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放之前四平叫什麼名字
叫做四平街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四平街道東、道里行政權合一,信滿州國國務院指令設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館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長。四平街從此與梨樹縣脫離隸屬關系,直接隸屬奉天省。
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1日,偽滿洲國肢解東北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縣肢解出來,建置偽四平省。偽四平省公署設在原四洮鐵路局辦公樓(今四平市愛齡奇醫院內)。偽四平省領四平市、公主嶺市、通陽縣、梨樹縣、雙遼縣、東豐縣、懷德縣、長嶺縣。
(1)四平山門鎮工商局電話擴展閱讀:
四平的發展歷程
1949年5月,中共遼北省撤銷,四平隸屬遼西省。
1954年7月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撤銷遼西省;8月,四平市劃歸吉林省管轄。
1983年8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四平地區,組建新的四平市(地級市),實行市領導縣的新體制。四平市設鐵西區、鐵東區,另轄懷德縣、梨樹縣、伊通縣、雙遼縣。
1985年3月,撤銷懷德縣,設立公主嶺市(省直轄地級),伊通縣劃歸公主嶺市管轄。四平市轄梨樹、雙遼2縣。
2013年9月18日,公主嶺市正式成為吉林省省管縣試點城市,賦予地級市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
『貳』 工商銀行總行投訴電話
湖北利川市濱江路,工商銀行,服務不好,個體,咨詢業務是高態度,不像以前的工行了,應該中國是文明社會。
『叄』 三門縣健跳鎮永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招聘信息,三門縣健跳鎮永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怎麼樣
釘釘企典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上面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三門縣健跳鎮永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於2017-10-23,注冊資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何昌星,公司地址是浙江省三門縣健跳鎮永豐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31022MA2AKPB15X,行業是投資與資產管理,登記機關是三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本村集體資產管理及物業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三門縣健跳鎮永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工商注冊號是331022000089676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肆』 四平位於我國哪個地理位置
四平市為吉林省轄地級市,四平市位於東北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東遼河下游,遼寧省與吉林省的交界處。地處吉東低山丘陵與遼河平原過渡地帶,東依大黑山,西接遼河平原,北鄰長春,南近沈陽,以京哈鐵路為界,東部屬丘陵地區,西部為松遼平原的一部分,地勢稍有起伏,吉林哈達嶺在境東部。境內主要河流為東遼河及其支流,邊緣地區還有西遼河、伊通河、輝發河等。四平市區處市域南部端點,北臨條子河,東有大黑山,中部地勢十分平坦;東南高,為低山丘陵地帶,西北低,為波狀平原地帶,城區被北、東、南三面丘陵環繞,形成簸箕形盆地,「簸箕口」朝西。市區分為鐵東、鐵西兩個區。轄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
四平居東北交通中心,公鐵交通十分發達,是哈大、平齊、四梅鐵路交匯處。四平車站是東北十大客貨混合編組站之一,一晝夜編組和通過客、貨列車百餘列,並有京哈、集錫、明沈三條干線公路由此經過。是東北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四平戰役發生於此,有「英雄城」之稱。又是吉遼兩省經濟交流的「橋頭堡」。
追溯四平市的歷史,兩漢至西晉時期屬古夫余國境域。南北朝時期東境臨近高句麗地,西境為契丹地。唐朝大部分屬渤海國夫余府,設夫州,治夫余縣,即今四平市西的一面城。遼代屬東京道,改夫州為通州,夫余縣改稱通遠縣,仍為州治所在地。
可以說,一面城是四平最早的名稱,在今東城鄉仍有一面城村,尚有遺址。
