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怎麼樣
簡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始建於1948年4月,於1955年1月6日被吉林省政府正式命名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所公共圖書館,也是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中建立較早的地區級公共圖書館之一。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座落在延吉市西部,背靠雄偉的延邊州政務中心,東鄰延邊最高學府延邊大學,南依美麗的布爾哈通河。總面積12920平方米,擁有9個閱覽室、4個技能培訓室和報告廳,1000多個座位,200多台電腦可同時上網,藏書將達到150萬冊。設施設備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全面達到國家一級圖書館的標准。
注冊資本:5465萬人民幣
『貳』 延邊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主要職責
(二)擬定全州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促進建立全州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於公務員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負責行政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聘任制公務員的分類、錄用、考核、獎懲、任用、培訓、辭退等方面的綜合管理;指導和協調州政府各部門、各縣(市)政府部門實施公務員法工作;擬訂特殊人才安置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國家和省榮譽制度;擬訂並組織實施政府獎勵制度,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政府公務員績效考核。
(四)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就業援助制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牽頭組織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五)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組織實施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組織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社會成員的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制全州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按規定做好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監督管理以及社會保障執行情況監督工作。
(六)負責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各類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七)負責擬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支付標准、診療項目、用葯及服務設施范圍、定點醫療機構與定點葯店費用結算審核等管理辦法和意見,負責基本醫療保險就醫管理和監督工作,負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訂醫療制度改革相關政策。
(八)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意見,建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待遇標准;貫徹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政策;擬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的宏觀調控政策,完善最低工資制度和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參與州級企業勞動模範評定工作。
(九)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參與人才管理工作,制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牽頭推進深化專業技術人員評價和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博士後管理制度;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激勵工作;負責引智項目和受聘我州的外國專家管理。
(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落實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負責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組織落實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負責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並組織落實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二)統籌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規定和勞動關系協調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監督落實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十三)受理人事和勞動信訪事項,會同有關部門協調處理有關人事和勞動保障方面的重大信訪事件或突發事件。
(十四)負責全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
(十五)承辦州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叄』 什麼是「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一、「211工程」建設的目的
實施「211工程」,是中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旨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培養高層次人才,對提高國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於國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建設目標及任務
面向21世紀,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1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1、學校整體條件建設:造就一大批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特別應加速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保持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確保教育質量有較大地提高;加強教學、科研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為培養及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條件;提高辦學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高等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
2、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中選擇一些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能夠解決本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並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培養人才的實驗條件,拓寬學科面,形成一批學科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資源共享、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群、學科基地,以持續培養本領域高水平的骨幹人才。要努力形成覆蓋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行業和領域、帶動學科和科技發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點學科體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圖書文獻保障系統、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系統等建設內容。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將連接全國主要高等學校,並與國際網路聯網,為我國教育、科技和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圖書文獻保障系統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設立全國綜合文獻中心和一批學科文獻中心,與國內外文獻系統廣泛聯網,建立文獻信息子網。根據地區優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結合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設立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規劃任務:
1、首先重點建設2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300個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
「211工程」的具體建設方式:
