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局查檔 調取公司內檔 需要什什麼材料
一、調取本公司資料:
1、企業出具的委託書,加蓋公司公章;
2、委託人的身份證原件及身份證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
二、調取非本公司資料:
經辦人身份證;
律師證或律師事務所介紹信;
法院立案證明;
公安局介紹信;
檢察院介紹信;
一、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存放的企業"內部檔案",包括股東、出資方式比例、章程、變更情況等原始文件,記錄了企業從成立、變更和發展的全過程。
工商檔案的作用,已經絕不是過去計劃經濟下政府審批職能的體現,而是當今市場經濟中法律關系的體現,是建立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的需要,它具體表現在:
1、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個人之間權利與義務的法律關系,工商登記檔案是經濟交往和糾紛案件中的重要文件和證據。
2、為保證企業之間進行規范的合資合作、合同訂立和商業往來,彼此通過查檔和其它渠道來了解對方的資信是必不可少的,這種信用調查可以消除不必要的交易風險,並維護了市場規范誠信的原則。
3、通過工商檔案,可以分析提取大量行業信息、競爭對手的情況,從而為市場信息分析、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異地法律調查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遍布全國的信息網路,發揮自身獨特的信息資源優勢,竭誠為全國用戶提供全國異地企業檔案查詢服務,為企業間的信用調查、律師的法律訴訟以及相關的市場分析提供客觀、全面的基礎信息。
二、工商內檔與工商外檔的區別:
首先,兩種工商檔案的內容和信息量不同。
外檔是各檔案存放地工商局總結和製作的電子信息頁,有時也叫做機讀檔案,跟內檔相比,比較簡單,重要信息一目瞭然,普通人容易看懂。
內容是目標公司的基本信息, 大致包括公司名稱,公司地址, 法定代表人, 成立日期, 注冊資本,注冊號, 注冊機關,營業期限,經營范圍,企業類型,企業狀態(即是正常營業的,還是吊銷的或注銷的),股東情況, 年檢情況。
內檔是各公司自成立起在工商局保存的所有原始檔案的復印,內容很全面,僅僅有關個人身份信息及賬戶信息等,工商局為保護隱私會屏蔽掉。
其次,兩種工商檔案的獲得的途徑和方法不同。
無論外檔或者內檔都是從工商局獲得的, 有工商局加蓋的檔案查詢章。
外檔一般比較容易獲得,一般律師持律師證都能查到, 而且從地級市或者省級的工商局就能列印, 不用非跑到原始檔案存放地的工商局去查。
內檔近年來的調取程序越來越復雜, 很多省市除要求調檔人帶律師證及律師事務所的介紹信外, 還要求有立案證明才給查,有些城市甚至需要審批的, 而且內檔只能到原始檔案存放地的工商局調取。
所以偏遠地區的檔案難度很大,特別是新疆,青海等地連能做的律師港灣都不好找, 所以調取內檔的費用也比外檔高得多。
最後,兩種檔案的用途也不同。
如果僅僅需要了解目標公司的基本情況, 或者用來立案, 那麼查一個外檔就足夠了。
如果要了解目標公司的詳細情況,或者要作為訴訟證據使用,就一定要調取內檔了。
有時, 有些省市的工商局,在調檔人沒有立案證明的情況下,不給調取內檔, 那麼這時如果確實需要內檔作為訴訟證據的話,就可以先查一個外檔立上案, 拿到立案證明後,再去調取內檔。
Ⅱ 到工商局調檔需要哪些資料
到工商局調檔需要資料:
營業執照副本原件
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公司公章
委託書(可以到工商局調檔窗口在填寫)
Ⅲ 公司檔案調取管理辦法
檔案的調取:
1、一般性檔案的調取,先填寫《檔案查閱登記表》,經部門負責人和檔案負責人批准後,方可查閱或復印檔案,歸還時寫明注銷日期;
2、公司秘密檔案、圖紙、資料不得外借、復印,只能調閱。調閱時必須填寫《檔案調閱申請單》,屬「絕密」、「機密」檔案必須由董事長或總經理批准後方可調閱,歸還時進行注銷;「秘密」檔案由調閱部門負責人簽字同意後方可調閱,歸還時進行注銷;
3、借出的文件必須按時歸還,否則將對借出文件人員進行處罰;
4、查閱檔案時,嚴禁在案卷上塗改、劃圈、批註、折卷、撕頁、剪裁等;
5、檔案管理員應根據公司的需要整理檔案資料,並做好相關的統計。
Ⅳ 工商檔案遷出問題
公司法在其變遷過程中,特別是在股東人數眾多、股權較為分散的情形下,股東主權的原則已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董事會的許可權隨之增強,原本由股東(大)會決議的許多事項轉由董事會作出決議,公司的意思決定機關事實上已經分解為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因此,董事會對享有最後決定權的事項所作的決議,自然也應當屬於公司的意思表示.
