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國家有鉛鋅礦
世界鉛鋅礦資源分布廣泛,目前已知在50多個國家均有分布[2]。據美國地調局(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2016年)[3]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世界已查明的鉛(Lead)資源量超過20億t,鉛儲量為8900萬噸(表1、圖1);鋅(Zinc)資源量有19億t,鋅儲量為20000萬t(表2、圖2)。世界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亞洲、北美及南美洲,鉛鋅儲量較多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玻利維亞、中國、秘魯、墨西哥、印度、哈薩克、加拿大、俄羅斯、愛爾蘭等,它們合計佔2015年世界鉛鋅儲量基礎80%左右。其中,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鉛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鉛儲量3500萬t,佔世界鉛總儲量的39.32%,鋅儲量6300萬t,佔世界鋅總儲量的31.50%,鉛鋅合計佔世界總儲量的33.91%。
B. 我朋友有一個鉛鋅礦山,品味好量大,證件齊全,現在資金鏈出現問題了,想找一個合作夥伴,還是全買斷都行
我這邊也有一個礦想找合作機器設備都有就是要開礦團隊
C. 盤龍鉛鋅礦
盤龍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產於下泥盆統上倫組(D1s)白雲岩層間破碎帶中,礦體長125~400m,厚1.51~51.87m,礦體平均品位Pb為1.34%~1.73%,Zn為2.60%~6.14%。總體傾向340°,傾角75°~85°,賦礦圍岩主要為中—細晶白雲岩,少量白雲質灰岩、硅質岩或硅質白雲岩。所選擇的盤龍鉛鋅礦24線為第四系耕地和坡積物所覆蓋。
在礦體上方進行地電化學測量實驗,可以看得出,在礦體上方(120-至126號點),有很清晰的Cu、Ag、Pb、Zn地電提取「雙峰」異常出現。由圖6-19可見,礦床由多個鉛鋅礦體組成,主要分為兩層,上層頂部埋深70m左右,下層頂部埋深200m左右,每層都由多個脈狀礦體組成,異常是多層礦體的綜合反映。
圖6-17 Kalkaroo銅金礦A剖面Au、Ag、As、Rb、Mo、Bi地電化學異常特徵圖
圖6-18 Kalkaroo銅金礦A剖面Cu、Zn、U、W、V、Hg和土壤離子電導率地電化學異常特徵
圖6-19 盤龍鉛鋅礦24線地電化學異常剖面
如圖6-19在上層礦體的上方,地電提取Cu、Pb異常幅值都較高,Cu異常峰值達31×10-6,為正常背景值的2.4倍;Pb異常幅值達147×10-6,為正常背景值的4.2 倍;Ag、Zn也有異常顯示,異常值也較高。電導率異常也較明顯,只是異常峰值偏移了40~60m。
深部下層礦體在地表的垂直投影處,地電提取Ag異常峰值較高,達0.073×10-6,為正常背景值的4.3 倍;Pb、Zn異常幅值也較高,Pb 為95.3×10-6,為背景值的2.7倍;Zn異常幅值達56×10-6,為背景值的1.8倍。
而次生暈由於受到礦體開采過程的污染,Pb、Zn異常值高達2000×10-6,而且連續7個樣品Pb、Zn含量均大於2000×10-6,有11個樣品Pb、Zn含量值均大於1600×10-6,很明顯是受礦體開采污染所引起的,在礦體上方難以分辨出清晰的異常。有Ag異常顯示,但與深部賦存礦體的空間對應關系不很密切。由此可以看出,地電化學方法可以排除污染干擾而獲得清晰的異常。
D. 鉛鋅礦儲量15萬噸是小型礦還是中型礦
序號 礦種名稱 單位 規模 大型 中型 小型13 鉛 金屬(萬噸) ≥50 10~50 <10
E. 鉛鋅銀礦產
在第一節、第二節所述銅金礦中,還有共生—伴生的鉛、鋅、銀礦產資源,如玉龍銅鉬礦床、馬拉松多銅礦床內共生的鋅、銀礦均達大型礦床規模;聰古拉、達拉貢、控日卡、孔莎、浪欠那、白翁弄-倉勒弄、滿總、正澤門錯等礦床,分別達小型鉛、鋅、銀礦床規模;沒求出地質儲量鉛、鋅、銀礦點共29處。
藏東三江地區鉛鋅銀礦分布較廣,發現礦產地共計75處,其中達礦床規模的29處,礦(化)點46處。已知礦(床)點在分布上呈帶狀展布,成群出現和分段集中。由於工作程度較低,該類礦(床)點的規模遠景有待進一步工作。礦床類型以熱液型、沉積改造型、矽卡岩型為主。
一、沉積(改造)型鉛、鋅、銀礦
1.足那鉛鋅銀礦床(7)