原則上將主要建設內容統籌考慮在擬確定的重點建設大學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學中進行,以體現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發揮高等學校的綜合效益。少數重點學科及其他建設項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學校中進行。
三、工程建設資金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要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適當安排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建設程序與組織管理
「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
1、國務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和財政部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211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檢查評估工作。辦公室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的有關同志組成,地點設在國家教委。
2、「211工程」按國家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和管理。中央行業主管部門和省(區、市)人民政府,商國家教委對申請進入「211工程」的備選院校和學科點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有關主管部門需向國家教委報送預備立項備案材料。根據「211工程」總體進度要求和國家財力可能,由國家教委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向國家計委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計委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和標准,部門、地方和院校自籌資金落實情況,以及中央專項資金的安排,進行綜合平衡和審核,條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經審定批准進入「211工程」的項目,由國家計委商財政部和國家教委在年度計劃中滾動安排中央補助投資並付諸實施。對符合「211工程」建設要求、與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密切相關、自籌資金落實不需要中央專項支持的高等學校,也可列入重點建設計劃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3、「211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進展要求,具體負責本部門和本地區「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認真抓好所屬建設項目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在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協調領導下,「211工程」建設進展平穩順利。
「九五」期間,在「211工程」學校中共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人文社會62個,佔10%;經濟政法57個,佔10%;基礎科學89個,佔15%;環境資源42個,佔7%;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255個,佔42%;醫葯衛生66個,佔11%;農業31個,佔5%。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資金總量約為183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資金63.88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資金3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6億元,配套設施建設資金73.32億元。
「211工程」建設實施以來,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學校辦學思想的變化。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國高等教育數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學設施建設初見成效。「211工程」學校確立了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和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科研裝備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增強了其開展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和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的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重視,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創造了一定的工作條件。「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已經基本結束,「十五」期間建設即將開始。
北京(23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6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肆』 延邊州政府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州政府辦公室(州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設10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處。
負責州政府公務接待服務(副部級以下)及活動的銜接安排;負責州政府會議的管理和會務工作;負責州政府領導政務活動的銜接及安排等工作;圍繞州政府州長、副州長開展日常服務、文字整理等工作;參與起草州政府的重要材料;圍繞州政府中心工作、階段性任務或某個專題進行綜合調研等工作;負責專職秘書的管理。
(二)文電處。
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文電的統一收發、分辦、傳批傳閱以及公文體例、格式、行文規則和部分公文內容的審核;負責州政府會議的記錄及會議紀要的起草工作;負責領導機要文電的管理和保密工作;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印章、機構代碼證、文書檔案資料等管理;負責州政府公文的傳輸;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的打字、復印工作;負責以州政府和辦公室名義打字材料的校對、印刷工作;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的保密工作。
(三)綜合處。
負責州政府主要領導的文字綜合工作,起草州政府向省政府和國務院的工作匯報材料;撰寫州政府的重要宣傳文稿和理論文章;圍繞州政府中心工作、階段性任務或某個專題進行綜合調研;負責州政府重要新聞報道稿件的審核工作。
(四)信息處。
負責收集、報送各類政務信息,編發州政府政務信息類載體,為州政府領導決策提供參考;負責向省政府報送重要政務信息;對全州政府系統的政務信息工作進行業務指導;負責《吉林年鑒》地方部分的編輯及發行;負責《州政府大事記》的收集、編印等工作。
(五)調研處。
負責調查研究經濟和社會事業等各方面相關問題,並提出建議;參與州政府領導有關文章和州政府重要材料的起草工作;圍繞州政府中心工作和領導指示開展專題調研活動,並提出建議。
(六)金融證券監管工作處。
負責研究擬定全州地方金融業的發展規劃,研究建立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機制,協調處理地方金融發展重大問題、風險防範和化解工作;負責州政府與轄區內各金融機構(含保險、證券、期貨等)的協調聯系工作;負責對擔保公司、地方金融機構和農村金融組織、小額貸款公司的資質審核、監管工作,配合並受省證監機構委託,負責地方證券和期貨公司的監管工作;協助省保監局及保險行業協會,負責保險經辦機構監管及保險業發展協調事宜;承辦州政府及州政府防範金融風險、優化金融環境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七)議案處。
負責需州政府辦理的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分辦、催辦和審核把關工作;對政府系統的建議和提案辦理進行業務指導等工作。
(八)州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
負責州政府電子政務建設總體規劃的制定、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協調和指導全州政府系統電子政務網路建設、資源整合和技術應用;負責全州政府系統辦公業務網路的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州政府辦公室業務網路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州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維護、管理和更新工作;負責州政府重要活動的攝影及資料的管理和歸檔工作。
(九)行政財務處。
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車輛管理和政府領導的公務用車安排工作;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相關後勤服務事務;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經費預決算、財務管理等工作;負責州政府及辦公室機關的固定資產和備品購置、管理工作。
(十)人事監察處。
負責州政府辦公室系統(辦公室機關、機關事務管理局及州政府駐外辦事機構)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的管理和工作作風、工作紀律等方面的行政監察工作;負責辦公室機關的綜合、會務等日常事務管理和協調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黨群工作。
