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是馬鞍山的一家信息咨詢網內絡公司,位於馬鞍容山市慈湖國家高新區。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科技項目申報,包括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創新基金、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改造、科技計劃、民營科技企業、可研報告等各類項目申報代理;專利、商標、軟體著作權代理咨詢等。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前身為馬鞍山科信咨詢有限公司,中心主任汪義卉為馬鞍山自主創業代表。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入駐2015年安徽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名錄。
法定代表人:龍成蘭
成立時間:2013-03-18
注冊資本:25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9300001431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慈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門大道北段1688號
⑵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2)馬鞍山港慈湖綜合碼頭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⑶ 慈湖是馬鞍山的還是南京的
慈湖大眾對面的確是江蘇天然村的地皮,一直延伸到慈湖大眾前面的鐵道。這主要內是53年江蘇江寧縣把容靠近安徽周邊的楊家村等5、6個自然村劃給安徽馬鞍山的結果,本來蘇皖的界限應該是到慈湖河的,因為天然村周邊原來屬於江蘇的自然村劃給馬鞍山了,因而顯得天然村好像凸出來了。
⑷ 馬鞍山慈湖在哪
馬鞍山市金家莊區,乘坐5路、111、119、105、125到慈湖站下均可
⑸ 馬鞍山長運物流港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長運物流港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07月2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F02-公路運輸等。
法定代表人:劉文林
成立時間:2008-07-29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6525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慈湖經濟開發區
⑹ 2017年馬鞍山港貨物吞吐量
1月11日,馬鞍山市港航管理局通報,2017年馬鞍山市深入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持續推進以港興市戰略,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1013.72萬噸。
馬鞍山港年超1.1億噸的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實績,向世人證明了在「以港興市」戰略下馬鞍山為打造內陸新高地,砥礪前行的決心與努力。
開通多條航線 加強港口合作
2017年,馬鞍山港推進與舟山、太倉等港口合作,量身定製的寧波舟山直達馬鞍山2萬噸級江海聯運船成功下水試航,鄭蒲港外籍輪首次進港,開通至廣州、上海、盤錦等定期航班。馬鞍山港海運費
簽訂臨港產業
全年臨港產業新簽約項目57個,總投資169.8億元人民幣,鄭蒲港平行進口汽車零配件組裝倉儲中心、盛通合運物流園等一批臨港項目加快建設或竣工投產
專項整治碼頭建設
強力開展非法碼頭專項整治,拆除長江干線非法和無證碼頭83家。出台《馬鞍山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船舶污染物聯合監管制度》等「一案四制」,全年拆改完工老舊船舶、生活污水船舶613艘,督促港口企業投入1600多萬元,購置環保設備,落實環保措施,全面增強污染防治能力。
港航聯運 構建完備的疏運體系
馬鞍山港不斷提速港航建設,鄭蒲港鐵路專用線等3個項目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港口集疏運項目》,馬鞍山港鄭蒲港二期工程、姑溪河航道(石臼湖支線)連接南京秦淮河航道工程等5個項目納入《安徽省水路建設規劃》(2017—2021年)。
長江江心洲航道整治工程、姑溪河航道(三汊河—護河)維護性疏浚工程、慈湖綜合碼頭、鄭蒲港錨地遷建工程等一批港航項目完成竣工驗收。積極落實《促進港口和口岸及物流發展若干政策》,向36家港口企業撥付貨港費項目資金2123萬元。加強船舶船員管理和服務,全年港航海事窗口共辦理各項行政業務10455件,創歷史新高。
依江建良巢,引得鳳凰棲。2014年鄭蒲港一期工程順利開港運營,宣告了安徽省江北無深水良港的歷史終結,打通了合肥經濟圈以及皖北地區通江達海的重要通道,成為連接長江上下游之間的一江兩岸、南北呼應的重要節點。鄭蒲港新區成為馬鞍山「以港興市」的新支點。
在開放帶動戰略的指引下,鄭蒲港新區充分發揮新區港口、岸線、保稅區、指定口岸等平台優勢,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構建完備的公鐵水集疏運體系,推進產學研平台及國際合作加快發展,全面提升了自身吸引力,形成了招商引資「磁場效應」。構建高水平開放大平台,承載產業集聚融合,鄭蒲港新區正一步一腳印走向內陸開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