金代為咸平路韓州。元朝屬開元路。明朝屬遼東都司賈道站、漢州站。到了清朝,屬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札薩克領地。乾隆年間,「民人」越邊潛入蒙旗,私墾蒙荒,蒙旗札薩克並不驅逐,而且「違禁容留,收租自養。」1803年(清嘉慶八年),清政府准許「民人」出邊在禁地墾荒,使這一片游牧地被開墾出來。由於「民人」日眾,漸成村落,在這一帶便形成許多小屯子,後來這些小屯子都劃歸昌圖廳管轄。1821年(清道光元年),在買賣街(今梨樹鎮)設分防照磨,轄一面城一帶,仍隸屬於昌圖廳。1877年(清光緒三年),置伊通州。1878年(清光緒四年),在開發地段上設奉化縣,縣衙署設在買賣街,劃歸盛京將軍管轄。在奉化縣下設9個社,今四平市區是新恩社治所,到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今四平市區還只是個幾十家農戶的小屯子,當時周邊的村屯還有海豐、藺家河口、四門苗家、張家窩棚、一面城等。當年新恩社治所設在四平街,既今遼寧省昌圖市老四平鄉。新恩社所轄的20幾個自然屯平安堡、條子河、雙樹林、學家窩堡、小邊、亞胡蘆泡、義和屯、程家窩堡、薄落林子、六家子、老爺廟屯、遮馬背、河夾信子等,在四平市設治前一直隸屬於梨樹縣。這些村屯今天多已擴入四平市區或郊區。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東省鐵路公司續訂合同》,決定修築哈爾濱至旅大的支線。當年即進入四平地段實地勘察,並決定在此設站。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中東鐵路南滿支線旅順口至公主嶺區間通車,四平始稱「五站」,這是四平的第二個名字。
「五站」之名的由來,得從沙俄修建中東鐵路南滿支線說起。當時火車站按序號排列和稱謂,從寬城子(今長春)為起點,向南算起,每隔30公里設一個火車站,范家屯為第二站,公主嶺為第三站,郭家店為第四站,因此,排到四平為第五站。火車站名叫開之後,地名也隨火車站名,人們也稱四平為「五站」。
五站叫了一段時間以後,又改成「四平街站」。過去,在東北地區的地名中叫四平街這個名的地方竟有十幾處。在淪陷時期出版的《滿洲地名大辭典》中,便載入了5處:西豐縣(今東豐縣)有個四平街,桓仁縣有個四平街,梨樹縣有個四平街,昌圖縣有個四平街,還有個四平街驛。這其中,梨樹縣的四平街和四平街驛即是今天的四平城區,前者是指四平道東區,即今天的鐵東區;四平街驛是指當年的「滿鐵附屬地」,即今之鐵西區。後來為了避免混亂,人們把昌圖縣的四平街改稱「老四平」,將東豐縣的四平街改稱「小四平」,以示區別。二十世紀80年代地名普查時,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分別給以確定,「老四平」、「小四平」便成為那兩個地方的正式地名了,這樣一來,在四平附近,便只有一個「四平」了。
當年設火車站時,周圍的村屯很多,為什麼選擇了四平街這個名字呢?前邊說的老四平,距四平火車站7.5公里,在車站的正西方,那時老四平已是這個地方最大的集鎮,它下轄20個自然屯,為附近村屯政治、經濟、商貿的中心,糧食、土特產品的集散地。因此,中東鐵路雖然在一面城設了五站,後來還是用了「四平」這個知名度較高的名字作為最終的選擇。這是四平的第三個名字。
五站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改稱四平街的呢?有3種說法:第一種說法:「1931年四平街正式用於火車站名,稱四平街站,廢除五站名,將原四平街屯改稱老四平。」第二種說法:原叫五站,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將五站改叫四平街站。第三種說法: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時,正式站名就叫四平街站了。有這么一個故事,有個日本人叫安藤岩喜,他寫了一本書,名叫《四平街的趣味》,在此書中他寫道:在日俄戰爭後不久,作者來到四平街,在火車站的站長辦公室里,作者驚奇地發現,牆角放著一個俄國人留下的站牌,在這個惟一的紀念品上,用俄文書寫的站名恰恰是「四平街站」。作者由此推斷,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時,也就是說在日俄戰爭之前,正式站名就改叫四平街了。退一步說,這個俄國站牌至少可以說明,早在日本人接管中東鐵路之前,俄國人已經稱五站為四平街站了,而且已經掛上了俄文的站牌子。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沙俄在火車站前開辟了一、二、三馬路街基,市面上小商小販、小作坊逐漸增加,陳家館子、吳家館子、廣和棧旅店等均在本年開業。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四平街站正式售票。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據《滿鐵統計》記載:本年末四平街滿鐵附屬地居住人口共62戶658人。次年日本人在「滿鐵附屬地」開辟中央通(今英雄大街東段)街基,在火車站周圍逐漸形成了街區的雛形,此時四平街「滿鐵附屬地」面積為5.3平方公里,這是四平的第一塊街區。
火車站從老四平那裡借用了四平街的名字後,不僅五站改名為四平街站,以火車站為中心不斷擴大的新街區也隨著叫四平街了,「一面城」、「五站」這兩個名字漸漸被人忘卻了。四平街的工商業越來越繁華了,新「四平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而「老四平街」則變得默默無聞了。
