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白馬寺

馬鞍山白馬寺

發布時間:2021-05-14 01:58:32

Ⅰ 帶馬字的地名

馬來西亞,利馬,馬德里,馬鞍山,馬其頓,馬賽,馬達加斯加,馬尼拉

Ⅱ 中國的7大古都是哪7個城市

通常稱西安、開封、洛陽、北京、南京、杭州為六大古都。1988年4月,「中國古都學會」又決定將河南安陽列入與上述古都並稱的七大古都。從現實看,最能體現古都特點的為西安、北京和南京,三地文物古跡多,基本上保持了古城風貌。洛陽、開封則城市面貌今昔大不相同,文物古跡破壞嚴重,但那些碩果僅存者卻因歷史悠久,而具有較高價值。杭州作為國都的歷史原本較短,現存遺跡不多,故主要以風景城市聞名。安陽是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盤庚在現市區小屯一帶正式建都,歷時273年,成為商代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之後又有曹魏、後漢、前燕、東魏、冉魏、北齊先後在安陽附近的鄴城建都。但因時間過久,地面文物已破壞殆盡,只有殷墟等少數價值很高的歷史遺存。

中國歷代都城選址的條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區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故多位於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優勢,如南京有「龍盤虎踞」之勢,北京有「背山帶海」的形勝等。我國古代都城建設都有周密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內容可歸納為:「正朝夕」,「水地以縣」,天子之國應「方九里」,「旁三門」,「有溝樹之固」,「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市朝一夫」,「王宮門阿五雉」等。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國歷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禮制」的體現。根據這些要求所營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嚴謹,左右對稱,棋盤式布局等特點。帝王深居宮中,遠離市,幽靜、安全,又足以體現帝王之尊嚴與天下歸一的願望。商業集中,便於貿易;百姓居小巷之內,既安靜,又便於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庄嚴、筆直的中軸線,中軸線兩側是堂堂正正的對稱街區,城中部有層層疊疊的紫禁城宮殿群。整個北京猶如一個完整的協調的藝術品,結構嚴整,層次分明,布局井然,設計勻稱,棋盤狀街區格外古樸、完整、協調,還有大量方便舒適的傳統住宅四合院與靜謐、優美和凝聚著古老歷史的胡同。北京的這一古都風貌,被丹麥城市規劃學家S·E·R·休森稱為「世界奇觀之一,是一個卓越的紀念物,一個偉大文明的頂峰。」美國城市專家E·貝康稱它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西安的漢、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點,只是在宮廷、街區布局、古城設施等方面因經過幾次遷址,遺址破壞較嚴重。但城區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豐富的文物古跡。

