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虛假出資罪

工商登記虛假出資罪

發布時間:2021-06-01 01:37:48

㈠ 是否構成虛假出資罪

你問的是刑事問題,這里不便給你一個定性的答復.我曾對虛假出資罪進行過較深的研究,建議預約個時間,再交流.

㈡ 這種情況下,C、D犯了虛假出資罪嗎

應該不構成「虛假出資罪」
理由: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的發起人或者股東。這里的「公司」是指公司法所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發起人」,是指依法創立籌辦股份有限公司的人。「股東」是指公司的出資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C與D 不是公司發起人也不是股東。因此不屬於犯罪的主體。
由於本罪的主體只能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和股東,因此,這兩種人之外的人虛假出資,不可能構成本罪。

這樣的案例中:如果C、D是在明知的情況下,接受轉讓的,那麼是符合犯罪主體的要求,構成「虛假出資罪」。如果C、D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轉讓的,那麼不構成犯本罪。嚴格意義上說,C、D在不明知的情況下,接受轉讓,屬於「受害人」的地位。

㈢ 法院判決個人虛報注冊資本罪後工商局能處罰公司么

就看公司有沒有虛假出資的情況了,如果有一樣處罰

㈣ 虛假出資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一、虛假出資罪量刑標准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自然人犯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2%以上10%以下罰金。
單位犯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虛假出資罪犯罪構成
(一)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債權入、其他發起人、股東的合法權益。
我國目前對公司注冊登記採取的是准則主義和核准主義相結合的原則。申請設立公司必須具備《公司法》規定的各項條件,才可能取得注冊登記。《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在公司登記後,不得抽回出資。」第九十三條規定:「發起人、認股人繳納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資後,除未按期募足股份、發起人未按期召開創立大會或者創立大會決議不設立公司的情況外,不得抽回其股本。」
由上述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公司出資管理制度側重於保護公司債權人和社會經濟秩序。凡違反上述規定進行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即違反了國家對注冊資本的管理制度。
(二)犯罪的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發起人或者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實施了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對於虛假出資而言,必然實施了以下行為才符合本罪的構成要件。
1.違反《公司法》對出資的有關規定。
《公司法》對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出資作出了具體的規定,行為人如果違反了公司法有關出資額、出資方式等的規定,就有可能構成虛假出資罪。
2.行為人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
虛假出資在實踐中表現為不按《公司法》的規定和要求,交付貨幣、實物或者轉移財產權的情形,在認購股份時弄虛作假而未繳納股款,以貨幣出資而末將出資貨幣存人銀行的臨時賬戶,以實物出資的而未交付實物,或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土地使用權出資而不辦理財產權的轉移手續等。
3. 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抽逃出資。
對於抽逃出資而言,是指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的行為,違反了資本維持和資本不變的原則。
抽逃出資的行為構成犯罪,只能發生在公司成立之後,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都以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為其成立之日,在此以後,公司才取得法人資格,對外以公司名義進行各種活動,其行為的法律後果才歸屬於公司。在此之前的抽逃出資行為,雖然也能造成一定危害,但僅能引起違約責任,對其他出資人承擔違約責任,不構成抽逃出資罪。
4.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
(三)犯罪的主觀方面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虛假出資目的在於在不出資的情況下取得公司登記,抽逃出資的目的在於公司成立後抽逃出資以供他用。兩者一般的動機都在於以出資之名,而行欺詐之實,不出資而獲利。
(四)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公司是指《公司法》所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發起人是指公司出資或者認購公司股份、並承擔公司籌辦事務的公司創辦人。
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或者向公司出資的人。
這里的發起人或股東也可以為單位,此處的單位只要符合發起人、股東的條件即可。

㈤ 虛假注冊資本應受什麼樣的處罰

(1)民事責任:對於公司債權人而言,公司資產是其實現債權的保障,虛假出資顯然削弱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增加了債權人的風險。在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虛假出資的股東應在虛假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2)行政責任:《公司法》第201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3)刑事責任:公司股東違反《公司法》規定,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構成抽逃出資罪,依《刑法》第159條的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金額2%以上10%以下罰金。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㈥ 對於虛報注冊資本罪來說,是不是需要一個發起人的合意。