這里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老四平究竟距火車站多遠?有幾個資料都稱「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為四平街站。」「五站正西二里多地有一自然屯,名四平街,稱五站的同時,移四平街名代車站名,五站與四平街站同時並用。」另有資料載:「四平這片土地隸屬奉化縣新恩社,治所即今老四平街,……該地距四平街站15華里。」在近期出版的地圖上,我們不難找到四平與它正西的老四平,從四平火車站到老四平的直線距離約8公里左右。如果當年那個叫四平街的自然屯距車站僅「二里多地」,那麼從火車站向西,不會超過條子河,因而它早已被包容在鐵西區英雄大街南側老街區的什麼地方,不會是今天的老四平。當年那個新恩社駐地的老四平,今天究竟在哪裡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事實上,早在此地還是個只有幾十家農戶的小屯子時,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已經使它成為當時昌圖府和科爾沁左翼各旗糧食、牲畜等產品的集散中心,因此中東鐵路才在此設站,而且民國年間平齊線、四梅線鐵路修築時,均在這里與中東鐵路接軌,於是四平街成為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無論在交通上還是在戰略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隨著各行各業的興起,四平街的城市范圍以鐵道為軸向兩側擴展,除主要商業街的興建之外,還興建了許多市政設施,如1927年(民國十六年)興建橫跨鐵路、連接道里和道東的昭平橋(今天橋)等。
道東原本是一面城、黃家屯等幾個自然屯,1921年(民國十年),經梨樹縣公署知事尹壽松開辟為新市場,由「四平街新市場辦事處」兼管行政。翌年設四平街村。1922年(民國十一年),梨樹縣第二區從八盤碾子遷至道東,道東便成為區級政府所在地,這是四平的第二塊街區。
新市場街區加上「附屬地」的面積,此時四平街的總面積達到6.79平方公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由日本軍方策劃、導演,於10月15日成立「四平街市政公所」作為偽政權主掌道東的行政機構。1932年道東、道里總面積約9.99平方公里。1933年,偽滿洲國認為該地「商業人口未臻繁盛,不易設市政公所」,便取消了市制,仍歸梨樹縣管轄。繼之,成立梨樹縣四平街聯村辦事處,1936年改稱四平街公所。
四平的北站為四洮鐵路局駐地,此前稱四鄭鐵路工程局,創建於1916年(民國五年),隸屬交通部東北交通委員會。北站未專設行政機關,戶籍、民事、建築、公安均由四洮鐵路局直接管理,不受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和梨樹縣第二區轄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四洮鐵路經營權被「滿鐵」吞並,行政管理權自1932年由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取代。這是四平的第三塊街區。
1937年7月1日,偽滿洲國國務院設四平街市。同年12月1日,日本宣布「治外法權」撤銷,將「滿鐵附屬地」行政權所謂「移讓」當地「政府」,原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變為偽四平街市公署。至此,四平的三塊街區合為一體,由偽四平街市公署統一管轄,與梨樹縣脫離隸屬關系。
四平街名是借昌圖縣四平街(今老四平)之名,先為火車站名,後演變為市區的總稱。這些今天已基本達成共識。那麼「四平街」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
公認的一種說法是,老四平距四周幾個較大的集鎮距離相同:東至半拉山門,西至八面城,南至鴜鷺村,北至買賣街(今梨樹鎮),距4個集鎮皆為20公里,故名四平。《昌圖府志》中對此有相同的記載:「其道里距離皆相若,為四達之衢,故以為名。」
第二個說法接近前一個,因此地是哈大線、平齊線和四梅線的交叉點,有四通八達的意思。按這個說法「四平」之名是產生於這些鐵路建成之後,而不是在此之先,而且「四通八達」與「四」、「平」也有些牽強。
第三種說法是,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弘歷巡幸吉林途經四平街(老四平)時,見此處地勢平坦,四望無垠,因此以「四平街」名之。
第四種說法,二十世紀80年代有專家考證,說四平系滿語,直譯為錐子,指此地一條河流又細又直,象錐子一樣。
1941年偽滿洲國成立四平省,四平街市為省會,轄四平街、公主嶺、通陽三縣。1945年四平街為遼北省省會。1947年6月將四平省、興安南省合並,稱遼北省,仍存四平街市,但略去「街」字,改四平街市為四平市,省公署駐四平市。四平街站亦改為四平站。此後,市郊再度擴延。到1948年四平解放前,城鄉總面積達到24平方公里。1949年撤銷遼北省,改屬遼西省。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四平市劃歸吉林省管轄。1958年設立四平專區,專員公署駐四平市,為專區轄市。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四平地區,設立省轄地級四平市。四平地區撤銷後,所轄懷德、梨樹、伊通、雙遼4個縣劃歸四平市管轄。同年12月22日,四平市下設鐵東、鐵西兩個區
『伍』 張家界鳳凰旅遊
從上海浦東機場啟程約2小時到達張家界荷花機場。當地氣溫和上海差不多。事先從網上聯系了張如風導游,張導親自來接我們,晚上住市區(2星).