Ⅲ 帶馬字的地名有哪些

安徽省碭山縣馬良鎮
安徽省繁昌縣馬仁山
安徽省固鎮縣新馬橋鎮
安徽省霍山縣白馬尖
安徽省六安市馬頭集鎮
安徽省馬鞍山市
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鞍山
安徽省明光市馬崗鄉
安徽省祁門縣馬鞍山
安徽省全椒縣馬廠鎮
安徽省蕪湖市白馬山
北京市平谷且馬坊鎮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
北京市通州區馬頭
福建省東部馬祖列島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
福建省光澤縣止馬鎮
福建省華安縣馬坑鄉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馬巷鎮
福建省雲宵縣馬鋪鄉
甘當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馬鬃山
甘肅省華亭縣馬峽鄉
甘肅省涇河支流馬蓮河
甘肅省康樂縣馬集
甘肅省臨夏縣馬集鄉
甘肅省慶陽縣馬嶺鎮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野馬山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野馬河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寺
甘肅省天水市馬跑泉鎮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
甘肅省永靖縣馬家墩山
甘肅省張家川回話自治縣馬鹿鄉
廣東省海豐縣馬宮鎮
廣東省開平市馬崗鎮
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鎮
廣東省始興縣馬市鎮
廣東省新豐縣馬頭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馬路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德保縣馬橋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馬嶺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馬山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馬鞍山
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馬坡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馬頭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新馬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平馬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馬蚌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馬坪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馬泗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馬江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走馬鄉
貴州省冊亨縣巧馬鎮
貴州省岑鞏縣天馬鎮
貴州省大方縣馬場鎮
貴州省福泉市馬場坪鎮
貴州省貴陽市馬場
貴州省赫章縣野馬川鎮
貴州省開陽縣馬場鎮
貴州省龍里縣洗馬鎮
貴州省湄潭縣馬頭山
貴州省南盤江支流馬別河
貴州省平壩縣馬場鎮
貴州省普定縣馬堡
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貴州省普定縣馬官鎮
貴州省興義市馬嶺鎮
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鄉
貴州省鎮定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馬場
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
河北省安平縣馬店鎮
河北省承德市馬圈子鎮
河北省撫寧縣天馬山
河北省固安縣馬庄鎮
河北省邯鄲市馬頭鎮
河北省晉州市馬於鎮
河北省淶源縣走馬驛鎮
河北省遷安市馬蘭庄鎮
河北省青縣馬廠鄉
河北省邱縣新馬頭鎮
河北省三河市馬起乏
河北省深州市西馬庄
河北省順平縣馬耳山
河北省唐縣倒馬關鄉
河北省萬全縣洗馬林鎮
河北省武邑縣馬回台鄉
河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大馬群山
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
河南省寶豐縣馬街鎮
河南省鄲城縣白馬鎮
河南省光山縣馬畈鎮
河南省淮濱縣馬集鎮
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
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鎮
河南省泌陽縣馬谷田鎮
河南省內鄉縣馬山口鎮
河南省清豐縣馬村集
河南省汝南縣馬鄉鎮
河南省商丘市勒馬鎮
河南省太康縣馬頭鎮
河南省尉氏縣大馬鎮
河南省舞陽縣馬村鎮
河南省義馬市
河南省駐馬店市
黑龍江省穆棱市馬橋河鎮
湖北省保康縣馬良鎮
湖北省保康縣馬橋鎮
湖北省保康縣歇馬鎮
湖北省廣水市馬坪鎮
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
