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欺詐消費者行為應由工商機關如何處罰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1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一條 為制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的欺詐消費者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採取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第四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
(五)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
第五條 對本辦法第三條、第四條所列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罰。
第六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處欺詐消費者行為的程序,適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辦法》。
第八條 本辦法自1996年3月15日起施行。
⑵ 公司登記時有虛假,欺詐行為的如何追究法律
公司登記時地址提供的虛假資料,工商局會根據情況做如下處罰:
根據《公司法》第212條第二款「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法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
對提交虛假材料或採取其它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
對構成犯罪的單位處以罰金,並對其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⑶ 欺詐消費者工商部門分幾種處罰
工商部門對欺詐消費者的經營者可以採取責令改正、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3)欺詐工商登記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⑷ 涉及到欺詐行為的破產,如何認定股東責任
需要看具體情形,包括公司章程,股東協議等,所提及的欺詐行為由何人實施?是否對公司造成損失,可以結合具體材料追究其責任。
關於破產股東的責任,要看公司性質,以工商登記為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⑸ 當事人偽造簽名騙取工商登記應負什麼責任
當然是法律責任了!
⑹ 合同欺詐工商局怎麼管
根據《合同違法來行為監督處理辦源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51號)。
第四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職權范圍內,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的規定,負責監督處理合同違法行為。
第五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監督處理合同違法行為,實行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推行行政指導,督促、引導當事人依法訂立、履行合同,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
(6)欺詐工商登記責任擴展閱讀:
第十二條當事人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三條當事人合同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應當依法不予行政處罰;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經督促、引導,能夠主動改正或者及時終止合同違法行為的,可以依法從輕行政處罰。
⑺ 某公司虛假注冊登記經營場所,騙取工商執照,刑法第幾條
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刑法第158條虛報注冊資本罪。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專取屬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額巨大、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⑻ 用虛假材料騙取工商注冊登記將會受到哪些法律責
用虛假材料騙取工商注冊登記,將會被工商機關給予行政處罰。
輕則罰款,重則吊銷你的營業執照。
如果情節嚴重,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⑼ 工商管理部門明知企業提供虛假材料騙取登記還是給予年檢,工商局承擔責任嗎
不承擔責任。
工商局對企業提交材料是形式審查,也就是說不審查材料的真實性版,真權實性由企業自行承擔,因虛假材料引起的糾紛也由企業自己承擔。好比股東簽名,工商局很少查證真假,也沒時間沒工夫檢查每頁材料的真實性。
但是,工商局發現提交虛假材料可以進行處罰,沒發現就沒事。
如果對工商局登記年檢有異議,可以將情況舉報到工商局,結果最多就是取消原登記、責令改正或者罰款。至於你說的明知故犯問題,如果你有證據,可以舉報相關人員失職瀆職,但這和工商局這個單位沒關系。
⑽ 公司虛假出資,工商登記的法律效力
在上述情況下,工商登記的法律效力只對公民A有所限制和約束。
1、在你的假設中專,B不用支付屬D的欠款以及事後事項。
原因是:B並不是公司C的股東,所以也就不用承擔相關的一切法律責任 。在成立公司進行工商注冊登記時的簽字必須為本人所簽。
2、同上
3、在工商注冊登記過程中,若有相關資料簽字就可以證明B是公司C的股東,比如:委託書、公司章程中的股東簽字、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報告過程中承諾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