位於江達縣生達鄉足那,礦體呈層狀、似層狀賦存於晚三疊世甲丕拉組中,經檢查和控制,礦(化)層長3000 m,寬300 m,推測深1000 m(圖8-9)。此礦體含礦性較穩定,但總的趨勢,礦層近底部銀含量較高,達212~319 g/t,平均43 g/t。礦層體含Pb平均品位1.64%,最高11.53%~15.29%。Zn平均品位0.754%,最高達到2.93%。鎘含量0.2%。
圖8-9 足那鉛鋅銀礦床地質圖
礦石金屬礦物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鉛礬、白鉛礦、孔雀石等,非金屬礦物有方解石、白雲石、重晶石、長石、石英、雲母。
礦石主要為浸染狀、星散狀,局部可見到細脈狀、條帶狀、塊狀和角礫狀構造。礦區熱液蝕變現象較明顯,主要為重晶石化、硅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
考慮夾層非礦體之因素,取礦層長2000 m,厚100 m,推深50 m,礦石體重3.5,估算金屬鉛、金屬鋅、銀儲量均達到大型礦床規模。
礦床成因主要是沉積形成的鉛鋅銀礦,但後期有地下熱鹵水熱液疊加,使該礦又進一步富集,所以該礦床成因應屬沉積改造型為宜。
2.包買鉛鋅礦床(26)
位於昌都東北方向104 km包買。該礦與足那大型鉛鋅銀礦床基本一致,礦層體也產於晚三疊世甲丕拉組碎屑岩中,與地層產狀一致,共有58個礦體,大者長2200 m,小者長10 m,寬1~20 m不等。估算鉛鋅銀儲量均達到大型礦床規模。成因類型為沉積改造型。
二、斑岩型、矽卡岩型、熱液型鉛鋅銀礦
該類型礦產以共生、伴生為主,前面對斑岩型、矽卡岩型的論述已比較詳細,下面主要對具有良好遠景的熱液型礦床作進一步描述,以便掌握鉛銀鋅礦的成礦規律。
1.支日阿銀礦床(圖8-10)。
位於江達縣生達鄉支日阿。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甲丕拉組內近SN向、NW向、NE向破碎帶中。如Ⅰ號礦體,受近SN向斷裂控制,長200 m,厚7 m,傾向西,傾角40°~45°,礦石品位Pb平均6.912%,最高19.9%,Ag 35.85 g/t。
Ⅱ、Ⅴ、Ⅵ、Ⅶ、Ⅷ、Ⅸ礦(體)脈呈NW向展布,長20~50 m,厚1~5 m。礦石品位:Ⅱ號礦體Pb 5%~18%,Ⅴ號礦體Pb 8.08%,Ⅵ號礦體Pb 2.36%,Ⅷ號礦體Pb9.772%,Ⅸ號礦體Pb 7.633%。Ⅲ、Ⅳ號礦體呈NE向展布,長分別為60 m、43 m,厚分別是1 m和3 m,礦石品位Pb 1.302%~3.211%。經初步儲量估算,金屬鉛、銀達小型礦規模。
圖8-10 支日阿鉛銀礦床地質圖
2.趙發涌鉛鋅礦床(67)
位於類烏齊東北方向18.5 km趙發涌(圖8-11)。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波里拉組與晚石炭世里查組之間的「S」型NW向斷裂中。根據出露位置分為南礦段(Ⅰ)、中礦段(Ⅱ)、北礦段(Ⅲ)。南礦段含礦岩石為褐鐵礦化角礫岩及白雲岩透鏡體。礦體延伸110°~290°,礦體長150 m,寬約25 m,礦石呈浸染狀、團塊狀構造。礦石金屬礦物有方鉛礦、藍銅礦、閃鋅礦。經7個樣品分析,最高Pb 2.80%、Zn 1.05%,平均Pb 1.17%、Zn 0.45%。
中礦段沿斷裂呈層狀展布,礦體(礦級)長為500 m,寬度30~50 m,含礦岩石為褐鐵礦化白雲質岩石、斷層角礫岩,礦石呈星散浸染狀、細脈狀,局部為斑塊狀、細網脈狀分布於重晶石化、褐鐵礦化岩石中。礦石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經7個樣品分析,最高品位:Pb 8.8%、Zn 41.23%,平均品位:Pb 2.825%、Zn 15.4%。
圖8-11 趙發涌鉛鋅礦床地質圖
北礦段含礦岩石為褐鐵礦化角礫岩,礦化帶呈SN向延伸,可見長300 m,寬90 m,方鉛礦呈細脈狀、團塊狀及星散狀分布於褐鐵礦化角礫岩中和重晶石化礫岩內。閃鋅礦呈不規則脈狀、團塊狀充填在角礫岩之間。經4個樣品分析,平均Pb 0.015%、Zn 0.12%。圍岩蝕變主要為硅化、重晶石化、螢石化、褐鐵礦化、碳酸鹽岩化。鉛金屬、鋅金屬儲量達小型礦床規模(不包括北礦段)。
3.卓登尕鉛鋅礦床(49)
位於類烏齊西北方向54 km卓登尕。礦體產於早三疊世交嘎組內NNE向斷裂中,共圈定出3個礦體、2個礦化體。Ⅰ號礦體長500 m,寬60 m;Ⅱ號礦化體長510 m,寬18 m;Ⅲ號礦化體長800 m,寬32 m;Ⅳ號礦化體長450 m,寬36 m。Ⅰ、Ⅱ號礦體平均品位Pb2.964%,Zn8.82%。估算金屬鉛、鋅儲量達大型鉛鋅礦床規模。
4.著奶瑪鉛鋅銀銅礦床(5)
位於鄧柯西南方向77.5 km著奶瑪。礦體(含礦石英脈,含礦重晶石脈)賦存於晚三疊世甲丕拉組內NW向斷裂中,礦體群長4000 m,寬50 m。礦石品位Pb 3.03%,Zn 0.23%,Ag 45.53%,Cu 0.353%。礦石金屬礦物:方鉛礦、黃銅礦、閃鋅礦、藍銅礦、褐鐵礦,脈石礦物有重晶石、石英、方解石。礦石為細脈浸染狀構造。金屬鉛、鋅、銅、銀屬小型礦床規模。