虛報注冊資本罪,是指申請公司登記的個人或者單位,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公司登記管理制度。公司作為市場經濟中極為重要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公司的公示性和安全性,我國建立了公司登記制度。公司未經登記不得設立。我國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對公司的登記作了比較詳盡的規定,如登記程序、登記注冊事項等。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注冊資本就是登記注冊事項的主要內容之一。如果虛報登記注冊資本,就違反了公司登記對注冊資本的特別要求,數額巨大的就會給社會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公司法第209條對此加以明確規定,並規定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注冊資本。所謂注冊資本。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實際繳納的出資總額。作為公司經營資本的一部分,注冊資本是公司承擔風險、償還債務的一項基本保證。我同公司法對公司注冊資本都作了嚴格的限制。原公司法針對有限責任公司的不同經營范圍,分別作了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規定,對以生產經營為主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規定不得低於人民幣50萬元;對以商業零售為主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規定不得低於人民幣30萬元;對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規定不得低於人民幣10萬元。公司法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2006年新公司法修改後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10萬―50萬元統一降至3萬元,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原來的1000萬元降至500萬元,一人有限公司10萬,且強制規定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雖然最終沒有採納授權資本制,但卻允許普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資本都可以分期繳納,而不必一次性繳足,只是要求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而其餘部分必須在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 行為人虛報注冊資本,取得登記設立公司,極大危害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對資本和債務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應予以刑法打擊。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且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1、本罪的行為方式是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這里的證明文件。主要是指公司股東繳納全部出資或出資認購法定股份後,由依法設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法定驗資機構依法對申請公司登記的人的出資驗資後所出具的驗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驗資證明以及出資者所擁有的出資單據、銀行帳戶及有關產權轉讓的文件等。這些文件必須真實可靠、不能虛假,否則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謂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是指向公司登記主管部門提供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不真實的、偽造的或隱瞞了重要事實的證明文件。既可以是公司登記申請人偽造或篡改的,亦可以是與驗資機構中的驗資人員惡意串通,從而取得虛假的證明文件等。但不論虛假證明文件來源如何,都不影響本罪成立。至於其他欺詐手段,則是指除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以外的虛報注冊資本的手段,如使用虛假的股東姓名、虛構生產經營場所等。但不論是使用虛假證明文件還是其他欺詐手段,都是為了虛報注冊資本,並為虛報注冊資本服務。如果與虛報注冊資本無關,則不能構成本罪。虛報注冊資本是指公司實際上沒有資本而謊稱具有或者雖有資本,但實有資本卻少於所申報的資本。具體到本罪,則是行為人不具有登記公司時所應要求的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卻說其有,如實交納股本或出資額低於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卻說已達到最低額;或者雖然達到了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但是由於將出資中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等作價高於其實際價格而產生實際資本與注冊資本不符等。
2、行為人通過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了公司登記。行為人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的行為是申請公司登記的單位或個人在申請公司登記時針對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即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的。如果實施上述行為不是為登記公司而對公司登記主管部門進行的,則不構成本罪。如利用虛假證明文件與他人簽訂經濟合同,詐騙錢財,則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犯罪,也應依他罪如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行為人只有欺詐登記的行為,但即時被公司登記主管部門發現,而沒有取得公司登記,也不能構成犯罪,但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可依照有關行政法規予以處罰。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是指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何謂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還有待於最高司法機關作出司法解釋。所謂後果嚴重,主要是指使用欺詐手段,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後,非法營利數額較大;嚴重損害公司登記機關的威信;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給國家、社會或公司利害關系人造成嚴重損害等情況。至於其他嚴重情節,則是指除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之外的其他足以認定為構成犯罪的情節,如多次進行欺詐登記公司的;利用行賄方式進行欺詐登記的;出於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卑劣動機進行欺詐登記的等等情形。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即申請公司登記的人或單位。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申請公司登記的人」是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公司設立的人」是董事會,單位犯本罪的,同時也要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犯罪的目的就是為了欺騙公司登記機關,非法取得公司登記。過失不構成本罪,對於確實不知道公司登記條件,或者因工作疏忽造成注冊資本虛假的,不能構成本罪。
(一)虛報注冊資本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1、犯罪的主體不同。前罪的主體屬於特殊主體,即申請公司登記的單位或個人。而後罪的主體則是一般主體,且不包括單位。
2、主觀方面的內容不同。前罪的主觀內容是欺騙公司登記機關,騙取公司登記。後罪則是具有非法佔有公司財物的目的。
3、行為方式不同。前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騙取公司登記的行為。後罪則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公司財產。
4、定罪的情節不同。前罪的定罪情節是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有其他嚴重情節。後罪的定罪情節只是數額較大。
5、侵犯的客體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公司登記的管理秩和誠實信用原則後罪侵犯的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
6、處罰標准不同。前罪的處罰是:個人犯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1%以上5%以下罰金。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罪的處罰是: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與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界限
1、罪名構成形式不同。前罪是單一罪名;後罪是選擇性罪名。
2、主體不同。前罪是申請公司登記的單位或個人;後罪的主體是公司的發起人或股東。
3、客觀行為方式不同。前罪是指行為人在申請公司登記時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騙取公司登記;後罪是行為人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出資。
4、行為發生的時間不同。前罪的行為只能發生在公司成立之前;後罪的行為既可發生在公司在立之前,也可發生在公司成立之後。
5、欺詐的對象不同。前罪的欺詐對象是公司登記管理部門;後罪的欺詐對象主要是本公司的其他股東、發起人、或認股人。
自然人犯本罪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本罪
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㈦ 是否屬於虛假注冊資本罪

