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描寫城市的古詩
1、《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代: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2、《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3、《水調歌頭·定王台》
宋代:袁去華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雲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雲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
4、《聲聲慢》
宋代:曹組
重檐飛峻,麗采橫空,繁華壯觀都城。雲母屏開八面,人在青冥。憑闌瑞煙深處,望皇居、遙識蓬瀛。回環閣道,五花相鬥,壓盡旗亭。
歌酒長春不夜,金翠照羅綺,笑語盈盈。陸海人山輻輳,萬國歡聲。登臨四時總好,況花朝、月白風清。豐年樂,歲熙熙、且醉太平。
5、《曲江春望》
唐代:劉禹錫
鳳城煙雨歇,萬象含佳氣。酒後人倒狂,花時天似醉。
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何事獨傷懷,少年曾得意。
❷ 《唐詩三百首》馬鞍山首日封最新價格是多少
009 杜甫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
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❸ 關於馬的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懍懍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❹ 古詩中的名勝古跡要同一首詩中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
生入瞿塘灧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
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
銀山堆里看青山。
(2)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請你選擇,祝你夢想成真!!!
____名勝古跡聯_____
來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華山釣魚台)
一水繞荒祠此地真無關節到
停車肅遺像幾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
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
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
(合肥包公祠)
忠賢將相
道德名家
(合肥包公祠)
教弩聳高台不為炎劉消劫運
聽松來遠客誰從古佛識真如
(合肥民教寺)
飛騎橋頭論勝負
教弩台上評忠奸
(合肥民教寺)
曹公教弩台尚在
吳主飛騎橋難尋
(合肥民教寺)
萬山拜其下
孤雲卧此中
(黃山文殊院)
高閣逼雲霄舉頭紅日近
遠山收入畫回首白雲低
(黃山玉屏樓)
九匹白練出奇觀.連續奔騰.遠觀
如狼駿驊騮添赤兔
三嶺松濤鳴爽籟.抑揚起伏.乍聽
似千軍健卒赴疆場
(黃山九龍瀑)
去帆疑峽走
卷浪駭江飛
(馬鞍山採石磯大風亭)
相陰陽.度原隰.想前朝創業艱難.只贏
得靈寢盤空.江淮帶郭.黍離離滿目舊
山河.伊何人斯.頓傷心於青袍白馬
省刑罰.薄稅斂.沐當代深仁浩澤.試看
那閭閻撲地.舸艦迷津.瑞靄靄一天新
雨露.登斯樓也.豈獨觀乎綠樹紅雲
(鳳陽譙樓)
廟內無僧風掃地
寺中少燈月照明
(鳳陽龍興寺)
來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華山釣魚台)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黃金
(九華山)
千古詩才蓮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千古詩才蓮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縣琅琊山醉翁亭)
謝宣城何許人.只憑江山五言詩.
要先生低首
韓荊州差解事.肯讓階前盈尺地.
容國土揚眉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登百尺樓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應識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爭光日月.人誰不死.獨將千古讓先生
(安慶徐錫麟烈士紀念樓)
天開圖畫.美盡東南.落日咽孤忠.戰血
醒余千載後
魯酒不溫.高丘返顧.歌風思猛士.江流倒卷萬年來
(安慶大觀亭)
片土寄忠魂.聽檻前萬馬.江聲滾滾.驚
疑征鼓動
孤城俏戰氣.指窗外二龍.山影蒼蒼.飛入酒杯來
(安慶大觀亭)
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縣琅琊山醉翁亭)
謝宣城何許人.只憑江山五言詩.要先生
低首
韓荊州差解事.肯讓階前盈尺地.容國土揚眉
(馬鞍山採石磯太白樓)
登百尺樓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應識四
方思猛士
留一杯土以爭光日月.人誰不死.獨將千
古讓先生
(安慶徐錫麟烈士紀念樓)
天開圖畫.美盡東南.落日咽孤忠.戰血
醒余千載後
魯酒不溫.高丘返顧.歌風思猛士.江流倒卷萬年來
(安慶大觀亭)
片土寄忠魂.聽檻前萬馬.江聲滾滾.驚疑征鼓動
孤城俏戰氣.指窗外二龍.山影蒼蒼.飛入酒杯來
(安慶大觀亭)
❺ 江碧鳥逾白,山清花欲燃,的詩名是什麼
《絕句二首》
【唐】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艷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
注釋
遲日:春天日漸長,所以說遲日。
泥融:這里指泥土滋潤、濕潤。
鴛鴦:一種水鳥,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
鳥:指江鷗。
花欲燃:花紅似火。
❻ 感慨祖國千里江山的詩句
念奴嬌
[宋代]管鑒
登高作賦,嘆老來筆力,都非年少。
古觀重遊秋色里,冷怯西風吹帽。