5.納多弄鉛鋅礦床(112)
位於洛隆東北方向23.5 km納多弄。礦體(鉛鋅礦化角礫岩,含礦石英脈)賦存於晚三疊世確哈拉群內NNW向斷裂中,有兩個礦體:Ⅰ號礦體呈NNW向展布,礦體產狀70°~80°∠40°~50°,長260 m,厚0.7~8 m,平均厚4.35 m,礦石品位Pb 0.52%~4.2%,Zn 0.87%~3.70%,Ag 5.62~33.13 g/t;Ⅱ號礦體也呈NNW向展布,礦體產狀70°~80°∠40°~50°,礦體長450 m,厚1.7~2.4 m,礦石品位Pb 0.63%~2.7%,Ag 4~24 g/t。金屬鉛、鋅達小型礦床規模。
6.打歸鉛鋅礦床(25)
位於類烏齊北64 km青海省昂欠縣打歸。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波里拉組NW向斷裂中,礦體分為東西兩段,西段礦體長194 m,厚16~24 m;東段礦體長156 m,厚6 m。礦石品位Pb 0.28%~3.91%,Zn 4.52%,Cu 0.04%。金屬鉛、鋅達小型礦床規模。
7.國從格鉛鋅礦床(63)
位於類烏齊西北方向11 km國從格。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竹卡群內NW向斷裂中,附近還有喜馬拉雅早期鹼長花崗斑岩脈,也呈NW向展布。礦區發現兩個礦體(圖8-12),Ⅰ號礦體規模較大,地表出露長約190 m,厚4~11 m,礦石平均品位Pb 9.82%,Zn 9.76%,Ag 15 g/t。Ⅱ號礦體產於白雲質灰岩中,長50 m,厚2 m,含Pb 25%,Zn 22.27%,Cd 0.17%。礦石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非金屬礦物為白雲石、石英等。經檢查Ⅰ號礦體地質儲量,金屬鉛、鋅達小型礦床規模。
8.包果卡鉛礦床(92)
位於昌都西南方向13.5 km包果卡。礦體賦存於中侏羅世中察雅群內NW向斷裂中,共圈定3個礦體:Ⅰ號礦體長850 m,厚4.7 m,Pb平均品位0.97%;Ⅱ號礦體長500 m,厚3 m,Pb平均品位2.52%;Ⅲ號礦體長500 m,厚1.7 m,Pb平均品位1.05%。圍岩蝕變有硅化、黃鐵礦化、絹雲母化。金屬鉛屬小型礦床。
9.接拉鉛鋅銀礦床(58)
位於類烏齊西北方向20 km接拉。礦體產於晚三疊世竹卡群內近 SW向及 NW向斷裂中,沿「入」字型斷裂構造形成分支礦體。Ⅰ號礦體,走向355°,長380 m,厚5.7~8 m,Ⅱ號礦體長120 m,厚22 m。兩個礦體,礦石品位Pb 0.1%~8%,Zn 0.55%~8.53%,Ag 1.67~72.22 g/t。圍岩蝕變有硅化、黃鐵礦化、絹雲母化、白雲母化、重晶石化。金屬鉛、鋅、銀為小型礦床。
圖8-12 國從格鉛鋅礦床地質圖
10.因多者鉛鋅多金屬礦床
礦體產於燕山晚期斜長花崗岩、英雲閃長岩、二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體內NNW向斷裂中。順斷裂帶圈定出4個礦體:Ⅰ號礦體,長100 m,厚25 m,礦體產狀260°∠70°,Pb 0.38%~0.45%,Zn 0.09%~0.21%,Cu 0.03%,Sb 0.17%;Ⅱ號礦體,長485 m,厚1.15~11.1 m,礦體產狀55°∠80°,Pb 0.27%~14.33%,Zn 0.03%~3.75%;Ⅲ號礦體,長90 m,厚2 m,礦體產狀55°∠70°,Pb 0.63%;Ⅳ號礦體,長90 m,厚2 m,礦體產狀300°∠87°,Pb 0.02%,Zn 0.01%,Cu 0.6%。金屬鉛、鋅、銀達小型礦床規模。
11.西崗鉛鋅鍶多金屬礦床(96)
位於昌都西南方向11 km西崗。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波里拉組與晚侏羅世晚察雅群之間的NNW和SN向斷裂中,礦體為含礦天青石脈,共有五個礦體(含礦天青石脈)(圖8-13):Ⅰ號礦體,長130 m,厚2 m,礦石品位Pb 0.12%,Zn 0.28%,SrSO4 27.70%;Ⅱ號礦體,長205 m,厚6~8 m,礦石品位Pb 8.67%,Zn 1.37%,SrSO4 22.94%~46.22%,Ag 16.67~214.28 g/t;Ⅲ號礦體,長70 m,厚1.3 m,礦石品位Pb 8.67%,Zn 5.56%,SrSO4 39.12%,Ag 95 g/t;Ⅳ號礦體,長110 m,厚2 m,礦石品位Pb 8.67%,Zn 5.56%,SrSO4 37.46%;Ⅴ號礦體長5 m,厚0.5 m,礦石品位Pb 47.98%,Zn 5.22%,SrSO4 37.46%,Ag 161 g/t。