至於用10幾年前變更地址的決議,要去當地的工商局問才知道!
Ⅳ 工商局檔案科調檔需要什麼手續
工商調檔,我去年做過一次,因為物理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沒辦法只能去網上看看能不能找別人幫我做,後來在支付寶上發現了!原來萬能的支付寶真的是什麼都可以做,支付寶搜:工商調檔 你會來感謝我的
Ⅵ 公司遷到新的地址,在新的工商局進行工商登記變更後,原有的工商檔案是否也提交到新的工商局
不同歸屬地辦理營業執照變更
1,到新地址所在地工商部門辦理移送企業登記檔案版通知函,辦理時需要提交的資料權:(1)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3)股東會決議;(4)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的公司章程修正案;(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住所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6)新住所使用證明;(7)《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資料齊全當時就可取到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及《關於遷址變更登記的通知》。
2,憑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函到原來工商登記部門辦理工商資料轉出手續(資料由兩地工商部門進行郵寄),舊地址工商部門接受移送企業登記檔案通知函後出具企業遷出核准通知書給企業。
3,手續辦理後等待新地址工商部門接到企業工商資料後給企業電話通知,帶上企業遷出核准通知到新工商部門辦理具體的地址變更事宜(填一份變更登記表、指定委託書、)手續辦理完七日後帶上《關於遷址變更登記的通知》到領證窗口領取新的營業執照。
Ⅶ 企業調取工商登記檔案需要什麼材料
一、調取本公司資料:
1、企業出具的委託書,加蓋公司公章;
2、委託人的身份證原件及身份證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
二、調取非本公司資料:
經辦人身份證
律師證或律師事務所介紹信
法院立案證明
公安局介紹信
檢察院介紹信
Ⅷ 公司工商登記遷移到外省市如何辦手續
國務院《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九條企業法人分立、合並、遷移,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准後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開業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規定:
第四十二條 企業法人遷移(跨原登記主管機關管轄地),應向原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遷移手續;原登記主管機關根據新址所在地登記主管機關同意遷入的意見,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撤銷注冊號,開出遷移證明,並將企業檔案移交企業新址所在地登記主管機關。企業憑遷移證明和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向新址所在地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所以,請你先到原登記機關辦理相應手續。
Ⅸ 現在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是參照《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辦法》還是《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用的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工商[1990]334號)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更好地發揮檔案在個體工商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進個體工商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個體工商戶檔案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個體工商戶登記、監督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有查考價值的各種文件、證件、照片、音像等歷史記錄,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個體工商戶監督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本辦法管理個體工商戶的檔案,同時接受同級國家檔案管理部門的業務監督與指導。
第二章檔案的建立
第四條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必須建立個體工商戶檔案,設置檔案室和檔案存放專櫃。檔案室要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第五條個體工商戶的檔案,應按戶建檔,一戶一檔。
第六條個體工商戶檔案由登記資料、日常監督管理資料及其它有關資料組成。
登記資料包括:
(一)開業登記材料。指申請書、申請開業登記表、從業人員的身份和資格證明、經營場地使用證明、有關部門批件等。
(二)變更登記材料。指申請變更登記表、收回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等有關材料。
(三)停、歇業登記材料。指申請停、歇業報告,申請停、歇業後收回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等有關材料。