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
湖北省黃岡市馬曹廟鎮
湖北省荊門市馬良山
湖北省荊門市馬良鎮
湖北省武穴市馬口湖
湖北省枝江市馬家店鎮
湖南省安化縣馬路鎮
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
湖南省辰溪縣火馬沖鎮
湖南省東安縣鹿馬橋鎮
湖南省隆回縣白馬山
湖南省祁東縣馬頸坳鎮
湖南省汝城縣馬橋鄉
湖南省邵東縣牛馬司鎮
湖南省桃江縣馬跡塘鎮
湖南省汀陰縣白馬鎮
湖南省永興縣馬田鎮
湖南省沅陵縣馬底驛鄉
吉林省舒蘭市金馬鎮
吉林省通化縣馬當鎮
江蘇省寶應、金湖、洪澤間白馬湖江蘇省丹徒縣石馬廟
江蘇省丹陽市東馬場鎮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鎮
江蘇省江都市嘶馬鎮
江蘇省江陰市馬公橋鎮
江蘇省溧水縣白馬橋鎮
江蘇省溧陽市前馬鎮
江蘇省六合縣馬集鎮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
江蘇省泰興市馬甸鎮
江蘇省無錫市馬跡山
江蘇省無錫市馬山區
江蘇省武進市馬杭橋鎮
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
江西省東鄉縣馬圩鎮
江西省湖口縣馬影鎮
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鎮雙馬石
江西省彭澤縣馬當山
江西省彭澤縣馬當鎮
江西省泰和縣馬家洲
江西省峽江縣馬埠鎮
遼寧省東港市馬家店鎮
遼寧省海城市馬風鎮
遼寧省沈陽市馬三家鎮
寧夏回族自治區惠家縣馬家灣鎮
寧夏回族自治區錄武市馬家灘
寧夏回族自治區陶樂縣馬太溝鎮
青海省尖扎縣馬克唐鎮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馬營鎮
山東省北部馬頰河
山東省昌樂縣馬宋鎮
山東省東明縣馬頭鎮
山東省費縣馬庄鎮
山東省菏澤市馬嶺崗鎮
山東省濟南市跑馬嶺
山東省膠州市馬店鎮
山東省龍口市北馬鎮
山東省蒙陰縣白馬關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上馬鎮
山東省泰安市回馬嶺山
山東省郯城縣白馬河
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
山東省汶上縣馬踏湖
山東省煙台市牟平縣養馬島鎮
山東省沂水縣馬站鎮
山西省方山縣馬坊鎮
山西省高平市馬村鎮
山西省和順縣馬坊鄉
山西省侯馬市
山西省靜樂縣馬坊鎮鄉
山西省陵川縣馬武山
山西省婁煩縣馬家莊鄉
山西省新絳縣馬首山
山西省右玉縣馬營山
山西省盂縣白馬山
山西省榆社縣烏馬河
陝西省寶雞縣馬營鎮
陝西省長安縣馬王鎮
陝西省定邊縣花馬池
陝西省黃龍縣白馬灘鎮
陝西省涇河支流馬攔河
陝西省禮泉縣駿馬鄉
陝西省留壩縣馬道鎮
陝西省神木縣馬鎮鎮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馬額鎮
陝西省興平市馬嵬鎮陝西省旬邑縣馬欄鄉
陝西省洋縣馬暢鎮
陝西省子洲縣馬蹄溝鎮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
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四川省德格縣馬尼士戈鄉
四川省德格縣干戈鄉
四川省簡陽市養馬鎮
四川省江油市馬角鎮
四川省井研縣馬踏鎮
四川省康定縣跑馬山
四川省樂山市馬邊黎族自治縣
四川省雷波縣馬湖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
四川省內江市白馬鎮
四川省儀隴縣馬鞍
台灣省澎湖島馬公市
台灣省台東縣馬蘭
天津市薊縣馬伸橋鎮
天津市武清區東馬圈鎮
西藏自治區八宿縣白馬
西藏自治區邊壩縣東馬同
西藏自治區嘉黎縣達馬鄉
西藏自治區康馬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呼圖壁縣馬橋
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別稱馬泉河
雲南省福貢縣鹿馬登鄉
雲南省福貢縣馬吉鄉
雲南省富民縣馬街鎮
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大山
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馬鞍底鄉
雲南省劍川縣馬登鎮
雲南省昆明市金馬寺
雲南省昆明市馬街鎮
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馬鹿塘鄉
雲南省馬龍縣
雲南省馬龍縣馬過河鎮
雲南省南華縣馬街鄉
雲南省寧蒗黎族自治縣跑馬坪
雲南省巧家縣馬樹鎮
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馬鞍山鄉
雲南省文山縣馬塘鎮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
雲南省祥雲縣馬街鄉
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州馬街鎮
雲南省宜良縣馬街鄉
雲南省永仁縣萬馬鄉
雲南省玉溪市龍馬山
雲南省元謀縣元馬鎮
雲南省元陽縣馬街鄉
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
浙江省常山縣天馬鎮
浙江省東北部馬鞍列島
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鎮
浙江省開化縣馬金溪
浙江省開化縣馬金鎮
浙江省蘭溪市馬澗鎮
浙江省浦江縣白馬鎮
浙江省瑞安市馬嶼鎮
浙江省上虞縣白馬湖
浙江省紹興市馬鞍鎮
浙江省遂昌縣白馬山
浙江省餘姚市馬渚鎮