州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
州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設在州政府辦公室,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州政務公開工作,指導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工作;指導推動、督促檢查全州各級政府政務大廳建設、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管理等工作;指導監督全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協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負責州長公開電話工作,協調指導全州行政機關公開電話工作。
州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內設綜合協調督查處、州長公開電話受理處,同時也是州政府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一)綜合協調督查處。
負責全州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指導推進全州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工作;指導推動、督促檢查全州各級政府政務大廳(政務服務中心)和「一站式」辦公場所的建設、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管理等工作;協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各項相關工作的考核和責任追究;負責州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二)州長公開電話受理處。
負責州長公開電話受理、州長電子信箱和網上投訴的處理工作,及時報告重要情況;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和縣(市)政府對轉交事項和領導指示的辦理;協調指導全州行政機關公開電話工作;負責承辦省長公開電話轉辦事項。
州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州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州政府總值班室)設在州政府辦公室。主要職責是:承擔州應急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履行值守應急、信息處置和綜合協調職能;負責州政府政務值班和應急值班工作;向州政府領導和上級應急機關報告突發事件應急信息和緊急重要情況;傳達和督促落實州政府領導關於突發事件和緊急重大情況的批示指示;負責全州應急體系建設;協助州政府領導做好有關應急處置工作;指導縣市政府和州應急委員會成員單位應急管理工作;辦理州政府應急管理方面的文電、會務、督查和調研等工作。
州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州政府總值班室)內設應急值守處、綜合預案處(保障指導處),同時也是州政府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一)應急值守處。
承擔州政府政務值班和應急值守工作,及時掌握和報告州內外相關重大情況,辦理向州政府報送的突發事件信息及緊急重要事項,傳達、督促落實州政府領導關於突發事件和緊急重大情況的批示指示,負責全州政務值班、應急值班體系建設和隊伍建設。
(二)綜合預案處(保障指導處)。
負責組織編制和修訂《延邊州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審核州級專項應急預案;指導和督促全州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應急演練工作;承擔州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的日常工作;協調指導應急保障工作;指導全州應急平台體系建設;開展和督促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和應急培訓工作。
『伍』 什麼叫做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一、「211工程」建設的目的
實施「211工程」,是中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旨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培養高層次人才,對提高國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於國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建設目標及任務
面向21世紀,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1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1、學校整體條件建設:造就一大批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特別應加速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保持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確保教育質量有較大地提高;加強教學、科研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為培養及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條件;提高辦學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高等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
2、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中選擇一些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能夠解決本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並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培養人才的實驗條件,拓寬學科面,形成一批學科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資源共享、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群、學科基地,以持續培養本領域高水平的骨幹人才。要努力形成覆蓋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行業和領域、帶動學科和科技發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點學科體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圖書文獻保障系統、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系統等建設內容。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將連接全國主要高等學校,並與國際網路聯網,為我國教育、科技和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圖書文獻保障系統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設立全國綜合文獻中心和一批學科文獻中心,與國內外文獻系統廣泛聯網,建立文獻信息子網。根據地區優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結合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設立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規劃任務:
1、首先重點建設2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 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300個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
「211工程」的具體建設方式:
原則上將主要建設內容統籌考慮在擬確定的重點建設大學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學中進行,以體現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發揮高等學校的綜合效益。少數重點學科及其他建設項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學校中進行。
三、工程建設資金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要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適當安排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建設程序與組織管理
「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
1、國務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和財政部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211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檢查評估工作。辦公室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的有關同志組成,地點設在國家教委。