千里江山,一時人物,迥出塵埃表。
危闌同憑,皎然玉樹相照。
惆悵紫菊紅萸,年年簪發、應笑人空老。
北闕西江君賜遠,難得一枝來到。
莫話升沈,且乘閑暇,贏得清尊倒。
飲酣歸暮,浩歌聲振林杪。
管鑒簡介
管鑒
管鑒 [宋代]
管鑒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後東歸,道經峽州,時管鑒為峽州守,見范成大 《吳船錄》 。淳熙十三年(1186)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詞題所署干支,最遲者為甲辰生日,蓋淳熙十一年(1184)。有 《養拙堂詞》 一卷。
《青玉案》 《阮郎歸》 《西江月》 《西江月》 《鵲橋仙》 《鵲橋仙》 《鵲橋仙》 《南鄉子》 《玉連環/解連環》 《念奴嬌》
[查看143篇詩文]
管鑒的詩
管鑒
《青玉案》
《阮郎歸》
《西江月》
《西江月》
《鵲橋仙》
《鵲橋仙》
《鵲橋仙》
《南鄉子》
《玉連環/解連環》
《念奴嬌》
《念奴嬌》
《念奴嬌》
宋代古詩推薦
宋代古詩推薦
《跋林和靖手書所作三十聊》
《梅花》
《鶯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重山》
《春宵》
《陶者》
《古店》
《鄂州南樓書事》
《袷饗太廟》
《初見嵩
❼ 關於名勝古跡的古詩有哪些
《採桑子》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游泰山-其二》
唐代:李白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游泰山-其三》
唐代:李白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盪難追攀。
《游泰山-其四》
唐代:李白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游泰山-其五》
唐代:李白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❽ 小學一年級背誦唐詩有哪些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詩評】如果說孩子知曉度最高的詩是《鵝》,小學生知曉度最高的詩就是《春曉》。這首詩帶著生機勃勃的意境,以此開篇,不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評】「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是李白對孟浩然的評價。孟浩然的詩,詞句簡約,明白曉暢,易於誦讀。這首又是五絕,字數不多,很適合初學者。《宿建德江》,簡約版的《春江花月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評】不用多說。有華人處即有此詩。《爸爸去哪兒》的片尾曲,前奏就是這首詩。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評】可以玩一個文字游戲,去掉一個「間」字,將這首詩變成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會提升孩子的興致,以及他們對詞的初步感受。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評】春天的感覺,恰如微風拂面,如楊柳依依。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評】讓孩子理解一個老人的心態,學慣用他人的視角看人看事。老人眼中的「兒童」,就是「笑問客從何處來」,如此憨痴爛漫。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評】孩子會問:怎麼又有一個《涼州詞》?解釋一下,這是曲調。詩不一定要有名字,但一定要有名。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詩評】王昌齡是七絕聖手。拿一本地圖,青海、玉門關、樓蘭,讓他/她對國家地理有個初步概念。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評】一口氣讀了好幾首邊塞詩,初步形成類型詩的概念。此詩的時間感、空間感和動態感都很強,氣勢雄渾。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評】送別詩,唐人詩歌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吳、楚,這是上海以及長三角所處的大略地理方位,告訴孩子,春秋戰國時期有過這樣兩個國家。「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也是一種價值觀教育。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評】讓孩子系統地讀幾首王維的詩。王維詩歌中有一種平靜的力量。他的山水詩,不是對景色的簡單描摹,已經到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鳥鳴澗》的意境,讓孩子閉上眼睛,在腦子里靜靜還原那個場景。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評】看似簡單的白話,卻回味悠長,如吃橄欖、如食梅子。冬天教授此詩,正當其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評】告訴他/她什麼是重陽節,古代重陽節的習俗是什麼;讓他/她體會什麼是思鄉,什麼是手足情深。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詩評】王維詩中多「君」字,彷彿在與你對話,可見重情義的君子之風。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評】渭城朝雨又見「君」。送別詩的經典。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評】讀此詩時,正值春節。古代的「元旦」,是農歷新年。正要講一個故事:「古代有個叫做『年』的怪獸……」孩子打斷說:「我早就知道了……」三滴汗。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評】春節過了,孩子快開學了。帶他/她一起去放風箏吧,把這首詩背下來不成問題。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評】讀春天的詩。「草色遙看近卻無」,帶他/她去公園里尋找草地中正在萌發的青草;去看看河畔的垂柳,順帶復習前面學過的《詠柳》。