早上9:00左右到達森林公園門口。買票入內後,通過天然氧吧右面的那條路進入金鞭溪景區。整個景區分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楊家界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等四大景區。金鞭溪是我們遊程的第一站,是一個幽靜的峽谷地帶,兩邊巨石林立,在峽谷底抬頭往上看岩石風貌,並有流水潺潺的小溪環繞,溪水很涼,沁入心菲。張家界的岩石都是石英砂岩,三億八千萬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運動開始漸漸抬升,海底的岩石凸露出來,再經過長久的風化、斷裂形成了目前的景觀。可以想像再過幾億年,嚴重的風化可能使這些景觀不復存在。由於是石英砂岩,當夕陽的余暉灑落一片,石英砂的反光使得岩壁金光燦燦,非常的秀美。沿途的神鷹護鞭、金鞭岩、劈山救母、定海神針等景點,由於岩石形似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取了這些名字。還看到岩石上有好些猴子,當有人餵食的時候,他們就結伴下山來,很有意思。金鞭溪以幽見長,可惜這是旅遊團必去的景點,由於遊人較多,其中的妙處無法完全體會。整個7月張家界沒有下過雨,相對溪水較少。隨後來到紫草潭,原先這里都是造紙用的紫色草,把整個潭水都映成了紫色,但有一次紫草被山洪沖走了就再也長不出了,美好的景象只能在腦海里想像了。過了紫草潭,就是千里相會.據說是秦始皇的一位邊陲大將,立功之後,回都領賞時,路過這里偶遇土家阿妹而發生了一段盪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下半段的風景點不多,一個小時後我們就來到了水繞四門.因金鞭溪、索溪、鴛鴦溪、龍尾溪四條溪流在這塊不足200平方米的山谷盆地里盤繞匯流。四周峰岩奇秀,溪流潺潺,竹茂樹繁,花香鳥語,奇峰石壁間有一個芳草萋萋的綠洲,幾條山溪切割出東南西北四道山門,人稱水繞四門。在水繞四門吃完午飯,我們便坐百龍電梯上袁家界.我們今晚就住那了。
安頓好住的地方,我們便去武陵源的精華游覽線天下第一橋,後花園,迷魂台.這條游覽線全部建在懸崖邊上,而它的下面就是以幽見長的砂刀溝游覽線了.不過它呢現在是很少有人走了.天下第一橋是因它的橋孔垂直高度是350米,是迄今發現的最高的一座天然是石橋.後花園和迷魂台有」擴大了的盆景,縮小的仙境」之美稱.
在山上看星星的感覺真好.
環保巴士至天子山景區
早上八點多出發先來到大觀台。這里是看日出的地方,但由於天氣不好,山裡有霧散不去,所以沒有看到日出。一路走去,看到許多山裡的新奇物件,有蜥蜴、螳螂、屎殼郎等等。用心去觀察,就能看到許多別樣的景緻。來到仙人橋和天子座、神雞琢食、一步難行等景點。天子山景區和金鞭溪景區完全不同,是站在山頂往下看,視角很廣闊,能夠領略群山的氣勢。在這里可看天子山的全景.往下走可看仙人橋(這也是一座天然石橋),神雞啄食,一步難行等景點.在神雞啄食上面可看十里畫廊的全景.
在大觀台吃完午飯我們就往楊家界開拔了.
楊家界景區是因拍<<烏龍山剿匪記>>而出名.游覽烏龍寨,三道鬼門關真絕,第三關肥胖者肯定難過去。張導還講述了當年剿匪的真實故事,其中有一位金姓土匪被教化後,派往朝鮮,還立了戰功後被赦免了.
早飯後坐環保巴士到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遊玩。賀龍公園里的畫仙陶醉圖非常有氣勢,然後到天女散花。今天的這幾個都是旅遊團必去的景點,人很多,和昨天的景點比起來就不怎麼樣了。不過神堂灣,點將台還是很有看點的.看完這些我們就坐索道下山看十里畫廊的三姐妹,全家福,頂天樓等景點後,我們就出了武陵源大門.車行近一個小時之後到達張家界市,住在導游介紹的火車站邊上的金太陽酒店內。
提示:景區內運行的中巴都是招手即停,不另外收費。但人坐滿後就不停了,絕不會超載,保證在山裡行車的安全。據說車內還有限速提示,一旦超過40碼就會有提示音。但我們都沒有聽到過。車上統一坐套、播放張家界風光碟片,司機統一著裝、帶領帶,很正規。只是要暈車的朋友們得提前吃好葯片,拐彎的山路很多,容易出現暈車的情況。
導游:大力推薦張如風導游。網上關於他的評價很高,我也是在網上看到別人的介紹才找到他的。即使是一個遊客他也同樣帶的,人好得沒話說。即使他結束導游服務,我們前往鳳凰古城,有一些問題仍會打電話問他,他都給予解決或關照。感覺好像是我們在張家界的一個親戚在陪我們遊玩。誰能保證出外旅遊不碰到一些意外情況呢?有這樣的導游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早晨6:30在鬧鍾的幫助下起個早,而去猛洞河漂流的車也來到所住賓館來接,車行2個半小時到達王村,王村因80年代的電影《芙蓉鎮》而名聲大噪,後改名為芙蓉鎮。著名的五里石板街是由當時的民間商人出資鋪路至碼頭。那裡的田螺由於水質好,有 「天下第一螺」的美稱。午飯後繼續行車40分鍾,到達哈尼宮漂流出發處。