Ⅳ 28城市名稱含有「馬」字

含有「馬」字的城市不多:河南駐馬店,安徽馬鞍山,山西馬邑,山西侯馬,還有很多鄉鎮名:雲南省馬龍縣,安徽省全椒縣馬廠鎮,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甘肅省康樂縣馬集,等等。

一、駐馬店

駐馬店,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中南部,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位於全國第三級地貌台階上,橫跨南陽盆地東緣和淮北平原,處在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總面積15083平方千米,轄1個區、9個縣;2018年總人口805.18萬人。

二、馬鞍山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3.7萬人。

三、馬廠鎮

馬廠鎮,位於河北省青縣馬廠鎮。與天津市靜海區接壤。馬廠鎮 鎮政府駐馬廠村。面積141.0平方千米,人口3.93萬。

轄24個村委會:下馬廠、上馬廠、范官屯、陳缺屯、趙辛庄、王維屯、何老營、東姚庄、新張屯、伊莊子、東官莊、舊張屯、代官屯、孫官屯、曾官屯、阜安、陸官、楊官店一、楊官店二、楊官店三、楊官店四、二十里屯、王勝武屯、劉世印屯。

四、侯馬

侯馬,山西省轄縣級市,由臨汾市代管,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11°23′5″——111°41′1″、北緯35°24′2″——35°52′9″,東鄰曲沃縣,西接新絳縣,南連聞喜縣,北靠襄汾縣。

五、馬龍縣

馬龍區,雲南省曲靖市市轄區,居昆明市與麒麟區之間,東及東北部與麒麟區、沾益區接壤,南與陸良縣、宜良縣毗鄰,西及西北與嵩明、尋甸兩縣交界,位於東經103°16′~103°45′、北緯25°08′~25°37′之間,面積1751平方千米。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馬龍區常住人口有184989人,有彝族、白族、回族、瑤族、布依族等民族。2016年,馬龍區下轄5個街道、2個鎮、3個鄉,政府駐通泉街道。

Ⅳ 高一地理

(1)季風水田農業 熱帶企業化種植園農業
(2)水稻 水熱 沖積平原 勞動力 人口 種植水稻
(3)秦嶺-淮河 洪澇 乾旱

Ⅵ 地理常識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約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1、中國地理簡介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約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國領土的中心位置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76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2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27、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級行政區域(省、自治區、直轄市)、縣級行政區域(縣、自治州、自治縣、市)、鄉級行政區域(鄉、民族鄉、鎮)三級。
28、中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29、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3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1、陝西省,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或 「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長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32、山西省,西臨黃河,東臨太行山脈,位處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故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33、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
34、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又稱「中州」和「中原」。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其中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址。現在的河南省是建國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並而成。
35、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
36、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37、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38、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39、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40、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41、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42、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3、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44、貴州省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而得名,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45、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6、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47、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48、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
49、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0、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51、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蘇」字繁體寫法的魚和禾是指魚米之鄉、草字頭是指平原、「蘇」字詮釋了江蘇的一切、意味著江蘇是魚米之鄉、繁華不衰。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的經濟,文化和教育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52、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Zhè),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諧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53、福建省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54、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55、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
56、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57、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58、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59、中國國土位居全球第三。
2、中國的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3、中國的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夏季最熱地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4、行政區劃分
4個直轄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23個省
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吉林省(省會長春)、遼寧省(省會沈陽)、江蘇省(省會南京)、山東省(省會濟南)、安徽省(省會合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河南省(省會鄭州)、湖北省(省會武漢)、湖南省(省會長沙)、江西省(省會南昌)、陝西省(省會西安)、山西省(省會太原)、四川省(省會成都)、青海省(省會西寧)、海南省(省會海口)、廣東省(省會廣州)、貴州省(省會貴陽)、浙江省(省會杭州)、福建省(省會福州)、台灣省(省會台北)、甘肅省(省會蘭州)、雲南省(省會昆明)。
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
香港特區旗、徽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區區旗5、中國的經濟特區
汕頭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
6、中國首批設立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7、副省級城市
東北地區(4個):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
華東地區(6個):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濟南、青島
華中地區(1個):武漢
華南地區(2個):廣州、深圳
西南地區(1個):成都
西北地區(1個):西安
8、五個國家計劃單列市
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9、中國的重點風景名勝區
北京:八達嶺、十三陵、天壇、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圓明園、北海、景山、靜宜園(香山公園)、恭王府、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塔、西山八大處
天津:盤山、慈禧太後行宮花園寧園、獨樂寺、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大沽口炮台、黃崖關長城;
上海:外灘、東方明珠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豫園及南京路商業街、中共一大會址、崇明東灘濕地、世博會園區。
重慶:大足石刻、朝天門、解放碑、巫峽、江北觀音橋、沙坪壩、瓷器口、烈士墓、歌樂山森林公園
陝西:秦始皇兵馬俑、華山、終南山、太白山、曲江、壺口瀑布、法門寺、半坡、黃帝陵、炎帝陵、乾陵、昭陵、茂陵、藍田猿人遺址、西安鍾鼓樓、明城牆、大雁塔、碑林、華清池、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西安鍾馗故里遺址、延安革命遺址;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廟、秦皇島北戴河,清東陵,清西陵,白洋淀,蒼岩山,西柏坡,霧靈山,山海關,木蘭圍場,野三坡;
河南:龍門石窟、少林寺、白馬寺、關林、龍亭、清明上河園、殷墟、紅旗渠、嵩山、雲台山、伏牛山、雲夢山 白雲山 木扎嶺 重渡溝、雞冠洞、六龍山、石鴨子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介休綿山、北嶽恆山、太原晉祠、應縣木塔、皇城相府;
遼寧:沈陽故宮、清東陵、清北陵、世界園藝、大連發現王國、張氏帥府、千山、鴨綠江;
吉林:松花湖、長白山;
黑龍江:鏡泊湖、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伊春、龍塔、漠河;
江蘇:南京明城牆、明孝陵、總統府、中山陵、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金牛湖、雨花台、太湖、蘇州古典園林、揚州瘦西湖;
浙江:杭州西湖、杭州千島湖、普陀山、雁盪山、天台山、三衢山、江郎山、龍游石窟、錢塘江、橫店影視城、南宋皇城、西湖周邊景點;
安徽:黃山、九華山、安徽古村落、巢湖、紫薇洞、天柱山;皖西大裂谷、大華山、醉翁亭、卧牛湖、西遞宏村、馬鞍山、明皇陵、龍興寺、明中都城;
福建:永定土樓、武夷山、鼓浪嶼—萬石山、老君岩、連城冠豸山;
江西: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龜峰、婺源、滕王閣;
山東:泰山、曲阜、蒙山、嶗山、蓬萊、趵突泉、大明湖;
湖北:神農架、三峽、武當山、武漢東湖、黃鶴樓、荊州古城、古隆中、明顯陵、葛洲壩、木蘭山、洪湖;
湖南:衡山、岳陽樓、洞庭湖、馬王堆、嶽麓書院、張家界、桃花源,韶山;
貴州:黃果樹瀑布 、織金洞、舞陽河、紅楓湖、龍宮、荔波樟江、赤水、馬嶺河峽谷、黎平侗鄉、斗篷山、劍江 遵義會議址 銅仁梵凈山
廣西:桂平西山、桂林灕江、寧明花山;
廣東:丹霞山、七星岩;河源萬綠湖;新豐江水庫;東源賴東亨、黃崇岩;
海南:三亞熱帶海濱、天涯海角;
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黃龍池—九寨溝、青城山—都江堰;
雲南:三江並流、麗江古城、西雙版納、香格里拉、大理古城、蒼山洱海、梅里雪山、玉龍雪山、瀘沽湖、滇池、龍門;
甘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嘉峪關;
新疆:天山天池、博格達峰;
青海:青海湖;
寧夏:西夏王陵;
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昭君墓、古長城遺址、錫林郭勒草原;
台灣:圓山大飯店(The Grand Hotel)、 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101大樓、 日月潭、 高雄愛河、 阿里山、 中正紀念堂;
香港:海洋公園、太平山、維多利亞港、迪斯尼樂園。
澳門:大三巴牌坊、大炮台

