過玉門關到我們這了。
溫州、義烏、蕪湖這些城市國家並不特別照顧他們,而他們憋了一股勁自己走出一條成功的路。現在全國知名,甚至在國際上也有名聲。溫州人才大氣粗去北京上海炒房不過癮還要集體跨洋過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炒房。義烏也很牛,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黨中央,現在義烏滿大街都是外國人,他們常年住在這,把大批大批的義烏的小商品進口到自己國家。在看看蕪湖的了不起,蕪湖在辦奇瑞是瞞著國家頂著壓力乾的,那時候國家是對各地辦汽車業卡的很緊,因為汽車業風險太大,投資太大,幾億幾十億投下去如果賠了,別說水漂,連水花都看不見,試看國內的什麼上汽,一汽,南汽,廣汽哪不是國家大筆砸錢還得傍國外汽車業大佬才敢生產上市。奇瑞生產出來後上市更受氣,因為沒有上市許可證,必須掛靠上汽在創業很困難的條件下每年還得交大筆大筆的管理費給上汽,所以早期的奇瑞車都打著上汽奇瑞的牌子。我們馬鞍山人對蕪湖沒什麼神秘感,甚至有人對安徽唯一的傾國傾城魅力城市這事對蕪湖有意見,理智的想想蕪湖確實值得尊敬。
上面這三個城市,有共同點就是特色鮮明:溫州人專注於做皮鞋,知名的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等再加上不知名的,林林總總滿大街都是與皮鞋相關的企業;義烏的小商品更是暢銷國內甚至全球他們專著做小商品;蕪湖還在路上,暫時不提。再舉幾個國內著名城市,重慶專注於做摩托車,天津專注從事手機相關產業。在看看全球知名國家小國或地區都很專注做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瑞士專注於做表,台灣專注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產業。
所以我們馬鞍山要在全國讓人知道,一定得有特色,我們要小而強。想多管齊下綜合發展固然對城市經濟穩定性抗風險能力加強有好處,但要想全國知名一定得有特色的,非常上規模的產業。我們馬鞍山想綜合能力樣樣強不現實,至少短期不行。馬鞍山歷史短、地域小、國內知名度小吸引不了人才,註定我們不能走大而全的路。不講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爭外資爭人才,還有二線城市無錫、蘇州、東莞、廈門、青島、大連、南京、寧波、杭州等等我們難以望其項背,再講的殘酷現實點我們連合肥、蕪湖我們都比不過。
那麼我們馬鞍山走什麼路線呢?採石磯太小,內涵太少,靠它發展旅遊不行。鋼鐵業是高耗能高污染夕陽行業,發展已經到極限。甚至連國內鋼鐵業老大首鋼都考慮轉型了。也就馬鋼也就是只能保證馬鞍山人生活小康(我是說全體市民),至於大富大貴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馬鞍山現在洗浴產業,在一定的范圍有影響。我就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發展「水文化。」我就建全國知名的洗浴城。我們左右的南京和蕪湖每年有大批的或是投資者或是旅遊者。當然,蕪湖南京也有自己的洗浴休閑企業,這是事實。我們只要做強做大做專,我們專注發展這個產業,讓蕪湖和南京的顯得很簡陋,我們是完全可以吸引遊客過來的。這首先要我們把連接蕪寧的輕軌或者是地鐵建起來,最大程度的縮短,遊客耗在路上的時間。試想外地遊客爬完中山陵,逛過夫子廟,玩累了方特歡樂谷,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就來我們洗浴放鬆養足精神。遊客願意來我們這洗浴這一定要基於我的洗浴服務產品,非常的獨特,精製,別的地方都沒法跟我們比。很多地方都生產皮鞋,為什麼做皮鞋生意的必去溫州,很多地方都能做手錶,為什麼成功人士非得買瑞士表,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知名的在人們心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們馬鞍山也應該這樣。 (轉)
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轉)
馬鞍山,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從金泉街到解放路再到步行街!經過五十載的發展而成就今天的模樣,身為馬鞍山人自然希望馬鞍山的明天更美好!