日常監督管理資料包括:
(一)驗照、換照過程中形成的所有材料。
(二)停業整頓,注銷、吊銷營業執照等有關材料。
(三)先進事跡記載和表彰獎勵決定。
(四)縣級以上黨代表大會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團體委員的資格憑證。
(五)違章、違法行為的處理決定及執行情況的記錄。
第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內部各有關業務部門,在對個體工商戶進行登記和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中,應將有關材料及時、完整地移交給發照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檔案室歸檔。
第八條檔案管理人員接收檔案時,要檢查案卷內容,符合要求的予以接收,並辦理檔案移交手續。
第九條檔案管理人員接收檔案後,應按個體工商戶從事的行業、分布區域、組織形式、開業年度等項目分類編排歸檔順序,填寫檢索卡片、檔案目錄登記簿。
每戶檔案內,要有收進的文件、資料和證件的目錄。
臨時經營戶的檔案,要單獨存放、編號。
第三章檔案的利用
第十條檔案管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除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國家機關外,其它單位和個人一般不得借調和查閱檔案。因特殊情況必須查閱檔案的,報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准。
借閱檔案,要遵守檔案借閱制度。
第十一條對違反檔案借閱制度,擅自修改塗抹、標注、抄錄、轉借、復印、抽調、銷毀檔案內容的,要追究責任。
第十二條有關單位需查詢個體工商戶的檔案時,要持有單位介紹信。
查詢檔案應交付查詢成本費(公、檢、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除外)。
第四章檔案的管理
第十三條個體工商戶的檔案要妥善保管。檔案室要有防盜、防潮、防蟲、防火等安全保管設施。
個體工商戶被注銷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後,對其檔案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個人擅自銷毀。
第十四條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理檔案要嚴格遵守檔案保管、檔案借閱、檔案員職責等制度。
第十五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檔案管理機關對需要移交給檔案管理機關的檔案,應當依照國家檔案法和有關規定,共同確定移交檔案的種類、日期等事宜,及時辦理移交手續。
第五章檔案的保管期限
第十六條保管期限從個體工商戶注銷登記和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分為永久、長期、短期。
(一)永久性檔案保管期在50年以上。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應列入永久性保存檔案。
1、生產在全國或國際上有聲望的名、優、特產品的個體工商戶;
2、獲得國家、國際發明獎或取得專利的個體工商戶;
3、年創匯額在50萬元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4、戶注冊資金20萬元以上或是當地戶均注冊資金50倍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5、年營業額達50萬元以上或是當地戶均年營業額50倍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6、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檔案管理機關認為有必要作為永久性保存的檔案。
(二)長期性檔案保存期為16-50年。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應列入長期性保存檔案。
1、戶注冊資金10萬元以上或是當地戶均注冊資金20倍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2、年營業額或收入連續三年超過20萬元或達到當地同行業年戶均營業額30倍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3、縣級以上黨代表大會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團體的委員或連續三年受縣級以上單位表彰的先進人物;
4、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檔案管理機關認為應長期保存的檔案。
(三)除永久、長期保存的檔案外,均為短期保存檔案。短期檔案保存期在15年內。
第十七條短期檔案的保存、銷毀時間,由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縣級檔案管理機關協商確定。
第十八條銷毀檔案時,要有登記目錄。登記目錄作為永久保存的檔案予以保管。
銷毀檔案要依照檔案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的建立、移交和銷毀情況按年度進行統計。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一九九0年十月二十九日
Ⅹ 企業調取工商登記檔案需要什麼材料
一、調取本公司資料:
1、企業出具的委託書,加蓋公司公章;
2、委託人的身回份證原件及身答份證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
二、調取非本公司資料:
經辦人身份證
律師證或律師事務所介紹信
法院立案證明
公安局介紹信
檢察院介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