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免費法律咨詢電話多少
全國免費法律咨詢電話是12348。
"12348"是全國統一的法律援助咨詢專線電話號碼,法律援助咨詢專線是由各地司法行政部門,為群眾提供的免費法律咨詢和公共法律教育,滿足公民對法律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種公共法律服務目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西、海南、重慶、青海等省(區、市)在全省范圍內已開通「12348"法律援助咨詢專線。
其他省(區、市)部分地區也開通了"12348"法律援助咨詢專線.凡開通"12348"法律援助咨詢專線的地方,群眾都可以撥打電話號碼
「12348",通過電話咨詢的形式得到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因各地語言差別較大,「12348"專線值班人員可能因語言不通無法清楚了解案情,同時,本地的一些案件可能不適用外地的地方性法規,因此,為便於溝通、便於就近申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建議咨詢人撥打本市、本省的"12348"專線進行咨詢,以便獲得有針對性的答復。
拓展資料: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㈡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勞動局電話號碼是多少
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系方式:(0579)85523549。
地址在:義烏市香山路389號人才職介大樓9;10層
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人事局和勞動局合並成現在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簡稱人社局。人社局是政府職能部門,下設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職務改革辦公室、工資股、人事調配股、檔案股、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資源部等。
(2)浙江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義烏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起草人才開發、人事行政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負責編制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統計工作。
(三)綜合管理全市人才開發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和實施全市人才發展戰略、規劃和綜合性政策;負責指導和協調全市人才選拔、培養、引進項目的組織實施;
負責全市博士後和來義工作專家、留學人員的綜合管理;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合理配置。
(四)負責促進創業、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創業、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創業、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創業扶持和就業援助制度;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負責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就業、失業預測預警、監控分析制度,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五)負責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工作。擬訂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社會保險基金及補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
組織實施社會保險基金的預測預警分析,擬訂應對措施;管理所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社會保險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各類補充保險相關內容的審核和備案。
(六)綜合管理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工作。擬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對全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進行宏觀管理,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工作。
(七)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市事業單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綜合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的聘用、考核、培訓、獎懲以及公開招聘、崗位設置管理等工作。
(八)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評價和資格考試工作;歸口管理博士後工作和留學人員來義工作;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九)負責全市引進國(境)外人才智力工作,擬訂全市引進國(境)外人才智力政策;負責全市外國專家及港澳台專家的管理工作;負責促進與國(境)外人才智力交流與合作;歸口管理全市出國(境)培訓工作。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營以下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組織擬訂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負責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十一)負責全市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綜合管理;擬訂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政策;擬訂本市榮譽制度、政府獎勵制度;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政府公務員績效考核。
(十二)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三)統籌擬訂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製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違法案件;受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訪事項,會同有關部門協調處理有關重大信訪事件和突發事件。
(十四)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職責規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在本行業發展規劃中編制安全生產方面內容,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人、財、物等方面予以保障;組織實施有利於安全生產的產業政策和技術標准,定期分析行業安全生產形勢。
提出有針對性的安全防範措施,加強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設,引導生產經營單位應用先進、成熟、安全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加強對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定期組織開展行業安全生產考核,表彰先進,總結交流經驗。
(十五)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
義烏政府網-機構職能
㈢ 多少省公共法律服務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司法部自2017年8月下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意見》至今,各級司回法行政機關在規劃設計答、設施配備、隊伍建設、規范運行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