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把自己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設想在這里表達出來!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警示性意見!形成一個合集,期望能引起市決策層的注意!
以下為我個人之設想(所謂拋磚):
馬鞍山是一個年青的重工業城市,產業較為單一!也正是這單一的產業奠定了今日的馬鞍山,社會穩定,居民收入與周邊地區相比較高!當時鍾跨進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單一的產業也就成了馬鞍山發展的瓶頸!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員(形式較多。如:九十年代以前馬鞍山的男生少有沒工作的,現在呢?馬鋼不招了!),受單一產業的影響,沒有其它的產業可以接納富餘的勞動力,這部分人也是要是生存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分人中就有一些可能會為了生存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自然首先要有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過去的十年中處處可以看見市裡在這方面的努力,直至新世紀也沒有太大的起色,究其原因:沒有一個持續、漸進、有力度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在已引進的項目中很少是能夠成就一個產業鏈的產業。蘇州的發展較為典型就是首先引進一個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的項目(如:宏基),馬鞍山有什麼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鏈的?
那就是讓我們馬鞍山人引以自豪的馬鋼(全國唯一的康采恩鋼鐵企業)!這也是我們馬鞍山進一步發展、騰飛的一個最有力的發動機!其實馬鋼也早就在做這一步,薄板、H鋼固然很好,但我認為還很不夠,力度不深。我們可以引導馬鞍山的民間資本並引進外地以及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進行鋼鐵產業鏈的深加工,(馬鞍山有很成功的例子:私營企業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其企業主馬先生的領導下最初就是為台灣加工狗用電鍍項圈起步的,九十年代中期為其打工的農民工就有月入一千五百元的了,可見其業務之火,利潤之高!最近獲悉馬鞍山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編織漁網用稀土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2003年科技部產業化環境建設貸款項目。在這里晚輩恭喜馬先生了!預祝玉龍公司他日大展鴻圖!期望馬鞍山能有更多象玉龍一樣的公司,馬鞍山缺的就是這樣的公司。)在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產業那就要算汽車了,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汽車用鋼板。國內尚無廠家可生產此類產品,最近有寶鋼在洽談此類項目,另外台灣最大的汽車鋼板供貨商春源鋼鐵和中鋼公司,將合作在福建福州投資大型汽車鋼板廠,成為祖國大陸東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鋼板供應基地。即使是這兩家都生產了也不可能滿足國內現有的的需求,何況汽車業在國內還才剛剛起步呢!這個項目的落戶可以使馬鞍山的綜合競爭力上一個新台階!
當然這也是單一產業的延續,如果說要在根本上改變可能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就城市的發展我主張:向南京靠攏,做南京的配套,進而做長三角的配套,錯位發展,別老想著做雞頭,沒有牛後那牛不得憋死?(長三角:由上海、南京、揚州、鎮江、南通、泰州、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湖州、寧波、嘉興、舟山、紹興15個城市組成,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繼紐約、多倫多與芝加哥、東京、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倫敦與曼徹斯特等城市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後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35個城市中,長江三角洲地區佔了10個;在最新選出的全國綜合競爭力10強城市中,長三角地區佔了4個。目前,「長三角」地區佔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全國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1/4。)雖然我們不在長三角內,但值的慶幸的是我們身處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是離南京最近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住這點。
限於篇幅和時間這次只能寫這一個方向了,我相信廣大網友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設想,我只敢說我是在拋磚,期望能引來你們的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我也是找的
C. 中鐵14局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中國鐵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家建設部核準的具有綜合施工能力的鐵路特級施工總承包企業。
主要承擔鐵路、公路、市政、房屋建築、水利水電、橋梁、隧道、機場、碼頭、地鐵、城市輕軌等各類總承包和專業承包項目。
中鐵十四局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公司,2004年集團公司開始步入建築業的高端市場,投資了多項BT、BOT、BOO項目,項目代建業務和房地產開發規模不斷擴大,資本經營業務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集團公司在建工程總量近400億元。
集團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建築市場,目前已成功進入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印度、尼日等國家,承建工程總量已達100億人民幣以上。
(3)馬鞍山市人才引進擴展閱讀
集團現有員工14000多人,其中技術人員5000多人,占職工總數的35%,具有高級職稱的563人,中級職稱人員2800人;具有一級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的近700人,其中有100多人被評為全國及省部級優秀項目經理。
中國鐵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誠信、合作、創新、卓越」為經營宗旨,竭誠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優質的建築產品和最佳的服務。
中鐵十四局集團堅持以"誠信、合作、創新、卓越"為經營宗旨,竭誠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優質的建築產品和最佳的服務。