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詩評】春天的景象越來越氣象萬千。白描的手法,讓各種小動物、小植物活躍在紙面上。蔞蒿、河豚都是美味,蘇軾是個饞嘴貓,跟小孩子們心心相印。家在江南的朋友,一定要帶他/她去吃吃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評】正值煙花三月,所以選這首詩。孟浩然、李白,他們居然是好朋友,孩子頓時覺得那是一個多麼厲害的時代。帶他/她去看大江大海,體會什麼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什麼叫「地球是圓的」。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詩評】進入了春的時節,抓住時機多念幾首春天的好詩吧。杜甫的詩,大多是沉鬱頓挫,小孩子不容易理解,大詩兄也不建議這么早給他們念。這是杜甫難得的一篇「小清新」,田園生活的恬淡、鄰里關系的溫馨、生機勃勃的美麗,都是亮點。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評】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這是古代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不能生火做飯。讓孩子體會一千多年前帝都長安的風貌,以及傍晚時分、燈火初上的那種靜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評】清明節必讀。孩子說,她早就會背了。那好吧,放假一周!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評】大詩兄的故鄉,也是孩子戶口本上的「籍貫」。不能忘本。再說,這首詩本身就很美!父女曾經親臨潺潺澗溪,幽草猶在,黃鸝不減。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詩評】明快江南春,濛濛江南雨。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詩評】孩子第一次接觸到詞。描摹江南之春,《憶江南》與上周的《江南春絕句》堪稱雙璧。「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彷彿自己就站在朝日噴薄的船頭,於大江之上順流而下。現代人很難想像,如此壯闊的一條大江,居然能夠澄凈如斯!小孩子會有一點不解:「為什麼說綠色像藍色?」原來,「藍」是古代的一種植物染料。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詩評】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到律詩,而且是七律,56個字,本來擔心背誦下來有難度,沒想到很輕松搞定。這說明孩子的潛能很強大,也說明這首詩真的很朗朗上口。早鶯、新燕,應該還有蝴蝶、蜜蜂,萌物多多。讀上幾遍,感覺真應了那句話:春暖花開時,杭州萌萌噠!杭州離上海不遠,可以全家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評】「還是唐-白居易啊。」沒錯,還是。農歷的人間四月天,花期極盛之後,地面落英一片,細小的、青澀的果子開始掛上枝頭。不過,山裡的桃花剛剛盛開。這是為什麼呢?給孩子上一堂五分鍾的科學常識課——《海拔和溫度對植物花期的影響》。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詩評】話說讀這首詩的時節,真的是漫天「飛雪」、噴嚏連天!大約兩三個月前,不是學過一首《早春》嗎?孩子那時就在問:「有沒有《晚春》呢?」現在,《晚春》真的來了。一看作者,還是這個韓愈呀,哈哈。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詩評】不知不覺,春天就在念詩中過去了,梅雨天來了。夜晚,能夠聽到不遠處公園池塘中傳來的蛙聲。
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詩評】繼續梅雨季。「『梅子黃時日日晴』?上一首《約客》不是說『黃梅時節家家雨』嘛?」這……怎麼解釋?「呃,看這首詩的樣子,大概是快出梅了……」小孩子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等著接受考驗吧。「添得黃鸝四五聲」,可以回憶一下《滁州西澗》里的「上有黃鸝深樹鳴」。比較,對照,總是很有意思。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評】初夏到來。我們去公園里看卷卷的小荷葉,尖尖的荷花苞,還有飛舞的紅蜻蜓。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評】還是楊萬里,還是寫荷花。現在,小荷葉已經舒展開來,小花苞已經綻放吐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詩評】我們讀過白居易的西湖,讀過楊萬里的西湖,現在來看蘇東坡的西湖。夏天的疾風驟雨,來匆匆,去匆匆,彷彿在變魔術。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評】晴西湖、雨西湖,道不盡的夏日西湖!話說,這蘇東坡是有多麼地愛西湖,又多麼地愛喝酒啊。他會不會遺憾,如果西湖的水是酒就好了……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詩評】「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蓮葉無窮碧」之後,相隔幾周,我們接著說荷花。船女們穿著跟荷葉一個顏色的裙子劃入荷池,臉蛋兒跟荷花一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花木蘭、秦羅敷、采蓮女,勞動的少女透著健康的美。
