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嶽自然負載物風景
一、山嶽森林風景(8)
山嶽森林風景有幾個演化方向。森林有北國與南國之分,北國森林以針葉林為主,且多與冰雪結合,南國森林以闊葉林為主,常具熱帶雨林的特徵。除自然的原始森林外,尚有人造森林。此外,一些獨立的名木奇樹對遊人也有很強的吸引力,在介紹森林風景之前略舉幾例(以下內容均摘自有關書籍)以見一斑。
1.名木奇樹
獨立名木雖在風景區形成中沒有自己獨立的位置,但對景點的形成卻有巨大的意義,許多著名景區都有這樣的名木奇樹。
福建仙游縣有一株巨大的古樟樹中長出一顆兩人合抱的大榕樹,被稱為樟抱榕。這棵古樟樹植於唐末宋初,已生長有千年,需10人才能環抱。
長江巫峽北岸的中梁子山上有一對連理樹,兩顆櫟樹相距5m,一棵樹有一碗口大的枝丫,搭於另一樹的主幹上,共生為一體。
河南盧氏縣九龍洞有棵無名奇樹,其花一年火紅,一年金黃,一年粉紅,一年姜黃,香氣清香柔和,葉如碧玉剪成,落地有清脆聲。
廣西融安縣大坡鄉一帶有氣象樹,晴天為綠色;如葉片全紅,預兆將會乾旱;葉片由綠變紅,葉尾低垂,則將降暴雨,發生洪澇災害。
廣東順德容奇鎮桂洲鄉東風村有一榕樹橋,3條粗大的樹根跨過小河,鋪上木板即為橋,離橋面高70 cm的另一樹根成為橋的欄桿。
江西井岡山有一種夜光樹,是常青闊葉樹,晴朗的夜晚能發出亮光,既是觀賞的奇景,又為行人照亮夜路。
在黑龍江和吉林交界處有一種木鹽樹,高兩丈多,夏季樹幹上凝結起一層鹽霜,晶瑩美觀,刮下可以食用。
不怕火燒的麻楓桐,是西沙群島的本地樹,放在灶里也燒不著,它的生命力極強,在珊瑚殘骸上就能生長,一根斷枝能長成一株新樹。
福建茫盪山有一棵樹齡500多年的「紅豆杉」,每當陽光射到樹上,便有星星點點的雨絲飄落,日照越強,細雨越密。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有一棵巨大的榕樹,包裹著一座古塔,在塔頂撐開一張巨傘,巍巍塔身,被囫圇包於樹腹之內。
2.北國型山嶽森林風景
(1)大興安嶺原始森林
大興安嶺呈北東-南西向,橫亘在呼倫貝爾草原和松嫩平原之間。南段高而窄,險峻陡峭,海拔多在1000~1300m之間。北段山體低而寬,海拔多在1000~1100m之間,最高峰黃崗梁2034m,位於南段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內。
大興安嶺是我國保存較完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主要樹種是落葉松,其他有白樺、白楊、柞樹、雲杉等。林區每平方公里就有4 萬多株樹木,有的地方白天也難辨方向。夏秋之季,來到大興安嶺腳下,舉目望去,起伏的山嶺,巍峨的巔峰,雲遮霧罩,直與天接。其凝重磅礴、高大雄偉之氣象,有別於國內其他名山,給人以別開生面之感。走上大興安嶺,可見千年古松,合抱不及,參天挺拔,迎風傲雪,共閱滄桑。樹木的枝葉交錯,蔭天蔽日,每有長風吹過,林海上便有綠色的波濤,歡快奔流,激盪澎湃。其壯觀宏大,讓人感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大興安嶺林區建立了許多國家森林公園。如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景區以森林、草原景觀與蒙古族民俗風情為主,融草原、山地、河谷、湖泊、草甸、叢林、疏林、沙地等景觀為一體。針闊混交林是公園獨有的特色。有多處第四紀冰川遺跡,冰川運動形成的阿斯哈圖冰石林為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2)伊克薩瑪國家森林公園
此公園位於內蒙古滿歸(呼倫湖之北),風光雄偉壯麗。蒼茫的松濤,清澈的河流,百鳥爭鳴,百花爭艷,一派古老原始的北國風光。春天,火紅的興安杜鵑花,迎春冒雪,傲然綻放,遍布山野,如錦似霞。若逢春雨,一夜之間,群山披綠。夏天,藍天白雲,草木芳菲,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登山遠眺,極目四野,萬象崢嶸,千峰競綠,映入眼簾的是綠的世界。漫步溝谷,奇花異草,爭芳斗艷,山風和煦,奇香濃郁。秋天,層林盡染,金風蕭瑟,百鳥飛翔,各種動物活動頻繁,一派霜天競自由的景象。
3.南國型山嶽森林風景
(1)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南儋州市,公園四周由蓮花嶺等數十座形貌奇特的山巒環抱,峰嶺起伏,層巒疊嶂,溝谷縱橫。裸露的岩石無不奇形怪狀、千姿百態。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0。熱帶季雨林、次生闊葉林、各類經濟林、果木林等植被景觀豐富多彩,各類型的熱帶植物分布林間。公園境內蓮花山中溪泉密布,水潭眾多,瀑布氣勢磅礴。蓮花山下的藍洋溫泉有10多處自然泉眼,水溫40~93℃。溫泉區霧氣蒸騰,景觀秀美,宛若仙境。
(2)阿里山