Ⅶ 馬鞍山市當塗縣有多少村

姑孰鎮 東大社區 西大社區 河南社區 東營社區 城東社區 城西社區 姑孰社區 提署社區 焦家村 五一村 凌雲村 行陳村 五星村 松塘村 小橋村 藏漢村 白紵村 寺山村 寶塔村 蓮雲村 黃山村 五聯村 竹山村 章塘村 關馬村 連千村 洞陽村 靈墟村 龍華村 宗和村 當塗經濟開發區
黃池鎮 黃池居委會 亭頭居委會 殷村 勞動村 三星村 長福村 福光村 尚興村 戚橋村 三里村 楊橋村 福山村 三合村 中閘村 中渡村 漁河村 柘林村 雙溝村 西河村 南埂村
烏溪鎮 烏溪居委會 王潭村 永保村 金庄村 一心村 七房村 南廣村 勝平村
石橋鎮 石橋居委會 馬橋居委會 永新村 起壠村 黎明村 謝公村 陶村 團林村 石橋村 團月村 光華村 雙橋村 濟南村 沛東村 濟東村 萬濟村 普濟村
塘南鎮 藏皇閣居委會 邊湖村 普新村 吳村 港村 興永村 桃元村 新衛村 白馬村 邰橋村 大姜村 大高村 塘南村 鳳凰村 曹壩村 護河鎮 護駕墩居委會 青山村 園藝村 護河村 興禾村 清潭村 幸福村
太白鎮 龍山橋居委會 金塗居委會 芮港村 振興村 太白村 永寧村 龍山村 長江村 太倉村 常韋村 鑫龍村 永興村 花園村 寧西村 寧興村
丹陽鎮 彭崗村 丹陽居委會 薛津居委會 小花津居委會 丹東村 山河村 潤州村 近城村 董塘村 黃塘村 團結村 百峰村 龍山村 寶義村 八卦村 薛鎮村
博望鎮 護林村 三楊村 新博居委會 長流村 裕溪村 大溪村 三楊村 平橋村 四聯村 和平村 華富村 山泉村 友林村 橫陽村 紅星村 建設村 聯村 石家村 新隴村 鎮西村 躍進村 丁李村 馬尹村 聯心村 朝陽村 沙埂村 埂東村 永合村 新市鎮 新市居委會 新祿村 葉家橋村 聯三村 梅山村 釜山村 新河村 臨川村 張茂村 來龍村 橫山村 澄心村 劉山村 洪廟村 新農村
大隴鄉 大隴口居委會 南柘村 孫趙村 龍潭村 霍村 塘橋村 麻村 平王村 韓村 新豐村 新生村 上禾村 雙禾村 戎楚村