天青石為中型礦床,金屬鉛、鋅、銀屬小型礦床規模。
12.青卡鉛鋅礦床(179)
位於波密縣西南方向 49 km 玉普鄉青卡(圖 8-14)。礦體產於中晚泥盆世松宗群內NNE向分布的裂隙中,南側有燕山晚期的二長花崗岩侵入。實質上礦體分布於外接觸帶。共發現似層狀、透鏡狀礦體11個,大者長310 m,厚3~4 m,小者長15 m,厚2 m。礦石品位:Pb 0.81%~22%,Zn 3.0%~10.89%。
圖8-13 西崗鉛鋅鍶銀礦床地質圖
圖8-14 青卡鉛鋅礦床地質略圖
求出地質儲量,金屬鉛、鋅為小型礦床。
13.多依弄巴鉛鋅礦床(193)
位於八宿縣SW方向77.5 km多依弄巴處(圖8-15)。
礦體賦存於中晚泥盆世松宗群與晚石炭世來姑組之間的NW向斷裂中。礦體由含礦石英脈和含礦重晶石脈重疊在一起,長250 m,厚15~20 m。礦石品位Pb 1.48%,Zn平均7.58%,Ag 23.488 g/t。礦石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少量),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重晶石。礦石為細脈浸染狀構造。
圍岩蝕變主要是硅化、重晶石化,其次是碳酸鹽化、黃鐵礦化、綠泥石化、絹雲母化,還有矽卡岩化。求出地質儲量,金屬鉛、鋅達小型礦床規模。礦床成因熱液型。
圖8-15 多依弄巴鉛鋅礦床地質圖
14.沙攏弄鉛鋅礦床(圖8-16)(178)
位於波密縣SE方向47.5 km沙攏弄處。與青卡鉛鋅礦床相距3 km。
礦體賦存於中晚泥盆世松宗群NW向斷裂破碎帶中,在破碎帶圈定出「腳掌狀」礦體,總長為50~300 m,寬100 m。北西段礦體長71 m,厚54 m,南東段長300 m,厚62.5 m。礦石品位Pb 2.63%~37.2%,Zn 1.58%~17.3%。求出地質儲量,金屬鉛鋅達中型礦床規模。成因類型為熱液型。
15.巴雷鉛鋅礦床(圖8-17)(157)
位於左貢NE方向50 km巴雷鄉。
礦體產於瀾滄江大斷裂東側晚三疊世波里拉組、巴貢組內 NE向斷裂中。圈定出兩個礦體:Ⅰ號礦體,長6 m,厚0.55 m,礦體產狀 125°∠25°,Ⅱ號礦體,長 150 m,厚10 m。礦石品位 Pb 4.68%~25.03%,Zn 1.27%~7.61%,Ag 62~355 g/t。礦石金屬礦物以方鉛礦、閃鋅礦為主,毒砂、雄黃、雌黃、黃鐵礦少量、脈石礦物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石膏等。圍岩蝕變,硅化,碳酸鹽岩化,重晶石化,石膏化。地質儲量,金屬鉛鋅達小型礦床規模。
16.宗布銀多金屬礦床(118)
圖8-16 沙攏弄鉛鋅礦床地質圖
位於貢覺縣波洛鄉宗布。礦體產於晚石炭世里查組內近 SN 向、NW 向、NWW向之斷裂中。礦體為含礦重晶石脈,共 25 個,其中 5 個礦體做了工作。Ⅰ號銀鉛鋅重晶石礦體,長 74 m,厚 7 m,走向 165°∠25°。Ⅱ號鉛銅重晶石礦體,長2 m,厚1 m。礦體走向195°∠35°。Ⅲ號鉛鋅銀重晶石礦體,長10 m,厚3 m,礦體走向145°∠30°。Ⅳ號銀鉛鋅重晶石礦體,走向近SN向。Ⅴ號銀鉛重晶石(脈)礦體,長50 m,厚5~24 m。走向近SN向。礦脈品位Ag 42~243 g/t,Pb 1.24%~4.10%,Cu、Zn等品位未搜集。圍岩蝕變有硅化、碳酸鹽化、角岩化、黃鐵礦化、重晶石化。銀、鉛、鋅、重晶石皆為小型礦床規模。
圖8-17 巴雷鄉鉛鋅礦床地質圖
表8-17 鉛鋅銀礦點一覽表
17.作拉果鉛鋅銀礦床(175)
位於芒康西北方向52.5 km作拉果。礦體產於晚三疊世竹卡群內NW向破碎帶中,共圈定出3個礦體。Ⅰ號礦體,長360 m,厚3~4 m,礦石品位Pb 1.03%~8.64%,Zn 0.74%~8.64%,Au 0.1 g/t;Ⅱ號礦體,長170 m,厚2 m,礦石品位Pb(平均)3.05%,Zn 0.62%,Ag 58.18~127.12 g/t,Au 0.13 g/t;Ⅲ號礦體,長20 m,厚2 m,礦石品位Pb 5.11%,Zn 1.83%,Ag 63.48 g/t。鉛、鋅、銀達小型礦床規模。
18.我卡地鉛銀礦床(176)
位於芒康西北方向40 km我卡地。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竹卡群與中侏羅世中雁石坪群之間斷裂破碎帶中,共圈定出3個礦體:Ⅰ號礦體長1700 m,厚1 m,礦石品位Pb 0.33%~1.34%,Zn 0.18%,Ag 17.93~24 g/t;Ⅱ號礦體,長度不清,厚2 m,礦體產狀340°∠40°,礦石品位Pb 0.57%,Ag 9.1 g/t;Ⅲ號礦體,長30 m,厚0.5~1 m,礦體產狀340°∠40°,礦石品位Pb 1.27,Zn 0.12%,Ag 15.33 g/t。鉛屬小型礦床。
