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

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

發布時間:2021-05-13 22:59:23

⑴ 請問在工商登記已超過三年,職工人數未達到三十人的企業,能否享受殘疾人保障基金的減免

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內的小微企業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3年後要按上年工資總額的1.5%計算繳納殘保金。

⑵ 關於2017年最新殘保金如何計算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X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 - 上年用人單位時間安排的殘疾人及就業人數)X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舉例:北京地區殘疾人保障金的徵收標准:應繳納的保障金=(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7%-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假定公司在北京,貴公司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0000元,單位上年度在職職工總數為200人,無殘疾人。

應繳納的保障金=200*80000*1.7%=272000元。

(2)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擴展閱讀

1、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簡稱殘保金,是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繳納的資金。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沒有分設地方稅務局的地方,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

2、殘保金減免政策

(1)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殘保金。

(2)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規定。

(3)用人單位申請減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額不得低於1年的保障金應繳額,申請緩繳保障金的最大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⑶ 殘保金審核中在職職工人數怎麼算

殘保金計算中在職職工人數是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是按照全年平均職工人數算的。

殘保金的適用范圍是全國。除了北京其他的省市也會徵收。

根據減免政策,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殘保金。

(3)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擴展閱讀

殘保金費用計算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X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 - 上年用人單位時間安排的殘疾人及就業人數)X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舉例:北京地區殘疾人保障金的徵收標准:應繳納的保障金=(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7%-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假定您的公司在北京,貴公司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0000元,單位上年度在職職工總數為200人,無殘疾人。

應繳納的保障金=200*80000*1.7%=272000元。

參考資料

網路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⑷ 不足30人,是否可以享受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優惠

可以的。今年有了新的政策是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月納稅不超過3萬,季度不超過9萬的,免徵附加稅。
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的,未達到的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比例的,職工總數2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免徵殘疾就業保障金

⑸ 三四個人的小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怎麼繳

三四個人的小企業是不需要繳納殘保金的。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保障金。

根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第六條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具體比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保障金。

第十六條 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保障金。

(5)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擴展閱讀: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第七條 用人單位將殘疾人錄用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並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的人員就業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用人單位跨地區招用殘疾人的,應當計入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⑹ 人數不超過20人不用交殘保金嗎

規定裡面說明了是從注冊之日起三年之內不用交,
所以你們這種情況是三年之內不用交,到了三年之後就需要交了。

⑺ 公司注冊登記在3年內還享受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優惠嗎

根據《財政部關於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8號)第二內條第一款規定,擴容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徵范圍。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徵范圍,由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在職職工總數20人(含)以下小微企業,調整為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調整免徵范圍後,工商注冊登記未滿3年、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可在剩餘時期內按規定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第七條規定,本通知自2017年4月1日起執行。

⑻ 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內的小微企業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3年後怎麼計算殘保金

不同的地區執行的標准不同,比如廣東省執行標准規定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內的小微企業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3年後按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的1.5%的費率執行。

保障金年繳納額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

需繳納的保障金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按比例應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1.5%(費率);

(二)應繳金額=(按比例應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三)實際應繳金額=應繳金額-減免金額。

(8)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擴展閱讀

小微企業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殘保金)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享受免徵程序

符合免徵條件的小微企業自行對照文件享受免徵政策,自行計算殘保金應繳金額,並向地稅部門自行申報繳納。年度結束後地稅部門將年度相關信息提供殘聯,由殘聯核查企業申報信息的正確性。

二、政策執行口徑

2015年1月1日(含)後新登記注冊的小微企業,符合免徵條件的,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免徵36個月殘保金。

2015年1月1日前登記注冊的小微企業,符合免徵條件的,且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未滿36個月的,可免徵不足月份的殘保金。

⑼ 國家規定幾級傷殘就為殘疾人免繳殘保金

一、一般如果勞動者是1到4級傷殘的,勞動者是可以不上班的,保留其勞動關系,由社保部門按月支付其傷殘津貼,並由用人單位為其繳納其社保,並沒有規定幾級傷殘就為殘疾人免繳殘保金。

二、工傷保險待遇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到24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三、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及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9)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如下:

(一) 治(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必須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二) 住院伙食補助費。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 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四) 康復治療費。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五) 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六) 停工留薪期工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七) 生活護理費。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八)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九) 傷殘津貼。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

(十)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十一)喪葬補助金。職工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十二)供養親屬撫恤金。職工因工死亡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十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之日起3年殘疾人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