一路上張導還給我們介紹民俗,苗家有非常奇特的規矩:原先不和漢族通婚,為保證自己的民族部落不會衰亡,所以規定男女必須在趕集市的時候,以對歌來傳情。如果雙方有意,男方可踩女方的鞋跟,拉拉女方的衣角給予暗示。然後談戀愛懷孕生子,生完孩子說明你有孕育孩子的能力,男方才會迎娶新娘入門。所以有「背著娃娃談戀愛」這么一怪。而土家族的民俗相對比較保守,不允許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必須奉父母之命媒唆之言。女孩出嫁的時候習俗為哭嫁,一定要哭得很傷心,邊哭邊唱很多歌來罵狠心的媒婆,這樣才被視為好姑娘。土家族和苗族在服飾上唯一的區別就是衣領,土家族有領、苗族沒有衣領。導游還為我們唱了苗族情歌和土家哭嫁的歌,為遊程增色不少。
飄流的橡皮艇一隻坐10個人,由一個船工掌舵,雖然穿著一次性雨衣,但和其它船上的遊客一打水仗還是會濕的。由於剛下過雨,山裡騰起朵朵白雲,兩岸青山幽遠,白雲漂逸,有如神仙的住處。沿途幽谷美不勝收,不虛「天下第一漂」之美名。期間還有三個漂亮的瀑布,我們請船工幫忙把橡皮艇撐到瀑布下,任由瀑布冰涼的水瀉在我們的頭上、身上,著實瘋玩了一把,好過癮,未見有其它艇有這樣的,很刺激。船工還為我們唱起了山歌,四五十歲的人嗓子依然很亮。最後到達終點的平灘,我們船上五、六個人實在不捨得離開美景,索性跳進河裡游泳。總共漂了四個小時,非常盡興。
張導一直等在終點,隨後回芙蓉鎮,宿天下第一螺飯店,60元/間標房,網上有該飯店的介紹。
晨,到聽濤山莊走走,這原是土家王的行宮。參觀門票5元,裡面有初夜樓及土家生活用具等一些展出和介紹。可以提供住宿、吃飯,如果睡的是土家司的牙床的話,是80元/間。原來該山莊是依著瀑布而建的,很多芙蓉鎮的宣傳照片都可以看到,但現在瀑布無水,不過我仍在山莊內拍了好多照片.接著來到王村一小,裡面的二層樓房是1921年美國人造的天主教堂,外牆抹著黃泥巴,校舍雖然比不上城市學校的設施,但一點也不影響孩子們嬉戲、學習和成長。我站在教室門外,聽著語文老師富有激情地朗讀課文並帶領孩子感受文字的魅力,象是回到了純真的求學時代,心靈得到了一次純凈和滌盪。聽了近一個多小時,非常感嘆農村的孩子雖然條件差一點,但求知的願望是那麼強烈,上課沒有一個孩子開小差;城裡的孩子物質條件好,學習卻很被動,感覺不到學習過程的樂趣。
石板街兩旁都是小店鋪,少數民族的織錦很漂亮,很多還是手工編織的,贊嘆他們對於色彩的感覺,能把那麼多鮮艷的絲線織成漂亮的手工藝品。
告別導游下午坐車去鳳凰.從新橋上走過來到江邊的閱江樓旅館。該旅館處於新橋和跳岩之間,依著沱江,能從房間內看到沱江的景色,而且三樓有一個很棒的觀景露台,我們時常在露台上吃西瓜,和著江邊的小風,觀那些遊人在沱江中游泳嬉戲,常常就這么坐著聊天至深夜都不肯回房睡覺。和虹橋、跳岩附近的旅館相比,房間內條件要好很多。虹橋附近真正的吊腳樓旅館設施實在太差。雖然閱江樓的位置不是太中心,但反而避免了遊人如織的嘈雜。
我們放下行李之後,直奔虹橋風雨樓附近的大使飯店。酸豆角、血耙鴨非常好吃,價錢也不貴,六個人點四、五個菜才120元。酒足飯飽後,在古城內閑逛。
早晨6:30起個早,遊客的喧鬧聲沒有了,小城還沉浸在睡夢中,耳邊是當地人用棒槌敲打洗衣服的聲音。踩著第八套廣播體操的音樂,很多當地老年人在沱江邊甩手做操。我們在晨曦中慢慢地走,感受著古城的原汁原味。虹橋北面晚上擺的是小吃攤,早上就是當地人的菜市場。我們也擠在其中看看小販叫賣黃色的南瓜花(這在上海從來沒有見過),看看當地人用背簍背著小娃娃買菜,感受市井生活氣息。接著晨曦門附近的一個亭子上傳來的二胡聲把我們吸引了過去,原來是一個京劇愛好者隊伍,迎著朝陽在練嗓子。再順著亭子邊的石階爬上假山頂,那裡有二十來個當地中年婦女剛放下手中買的菜,在跳集體舞。他們從隨身小包內拿出一個物件,將一層層包的布打開,原來是廚房內盛菜的小碟子。再掏出個訂針箍帶在手指上,就這兩樣勞動人民最常用的物品,居然是老太太們的跳舞道具。他們有節奏地用戴著訂針箍的手指扣擊碟子,還不斷地變化著隊形,真正是自得其樂。從假山上下來,我們又來到萬民塔附近,那兒有好幾組當地中年男子在玩「滾錢游戲」,每人一個銀元從斜靠在樹上的木板滾下來,滾得最遠的那個還要投中另一個目標才算贏,有些類似童年玩的打彈子游戲。
就這樣,我們在晨曦中感受當地的民風、民情,試圖深入體會當地居民的生活、娛樂。早上、夜晚的鳳凰真的很美,美在安靜、美在自然。不會有很多人一路上圍著你,要你坐船、吃飯、住宿等等。就應該在清晨和夜晚出來遊玩,大白天就回旅店睡覺。