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詩評】依舊采蓮。小女孩哈哈大笑:「這也叫詩?!就這么東西南北地過去?」但是,如此簡單重復的韻律,卻不知不覺就征服了孩子。「田田」,什麼意思?繁盛、廣闊,讀起來從容舒暢,聽上去也悅耳動聽。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詩評】城市裡的孩子,很難親身去體會農村的夏夜,這就是我們的「代溝」。有鵲、有蟬、有稻、有蛙,有朗月、有稀星,趕路人真的不寂寞。「七八個星」有時背成「六七個星」,「兩三點雨」變成「三四點雨」,引發一陣爆笑。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評】跟著李白走,游遍全中國。「飛流直下三千尺」「白發三千丈」「危樓高百尺」……孩子說,李白就是誇張!仔細算一算,白發比樓房還要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評】跟著李白去了一次廬山,再跟蘇軾去一次。可以讓孩子比較比較,唐詩和宋詩有什麼區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在跟我講道理……如果說唐詩是記敘文,宋詩是不是像議論文呀?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詩評】秋天就要來了。我們讀過那麼多漢唐中原人的邊塞詩,現在讀一首匈奴、鮮卑這些「牧馬人」的邊塞詩吧。《敕勒歌》是詩,但更是歌。字句長短有變化,韻律朗朗上口,意境也是蒼茫遼闊,一口氣唱下來,令人「倍兒爽」!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詩評】中秋節快到了。自古中秋第一詩詞,當然是這首《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這么長的詞,居然也能背下來。其實也不是背下來的,是跟著王菲阿姨唱下來的……中秋夜,我們在陽台上舉起望遠鏡,依稀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孩子說,那是環形山。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詩評】第一次學習元曲。大詩兄肚子里的元曲,其實也沒有幾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沒有動詞?對,不需要動詞,這就是漢語言的魅力,就是古詩詞的魅力。不信你看,《春江花月夜》,不也是名詞的「堆砌」嘛。倒也奇怪,這么羅列下來,意境全出來了。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詩評】智者樂水。這里的「樂」,不見得是高興的意思,而是喜歡、親近的意思。在一個冷靜清冽的自然環境里,人可以變得很空靈。讀完這首,我們再回憶一下《宿建德江》吧。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評】仁者樂山。我們曾經去過莫干山,看到山間層層雲霧,「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峰會路轉,我們還會看到「白雲生處有人家」。「霜葉紅於二月花」,孩子會在很多勵志小故事裡看到這一句,這樣的比喻沒錯;不過,也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里看看楓葉,就欣賞那層層疊疊的紅,不必想那麼多。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詩評】秋涼,露重。父女舉頭望月,恰恰看到「月似弓」。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評】去鄉村,去田家,去山裡;去釣魚,去捉雞,去野餐。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詩評】回憶我們夏日讀過的那些《采蓮曲》《江南可采蓮》,再去看看秋天裡的荷塘,「荷盡已無擎雨蓋」,又是另外一番景緻。去江邊的橘園采橘,看看小橘子點綴下,秋末初冬的江南。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評】我們回轉頭來再讀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後,原來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這個李白,真是誇張得沒救了……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評】跟著李白,繼續在大江南北游歷。我們曾經在馬鞍山、在蕪湖,在南京、在崇明,多少次跨越長江,每次經過大橋時,壯觀的景緻都讓我們的鼻尖緊貼著車窗玻璃。
❾ 安徽省馬鞍山市高一語文必須背的古詩詞文言文
高一必修一比較少, 1 *沁園春 長沙[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4 燭之武退秦師 [小考總考,高考不考] 5 荊軻刺秦王 [注意"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這段重點]
必修二也馬上就要學到了,記一下吧4 《詩經》兩首 氓 [重點] 採薇[不是重點] 5 離騷 [重中之重]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小考重點,高考不咋考] 短歌行 [重點] 歸園田居(其一)[重點] 8 蘭亭集序 [重點] 9 赤壁賦 [重點] 10 游褒禪山記 [有一段很重要,我既不清了,好像是進洞又出來之後的感慨,到時候你們老師會告訴你]
必修三必修四也都給你的了,省得你以後問 ③ 4 蜀道難[絕對重點] 5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重點] 詠懷古跡(其三) [重點] 6 琵琶行並序 [序不用背]
7* 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重點] 馬嵬(其二)[不是重點]8 寡人之於國也 [小考重點 ]
9 勸學 [重點] 10* 過秦論 [有一段重點,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列] 11* 師說[幾句很重要,]
必修四4 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不重] 雨霖鈴(寒蟬凄切) []重點
5 蘇軾詞兩首 [都重]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 辛棄疾詞兩首[都重]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李清照詞兩首 [都重]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好像有點多,但我們的確就是這樣過來的,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不同老師要求也不一樣,我們班班主任屬於那種死不罷休型的,所以多了一點,不過並不是每篇課文必須全背,這和初中要求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