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情況抄屬於登記事項發生變更而未進行變更登記的行為,按照我國《公司法》以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法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 股權轉讓但未向工商部門變更登記,轉讓協議有效嗎
股權轉讓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是有效的。
股權轉讓協議,如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並未違反法律規定,即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依約嚴格履行。未進行工商變更手續,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44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雖然要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但股東轉讓股權沒有按期進行變更登記,工商部門只是依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責令限期辦理或被處以行政罰款,但並不能夠否認新股東(受讓人)享有的股權。股東變更登記其實只是工商部門對公司進行的一種工商行政管理行為,它本身只具有確認股權轉讓的功能,而不決定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工商登記只是種對外公示的行為,起到對抗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
綜上所述,工商變更登記與否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3. 工商變更登記與否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嗎
工商變更登記與否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法條及分析
1、根據《合同法》第44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
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2、《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雖然要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應當申請變更登記,但從該條規定內容的分析,不能得出股權變動以工商變更登記為準的推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變動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證明。
」從中可見變更登記是以「股東變動」為條件的,而股東變動顯然是以股權發生轉移為基礎的,沒有股權的股東並不存在,沒有按期進行變更登記的法律責任只是被責令限期辦理或被處以行政罰款,但並不能夠否認新股東(受讓人)享有的股權。
股東變更登記其實只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公司進行的一種工商行政管理行為,它本身只具有確認股權轉讓的功能,而不決定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3、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進一步證明股權轉讓的效力取決於是否進行過工商登記。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4. 未辦理工商變更對股權轉讓有何影響
鑒於這樣的法律規定,因此,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使股權轉讓合同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從而達到體現其登記本身所具有的公示性及公信力。對於這些方面,我們應當進行一定的了解。 說到具體的影響,在法律效力方面,雖然其變更不影響股權轉讓合同效力,但會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果,由此以來,所產生的爭議也是不可小視;在股東身份認定方面,如果沒有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在股東身份上始終存在瑕疵。 所以,企業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先要去了解與之相關的法律,建議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人士。
5. 股權轉讓後未能及時進行工商登記變更,轉讓協議還有效嗎
看來你們合同做的漏洞百出啊,如果未付款那就是無效的協議,其實應該有後續條款的,如果哪一方拒絕轉讓是要賠償的額,我建議你最好拿著協議去找律師看看,裡面是否有漏洞!
6. 股權變更登記對股權轉讓效力有什麼影響
股權變更登記在法律上產生股權轉讓效力。
7. 公司變更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8. 工商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協議之效力
對於股權轉讓協議,法律並無必須登記才生效的規定,故協議應自成立時內即生效。股東名冊登記和工商登容記均作為對抗要件,未變更股東名冊之前,受讓人所擁有的股權不得對抗公司;未變更工商登記之前,受讓人所擁有股權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無論是股東名冊還是工商登記,均不具有設權效力,而只具有證權效力和對抗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