D. 安徽中源化工怎麼樣...
公司的信息上是這樣的,樓主可以參考。
安徽中源化工廠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東南部,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東臨長江,北與南京市江浦縣一河相隔,距南京市50km。廠區北面為農田,西靠省道巢寧公路,南臨和馬汽車輪渡的支線道路,東依長江,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安徽中源化工有限公司是2007年8月6日注冊成立的科技型初創企業。成立之初,注冊資金500萬元,經過近4年的艱苦創業,截止目前注冊資金增加到1500萬元,總資產達到4500萬元,大中專以上學歷人員佔30%以上,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15%。安徽中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化工產品研發、生產與經營為一體的化工企業。公司與中科院、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設計院等十多個院所進行了緊密的合作,並且與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為我公司項目技術上提供了強力的保證,為公司後期發展和項目選擇及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公司現有兩條年產5萬噸甲醛生產裝置,生產工藝採用國內先進的尾氣循環銀法DCS自動化控制工藝,該工藝產品單耗低,酸、醇含量低,質量穩定,可生產37%-50%多濃度甲醛。產品其他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酸含量小於0.006%,醇含量小於0.8%。現階段公司與江蘇多家高濃度甲醛需求企業建立了長久穩定的合作關系,其高濃度甲醛產品獲得使用廠家一致好評。
另外我公司與安徽建築工業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結合市場的需求,共同研究開發了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產品(PVFA特種樹脂),PVFA特種樹脂具有優異塗膜高透明性、彈性、韌性、耐強鹼、耐油性及可撓性以及低溫耐沖擊性,並且對玻璃、金屬、陶瓷、塑料、皮革及木材等皆有很強之結合性, 此外對顏料與染料有良好的分散性,與其它樹脂也具有良好的互溶性。因此聚乙烯醇縮醛用途極為廣泛。我公司研發的PVFA特種樹脂不僅在工藝上與現有的幾家生產企業相比有著極大的安全提高,而且在固體樹脂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水溶性的新型PVFA樹脂,能直接完全溶解在水或甲醛溶液中的水性特種穩定劑,它能以任意比例溶解在水中特別是高濃度甲醛中,根據其良好的使用性能,PVFA特種樹脂主要用於甲醛阻聚,防止甲醛溶液聚合,尤其是為高濃度甲醛提供良好的阻聚效果,它定將給高品質高要求的高端市場帶來一次技術變革,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水溶性PVFA樹脂也獲得周邊使用廠家的青睞。
截止目前公司獲得了6項關於高濃度甲醛技術、設備、產品的專利授權證書,且有6項專利正處於受理審查。我公司高濃度甲醛生產項目於2012年5月被國家科技局立項列入國家創新基金項目資金扶持對象。並且我公司產品「尾氣循環銀法生產多濃度甲醛」於2012年7月被授予省級高新技術產品稱號。同時項目技術、產品獲得了市、縣科技部門的研發扶持等。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本著技術創新的原則,努力填補行業相關領域技術創新的不足,研發出技術創新、性能穩定、前瞻性較強的產品。充分利用技術創新的優勢,在國內外競爭中贏得優勢地位,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增加研發投入,以創新意識帶動企業發展,努力強化自身競爭力與成長性。
如果技術創新是企業成長的沃土,那人才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司計劃緊跟市場潮流,堅持科技創新,建立完善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的人才引進機制,大量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密度,充分利用資源,改進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從而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市場佔有率,適時開拓新的市場。
E. 城鎮戶口遷入需要哪些材料
你好!不同地方的城鎮戶口遷入程序可能有稍許差別,不過基本的材料是一樣的
城鎮戶口遷入需要到居住地或就業地戶籍派出所辦理,並依據不同的遷入類型提供申請材料。
夫妻投靠
1.申請人書面申請;2.雙方戶口簿;3.結婚證;4.社區居委會出具的居住證明
父母投靠已成年子女
1.申請人書面申請;2.雙方戶口簿;3.父母和子女關系證明;4.社區居委會出具的居住證明
未婚子女投靠父母
1.申請人書面申請;2.雙方戶口簿;3.父母子女關系證明;4.民政部門出具的未婚證明;5.社區居委會出具的居住證明
購房遷入
1.申請人書面申請;2.戶口簿;3.房屋產權證或他項權證(如夫妻、未婚子女及父母隨遷的,還需提供親屬關系證明)
務工遷入(一)
1.申請人書面申請;2.戶口簿;3.合法穩定職業1年以上的證明;4.合法穩定住所證明;5.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證明;6.公安機關核發的1年以上暫住證或居住證
務工遷入(二)
1.申請人(男45周歲以下,女40周歲以下)書面申請;2.戶口簿及身份證;3.合法穩定職業證明;4.合法穩定住所證明;5.初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初中以上畢業證書;6.繳納社會保險證明;7.公安機關核發的暫住證或居住證
人才引進(一)
1.戶口簿及身份證;2.本科以上學歷畢業證書;3.個人檔案
人才引進(二)
1.申請人(技工學校以上應屆畢業生)書面申請;2.戶口簿;3.人社部門監制的勞動就業合同;4.就業單位證明(歷屆畢業生,按照務工遷入)
人才引進(三)