阿里山地處台灣嘉義縣東北,是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總稱。境內擁有森林、雲海和日出三大奇觀。山上建有高山博物館,陳列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堪稱「林海」。其中台灣杉、鐵杉、紅檜、扁柏和山姬松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稱阿里山「五木」。登上塔山,可飽覽雲海奇觀,祝山則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
(3)蜀南竹海
四川蜀南竹海橫跨長寧、江安兩縣,有20 余座高峰、500 多個山嶺,蔥蘢蒼翠,無處非竹。登高俯視,萬頃碧波,竹濤澎湃,壯觀無比。春天,新筍齊發,花菲鳥鳴;夏天,新竹添翠,竹蔭蔽天;秋天,墨竹如黛,紅葉點綴;冬天,紅裝素裹,翡翠托玉。景區共有景點124處,其中七彩飛瀑、觀雲亭、翡翠長廊等被譽為竹海十絕。膾炙人口的摩崖石刻——三十六計石刻綿延1km,蔚為壯觀。
(4)西天目山原始森林
浙江西天目山的原始森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是瞻仰「大樹王國」的好去處。這里有胸徑2m多的大樹王,有古冰川期倖存下來被譽為「活化石」的野銀杏,有直徑1m粗的參天古木395棵。從杭州驅車經山麓的禪源古寺循石級而上,參天古木像儀仗隊一樣列隊迎客。總數在2000種以上的各種植物遍布山區。古樹怪石,處處成景,為旅遊者提供了無盡的風光。
(5)莫干山
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屬天目山余脈,主峰塔山海拔720m,以竹、泉、雲「三勝」和清、綠、涼、靜「四優」著稱,素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莫干山風景秀美,尤以「天下雅秀」馳名中外。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台山等為莫干山的中心景區,植被覆蓋率為92 ,萬竽夾道,修竹遍山,更有挺拔參天的日本冷杉和宋代銀杏。登中華山、塔山,可觀日出、雲海;臨劍池,可賞飛瀑、流泉。旭光、雲逸、清涼等20多處亭台景觀,散建在莫干湖、碧塢龍潭、天泉山和石門卡等景點中。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現全山仍保存著清末及民國初期興建的數百幢建築風格各異的別墅,掩映在綠蔭翠山之中,優雅恬靜。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後大霧更是絕景:山腰以下雲霧繚繞,塔山之頂漂浮於雲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
4.人造森林
貴陽森林公園即為人造森林。東出貴陽向北偏轉,順山而上,步行不足千米,即入森林,此處成林不滿百年。20 世紀20年代以前這里原是農墾山地,20年代後改作實驗林場,歷經半個世紀的培育和成長,60年代初已發展到有林木2000多公頃。1960年周恩來總理在此視察時提議建立森林公園。公園佔地500 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0 ,公園樹種上千,珍稀者如珙桐、樟、柚、檀、銀杏等,但以松杉為主。
公園有蘭花1900多盆、600 多個品種,蘭花花圃300 多平方米。山茶也有特色,到處都可見到,高10餘米,10月便在林海中怒放。春末夏初,燦爛的杜鵑花漫山燃燒。
在山頂觀看林海,峰巒起伏,滾滾滔滔,全被綠浪淹沒。貴陽是座林城,又為這綠色所環繞,兩者已連成一片。
二、山嶽花卉風景(9)
所有山嶽森林風景之植被中皆有花卉,當植被變為以花卉為主時,便成為山嶽花卉風景。一些奇花,雖不能構成景區,但對遊人的吸引力,絲毫不亞於花卉風景區。據有關記載,安徽巢湖市銀屏山仙人洞口崖上的石縫中生長有一株白牡丹,相傳已有1000多年歷史,每年穀雨前後開放。花色純白似玉,花朵大如銀碗,周圍沒有出現第二株。據傳「花開三朵主幹旱,花開五朵兆豐年」,每年穀雨前後,前來觀花了解來年五穀豐歉的遊人不下10萬。又如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城北15km的玉峰寺內有每年開花總數達兩三萬朵的「萬朵山茶」,植於明永樂年間,由兩種茶花並為一樹,葉片分兩種形狀,花亦有玫瑰紅和粉紅兩色。如今眾多枝幹,盤纏交錯,已成為一堵3m 多高、4m 多寬的「花牆」。每年初春,頂著風雪怒放,花團錦簇,一片「紅霞」。從立春到夏至,先後要開20餘批,苞大如杯,花大如碗,勝過牡丹,且多是並蒂花,襯托著玉龍雪山,呈現出「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的奇景。