截至2018年6月,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廣東6省(市)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覆蓋率達100%;各省(區、市)均已建成熱線平台,各地均已建成省級法網。平台職能作用逐步發揮,其中中國法律服務網自試運行至今法律服務咨詢總量達20.5萬余次,智能咨詢15.4萬余次,知識問答咨詢量近4萬次,在線留言咨詢1萬余次,留言咨詢服務點贊率達92.6%。此外,平台建設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4個省份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22個省份納入民生工程、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為平台建設創造了良好政策氛圍。
㈣ 浙江2018年將建多少個「三治融合」示範村
6月19日至20日,浙江全省「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嘉興桐鄉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浙江將新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400個,在民主法治村建設基礎上,建設「三治融合」村(社區)示範村2000個。
「努力打造『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浙江樣板。」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昌榮在會上說。
具體到今年規劃,浙江全省村規民約(社區公約)、自治章程修訂率力爭達到100%,合法性審查率100%;新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400個,浙江全省各級民主法治村(社區)鞏固率達100%,村級公共法律服務點完成全覆蓋;浙江全省行政村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覆蓋率達到65%;在民主法治村建設基礎上,建設「三治融合」村(社區)示範村2000個。
王昌榮表示,要注重機制創新,強化總結提升,制定「三治融合」地方性標准,完善「三治融合」示範村(社區)評價標准機制和體系,推動「三治融合」模式向縱深發展,變「盆景」為「風景」,聚「風景」為「全景」。
㈤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設20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文秘、政務信息、機要、檔案等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信息公開、政務督查、安全保密、後勤保障等工作;負責廳黨組會、廳長辦公會議、年度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的會務組織工作;負責廳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綜合管理廳政府門戶網站;組織辦理有關省人大代表建議和省政協委員提案;綜合協調廳內重要政務、事務。
(二)政策法規處。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的起草工作;承擔廳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組織辦理廳外法規性文件徵求意見工作,負責普法工作,指導監督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辦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聽證工作;承擔廳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牽頭廳調查研究工作,開展綜合性政策研究,組織協調廳法律顧問和專家咨詢事宜;承擔國內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動態的收集、綜合和研究工作;綜合管理廳宣傳工作,承擔廳新聞發布工作。
(三)規劃財務處(掛綜合計劃處牌子)。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工資增長的中長期規劃和宏觀調控措施並組織實施;編制、下達全省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員計劃和工資計劃,監督檢查人事計劃的執行情況;完善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分類管理辦法;負責審核省直納入統發工資范圍的人員和工資總額;綜合管理全省人才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的統計、分析工作,定期發布統計資料和發展預測報告;制定實施全省系統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規范和標准;組織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組織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負責社會保險基金分析預警,擬訂應對措施;承擔廳內部審計和財務監督工作;牽頭擬訂中央和省財政各項專項資金分配方案;承擔有關科技項目和國際援貸款項目管理工作。
(四)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擬訂就業工作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創業帶動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負責勞動保障基層工作平台建設,指導和規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負責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和實施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入境就業管理政策;擬訂全省失業保險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和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失業保險基金征繳管理使用、費率調整、稽核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失業保險待遇項目計發辦法和給付標准;擬訂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穩定就業經費使用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省級失業保險調劑金管理辦法、分配使用方案並組織實施;建立失業預警制度,擬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五)人才開發和市場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人才工作宏觀政策和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開展市縣黨政領導班子人才目標責任制考核;綜合管理全省人才開發工作,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編制發布人才開發目錄;組織實施全省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引進項目;組織開展區域人才資源開發交流與合作,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對口支援地區幹部選派工作;參與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和企業人才的統計工作;承擔廳人力資源市場方面的行政許可,指導和管理職業中介機構;擬訂企事業單位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政策,承辦在杭省部屬企事業單位人員錄用引進的審核和調配工作;承辦有關省部屬單位因公出國(境)人員的審查工作。
(六)軍官轉業安置處。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省部屬在杭單位軍轉幹部接收安置工作;負責軍隊轉業幹部隨調配偶安置和隨遷配偶、子女落戶等工作;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政策,負責指導各地、各部門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和落實部分企業軍轉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承擔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承擔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七)職業能力建設處。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政策,指導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組織擬訂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規劃和政策,負責管理企業在職職工、社會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工作;制定實施全省職業技能資格制度;擬訂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健全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綜合管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擬訂我省技工院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綜合管理全省技工院校,承擔技工院校招生辦公室的工作。