19.冬昌弄銀鉛鋅礦床(1)
位於鄧柯西南方向62.5 km冬昌弄。礦體賦存於晚三疊世東獨組碎屑岩內近EW向次一級斷裂中。圈定礦體長300 m,厚10 m,礦石品位:Pb 2.36%,最高17.31%,Zn 0.81%,Ag 160 g/t。圍岩蝕變:重晶石化、硅化、高嶺土化、碳酸鹽岩化、褐鐵礦化。礦石金屬礦物:方鉛礦、閃鋅礦,非金屬礦物為重晶石、石英、方解石、高嶺土。鉛、鋅、銀達小型礦床規模。
礦(化)點詳見表8-17。
此外,還有鹽井縣魯寨卡多金屬礦點(216)、本堆多金屬礦點(212)、著曲多金屬礦點(48)、色金弄多金屬礦化點(77)、月坡浪多金屬礦點(50)、黃猜普鉛鋅礦點(90)、嘎龍寺鉛鋅礦化點(164)。
F. 礦產資源
目前,麗水市境內發現各類礦產57種,其中金屬礦有: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鐵、錳、鈷、鈾、鈹、釔、鋯、鎘、銦、錸、鍺、鎵、鉍、鈰、鑭等25種;非金屬礦有:螢石、葉蠟石、沸石、花崗岩、高嶺土、凝灰岩、伊利石、珍珠岩、白雲母、冰洲石、水晶、明礬石、鉀長石、重晶石、石墨、瑪瑙、石英岩、大理石、方解石、透輝石、石灰岩、紫砂土、黃鐵礦、硼礦、瓷土、膨潤土、油頁岩、煤、泥炭、礦泉水、地熱及砂石料等32種。發現礦產地(包括礦床、礦點、礦化點)近千處,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礦床(點)460餘處,經地勘部門地質勘查,金、銀、鉬、螢石、沸石、葉蠟石、高嶺土、凝灰岩、珍珠岩等礦產蘊藏量較大,尤其非金屬螢石、葉蠟石、沸石礦產資源最為豐富,螢石有龍泉八都、遂昌湖山等5處大、中型礦床,葉蠟石有青田山口、豐門、嶺頭及景寧繆坑等5處大、中型礦床,沸石有縉雲老虎頭、天井山等大中型礦床兩處,高嶺土有松陽峰洞岩等中型礦床兩處,其探明儲量均居全省前列,聞名全國,特別是葉蠟石礦產更是馳名中外。詳見下列各類礦床統計表(表1)和礦產儲量一覽表(表2)。
一、金屬礦產
麗水市境內發現的25種金屬礦產中,目前有開采價值和已開采利用的有:金、銀、鉬、鐵、銅、鉛鋅及稀土元素等。金銀、鉛鋅礦床點多,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遂昌、龍泉及青田、慶元、景寧、松陽等縣(市)。
1.金和銀
麗水市是華東地區貴金屬較為富集區之一,發現並探明金銀礦床(點)21處,其中探明有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8處,探明黃金金屬量21.9噸、銀(包括伴生銀)1081噸,主要分布在龍泉八寶山遂昌治嶺頭一帶。
表1各類礦床統計表
表2礦產儲量一覽表
(1)遂昌銀坑山金銀礦:礦區位於遂昌縣城北東16公里處,面積3.5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廉竹鄉,礦區有公路直通縣城,交通便利。
銀坑山金銀礦區,出露新老兩套地層,蓋層為大面積出露的上侏羅統磨石山群火山碎屑岩、熔岩,厚300米以上,最厚達700米;基底為前寒武系八都群變質岩,主要有黑雲斜長片麻岩等,為賦礦圍岩。片理傾向南西,斷裂發育,北西向斷裂多為花崗岩、花崗斑岩、霏細斑岩等酸性岩脈充填,切穿礦化帶。銀坑山金銀礦屬變質熱液疊加型礦床。金銀礦體為半隱狀—隱伏礦體,呈帶狀產出於變質岩中,受近東西轉為北東向的斷裂控制,呈向南突出的弧形,由Ⅲ、Ⅳ號兩礦帶組成。Ⅳ號為主礦帶,長1850米,寬1~25米,延深大於400米,被F1、F42兩條近南北向斷裂錯開,分成西、中、東三個塊段。金銀礦體集中分布在中塊段,共有5個工業礦體,總長達1058米,平均品位金12.1克/噸、銀305.85克/噸。礦床中金銀為共生礦,還伴生銅、鉛、鋅、硫等,均達到綜合利用指標。
金銀礦石以銀金礦、金銀礦為主,礦石礦物有輝銀礦、自然銀,伴有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絹雲母等。礦石以他形粒狀結構和塊狀構造為主,礦石類型有石英脈型、交代石英岩型及石英網脈帶型3類。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體頂底板岩石穩固性好,屬易采、易選,經濟價值高的礦床。
西塊段現為重點找礦地段,經多年勘查證實,該塊段發現有工業礦體,遠景金金屬量達8噸,目前正在勘測規劃開采中。
(2)遂昌縣金田寺銀鈷礦:礦區位於遂昌縣城西北20公里處,面積4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應村鄉,交通尚方便。