1.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黔西與大方兩縣交界處,公園擁有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享有「世界天然大花園」的美稱。在長約50km,寬1.2~5.3km的丘陵地帶,分布著馬纓、鵝黃、百合、青蓮、紫玉等4 屬、23個品種的野生杜鵑,總面積100餘平方千米,被譽為「百里杜鵑」。公園內山嶺起伏,花山綿延。一山山紅杜鵑,艷如雲霞;一坡坡白杜鵑,潔白如雪。大杜鵑樹枝蒼翠,小杜鵑俏麗多姿。各色花朵,紅的如紅纓,銀白的似粉球,鵝黃的如團扇,淡紫的似玉盤,美不勝收,令人陶醉。3~4月盛花期,是觀花山、游花海的好時機。每年一度的「中國貴州杜鵑花節」,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生態旅遊的37個主要節慶地之一。
2.白馬雪山杜鵑林
白馬雪山為橫斷山脈雲嶺北部主峰,在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這里的山麓長滿了低矮的杜鵑林,開花時節絢爛成一片鮮花的海洋。花期4~6月。如果看慣了花盆裡花的嬌艷,定會震撼於白馬雪山杜鵑花無邊無際的博大和奼紫嫣紅的絢麗色彩。這片花海宛如從雲霞上裁剪下來的錦緞鋪就,無數花朵攢生一起,連成一片。五月雪山春寒料峭,積雪依然可見,然而杜鵑花已在3000~4000m的山上怒放。她的花色鮮亮,艷光照人,規模龐大,一眼望不到邊。花期之末,林下一片落英殘紅,依然叫人憐愛。杜鵑林低矮,與上部林木構成錯落有致的立體畫面,紅綠相映,更襯托出特殊的美。
欣賞杜鵑花的勝地還有四川峨眉山、四川峨邊馬鞍山、重慶四面山、浙江天台山、江西井岡山,它們都是花的海洋,千株萬樹,如火如荼。
3.蘇州鄧尉梅花
鄧尉山在江蘇蘇州市光福鎮東南,是斜插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東漢光武帝時官至太尉的鄧禹曾隱居於此,故稱鄧尉山。據《光福志》:「鄧尉山裡植梅為業者,十中有七。」相傳在漢代以前,就已梅樹成林,至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這里的山塢,梅林似海。數十萬株中有粉妝玉琢的白梅,火焰片片的紅梅,香氣襲人的墨梅,翡翠滴水的綠梅,瓣白萼紅的紅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鐵骨虯枝的龍游梅,形如玉盤的玉蝶梅等。早春時節梅花冒風霜而開,天姿皎潔,冷艷如雪,極目遠眺,只見群峰連綿,重岳疊翠,山上山下,銀海盪漾,紅綠相間,彌漫無際,暗香浮動,飄逸遠近,所謂「香雪三十里」。久而久之,成為芳名甲天下的「香雪海」。
沿著曲折清幽的花徑登至半山腰,觀賞梅館後,再至山頂,可見梅花狀亭,亭旁有乾隆皇帝的御碑,亭前斷崖刻有「香雪海」3個大字,頗有功力。
4.無錫滸山梅園
梅園位於無錫西南滸山上,背依龍山,面臨太湖,距市區7km。它是近代著名的民族工業家榮德生、榮宗敬於1912年在清朝進士徐殿一的「小桃園」舊址上建造的一座私人花園。面積54×104m2 ,有梅林4×104m2 ,梅樹3500 余株。品種有素白、台閣梅、玉蝴蝶、墨梅、杏梅和硃砂梅等30餘種,乃江南著名賞梅勝地。天心台、香雪海、念劬塔為園內3處最佳景點。
我國觀賞梅花的勝地還有南京中山門外的梅花山、浙江餘杭的超山、武漢的磨山、廣州的蘿崗等處梅園。
5.干溝菊花台
烏魯木齊南山區西白楊溝附近有一個菊花台。一望無際的平台上,野花遍地,菊花繽紛。這就是海拔2400m以生長大片金黃色野菊花為主要特色的干溝菊花台。溪水潺潺,水清如鏡,腳下一望無際的薩爾達坂草原上牛羊遍地,是隱居天山深處的「天然大花園」。
6.成都龍泉驛桃花
人們喜歡桃花「胭脂染色一身紅」的艷姿、爛若紅霞的繁盛,認為在春天的百花中,她一枝獨秀:「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
龍泉驛是成都平原上一條背斜褶皺形成的山,丘陵起伏,山道彎彎,繁花滿山,四季流芳。現有桃樹60餘萬株,每當花期,一團團,一簇簇,艷光照人,一派嫣紅,如錦似霞,泛映出妖妍的暈彩,是成都有名的休憩怡情之地。此處所產水蜜桃,更是水果中的上品。
7.延安萬花山
萬花山位於延安城西南20km處的杜甫川,山上翠柏蔥蘢,山下湖光粼粼,萬花山上有300畝野生牡丹,分20個品種,有紅、黃、粉、白、綠、紫6種顏色,每年4月上旬開花時,色彩繽紛,爭奇斗艷。山上的「木蘭陵園」是為紀念巾幗英雄花木蘭而建。據考證,花木蘭是萬花山人。山下的花源屯村,已建成陝西民俗文化村,是體驗民情的好去處。
三、山嶽動物風景(10)
這一類型與山嶽森林風景的區別,僅是動物的成景作用更高,兩者實無清晰的界線。