(八)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負責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管理工作,擬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高層次、緊缺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的選拔、培養,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選拔管理工作;負責全省博士後綜合管理工作;負責吸引留學回國人員來浙工作、創業、為浙服務政策的擬訂和管理協調工作,歸口管理留學人員創業園,承辦來浙定居專家工作;負責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推行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制度,管理協調全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和資格考試工作;承擔省博士後工作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九)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省事業單位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並指導實施;擬訂事業單位人員聘用政策,負責推行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負責推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擬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競聘上崗、培訓、獎勵懲戒、申訴控告等政策規定並指導實施,負責省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擬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省屬事業單位招聘方案的備案工作;組織實施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登記管理制度;參與全省事業單位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統計工作;承擔省屬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農民工工作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農民工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牽頭負責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工作;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承擔省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勞動關系處。擬訂勞動關系協調和經濟結構調整中涉及職工安置權益保障政策;制定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指導勞動標准制定工作;擬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參與省級勞動模範的評定工作;承擔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辦公室工作。
(十二)工資福利處。負責統籌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工作;牽頭推行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福利政策和離休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擬訂全省公務員與企業相當人員的工資調查比較制度和政策;參與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統計工作;負責監督省直工資統發的執行情況;指導、監督各地和部門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工作;參與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十三)養老保險處。制定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其他勞動者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制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確定辦法、基金征繳和管理、個人賬戶管理政策;制定養老金計發的待遇項目、給付標准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辦法;制定省級養老保險調劑金管理辦法、分配使用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調整企業職工疾病、非因工死亡待遇及其供養直系親屬和非因工傷殘職工的待遇政策和給付標准,負責調整企業精減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准;完善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及工齡、繳費年限計算政策;負責參加省本級職工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退休審批及視同繳費年限的核准;制定補充養老保險政策和辦法,負責在杭省部屬單位補充養老保險方案備案工作。
(十四)醫療保險處。擬訂醫療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推進城鄉統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負責制定基本醫療保險的用葯和醫療服務項目的范圍及支付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醫療保險服務管理、結算辦法;擬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擬訂並組織實施省級單位職工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省本級離休人員、醫療照顧人員和子女統籌醫療管理辦法;負責省本級醫療機構和葯店定點資格認定和考核。
(十五)工傷生育保險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工傷、生育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以及全省工傷、生育保險費率管理辦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工傷預防、工傷認定和職業康復政策,指導全省執行工傷傷殘等級、因病非因工喪失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組織擬訂全省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負責在杭省部屬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傷認定工作。
(十六)農村社會保險處。擬訂全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的發展規劃、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方面擬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資金管理辦法;提出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措施落實情況的審核建議。