我們就過了一天這樣的閑適生活。白天睡覺、下午泡吧。虹橋東面的回龍閣酒吧的冰激淋真不錯。酒吧內還有很多照片和情侶遊客的留言。讓你可以想像其中的浪漫故事。鳳凰的遊客大多是從廣東、福建過來的學生或是情侶,簡直成了小資者的朝聖之地,「不到鳳凰非小資也」。鳳凰古城內到處有賣冰涼粉,有如瓊脂般的透明,入口即化,很好吃。還有薑糖,有很多店的門口有一個奇怪的大鐵鉤。那是做薑糖時乘熱進行拉拽的工具,拉長的薑糖就象美女的金色長發,我們還用DV把整個薑糖製作過程拍攝下來。很有意思。
下午在汽車站坐大巴返回張家界,晚飯後坐22:00的東航航班回上海,8天全程順利結束
『陸』 河南三門峽傳銷
三門峽這邊很多外地人在搞傳銷~這邊因為外來人口比較多,所以大家見怪不怪了,你到三門峽也很好找他們~城市比較小~你到市中心等著就有可能碰到
『柒』 四平是是什麼意思
四平市為吉林省轄地級市,四平市位於東北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東遼河下游,遼寧省與吉林省的交界處。地處吉東低山丘陵與遼河平原過渡地帶,東依大黑山,西接遼河平原,北鄰長春,南近沈陽,以京哈鐵路為界,東部屬丘陵地區,西部為松遼平原的一部分,地勢稍有起伏,吉林哈達嶺在境東部。境內主要河流為東遼河及其支流,邊緣地區還有西遼河、伊通河、輝發河等。四平市區處市域南部端點,北臨條子河,東有大黑山,中部地勢十分平坦;東南高,為低山丘陵地帶,西北低,為波狀平原地帶,城區被北、東、南三面丘陵環繞,形成簸箕形盆地,「簸箕口」朝西。市區分為鐵東、鐵西兩個區。轄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
四平居東北交通中心,公鐵交通十分發達,是哈大、平齊、四梅鐵路交匯處。四平車站是東北十大客貨混合編組站之一,一晝夜編組和通過客、貨列車百餘列,並有京哈、集錫、明沈三條干線公路由此經過。是東北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四平戰役發生於此,有「英雄城」之稱。又是吉遼兩省經濟交流的「橋頭堡」。
追溯四平市的歷史,兩漢至西晉時期屬古夫余國境域。南北朝時期東境臨近高句麗地,西境為契丹地。唐朝大部分屬渤海國夫余府,設夫州,治夫余縣,即今四平市西的一面城。遼代屬東京道,改夫州為通州,夫余縣改稱通遠縣,仍為州治所在地。
可以說,一面城是四平最早的名稱,在今東城鄉仍有一面城村,尚有遺址。 金代為咸平路韓州。 元朝屬開元路。
明朝屬遼東都司賈道站、漢州站。到了清朝,屬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札薩克領地。
乾隆年間,「民人」越邊潛入蒙旗,私墾蒙荒,蒙旗札薩克並不驅逐,而且「違禁容留,收租自養。」 1803年(清嘉慶八年),清政府准許「民人」出邊在禁地墾荒,使這一片游牧地被開墾出來。由於「民人」日眾,漸成村落,在這一帶便形成許多小屯子,後來這些小屯子都劃歸昌圖廳管轄。
1821年(清道光元年),在買賣街(今梨樹鎮)設分防照磨,轄一面城一帶,仍隸屬於昌圖廳。 1877年(清光緒三年),置伊通州。
1878年(清光緒四年),在開發地段上設奉化縣,縣衙署設在買賣街,劃歸盛京將軍管轄。在奉化縣下設9個社,今四平市區是新恩社治所,
到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今四平市區還只是個幾十家農戶的小屯子,當時周邊的村屯還有海豐、藺家河口、四門苗家、張家窩棚、一面城等。當年新恩社治所設在四平街,既今遼寧省昌圖市老四平鄉。新恩社所轄的20幾個自然屯平安堡、條子河、雙樹林、學家窩堡、小邊、亞胡蘆泡、義和屯、程家窩堡、薄落林子、六家子、老爺廟屯、遮馬背、河夾信子等,在四平市設治前一直隸屬於梨樹縣。這些村屯今天多已擴入四平市區或郊區。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東省鐵路公司續訂合同》,決定修築哈爾濱至旅大的支線。當年即進入四平地段實地勘察,並決定在此設站。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中東鐵路南滿支線旅順口至公主嶺區間通車,四平始稱「五站」,這是四平的第二個名字。
「五站」之名的由來,得從沙俄修建中東鐵路南滿支線說起。當時火車站按序號排列和稱謂,從寬城子(今長春)為起點,向南算起,每隔30公里設一個火車站,范家屯為第二站,公主嶺為第三站,郭家店為第四站,因此,排到四平為第五站。火車站名叫開之後,地名也隨火車站名,人們也稱四平為「五站」。
五站叫了一段時間以後,又改成「四平街站」。過去,在東北地區的地名中叫四平街這個名的地方竟有十幾處。在淪陷時期出版的《滿洲地名大辭典》中,便載入了5處:西豐縣(今東豐縣)有個四平街,桓仁縣有個四平街,梨樹縣有個四平街,昌圖縣有個四平街,還有個四平街驛。這其中,梨樹縣的四平街和四平街驛即是今天的四平城區,前者是指四平道東區,即今天的鐵東區;四平街驛是指當年的「滿鐵附屬地」,即今之鐵西區。後來為了避免混亂,人們把昌圖縣的四平街改稱「老四平」,將東豐縣的四平街改稱「小四平」,以示區別。二十世紀80年代地名普查時,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分別給以確定,「老四平」、「小四平」便成為那兩個地方的正式地名了,這樣一來,在四平附近,便只有一個「四平」了。