1.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既是國家森林公園,又是自然保護區。相傳神農氏在此嘗百草,因此得名。高山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中國東、南、西、北動植物區系的薈萃之地,也成了許多瀕危珍稀動植物的避難場所。這里維管束植物多達310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7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金雕、白鸛等5種。景區有雄奇的山峰、幽深的峽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許多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林海深處,美麗的金絲猴跳來跳去,生機盎然,還有白熊、白麂、白獐、白蛇等白化動物以及善於在空中滑行的神農飛鼠;魚洞的魚,夏季在河裡生活,冬季游入山洞過冬;燕子埡口有成群飛舞的金絲燕。站在埡口兩側山峰上,可俯看原始森林的獨特風光。野馬河峽谷位於景區中部,長3000m,寬20m,河水激流澎湃,在岩塊上跌落成層層瀑布。河水上游水流平緩,乘坐橡皮艇至激流區,驚險刺激。傳說中的「野人」,使這里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更受世人矚目。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於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收為人與生物圈計劃「世界生物圈」保護網成員。
2.卧龍自然保護區
卧龍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邛崍山的東坡。海拔1500m以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拔1500~2100m為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有珍貴的珙桐,林下灌木層發達,有箭竹、拐棍竹等;海拔2100~3600m為針闊混交林,灌木杜鵑與竹類構成林下灌木層的主要部分;2600~3600m為亞高山針葉林;海拔3600m以上森林消失,形成灌叢草甸;海拔4000m以上只有墊狀植物和礫石質植物。箭竹在海拔1500~3600m都有分布,它是大熊貓賴以生存的植物,而海拔2100~3600m箭竹茂密的地帶便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卧龍集中了全國大熊貓總數的10 ,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是逗人喜愛的動物,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墨西哥等,都視中國贈送的大熊貓為寶。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用大熊貓的圖像作徽標,說明它的稀有性和珍貴性。大熊貓自成一科,雖與肉食動物同類,卻是素食者,為了對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進行保護,我國共建了9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3.河南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寶天曼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內鄉縣境內,地處伏牛山中段南麓,處於北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區。森林植物區系顯示多方交匯、南北兼容。林區內植物2911種,占河南省植物總數的73。不同種系的原始、次生林,攢綠集翠,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保護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雲豹、香獐、大鯢等,鳥類有黑鸛、紅腹錦雞等113種,蝴蝶有白斑鳳蝶、黑脈金斑蝶等160餘種。保護區海拔超過1200m,山林右邊的瀑布景區有一條山路,沿途都是山泉水,在陡坎處形成瀑布,大小瀑布有十幾條。這些水流到山下,形成白河的源頭。
4.墨脫自然保護區
西藏墨脫自然保護區內,有許多有趣的動物,野氂牛在第四紀前遍布世界許多地方,現在只在青藏高原和靠近克什米爾的地方才能見到。當氂牛群遇到危險時,立即在小牛的周圍排成圓圈,用角攻擊敵人。藏馬雞群居,在下蛋期公雞和母雞離開雞群,母雞孵蛋,公雞為母雞供食,孵出小雞後再帶著幼雞回歸雞群。
四、雪山風景(11)
雪山風景有兩種成因:山的高度在雪線以上,這種形式在我國最多,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我國境內,與之有關的山都是雪山;地球南北極附近的山,雪山總是與冰川共生。
1.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交匯而成,海拔7700 余米,享有「萬山之祖」之譽。這里群巒疊嶂,雪峰皚皚,天空顯得特別純凈。乘車途中可以飽覽白雪皚皚的公格爾峰(7719m)、公格爾九別峰(7595m)、慕什塔格峰(7546m)和山下的喀拉庫勒湖。慕士塔格山被譽為冰川之父,積雪終年不化,冰珠閃耀,巍峨庄嚴,純潔高雅。喀拉庫勒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夏季來臨,碧綠的草地上氈房星羅棋布,與皎潔的冰川側影相輝映,一派特殊的湖光山色。