如果在增加資本後又抽逃的,涉嫌、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如果之後將抽逃的資本補足的話,我個人認為是不能構成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以上意見,供參考!

㈧ 跪求:虛報注冊資本罪

76.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1)案例

1998年1月,於某、趙某、楊某經過市場調查、論證,決定成立一個由3人共同投資的以機械製造為主,兼營五金配件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於某以坐落於市區內一處臨街房屋(作價20萬元)投資,趙某投資30萬元,楊某投資 50萬元並負責該公司的經營管理。投資的方式、數額確定之後,於某、趙某分別辦理了房屋、貨幣的交付手續。但此時,楊某並沒有投資所需的50萬元資金。為了能順利地通過驗資、注冊,楊某除了拿出自有的10萬元資金外,又背著於某、趙某從朋友處借得人民幣40萬元,並約定注冊後即歸還。經過驗資機構驗資,以「永發」命名的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順利注冊,並領取了營業執照。公司成立以後,楊某從公司的賬戶上將其從朋友處借來的40萬元劃走,歸還給其朋友。由於楊某在公司成立時以 40萬元借款作為出資,公司成立以後,又抽回了這40萬元出資,數額巨大,造成公司剛剛開始經營就因流動資金短缺造成原材料無錢購買,經營無法正常進行,月月虧損,公司面臨破產的境地。楊某的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公司的正常經營秩序,更嚴重的是給另兩位投資人於某、趙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依照刑法第 159條之規定,楊某的行為已構成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

(2)構成要件

刑法第159條規定的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是指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沒有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沒有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本罪的構成要件是:
第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不論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登記注冊前,都要按照公司章程所規定的注冊資本,如實繳納出資,既不能虛假出資,也不能隨意地抽回出資。否則,違反了法律關於公司設立的規定,對於引發比較嚴重危害後果,構成犯罪的,必須依法懲處。
第二,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沒有交付貨幣、或者沒有轉移財產所有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是個行為選擇性罪名,即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兩種行為,只要具備其中的一種,即可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既虛假出資又抽逃出資,就構成了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第三,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的發起人、股東或者單位。這里的公司,是指公司法所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發起人,是指依法創立籌辦股份有限公司的人。股東,是指公司的出資人。
第四,主觀方面是故意。

(3)要注意劃清本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第一,要劃清本罪的罪與非罪的界限。構成本罪,必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給公司、股東、債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累計數額在10萬元至50萬元以上的;②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致使公司資不抵債或者無法正常經營的;公司發起人、股東合謀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利用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所得資金進行違法活動的。那些利用假出資騙取公司登記,或者挪用一部分資金進行公司登記,登記之後,便抽逃出去的行為。這類行為的實質,是公司登記中的欺詐犯罪行為。
第二,要劃清本罪與刑法第158條規定的虛報注冊資本罪的界限。這兩種犯罪的不同點是:一是前者的主體是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而後者的主體范圍要寬一些,還可能包括公司登記中的其他相關人和實施人,如代理人、中介人等。二是前者發生的公司登記過程中和公司成立之後;而後者只發生在公司登記過程中。三是這兩種犯罪在虛假出資、取得公司登記方面有交叉,在實踐中應具體分析。如果虛假出資只發生在公司登記中,而且僅僅是為了騙取公司登記,應當以後罪論處;如果不僅是發生在公司登記中,而且又有抽逃注冊資金的行為,則應當以本罪論處。

(4)刑罰及量刑幅度

根據刑法第159條規定,犯本罪的,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假投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2%以上10%以下的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且對其他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自然人犯本罪的規定來處罰。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虛假出資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