礦區主要出露大面積燕山期石英二長岩體,侵入於前寒武系八都群變質岩和上侏羅統磨石山群火山岩中,礦帶賦存於石英二長岩體南部邊緣的北北西、北西向斷裂構造中,屬中—低溫熱液充填交代型銀、鈷多金屬硫化礦床。礦區有礦帶4條,間距100~200米,礦帶長270~800米,寬1~30米,其中圈定銀礦體4個,鈷礦體6個,金礦體1個。
銀礦體呈脈狀、復脈狀,主要富集在I號礦帶中,長約270米,平均厚5米,最大延深265米,平均銀品位179.8克/噸。礦石主要由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及少量輝銀礦、自然銀等和脈石礦物石英、絹雲母、綠泥石等組成。
鈷礦體主要富集在Ⅱ號礦帶中,由多條密集平行展布的鈷礦體構成,長100~210米,厚2~13.37米,最大延深295米,鈷平均品位0.038%。礦石礦物主要由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硫砷鈷礦等和脈石礦物石英、絹雲母、綠簾石等組成。
金礦體為隱伏礦體,賦存在Ⅱ號礦帶中。探明儲量為:銀×××噸、鈷536噸。伴生礦產儲量為:金125.6千克、銅2085噸、鉛3222噸、鋅2429噸。該礦屬易選型硫化礦石,可選性良好。
2.銅
全市銅礦資源比較少,以銅為主的礦床僅1處,即松陽板橋銅銀多金屬礦,銅儲量9800噸;以伴生狀態賦存的銅礦床主要有龍泉烏嶴鉛鋅礦、遂昌銀坑山金銀礦等多金屬礦床。全市累計銅儲量1.6萬噸。
3.鉛和鋅
鉛和鋅在自然界中常共生在一起,往往形成鉛鋅礦床。鉛鋅礦是麗水市有色金屬礦產中比較有前景的礦種,鉛鋅礦點多,分布廣,發現並探明鉛鋅礦產地137處,其中中型礦床2處,小型礦床(點)125處,主要有龍泉鉛鋅礦、遂昌銀坑山金銀礦、慶元老鷹岩鉛鋅礦、景寧小粗鉛鋅礦、遂昌葛坪鉛鋅礦、青田孫坑鉛鋅礦。此外,慶元桉樹坳、松陽大嶺頭、麗水麗陽坑、銀場等礦點經普查證實亦有一定地質儲量。全市累計探明儲量金屬量鉛18.1萬噸、鋅27.7萬噸,據地勘資料,全市遠景儲量預測在150萬噸以上。
(1)龍泉市烏嶴多金屬礦:礦區位於龍泉市城區正西10公里處,面積2.6平方公里,交通方便。
在構造上,礦區位於錦溪-竹洋背斜構造北東傾伏端。出露地層主要為前寒武系八都群片麻岩類,礦化蝕變為硅化、綠泥石化等,斷裂和脈岩發育,對礦體的連續性具明顯的破壞作用。礦體呈似層狀賦存於黑雲斜長片麻岩內的礦化蝕變岩中,礦體長700米,平均厚10米,延深650米;傾角平緩呈弓形;平均品位:鉛2.68%、鋅2.06%;伴生組分平均:銅0.18%、銀45.22克/噸、硫5.34%、鎘0.023%、銦0.0016%,累計探明鉛、鋅金屬儲量29.6萬噸,銅4736噸,銀遠景儲量278噸。該礦床是一個以鋅為主,伴生銀、銅、硫及鎘、銦等稀散元素的中型多金屬礦床,成因屬區域變質-混合岩化熱液型層控多金屬礦床。
近礦圍岩蝕變有綠泥石化、綠簾石化及硅化、碳酸鹽化等。礦石自然類型有條帶狀、浸染狀鉛鋅礦石、塊狀鉛鋅多金屬礦石、脈狀銅鉛礦石,礦石可選性能良好,屬易選一較易選礦石,礦體頂底板圍岩穩固,破碎帶不發育,開采技術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均屬簡單型。
(2)松陽縣大嶺頭鉛鋅礦:礦區位於城東南約12公里處,面積1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大東壩鎮。
礦體賦存在變質岩系和酸性斑岩內,鉛鋅礦體呈似層狀或透鏡狀,共有6個礦體,其中5、6號礦體規模最大。5號礦體長235米,厚0.83~5.52米(平均厚2.06米);6號礦體長187米,平均厚2.85米,探明儲量:鉛29.91萬噸、鋅23.13萬噸、銀10.16噸。
4.鉬
鉬礦是麗水市最有特色的金屬礦產之一,發現並探明中型鉬礦床1處,小型礦點12處,主要分布在青田石平川(中型)、松陽象溪、景寧三枝樹、東坑,蓮都仙渡等地。青田石平川和景寧三枝樹兩處探明儲量鉬2.8萬噸,其他礦點均未投入地勘工作。
青田縣石平川鉬礦:礦區位於青田縣城東北18公里處,面積8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黃垟鄉。
礦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上侏羅統磨石山群流紋質晶屑凝灰岩,礦區中部為一早期花崗斑岩穹窿構造,在花崗岩體的內、外接觸帶發育一系列環形構造,是礦區的主要容礦和控礦構造。礦床屬脈狀中-高溫熱液充填型交代礦床。
礦區共有大小礦體50餘條,大都產於花崗岩體的內外接觸帶,以1、2、5、9、13、14、19、25、48、69號等10條礦脈為主,尤以5、25號兩條工業意義最大,其儲量占總儲量的91.6%。各礦脈出露長90~1020米,平均厚1.37~3.90米,延深93~700米。主礦脈平均品位0.244%,伴生有益組分主要為錸,平均含量0.0003%,可以綜合利用。累計探明儲量鉬金屬量1.8萬噸,屬易采易選礦石,礦區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簡單。