2.西嶺雪山
西嶺雪山位於四川省大邑縣境內,距成都90km。雪山屹立在邛崍山脈的南端,杜甫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即指這里。奇峰崢嶸,層巒疊嶂。山頂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銀光燦爛、晶瑩奪目,山腳是古樹莽莽、鬱郁蔥蔥,山間有9000hm2 石林掩映在翠林之中。「大飛水瀑布」從1400m的白雀山腰溶洞飛滾直下360 余米,如白練懸空,瀑聲如雷,艷陽高照時,飛瀑與彩虹渾然一體。陰陽界既是山峰的名稱,又是兩種截然不同氣候的分水嶺。一邊是晴空萬里,湛湛藍天;一邊是雲蒸霧涌,朦朦朧朧,給遊人以無限神秘的遐想。西嶺雪山森林覆蓋率達90 ,蒼蒼莽莽的森林濃蔭蔽日,有數百畝的珙桐林、綿延數十里的高山杜鵑花、上萬株的古桂花,有亞熱帶、溫帶植物6000餘種,還棲息著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毛冠鹿、雲豹、獼猴等動物300多種。
3.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宛若4位冰清玉潔、清麗俊俏的少女聳立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境內。風景區由四姑娘山、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等景區組成。這里有白雪皚皚的雪峰,茂密的森林,綠茵如氈的草甸,爭奇斗艷的高山花卉,蜿蜒不絕的溪流,一溪三疊的飛瀑,盤結曲折的沙棘林,含煙凝碧的高山湖泊……四姑娘山頭頂白雪,肩披冰川,腰系翠林,足著綠草,被譽為「蜀山之後」、「中國的阿爾卑斯山」。
4.巴顏喀拉山冰塔林
冰塔林這種罕見的珍稀景觀只有在中低緯度的大陸性冰川才可出現。巴顏喀拉山山勢高聳,峻嶺連綿,屬於大陸性高寒氣候,為冰塔林的塑造提供了條件。這是一個冰清玉潔的童話世界,冰柱交錯林立,如同堆砌的寶塔,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變幻莫測,引人入勝。冰塔的形狀千姿百態,如迎風之帆、駿馬之耳、雄鷹之翅,讓人目不暇接。
5.烏魯木齊河源頭的1號冰川
烏魯木齊以南的北天山,在距烏魯木齊約100km處的勝利達板附近,就是烏魯木齊河的源頭。在這白雪皚皚、海拔4000m以上的群峰之巔,分布著大小77條現代冰川,總面積34.5km2。其中以1號冰川最大,長2.4km,平均寬500m,面積1.95km2。冰川渾身縞素,晶瑩耀眼,發出陣陣寒光。在1號冰川的冰舌前,觀察站鑿有80餘米長、一人多高的洞,冰雪融化的水珠從洞口上部滴淌而下,成為壯觀的「水簾冰洞」。
6.海螺溝冰川
在四川西部、貢嘎雪山的腳下有亞洲海拔最低、離現代城市最近的海螺溝冰川。該冰川發源於貢嘎山主峰,飛奔直下,綿延不斷,如一條銀色的長龍,在山谷底部扎入翠綠的原始林海,形成冰川與森林交相輝映的奇景。清晨,旭日東升之際,雪山頂上一片金光,燦爛奪目,這便是著名的「日照金山」。沿冰川而上可見無數冰洞、冰湖、冰門、冰梯,如同進入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冰王國,還可聽見冰泉中淙淙的流水聲。海螺溝內有一條巨大的冰瀑布,寬1000多米,落差1080m,由無數巨大、寒光四射的冰塊組成。瀑布並不常年流動,但冰融之時,便會產生驚天動地的冰崩,藍光閃爍,雪霧漫天,山谷轟鳴,氣勢壯觀磅礴。海螺溝雖屬冰雪世界,但原始森林依然繁花滿樹,滿眼新綠,且有數十處溫泉,溫度最高的可達90℃,冷熱交匯於一地,和煦的陽光,熱氣騰騰的溫泉,令人驚嘆!
B. 太湖十景
1.鎮江金山寺
金山在鎮江市區的西北,原是江心島嶼,素有「江心芙蓉」之譽,清代道光年間開始於南岸陸地相連。金山古城氏俘山,又稱浮玉山,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開山得金而故名。金山只有不足百米高,但山上密布寺廟幾乎難見裸露山地,果然不負「焦山山裹寺 金山寺裹山」之說。
.鎮江北固山
天下第一江山江蘇鎮江北固山,險峻挺拔,矗立於長江北岸。1400年前,梁武帝曾在此峭壁上題寫過「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後宋代書法家吳琚又摹寫勒石,其字跡至今還清晰可辨。後峰上有箸名的名勝古跡甘露寺。三國時的劉備去東吳招親時,就住在甘露寺。祭江亭,現已改名凌雲亭,但本地還是叫祭江亭的較多。相傳是劉備死後他的大太太孫尚香祭奠他的地方。
3.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位於揚州西北郊,是著名的風景游覽點。它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步發展而成。 美在蜿蜒曲折,古樸多姿.