年陡鄉 年豐居委會 查灣居委會 年陡村 里橋村 港東村 官碾村 竹塘村 公元村 查聯村 正覺村 鍾山村 釣魚村
江心鄉 彭太村 金馬村 吉余村 黃洲村 普集村 尚錦村 新錦村 宮錦村 三聯村 聯合村
湖陽鄉 小太平居委會 西湖居委會 陶村 港居委會 塘溝村 大邢村 西峰村 彰教村 均慶村 鎮庵村

Ⅷ 與馬有關的地名

南京地名和馬有關
馬是人們喜愛的六畜(馬、牛、羊、雞、狗、豬)之一。它常被用於地名,南京與「馬」有關的地名就不少。粗略統計就有十八處。它們是:馬標、馬巷、馬群鎮、白馬城、駐馬坡、飲馬池、馬道街、馬路街、馬府街、馬台街、馬橋鋪、止馬營、泥馬巷、石馬沖、下馬坊、飲馬巷、五馬橋、五馬渡。

這些地名的來源,除少數難以查實外,大都有其歷史淵源,或與某人有關,或與某事有關,或與某一傳說有關。它們反映了南京地名文化的豐富多采。

白馬城名為城,實為吳國所建的帶有城堡的烽火台。其遺址據元《至正金陵新志》:「在江寧縣北三十里。」大約在今燕子磯一帶的江邊。書載:「吳時沿江烽火台二所,一在石頭(城)左,一在自馬城。」

馬道街 馬道街在城南中華門內北邊,東接小心橋東街,西接大油坊巷,與剪子巷平行。相傳明初,富民沈萬三居住此街,為了便於朝見明太祖朱元璋,專為自己修了一條馬道。後朱元璋懷疑沈萬三富可敵國,有謀反之心,便將其充軍雲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

馬路街據《首都志》記載,清光緒二十年(1894)以後,南京才開始造馬路。當時馬路比較窄,只能通行輕便馬車。北起常府街、南接五福巷的馬路街就是比較窄的一條街。不過馬路街的名字早在乾隆十六年(1751)修的《上縣志》中就有記載,南京著名的藏書家黃虞稷就在馬路街築』有「千頃堂」,藏書數萬卷。

馬橋鋪這是清代的一處驛鋪。據雍正年間的《六合縣志》記載,馬橋鋪在六合縣東邊_十里。古代的驛遞是以馬遞送公文,並護送官物和官差。

馬群鎮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重視馬政,要求民間廣為養馬,設有專門機構管理,並制定「牧馬法」。規定每十匹馬設群頭一人,每五十匹馬設群長一人。當時南京郊野到處是一群一群的馬。因此便出現了馬集、馬村、馬塘、馬場等鄉村名。東郊的馬群鄉(現改為鎮)即是其中之一。

五馬渡 據《六朝事跡類編》等書記載,五馬渡是幕府山前的一個渡口,大致在今下關上元門江口附近。西晉「八王之亂」後,七王慘死,東海王司馬越總攬了朝政。為防內亂,他下令在京的諸王回到各自的封地。於是琅琊王司馬睿、彭城王司馬玄、西陽王司馬漾、南頓王司馬宗和汝南王司馬宏便都從幕府山下江邊渡江。此渡口遂被稱為五王渡,也叫五馬渡。

