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注冊時認繳金額未按規定時間實繳,會有什麼影響
屬於瑕疵出資,需要履行補足責任;如果金額特別巨大,後果嚴重,則可能構成虛回假出答資罪。
具體分析如下:
一、瑕疵出資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第13條 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
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其他股東可以以自己名義、為公司利益,對瑕疵出資股東提起代表訴訟 責任主體緊及於公司
時的出資股東自身,而不及於從瑕疵出資的原始股東繼受股份的善意後手。
《公司法》
第31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 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
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32條 公司設立時其他股東的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既包括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的資本充
實責任,也包括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清償責任
二、虛假出資罪
《刑法》
第159條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是指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
或者未轉移財產權,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B. 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是多久
隨著近年來公司注冊成本的降低,公司注冊資本有實繳制與認繳制兩種,其中實繳就是在注冊的時候將注冊資金存入公司基本戶中,認繳制則可以在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繳納注冊資本。
公司注冊認繳制
公司的注冊資本就是企業在進行工商登記的資本總額,可以選擇認繳制進行注冊,大大降低了注冊的成本,通常只需要在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之內將注冊資本存入銀行基本戶即可。那麼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是多久?需要注意哪些內容?
一、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
根據注冊公司的相關要求,如果注冊資本是認繳制,會在營業執照辦理的時候顯示出來,工商不需要驗資報告,並且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是可以由股東自行約定,只需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即可。
因此,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並沒有嚴格的范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期限內如果沒有辦法繳清,需要及時修改章程中的繳清期限,以防影響企業的徵信。
二、注意事項
1.公司注冊認繳制期限並不是越久越好,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是要向社會公示的信息。一些項目會對這些信息進行限制,同時期限過長也會給人造成實力不足的誤解,影響公司的信譽度與業務等。
2.認繳注冊資本在公司清算或者解散的時候,應認繳而未認繳的注冊資本,需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實繳。如果認繳期限並沒有到期,就不用實繳了。
3.股東以認繳額度為限承擔公司的責任與債務,如果公司的注冊資本越大,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相應的越多,股東以認繳的額度去承擔公司債務和責任。
C. 商事登記制度-認繳資本繳納期限
(1)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知,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由股東自己約定,法律不做限制。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根據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
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金額的多少以及注冊資本認繳的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了。
所以,關於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由股東自行約定。
(2)注冊資本認繳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
正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股東自己約定,於是部分創業者就認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不是越長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以後均是向社會公眾公示的信息,如果客戶看到股東長期沒有向公司實際繳納注冊資本,有可能會認為股東沒有實力,會降低對該個公司的信用評級,從而可能影響公司業務。
認繳金額、出資時間雖是公司股東(發起人)內部的自行約定,但也要切合實際:比如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應當與公司規模、股東自身經濟實力相匹配等。
出資時間應當為固定期限,且符合公司經營實際,不得約定為無期限或超過公司的經營期限。
因此對於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就可以了。
(3)若規定的認繳期限內未能足額出資,應承擔相應責任。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忘記工商登記時資本認繳時間擴展閱讀:
注冊資本認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實行認繳制也相應配套出台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條例規定企業必須在公示系統如實公示認繳、實繳額,便於公眾查詢。假如別人與你簽訂大額經濟合同前查到你公司實繳額較少,那麼人家可能會懷疑你的實際履約能力,也許合同就簽不了,生意就黃了。
2、認繳資金也並非越多越好,如果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出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但是可以在約定出資期限屆滿前做注銷登記。
3、股東要按照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司繳付出資,股東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
4、如果股東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應先繳足出資。
網路-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