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
無錫太湖
江蘇省無錫太湖山水城旅遊區位於江南名城無錫西南部,濱臨太湖, 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旅遊區以梅梁湖風景區為依託,湖東十二渚為主體,山輝川媚,碧水長天,漁舟晚唱,一派吳越勝景。這里一年四季果熟茶香,野趣橫生,尤以楊梅、水蜜桃、柑桔馳名。
5.蘇州拙政園
典雅、淡秀的拙政園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街178號,面積78畝。這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至今仍保持著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被譽為「中國私家園林之最」。
6.蘇州虎丘
虎丘山位於蘇州西北角,據傳因外形遠望象老虎而得名。虎丘依山伴水,風景秀麗,號稱「三絕」;歷代著名文人來此題詩作畫,集中了吳中文化的精華;各種思想文化,宗教傳說也使虎丘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巍巍虎丘塔一直是蘇州的象徵。 因此作為「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成為外地人必游之地。
7.南通狼山
狼山位於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風景區,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南臨長江、山水相依,通稱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相傳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傳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8.南京中山陵
古稱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餘分別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於此。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南京玄武湖
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 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 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歷史上除了訓練水軍之 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們的游樂地,1909年辟為 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
10.江南水鄉
以江南獨特的水鄉為主題,亭台樓閣、古典園藝、都市風情
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 景色迷人。
C. 安徽省四合鄉的土壤的特點
四合鄉地處廣德縣南部,距縣城桃州鎮35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
全鄉總面積109平方公里,有6個行政村,2.5萬人。境內黃山余脈和天目山余脈峰巒疊嶂,谷幽水長。
巍巍馬鞍山海拔863米,是我縣第一高山,蔥蘢的太山則是廣德最大河流——桐汭河的發源地。
四合林業資源極為豐饒,山場面積13萬畝,竹類面積4萬畝,板栗4萬畝,年產板栗、筍干各200萬公斤,素有「板栗之鄉」、「筍干之鄉」、安徽省民俗文化之鄉等美譽,經果林還有青梅、松樹、杉樹、茶葉等。
四合鄉在全縣首推全域旅遊概念,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全鄉4A級大景區正積極創建申報。
四合礦產和小水電資源得天獨厚,黃砂、石灰石、花崗岩儲量位居全縣前列,其中花崗石儲量超億噸,品位高、質量優,瑩石、稀土、風景石等資源也十分豐富。
D.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
1、俞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當時著名的琴師。
2、鍾子期則是楚國的一個樵夫,但是對樂理十分敏感。
高山流水主要是講琴師俞伯牙在夜裡乘船游覽,看到風景思緒萬千,感覺來了就開始彈琴,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鍾子期)站在岸邊,然後把他請進船里,給他演奏自己的音樂,不管伯牙彈什麼曲子,子期都能領略到意境;情投意合之下,他倆成了知己好友,還約好下次還在這里見面,沒想到子期卻死了,伯牙痛苦不已,彈出了高山流水這樣的巨作,並把琴砸了,從此再也不彈。
(4)巍巍馬鞍山擴展閱讀:
鍾子期的簡介: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一說是楚樂尹鍾建之後。在楚國境內當樵夫。一日晉臣俞伯牙在漢江彈琴,鍾子期聽到聲音說:「巍巍乎若高山,盪盪乎若流水。」兩人結為金蘭,相約翌年中秋節再見。屆時,俞伯牙依期赴約,但鍾子期已去世。俞伯牙得知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間再無知音,一生不再鼓琴。今有鍾子期墓在武漢市蔡甸區新農鎮馬鞍山南鳳凰嘴上。
俞伯牙的簡介: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他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
E. 請問金家莊地處在馬鞍山哪個位置,謝謝幫助答復
金家莊區位於城市的西北部,東北與南京市毗鄰,西臨長江,樹木蔥郁、巍巍聳立的馬鞍山坐落在區內,馬鞍山市也因此而得名。區轄1個鄉,4個街道,13個村委會,24個社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1萬人。該區交通便利,寧馬高速、205國道、市江東大道、滬銅鐵路橫穿全區;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直線距離20公里,市長江客運、貨運碼頭均在轄區內。2012年9月8日,撤銷金家莊區。金家莊就是老市裡,過了躍進橋就到了。具體請點擊http://ke..com/view/709702.htm查閱。
F. 請問馬鞍山師范附小校歌,歌詞或歌曲音樂有嗎
巍巍馬鞍山
,
滔滔揚子江
.
師范附小歌聲嘹亮
.
可愛的校園
,
桃李芬芳
,
祖國的花朵天天向上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面向未來
,
面向世界
,
諄諄校訓
,
牢記心上
.
今天我們是幸福的小苗
,
明天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唔
!