當年設火車站時,周圍的村屯很多,為什麼選擇了四平街這個名字呢?前邊說的老四平,距四平火車站7.5公里,在車站的正西方,那時老四平已是這個地方最大的集鎮,它下轄20個自然屯,為附近村屯政治、經濟、商貿的中心,糧食、土特產品的集散地。因此,中東鐵路雖然在一面城設了五站,後來還是用了「四平」這個知名度較高的名字作為最終的選擇。這是四平的第三個名字。
五站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改稱四平街的呢?有3種說法:第一種說法:「1931年四平街正式用於火車站名,稱四平街站,廢除五站名,將原四平街屯改稱老四平。」第二種說法:原叫五站,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將五站改叫四平街站。第三種說法: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時,正式站名就叫四平街站了。有這么一個故事,有個日本人叫安藤岩喜,他寫了一本書,名叫《四平街的趣味》,在此書中他寫道:在日俄戰爭後不久,作者來到四平街,在火車站的站長辦公室里,作者驚奇地發現,牆角放著一個俄國人留下的站牌,在這個惟一的紀念品上,用俄文書寫的站名恰恰是「四平街站」。作者由此推斷,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時,也就是說在日俄戰爭之前,正式站名就改叫四平街了。退一步說,這個俄國站牌至少可以說明,早在日本人接管中東鐵路之前,俄國人已經稱五站為四平街站了,而且已經掛上了俄文的站牌子。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沙俄在火車站前開辟了一、二、三馬路街基,市面上小商小販、小作坊逐漸增加,陳家館子、吳家館子、廣和棧旅店等均在本年開業。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四平街站正式售票。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據《滿鐵統計》記載:本年末四平街滿鐵附屬地居住人口共62戶658人。次年日本人在「滿鐵附屬地」開辟中央通(今英雄大街東段)街基,在火車站周圍逐漸形成了街區的雛形,此時四平街「滿鐵附屬地」面積為5.3平方公里,這是四平的第一塊街區。
火車站從老四平那裡借用了四平街的名字後,不僅五站改名為四平街站,以火車站為中心不斷擴大的新街區也隨著叫四平街了,「一面城」、「五站」這兩個名字漸漸被人忘卻了。四平街的工商業越來越繁華了,新「四平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而「老四平街」則變得默默無聞了。
這里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老四平究竟距火車站多遠?有幾個資料都稱「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為四平街站。」「五站正西二里多地有一自然屯,名四平街,稱五站的同時,移四平街名代車站名,五站與四平街站同時並用。」另有資料載:「四平這片土地隸屬奉化縣新恩社,治所即今老四平街,„„該地距四平街站15華里。」在近期出版的地圖上,我們不難找到四平與它正西的老四平,從四平火車站到老四平的直線距離約8公里左右。如果當年那個叫四平街的自然屯距車站僅「二里多地」,那麼從火車站向西,不會超過條子河,因而它早已被包容在鐵西區英雄大街南側老街區的什麼地方,不會是今天的老四平。當年那個新恩社駐地的老四平,今天究竟在哪裡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事實上,早在此地還是個只有幾十家農戶的小屯子時,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已經使它成為當時昌圖府和科爾沁左翼各旗糧食、牲畜等產品的集散中心,因此中東鐵路才在此設站,而且民國年間平齊線、四梅線鐵路修築時,均在這里與中東鐵路接軌,於是四平街成為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無論在交通上還是在戰略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隨著各行各業的興起,四平街的城市范圍以鐵道為軸向兩側擴展,除主要商業街的興建之外,還興建了許多市政設施,如1927年(民國十六年)興建橫跨鐵路、連接道里和道東的昭平橋(今天橋)等。