1.申請人書面申請;2.戶口簿;3.人才證明(獲得馬鞍山市市級以上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具有中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者為該市其他緊缺人才的人員)外來人口居住證申領流程外來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進入本市和本市行政區域內跨市、縣居住的人員。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F. 丁力的個人履歷
丁力,作家,工程師。安徽省無為縣人。1958年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1975年赴建設兵團4師18團。1977年考入長沙冶金專科學校(1978年2月入學)。畢業後在安徽
蕪湖冶煉廠實驗室任技術員和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任工程師,並在安徽師范大學和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學習。
1983年因解決不銹鋼表面活化與鍍金難題獲得蕪湖市重大科技成果獎,同年於《湖南冶金》發表「關於銅電解過程中膠的作用機理探討」,提出「膠質陽離子吸附膜」理論。
198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耐火纖維生產與應用》,先後在《有色金屬》、《鋼鐵》、《耐火材料》、《工業爐》等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50餘篇,8次獲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日文介紹到國外。
1988年獲安徽省自然科學獎。
1991年下海來深圳。當過港資企業主管,台資企業經理,以及深圳科技園高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助理。
1993年作為人才引進去海南,先後擔任海南順豐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房地產部經理;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CMEC)海南公司總經理助理。
1995年創立海南雙利娛樂管理公司,赴武漢管理五星城、拉斯維加、大都會、群英會等七家娛樂城。1997年回深圳,先後擔任中科智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金田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董事局辦公室主任和金田華南投資公司董事長。
2001年,其任高管的上市公司退市,先受聘民營投資公司任總經理,後辭職從事職業寫作。
至2010年,正式出版《高位出局》、《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手記》、《商場官場》、《蒼商》、《女人的戰爭》等長篇小說33部,並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北京文學》、《清明》、《芳草》、《啄木鳥》和《小說月報》原創版等雜志上發表小說多篇。小說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和《中篇小說選刊》等多家選刊多次轉載。現居深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G. 南京引進人才標准
南京市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南京」和「建康」均重定向至此。關於這些名稱的其他意思,分別詳見「南京 (消歧義)」和「建康 (消歧義)」。
南京市
南京市風光
漢語拼音 Nanjing、Nankingdom
簡稱 寧
別稱 金陵、石城、大南京帝國
南京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江蘇省
行政區類型 省會、副省級城市
行政區劃代碼 32 01 00 000 000[1]
下級行政區 11市轄區、2縣
城市產生時間 前472年建城
前333年建置
現任南京市市長 季建業
現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 楊衛澤
政府駐地 玄武區北京東路41號
毗鄰 江蘇省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
安徽省巢湖市、滁州市、馬鞍山市、宣城市
城市精神 開明開放、誠朴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
城市定位 長三角承東啟西的中心城市
城市中心 新街口
地理
中心坐標 32°03′N 118°46′E
總面積 6582.31[2]平方公里
海拔 4~448.2米
平均8.9米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 16.4[2] °C
年降水量 1106.5[2]毫米
人口
總人口(2010) 常住人口8004680人
戶籍人口629.77萬人[3]萬人
- 市區人口 716.56萬人[2]萬人
人口密度 1216.09人/平方公里
官方語言 普通話
本地語言 江淮官話、吳方言
城區方言南京話
經濟
GDP(2010) 5010.36億元人民幣
- 排名 16
人均GDP 62592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東八區)
市樹 雪松
市花 梅花
郵政編碼 210000-213000
電話區號 +86 (0)25
車牌號碼 蘇A
網站: nanjing.gov.cn
文化
[編輯]文學