巍巍馬鞍山
,
滔滔揚子江
.
師范附小歌聲嘹亮
.
可愛的校園
,
桃李芬芳
,
祖國的花朵天天向上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面向未來
,
面向世界
,
諄諄校訓
,
牢記心上
.
今天我們是幸福的小苗
,
明天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唔
!
巍巍馬鞍山
,
滔滔揚子江
.
師范附小歌聲嘹亮
.
可愛的校園
,
桃李芬芳
,
祖國的花朵天天向上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面向未來
,
面向世界
,
諄諄校訓
,
牢記心上
.
今天我們是幸福的小苗
,
明天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
我愛師范附小
,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
我愛師范附小
,
他給我金色的翅膀
,
金色的翅膀
.
唔
!
巍巍馬鞍山,滔滔揚子江.師范附小歌聲嘹亮.
可愛的校園,桃李芬芳,祖國的花朵天天向上.
我愛師范附小,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我愛師范附小,他給我金色的翅膀,金色的翅膀.
面向未來,面向世界,諄諄校訓,牢記心上.
今天我們是幸福的小苗,明天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我愛師范附小,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我愛師范附小,他給我金色的翅膀,金色的翅膀.唔!
G.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7)巍巍馬鞍山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H. 孟子使楊墨濫觴於前,釋老推波於後 如何解釋
東周之際,中國發生族群封建體制瓦解、官僚帝國崛起的「周秦之變」。在這個變局的關鍵階段中,周人傳統的家族本位價值體系受到「個人主義」與「普世主義」的兩面夾擊。以「興滅繼絕」、捍衛周制為己任的先秦儒家,對此進行了強烈的反擊,這就是孟子的「辟楊墨」。孟子曰: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
「淫詞」、「禽獸」、「邪說誣民」、「率獸食人」——這可以說是留存至今先秦儒家與人論戰的最激烈的文字。筆者曾經指出:現代語言哲學揭示,語言符號中能指與所指間的關系存在著索緒爾指出的「任意原則」:同一能指背後的所指轉換具有無限可能性,即話語似乎是可以「任意」解釋的。但是解釋的有效性則取決於索緒爾所說的能指與所指關系的另一原則——「差別原則」。亦即:任何意義的確定只能在比較的差別中存在,任何一個概念如果不與其他概念相對比就沒有什麼確切意義。因而一種語言符號要確立一種特定意義,關鍵在於能指的否定指向而不在於其肯定指向,肯定意義是藉助於否定意義來確定的。從「正面」看,任何學說都堆砌著大量的「好詞(good words)。但這些「好詞」的真正意義取決於它們要排斥些什麼,或曰取決於講話者使用這些「好詞」所針對的「敵人」何在。仁義道德誰都會講,關鍵是你所針對的所謂不仁不義無道無德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你真正主張什麼只有通過你反對什麼(以及別人反對你的什麼)才能定義。
從這方面看,儒家如此激烈的「辟楊墨」和後來法家如此激烈的「焚書坑儒」委實是真正理解先秦儒家的關鍵。
而在「辟楊墨」中,孟子對楊與墨的區別對待尤為耐人尋味。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盡心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後人又省作「去墨歸楊,去楊歸儒。」正是這幾個字,導致後人歧解紛出。
從字面上講,「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就是說,擺脫墨翟的邪說就必然去相信楊朱,而了解了楊朱的謬誤就會皈依儒家的真理了。這就是所謂「楊近墨遠」。誠如民國年間的李宗吾所說:「墨子志在救人,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楊朱主張為我,叫他拔一毛以利天下,他都不肯。在普通人看來,墨子的品格,宜乎在楊朱之上,乃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認為楊子在墨子之上,去儒家為近,豈非很奇的事嗎?」(李宗吾:《厚黑大全》)
事實上,秦後之儒者均覺得這是個需要解釋的問題。
其中,極少人認為墨高於楊而近於儒。韓愈即持此說。他著有《讀墨篇》,極言「孔墨必相為用」。試圖證明「墨氏之學比之楊朱又在可取」。但是,絕大多數論者都反對韓愈的說法。如朱熹就不客氣地指責:「昌黎之言有甚憑據?」(《朱子語類》卷61)程顥也說《讀墨篇》「不知謹嚴,故失之」(《河南程氏遺書》卷十八,《伊川先生語四》)。由於這種說法只是出於韓愈自己的想當然,而明顯與《孟子》所述相悖,唐以後似無人再提。