道東原本是一面城、黃家屯等幾個自然屯,1921年(民國十年),經梨樹縣公署知事尹壽松開辟為新市場,由「四平街新市場辦事處」兼管行政。翌年設四平街村。1922年(民國十一年),梨樹縣第二區從八盤碾子遷至道東,道東便成為區級政府所在地,這是四平的第二塊街區。
新市場街區加上「附屬地」的面積,此時四平街的總面積達到6.79平方公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由日本軍方策劃、導演,於10月15日成立「四平街市政公所」作為偽政權主掌道東的行政機構。1932年道東、道里總面積約9.99平方公里。1933年,偽滿洲國認為該地「商業人口未臻繁盛,不易設市政公所」,便取消了市制,仍歸梨樹縣管轄。繼之,成立梨樹縣四平街聯村辦事處,1936年改稱四平街公所。
四平的北站為四洮鐵路局駐地,此前稱四鄭鐵路工程局,創建於1916年(民國五年),隸屬交通部東北交通委員會。北站未專設行政機關,戶籍、民事、建築、公安均由四洮鐵路局直接管理,不受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和梨樹縣第二區轄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四洮鐵路經營權被「滿鐵」吞並,行政管理權自1932年由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取代。這是四平的第三塊街區。
1937年7月1日,偽滿洲國國務院設四平街市。同年12月1日,日本宣布「治外法權」撤銷,將「滿鐵附屬地」行政權所謂「移讓」當地「政府」,原滿鐵四平街地方事務所變為偽四平街市公署。至此,四平的三塊街區合為一體,由偽四平街市公署統一管轄,與梨樹縣脫離隸屬關系。
四平街名是借昌圖縣四平街(今老四平)之名,先為火車站名,後演變為市區的總稱。這些今天已基本達成共識。那麼「四平街」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
公認的一種說法是,老四平距四周幾個較大的集鎮距離相同:東至半拉山門,西至八面城,南至鴜鷺村,北至買賣街(今梨樹鎮),距4個集鎮皆為20公里,故名四平。《昌圖府志》中對此有相同的記載:「其道里距離皆相若,為四達之衢,故以為名。」
第二個說法接近前一個,因此地是哈大線、平齊線和四梅線的交叉點,有四通八達的意思。按這個說法「四平」之名是產生於這些鐵路建成之後,而不是在此之先,而且「四通八達」與「四」、「平」也有些牽強。
第三種說法是,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弘歷巡幸吉林途經四平街(老四平)時,見此處地勢平坦,四望無垠,因此以「四平街」名之。
第四種說法,二十世紀80年代有專家考證,說四平系滿語,直譯為錐子,指此地一條河流又細又直,象錐子一樣。
1941年偽滿洲國成立四平省,四平街市為省會,轄四平街、公主嶺、通陽三縣。1945年四平街為遼北省省會。1947年6月將四平省、興安南省合並,稱遼北省,仍存四平街市,但略去「街」字,改四平街市為四平市,省公署駐四平市。四平街站亦改為四平站。此後,市郊再度擴延。到1948年四平解放前,城鄉總面積達到24平方公里。1949年撤銷遼北省,改屬遼西省。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四平市劃歸吉林省管轄。1958年設立四平專區,專員公署駐四平市,為專區轄市。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四平地區,設立省轄地級四平市。四平地區撤銷後,所轄懷德、梨樹、伊通、雙遼4個縣劃歸四平市管轄。同年12月22日,四平市下設鐵東、鐵西兩個區.
『捌』 四平市鑫豐糧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四平市鑫豐糧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8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糧食收購,農副產品(不含國家專項審批)購銷等。
法定代表人:姜守俊
成立時間:2005-08-22
注冊資本:2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30000001590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四平市鐵東區山門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