莫愁女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眺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反映六朝時期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繫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六朝時期的文學傳統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澤,散淡而瀟灑,風流而靡弱」的氣息,使南京成為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21]。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仍舊吸引了眾多的詩人墨客流連此地,感嘆世間的變化。眾多文人騷客之中,李白對南京感情尤盛。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其所作詩歌關於南京的近200首,題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干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別》。安史之亂後,李白還建議遷都金陵,寫下了《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此時,金陵懷古詩成為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則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著名詩句。詩人王昌齡也曾在南京擔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注 17]。
生於南京的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詞人,被王國維譽為「一代詞宗」,寫下了諸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許多名句。宋代,王安石也曾經長期居留南京,視南京為其故鄉,最後埋葬在鍾山腳下的半山園。
明朝時期的南京國子監(南監)作為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主要在前人遺留下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北監),史稱留存下來的這些圖書為「南監本」,北京國子監則以翻刻南監本為主,且北監本錯謬多[22]。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23]。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巨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稱「秦淮寓客」,在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致入微的描寫,如:
「 城裡一道河,東水關到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裡焚的龍涎、沉香一齊噴出來,和河裡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著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 」
甚至感嘆南京街頭的販夫走卒都散發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氣息(「六朝煙水氣」),忙完活,還要「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注 18]。《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後才全家遷回北京,而《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為「金陵十二釵」。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則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艷之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
民國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注 19]。1930年代,賽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讓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大地》。現代南京仍是一個文學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擁有葉兆言、蘇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編輯]藝術
白鷺洲公園「夜泊秦淮」表演
南京是中國繪畫、書法的重鎮。在六朝時有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在明末清初,在南京曾經產生過金陵八家——龔賢、樊圻、高岑、鄒吉、吳宏、葉欣、胡造、謝蓀;以及金陵九子——董其昌、王時敏、楊龍友等。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顏文梁、呂斯百、陳之佛、高劍父、潘玉良、龐薰琴等畫壇名流曾雲集南京,其中徐悲鴻、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為金陵十二家,包括傅抱石、劉海粟、陳之佛、錢松岩、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大羽、孫若凡等。20世紀中後期,南京還出現了「新金陵花鳥派」的金陵四傑——李味青、趙良翰、韓少嬰、張正吟。
南京的地方戲曲有白局、高淳的陽腔目連戲等。
[編輯]媒體
南京市媒體氛圍相對寬松,競爭較為激烈。南京本地的公辦廣播電視媒體有江蘇廣播電視總台(集團)(JSBC)和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設有江蘇衛視等多個電視頻道以及南京城市調頻等多個廣播電台。至2010年,江蘇有線南京數字電視已開播160多套數字電視節目,同時南京還開通了互動式數字電視節目。南京市民亦可以通過中國電信IPTV平台收看電視節目。
南京目前有《揚子晚報》、《南京日報》、《周末報》、《江南時報》、《現代快報》、《南京晨報》、《金陵晚報》、《新華日報》等多家報紙。其中,《揚子晚報》的發行量在中國僅次於《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排名世界第2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