(十七)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辦法並組織實施,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征繳、管理、調劑、運營、支付和保值增值等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基金監督網路和監督舉報系統,查處基金管理的重大違紀案件;負責全省參保單位各類補充保險承辦機構基金管理合同的備案,並對其運營情況實施監督;制定全省社會保險內部審計規則和內部審計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指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綜合協調各項社會保險政策制度,牽頭組織對綜合性社會保險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十八)仲裁信訪處。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製度及其政策;負責全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的資格培訓、考核、認定工作;負責對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行政機構的監督、檢查、業務指導以及對鄉鎮勞動關系協調委員會的工作指導;負責來信來訪處理;指導開展系統的平安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十九)人事處。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的表彰獎勵工作;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工資、教育培訓、職稱評聘等管理工作;負責廳幹部職工因公、因私出國(境)管理。
(二十)離退休幹部處。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直屬機關黨委。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㈥ 杭州市法律援助咨詢電話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聯系電話為0571-12348。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聯郵政編碼:310006
工作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3:30-17:00
地 址:杭州市平海路27號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系杭州市司法局直屬單位。主要職能是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具體實施法律援助制度,受理法律援助工作的有關事項,並向援助對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為董紅民,聯系電話為0571-85238746,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為俞欽,聯系電話為0571-85237557。
(6)浙江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務:
1、法律援助案件代理。指派法律援助人員為受援人提供代理服務,包括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代理、民事訴訟代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代理、仲裁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2、公證法律援助服務。為當事人提供公證咨詢服務、提出法律建議,辦理具體公證事項。
3、調解民間糾紛。
(1)解答群眾咨詢;
(2)接受當事人申請,開展調解活動;
(3)主動介入糾紛,開展調解活動;
(4)協助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調處糾紛。
㈦ 防疫法律法規咨詢
你去防疫站咨詢一下,戓是衛生院咨詢,肯定是有的,沒上戶口也可以打防疫針的
㈧ 浙江省監獄管理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監獄管理局設14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負責政務公開、督查督辦工作;負責綜合性文件、報告等起草、審核工作;負責重大決策、重要工作的調研工作;負責保密、信訪工作;負責信息、會務、文電、機要、檔案和外事工作;負責對外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負責重要活動的協調安排。
(二)政治部。負責省屬監獄民警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幹部人事、宣傳教育、民警培訓、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做好機構編制和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負責省屬監獄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
(三)法制處。負責綜合性監獄工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核和匯編工作;指導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負責執法監督檢查,監督罪犯減刑、假釋、加刑、保外就醫及行政獎懲等工作;負責法制建設調研,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指導、參與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四)獄政管理處。擬訂獄政管理、獄內偵查工作制度並監督實施;指導現代化文明監獄創建工作;指導罪犯收監、釋放、分管分押、考核獎懲等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罪犯調遣;負責獄內偵查工作;參與監管裝備配置、警戒設施建設工作;負責公務用槍管理;負責罪犯信息、統計資料編報工作。
(五)刑罰執行處。指導對罪犯的加刑、減刑、假釋工作;負責罪犯暫予監外執行的審核,以及重要罪犯、無期、死緩罪犯減刑和假釋的審核;負責外國籍罪犯的管理;負責罪犯申訴、控告、檢舉的受理及有關問題的查處工作。
(六)教育改造處(掛防範與處理邪教工作指導處牌子)。組織編寫罪犯思想、文化、技術教育教材,指導罪犯教育改造和心理矯治工作;負責省級改造積極分子的審核工作;指導監獄文化建設;指導罪犯改造質量評估工作;指導社會幫教、警示教育工作;指導出入監教育;參與對刑滿釋放人員改造質量的考察工作;負責《浙江新生報》采編、發行等工作。
(七)生活衛生處。檢查指導罪犯生活設施、物資供應、食品安全以及各項生活衛生經費的使用並督促落實;負責監獄醫療機構業務管理、醫療糾紛處置工作;負責罪犯保外就醫的醫療鑒定審核;指導罪犯的疾病預防控制和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
(八)計劃財務處。編制本系統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編報部門預算和決算,負責各項資金籌措、政府采購管理;擬訂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國有資產管理;負責投資建設管理、綜合統計工作;指導、協調監獄企業集團公司投資、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等工作。
(九)審計處。負責審計監督工作;負責對監獄單位年度財務收支、基本建設、資金使用等經濟活動進行審計;按照管理許可權,對領導幹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負責對紀檢、監察部門交辦的經濟案件進行專案審計。
(十)勞動保障處。負責監獄輔助管理崗位、生產關鍵要害崗位和罪犯技術輔導崗位人員的管理工作;審批工資及津補貼統發事項;指導職工培訓、考核及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指導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負責留場(廠)就業人員管理。
(十一)行政裝備處。負責局機關、指導省屬監獄公務車輛、備勤用房、房改工作、民警食堂等行政裝備工作;負責局機關房產、物業、固定資產、辦公用品、公務接待、機關內保等保障工作;負責局機關、指導省屬監獄招投標及大宗物資采購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本級財務管理。
(十二)勞動改造與安全生產監管處。擬訂罪犯勞動改造制度,指導罪犯勞動改造工作;指導協調監獄和監獄企業的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節能環保、防汛抗旱與抗災救災工作;負責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負責國土資源管理的有關工作;協調監獄和監獄企業罪犯勞動改造工作中的有關事宜。
(十三)信息技術處。擬訂信息化建設規劃、標准體系和管理制度,並指導實施;負責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技術審核;負責信息化建設應用軟體和硬體設施的技術選型、開發和推廣應用;組織信息資源庫建設,協調網路資源綜合利用;負責局機關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與維護工作。
(十四)離退休幹部處。負責局機關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務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婦委會工作。
㈨ 聽說浙江省對外貿易公共平台(品浙行)法律服務板塊就使用了可視總機,請問是真的嗎
是的,由青牛視頻可視總機提供的點對點實時視頻通訊,開啟遠程可視法律詢問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