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證照管理制度
轉載
公司證照管理規定
為了規范公司各類證照的管理,進一步盤活公司無形資產,確保公司各項工作高效運轉,特製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所有證照的管理。包括總公司和下屬公司的法人營業執照、行業經營許可證、企業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房產證、土地證及經營運轉中所需的各類證件及公司統一為員工辦理的健康證、工作證等。
二、辦公室是公司證照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各種證照的申報、登記、變更、年檢、注銷;證照的保管、登記、備案。在辦理證照過程中有關部室根據職責承辦部分事項和全部事項。
三、各類證照由辦公室(財務)登記造冊,委派專人統一管理。證件保管人必須妥善保管各類證照,如出現損壞或丟失,要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外,並與發證機關聯系,及時辦理證照的掛失和補辦手續,同時由質檢部追究其相關責任。
四、各部門如需使用證照必須經主管領導或辦公室主任同意批准,說明使用范圍和使用時間,辦理使用登記手續後,方可攜帶外出,使用完畢後,用件人和證件管理人應在登記表上註明領取(交回)時間並簽字。
五、各類證照未經主管領導批准,任何人不得隨意翻動、復印、外借,更不許擅自使用公司的證照進行各種擔保。
六、證件保管人需對到期的證件,提醒主管領導安排相關人員及時驗證。不及時驗證者,造成的各類損失由相關責任人擔負,並追究其責任。
七、證件主管人因工作需要而調動崗位時,應填制「證件移交清冊」,移交人和接交人在與證件清單核對數目後,二人均在「證件移交清冊」上簽字。
八、公司為服務員辦理的健康證由服務部委派專人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公司為職工辦理的工作證由個人保管,職工在調離、退休時必須交回工作證。
八、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Ⅱ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的介紹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內局務會審議通過容,2014年2月2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4號公布。該《規定》共23條,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2005年12月2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2009年1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2011年11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Ⅲ 工商執照不予登記有哪些規定
認真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制止企業重復建設、盲目發展,保專證工業交通企業屬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根據工業企業調整原則,對營業執照的發放、繳銷和企業變更事項進行登記以及歇業辦理注銷手續問題,《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八條在同一登記機關管轄區域內個體工商戶名稱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准登記:
(一)與已登記注冊或已預先核準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名稱相同;
(二)與其他企業變更名稱未滿1年的原名稱相同;
(三)與被吊銷營業執照未滿3年的企業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未滿1年的個體工商戶名稱相同的;
(四)與注銷登記未滿1年的企業名稱相同的。
如果不是對方申請了相關專利,應該給予登記,但他們也有理由不予登記,理由是第十一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三)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你可以試著走走關系。
Ⅳ 工商注冊的登記管理規定
工商注冊新政策,是商事主體登記改革中的一個亮點,主要包含有企業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無地址掛靠注冊公司、多證合一等制度改革,降低了創業者注冊公司的成本及門檻,為廣大資金不雄厚的創業者減輕了很多負擔,同時也是的注冊公司的手續由繁變簡。
一、多證合一
新注冊的公司只發放登記載明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工商營業執照,不再發放商事主體形式的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保登記證與刻章許可證等證件,新版的營業執照上具有以上證照的所有功能。
二、豎版執照
為與全國營業執照版型保持一致,將目前在深圳實行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非法人營業執照、分支機構營業執照跟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這四種營業執照的版式,合並統一為單一營業執照版式,並由以前的橫版執照改變為豎版執照。
三、工商變更
商事主體變更後,在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領取新的「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時,須交回舊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包括國稅和地稅)等相關證照並作廢。若舊證照遺失的,需履行相關證照的遺失補辦手續。
四、舊照更換
2015年7月1日起,暫不受理商事主體的單獨補換照的業務(意思是不涉及到營業執照照面記載事項變更,僅僅是換領新版營業執照的業務),該業務可辦理時間另行通知。
Ⅳ 工商局執法許可權由什麼法律法規規定
一,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施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是唯一一部對工商執版法許可權予以明文權規定法規。
二,關於工商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執法許可權:1,技術監督局負責生產廠家這一塊,從源頭抓質量。2,工商局負責市場流通這一塊,在流通領域抓質量。
Ⅵ 有關於工商局的營業執照發放規定
認真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制止企業重復建設、盲目發展,保證工業交通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根據工業企業調整原則,對營業執照的發放、繳銷和企業變更事項進行登記以及歇業辦理注銷手續問題,作出以下規定:
一、凡生產省及省以上管理的產品的企業,要持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省一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憑證,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重新進行登記,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對沒有生產許可證或憑證的企業,要繳銷原有營業執照,不準繼續生產。二、新辦工業企業,一律按下列規定進行審批登記,核發證照。對不符合規定的企業,不得核准登記和擅自開業。