5.鐵
鐵礦僅在景寧包山、赤木山和慶元山丘等地發現,並探明儲量約200萬噸,建有景寧包山鐵礦。
景寧畲族自治縣包山鐵礦:礦區位於景寧縣城西南2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鶴溪鎮,交通便利。礦區有五個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及薄層狀,長100~574米,厚0.3~13.01米,延深100~356米。礦石礦物以磁鐵礦、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為主,礦石類型有磁鐵礦石、鉛鋅礦石、鐵鉛鋅礦石,礦石平均品位:全鐵36.07%、鉛1.69%、鋅4.82%、銅0.62%。探明儲量:鐵礦石量171.3萬噸、鉛鋅金屬量2.13萬噸,銅金屬量89噸。
此外,赤木山鐵礦的礦石性質與包山鐵礦相似,全鐵平均品位31.67%,探明鐵礦石儲量14.35萬噸。
6.稀土
本市稀土礦的找礦工作主要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工作程度較低。從已掌握的資料,遂昌湖山盆地、慶元荷地、松陽板橋等地,稀土礦遠景均可觀,可達到中型以上礦山的儲量要求。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稀土礦的開發利用為期不遠。
慶元縣荷地稀土礦:礦區位於慶元縣城,面積約1.5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荷地鎮,交通尚便利。
經地勘部門初步勘查證實,荷地稀土礦礦體厚度大、品位高、質量好、埋藏淺,礦體厚度5~6米,綜合平均品位1%。,選礦試驗回收率可達90%以上。據有關人士稱,稀土含礦面積達68平方公里,地質構造簡單,成礦條件好,可望達到大型規模。
二、非金屬礦產
全市非金屬礦產有螢石、葉蠟石、沸石、花崗岩、高嶺土、凝灰岩、珍珠岩、紫砂土(紅泥)、大理石、石英石、膨潤土、瓷土、石灰岩、鉀長石、透輝石、方解石、重晶石等三十餘種,其中螢石、葉蠟石、沸石、高嶺土、花崗岩、凝灰岩等礦產儲量(簡稱「五塊石頭一把土」)居浙江省前列,是麗水市最主要最有特色的優勢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青田、龍泉、遂昌、縉雲、松陽、景寧等縣市。
1.螢石
麗水市螢石資源極為豐富,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優勢非金屬礦產之一,目前發現並探明的螢石礦床有:大中型礦床5處,小型礦床15處,礦(化)點110餘處,累計探明儲量1519萬噸。截止目前為止,保有儲量1358萬噸。據地勘部門預測:全市遠景儲量達5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龍泉八都、小梅,遂昌湖山、金竹、黃沙腰及蓮都、縉雲、雲和等縣(市)境內。
(1)遂昌縣湖山螢石礦田:位於遂昌城西23公里處,面積約140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金竹、湖山等鄉鎮,交通較方便,各礦區間均有公路相通,並與遂(昌)龍(游)、遂(昌)麗(水)等主幹公路相接。
湖山螢石礦田位於中生代早白堊世形成的火山斷陷盆地中,屬於與火山作用有關的熱液礦床。礦田主要由Ⅲ、Ⅱ、Ⅰ、Ⅳ礦區和凹背、翁村、毛竹坑、玉皇尖等礦點組成。礦區斷裂構造發育,顯然地是螢石礦的主要控礦因素,圍岩蝕變主要是硅化,各礦區(塊段)由2~3個礦體組成,礦體形態簡單,大多為脈狀、透鏡狀,少數復脈狀。主礦體長400~800米,厚2~8米,延深200~550米。產狀穩定,大多呈北西向展布,傾向北東,傾角陡,局部反傾。Ⅲ號礦帶(礦區)是礦田中最大礦區,由兩個礦體組成,其儲量占整個礦田已探明儲量的45%,礦石礦物組分簡單,以螢石為主,次為石英。礦石結構、構造有塊狀、條帶狀、角礫狀、梳狀、碎粒狀。平均品位氟化鈣(CaF2)51.53%,有害雜質硫、磷含量甚微,礦石質量較佳。礦石類型屬石英-螢石型,個別屬方解石-螢石型。礦石選礦加工性能良好,屬易選礦石。全礦田探明礦石量852萬噸。礦體及其頂底板圍岩岩性屬堅固-半堅固型,抗壓強度大,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型,開采條件良好。
(2)龍泉市八都螢石礦:礦區位於龍泉市城西南21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八都鎮,面積2平方公里,麗(水)浦(城)公路通過礦區,交通尚方便。