石馬沖位於江寧路東南上坊鄉。南朝陳霸先的萬安陵就在這里。石馬沖一名最早見於清初顧炎武的《肇域志》:「石獸尚存,今呼『石馬沖』。」但萬安陵前石獸中並沒有石馬,只有石麒麟,想是鄉人均俗稱石馬而得名。

馬標是清兵進入南京後,把明故宮和部分明皇城地域圈為「八旗兵駐防城」,作為軍事要地,不許百姓出入。到辛亥革命時,歷經戰火的駐防城已不存在,只在其北部留有「馬標」的地名,「標」,是清代軍事編制的一個單位,相當於現代的「團」,馬標就是清代南京的騎兵團的駐扎營地。

止馬營·馬娘娘

止馬營因朝天宮下馬碑而得名。此碑在離止馬營不遠的朝天宮西坊,碑上刻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12字。至今猶存。這種碑在古代俗稱「止馬碑」。

明洪武時,朝天宮是祭祀天地和演練朝賀天子禮儀的地方,是一個非常庄嚴之所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必須下馬步行。止馬營正是當年下馬之地,故名。

關於止馬營這個地名,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後,兵部侍郎之子朱紫貴在水西門偶遇畫家何上清和其妻肖梅娘,朱頓起歹心,妄圖霸佔梅娘。朱紫貴利用朱元璋生性猜忌,搶走了何的畫稿,進行誣陷。朱見畫稿上的大腳女人懷抱一個西瓜,疑為嘲弄馬娘娘,命錦衣衛次日凌晨捉拿畫師問斬。事先朱紫貴叫人在何家屋檐插上芝麻秸,作為捉人標記。

善良的馬娘娘扮為民婦,前往何家夜訪,了解到何畫中女人懷抱之物是未畫成的童子頭,冤情大白。她在何家附近發現芝麻秸,於是和隨從在各家屋檐下都插上它,以假亂真,天亮時,錦衣衛前去捉人,見許多人家屋檐下都有芝麻秸,要統統抓走。

馬娘娘見事禍及很多人,乃主動投案,結果又鬧出一出審皇後的笑劇。在馬娘娘的進諫下,朱醒悟,畫師得救。後來,居民為銘記馬娘娘恩德,將這條街改名為「芝麻營」,後又演變為今天的「止馬營」了。

駐馬坡·諸葛亮

駐馬坡在清涼山東坡,相傳為諸葛武侯(亮)出使東吳時與孫權在此駐馬論形勢的地方。《實錄》引《吳錄》說:「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觀秣陵山阜,日:『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此後歷代方誌大都有諸葛亮出使東吳,在石頭山(清涼山)駐馬論形勢之說,「龍盤虎踞」遂成了南京的一個代名詞。

馬府街·鄭和

馬府街,東起長白街,西至太平南路東口,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他的府邸曾經坐落於此,馬府街因此得名。

《明史》載:「仁宗立,詔和以下番諸軍守備南京,和乃置第闌干橋。」因鄭和本姓馬,世稱馬府,故闌干橋遂易名為馬府街。

鄭和府第「馬府」,經歷代變遷,早已無存,不過明清兩代,鄭和後人皆族居馬府街。1985年7月在鄭和當年的府第遺址——太平公園內修建鄭和紀念館時,施工中掘出一批瓷片,其中一件碗底上有一楷書「馬」字,太平公園遂更名為鄭和公園。

Ⅸ 七大古都是那些

七大古都: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1、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南京古稱金陵,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3、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北京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

4、洛陽古稱洛邑,洛陽地處中原,居天下之中,山川縱橫,地跨黃河南北兩岸,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5、開封,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省內)遷往開封(時稱大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歷經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

6、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北宋後,皇族趙構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臨安」的杭州成為南宋都城。與蘇州並稱「蘇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市內人文古跡眾多,以西湖風景區最為著名,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

7、安陽,位於河南省北部,在黃河以北的京廣鐵路線上,安陽河(洹水)流經市區北側。遠在3000多年以前,商王盤庚遷都到安陽,歷經8代12王254年。聞名中外的殷墟在安陽市區西北2公里小屯村一帶,為商代後期都城遺址。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白馬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