1、凡屬生產省及省以上管理的產品的企業,一律憑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一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批准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如屬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計委批準的新建企業(包括擴建和改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應由主辦單位或籌建單位申請辦理籌建登記,核發籌建許可證,籌建完成具備投產條件後,申請開業登記,由工商行政部門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2、對生產省以下管理的產品工業企業的證照審批辦法,依據國務院頒發的《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由各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地政府規定的批准證件,核批登記,發放籌建許可證或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三、在調整中,凡決定實行關閉、合並、分立、轉產、限期整頓以及放開和集體承包經營的企業,按下列辦法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歇業注銷手續和變更登記事項:
1、凡決定關閉的企業,有關部門應將關閉決定抄送企業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企業必須在接到決定後三十日之內,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繳銷營業執照。
2、凡實行合並、分立、轉產的企業,要按產品分管許可權,報省有關部門和市、縣批准,領取證件,及時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市、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結合變更登記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3、凡在調整中按專業化原則重新組合的企業(實行人財物產供銷六統一的經濟聯合體),需要持主管部門批準的證件,重新辦理聯合企業營業執照,按實體性聯合企業對待。繳銷聯合體各企業原有營業執照,發給非獨立核算的分照。
4、企業關停後,待安排人員租用原有廠房、設備和物資,開辦集體經營的零部件加工、修理、服務及其它臨時性營業,可按集體經濟對待。企業原主管部門應與有關部門協商後,憑企業原主管部門的批准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5、對放開的小型國營企業,實地集體承包。生產省管產品的企業,由省有關主管部門出證。生產省以下產品的,持所在市、縣人民政府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繳銷原有執照,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但應註明全民所有集體經營或下放經營。
6、對實行限期整頓的企業,限期滿後,市、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根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組織檢查驗收作出的決定,換發全國統一營業執照或繳銷原發營業執照。
四、堅決貫徹執行《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維護法規的嚴肅性,必須消除有令不行,有法不依的無政府狀態。
1、國家授權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放營業執照,確定企業的法人資格,其他各部門都不得干預;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登記審批程序辦事,做到執法守法。
2、對過去凡屬違反規定發放的營業執照,要結合這次工業調整、整頓和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認真進行清理改正。
3、對不執行《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不經核准私自開業,擅自變更事項不登記,歇業不辦理注銷手續,沖擊計劃,擾亂經濟秩序,經教育又不改正的企業,要依照《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嚴肅處理。
4、工商行政管理、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要互通情況,密切協作。凡沒有營業執照的企業,銀行不予建戶、不給貸款,公安部門不批准刻制印章;有照超范圍生產經營的,銀行不劃撥款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企業,要通告稅務部門,以便加強稅務管理。
Ⅶ 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的正文
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 工商所按經濟區域設立。
工商所的設立,由區、縣工商局根據轄區大小、經濟發展情況和管理任務需要,提出具體方案,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 工商所的職責包括:
(一)辦理轄區內由區、縣工商局登記管理的企業的登記初審和年檢、換照的審查手續,並對區、縣工商局核准登記的企業進行監督管理;
(二)管理轄區內的集貿市場,監督集市貿易經濟活動;
(三)監督檢查轄區內經濟合同的訂立及履行,調解經濟合同糾紛;
(四)受理、初審、呈報轄區內個體工商戶的開業、變更、歇業的申請事項,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五)指導轄區內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正確申請商標注冊,並對其使用商標進行監督管理;
(六)對轄區內設置、張貼的廣告進行監督管理;
(七)按規定收取、上繳各項工商收費及罰沒款物;
(八)宣傳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工商行政管理職責。 工商所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區、縣工商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工商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一)對個體工商戶違法行為的處罰;
(二)對集市貿易中違法行為的處罰;
(三)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工商所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前款第(一)、(二)項處罰不包括吊銷營業執照。 工商所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監督制度,配備專職財務人員。各項工商收費和罰沒物資、現金、票證,應當分別登記造冊,按規定處理。
工商所的費用開支,按有關財務規定執行。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