有些論者認為「去墨歸楊,去楊歸儒」的說法並無深意,楊墨皆為孟子所拒而無所謂高下。如清儒焦循說:「逃墨之人始既歸楊,及逃楊,勢不可復歸墨而歸儒。假令逃楊之人始而歸墨,及逃墨,亦義不可復歸楊而歸儒可知也。亦有逃楊不必歸墨而即歸儒、逃墨不必歸楊而即歸儒者。非以兩必字例,定一例如是逃、如是歸,且以斷兩家之優劣也。」(《孟子正義》卷十四)今人於建福認為:去墨歸楊,去楊歸儒的說法「顯然並非意味著辟墨甚於辟楊,而旨在說明人們探討中道的一般過程:人們一旦發現某一事理的極端錯誤之後,往往又會矯枉到另一個極端,但在兩種極端之間幾經搖擺之後,會逐漸歸於中道。」(於建福:《孟子的中道教育觀及其價值》,《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8月號)
以筆者所見,這類說法應該源自二程及其門人楊時等一些北宋理學家。如二程就認為楊、墨其實都出自儒門,「楊、墨,皆學仁義而流者也。墨子似子張,楊子似子夏。」「楊子為我亦是義,墨子兼愛則是仁。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直至無父無君,如此之甚。」「厚則漸至於兼愛,不及則便至於為我,其過不及同出於儒者,其末遂至楊、墨。」「楊子拔一毛不為,墨子又摩頂放踵為之,此皆是不得中。」「大凡儒者學道,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楊朱本是學義,墨子本是學仁,但所學者稍偏,故其流遂至於無父無君。」(《河南程氏遺書》卷四、十五、十六、十八)
但是這些說法都經不起推敲。所謂「逃楊不必歸墨而即歸儒、逃墨不必歸楊而即歸儒」只是這些論者的「假令」,而與孟子的說法完全相反。至於說楊墨本皆出自仁義,只是分別「過」和「不及」了些,因而要由孟子來調和「執中」,這與孟子痛斥楊、墨的言辭如此激烈更難合轍。
其實孟子自己在另一處提及楊墨時已經說的很清楚:「楊子取為我,……墨子兼愛,……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孟子·盡心上》)孟子在此處明確認為,僅「執中」於楊墨之間而沒有比較(「無權」),也是不行的。顯然他認為應該比較楊墨而分遠近,而不是一味調和。
除此而外,大多數論者都是承認「楊近墨遠」、肯定孟子辟墨甚於辟楊的。但是何以如此,則又有多種解釋:
清末學者郭慶藩與當代台灣學者袁保新都把楊朱看作道家,因而把「楊近墨遠」解釋為「儒與道之比較相近」(郭慶藩:《莊子集釋·前言》,見中華書局《諸子集成》第三冊),「墨家的熱情……必然會不斷承受生命的傷害,受傷害太重就……必歸於楊,選擇道家隱士的休養路線。但休養好了……必然要再走回人群,必然會走到儒家這條路向上去。」(袁保新:《如何在自由中活出人性尊嚴——中國儒道哲學的現代詮釋》,??)只是,楊朱與道家雖有某種聯系,尤其是楊朱後學與秦以後的道家漸趨合流(如《列子·楊朱篇》所顯示)大概是事實,但在孟子的時代要說楊朱就是道家,顯然過於牽強,因為那時的道家同樣熱心於拒楊墨,說「敝跬譽無用之言……楊墨是已」(《莊子外篇·駢拇》),甚至要「鉗楊、墨之口」(《胠篋》)。更何況按二程的說法,楊道雖有聯系,楊儒、墨儒更有聯系,論其遠近何必假途於「道」?
還有些現代學者把儒家,尤其是思孟一派的儒家作了「個人主義」化的解釋,認為「楊近墨遠」是因為孟子與楊朱都主張利己。只是楊朱只求利己不損人,而孟子要求利己亦利人。但墨翟則要求「捨去我字,損己利人,當然為孔門所不許」。所以「孟子認為他(楊朱)的學說,高出墨子之上。」(李宗吾:《厚黑大全》)但是這種對先秦儒家的理解是十分成問題的。孔孟都有許多克己復禮、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之類的說法,論者或可責其虛偽,但責其公開反對舍己為人、甚至惡舍己為人甚於所謂自私自利,則殊無根據。
I. 孟子梁惠王簡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戰國中期魯國鄒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名)之門人,曾游歷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書,傳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來源於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他認為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採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同「仁政」學說相聯系,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為殺得對,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種觀點長期以來成為替剝削制度作辯護的理論根據
J. 巍巍青山歷史豐碑,彤彤紅日民族正氣哪個是上聯
巍巍青山歷史豐碑,彤彤紅日民族正氣,其深刻描述了世界華人著名演說家、實踐家、企業家陳正松的故鄉崇陽何家岩有著令人回憶的不解之謎。
崇陽何家岩群山起伏、居高臨下,背靠豬槽嶺和杉樹林左右分別伸延到棺材山、馬鞍山,兩邊的(守護神)山脈分別實竹尖上和荊竹塝。 下山道是主要交通要道是何家沖。
在何家岩當地人們曾廣泛流傳著過目不忘的題詞:日出東方豬槽嶺,晨點山尖印光輝,正午大地回春色,日落棺材歸西去,巍巍青山育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