2、「211工程」按國家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和管理。中央行業主管部門和省(區、市)人民政府,商國家教委對申請進入「211工程」的備選院校和學科點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有關主管部門需向國家教委報送預備立項備案材料。根據 「211工程」總體進度要求和國家財力可能,由國家教委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向國家計委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計委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和標准,部門、地方和院校自籌資金落實情況,以及中央專項資金的安排,進行綜合平衡和審核,條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經審定批准進入「211工程」的項目,由國家計委商財政部和國家教委在年度計劃中滾動安排中央補助投資並付諸實施。對符合「211工程」建設要求、與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密切相關、自籌資金落實不需要中央專項支持的高等學校,也可列入重點建設計劃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3、「211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進展要求,具體負責本部門和本地區「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認真抓好所屬建設項目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在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協調領導下,「211工程」建設進展平穩順利。
「九五」期間,在「211工程」學校中共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人文社會62個,佔10%;經濟政法57個,佔10%;基礎科學89個,佔15%;環境資源42個,佔7%;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255個,佔42%;醫葯衛生66個,佔11%;農業31個,佔5%。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資金總量約為183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資金63.88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資金3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6億元,配套設施建設資金73.32億元。
「211工程」建設實施以來,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學校辦學思想的變化。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國高等教育數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學設施建設初見成效。「211工程」學校確立了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和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科研裝備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增強了其開展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和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的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重視,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創造了一定的工作條件。「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已經基本結束,「十五」期間建設即將開始。
「211工程」作為「九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國家惟一的教育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建國以來直接投資最大的教育項目。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為中國21世紀的發展培養、積聚各行各業所需的高素質骨幹人才和解決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並使中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使若干所高等學校和部分重點學科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成為世界一流。「211工程」是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而實施的。該建設項目從醞釀提出、策劃設計、實施建設,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中央領導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預計從1996年至2002年計劃資金和配套資金共183.69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63.88億元,基礎設施建設10.06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和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兩項安排中央專項資金1億元。
(一) 「211工程」的內涵
「211工程」是國務院有關綜合部門聯合提出,並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的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工程。 「 211工程」的含義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二) 「211工程」建設的目標
經過十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力爭到21世紀初,
有若干所高校和部分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與
國際上著名大學和較先進水平的實驗室相比擬;
有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教學科研水平及條件,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在國內達到先進
水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國際影響;
根據合理布局和行業、地區發展的需要,選擇一部分高等學校進行重點建設,使其教學、科研能力顯
著增強,達到本行業、地區的先進水平。
(三)「211工程」主要內容
1.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選擇少數水平高、各個行業和領域的帶頭學校,作為重點建設子項目,
使之成為解決本行業、本領域、本地區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和培養所需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基地;
2.一批重點學科點。在已經評定的416個重點學科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礎上,
形成一批具有優勢的學科群體;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各個學科的文獻資源合理布局和科技情報保障體系;高層次
教育管理信息和咨詢服務系統;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合理配置和設備共用、資源共享的實驗
體系;與國際有關系統、網路接軌等。
211工程」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廣播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
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石油大學
鄭州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蘭州大學
新疆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陸』 延吉市防疫站有咨詢電話嗎
截至2020年5月,延吉市防疫站已整合為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中並未公布咨詢回電話,但公布了網上咨詢地答址: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上咨詢。
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延吉市衛生防疫站,根據國家衛生防病機構改革精神,2007年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市衛生監督所合並同時加掛延吉市衛生監督所牌子。
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直屬於延吉市衛生局的衛生事業單位,是全市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監督監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的中心。
(6)延邊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延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能:
1、疾病預防與控制。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
3、疫情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控制。
5、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
6、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7、技術指導與應用研究。
『柒』 2012年延邊州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下來了,但職位表上考的 「通用知識」都包含什麼啊
http://yanbian.offcn.com/html/2012/11/504.html
http://changchun.offcn.com/html/2012/11/1310.html
您可以看看上面的兩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