礦區出露地層為下前寒武系八都群變質岩類。礦體呈脈狀產於片麻岩、混合岩、變粒岩、花崗閃長岩中,受斷裂構造控制,礦床成因類型屬與岩漿作用有關的低溫熱液裂隙充填型。共有四條礦體,Ⅰ號礦體為主礦體,儲量佔全礦區總儲量的78.1%,礦體傾向南西,傾角較陡,長1275米,最大斜深375米,平均厚5.17米,屬較穩定型,平均品位氟化鈣(CaF2)50.80%,屬均勻型,礦石礦物組分簡單,主要為螢石、石英。探明總儲量礦石量515萬噸。礦區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型,礦石易采易選。
2.葉蠟石
麗水市葉蠟石資源極為豐富,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優勢非金屬礦產,也是浙江省優勢非金屬礦產之一,已探明和發現葉蠟石大中型礦床5處,小型礦床10處,累計探明儲量3280萬噸,佔全省總量的56%,占第一位。主要分布青田縣山口至北山、景寧縣繆坑及龍泉市小岩、雲和縣寨下一帶,據地勘部門最近預測,遠景儲量在1億噸以上。麗水市葉蠟石儲量大,質量優,聞名全國,特別是青田石(葉蠟石)是我國四大著名的印章石之一,更是馳名中外。
(1)青田縣山口葉蠟石礦:該礦為我國目前最大的葉蠟石礦床,礦區位於青田縣城東南約9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山口、方山等鄉鎮,面積3.3平方公里,礦區離新建鐵路青田站僅12公里,交通便利。
山口葉蠟石礦位於晚侏羅世方岩背破火山口的東南側,由北而南分為堯士、豐門(旦洪)—白洋、老鼠坪等三個礦段,共有四條礦化帶,6個礦體,順層賦存於上侏羅統西山頭組第二段中上部的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礦體屬火山噴發晚期氣成-熱液交代(充填)蝕變礦床,圍岩蝕變主要有硅化、葉蠟石化、絹雲母化、剛玉化,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產狀與圍岩基本一致,傾向北西西、傾角較緩。礦帶長150~2100米,延深150~700米,厚0.5~48.11米,其中V號礦體規模最大,分布在豐門(旦洪)—白洋礦段,已控制工業礦體長1160米,延深250~700米,厚度變化較大,平均厚8.88米,該礦體探明的儲量占礦區已探明儲量的72.1%,礦石主要化學成分:w(Al2O3)17.18%~20.84%,w(Fe2O3)0.36%~0.99%,w(K2O)+w(Na2O)0.23%~1.68%。礦石耐火度1625~1730℃,白度一般為75%~90%,可塑性指數7.2~7.6。礦區探明儲量1415萬噸,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工程地質條件中等,礦體及圍岩穩定。
(2)景寧縣繆坑葉蠟石礦:礦區位於景寧畲族自治縣城西南24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景南鄉,面積1平方公里,礦山公路直通景寧縣城,交通尚便利。
礦區地層主要出露上侏羅統磨石山組陸相火山碎屑岩,礦體賦存於流紋質凝灰岩中,局部賦存於流紋岩與含礫玻屑凝灰岩之接觸部位。礦體呈似層狀,傾向西,傾角緩,產狀與流紋岩的流面產狀近於一致。次生石英岩化與成礦關系密切,礦床成因類型屬於潛火山熱液交代型。礦區共有兩個礦體,I號礦體為主礦體,長670米,平均厚4.64米,最厚10.44米,平均品位w(Al2O3)18%,w(SiO2)72.36%。葉蠟石礦品級為低-中鋁型,局部為高鋁型,其儲量占總儲量的93.6%;Ⅱ號礦體長220米,平均厚1.93米,平均品位w(Al2O3)25.09%,w(SiO2)64.92%,葉蠟石品級為中-高鋁型。葉蠟石礦石主要由葉蠟石和硬水鋁石組成。有葉蠟石型、葉蠟石-石英型、石英-葉蠟石型三種礦石類型。
礦體出露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水文地質條件簡單。I號礦體頂板為堅硬且緻密的次生石英岩。Ⅱ號礦體已裸露於地表,工程地質條件及開采條件良好,適於露采和硐采。
(3)青田縣北山葉蠟石礦:礦區位於青田縣城南西30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山口鎮,交通便利。
礦體賦存於礦化帶的中、上部,呈扁平透鏡體一似層狀,厚2~11.30米,平均厚5.67米,礦石平均組分含量:w(SiO2)68.66%、w(Al2O3)22.42%、w(Fe2O3)0.32%、w(K20)0.04%、w(Na20)0.15%、w(TiO2)0.74%、w(TsO3)0.29%。礦石呈灰白—淺綠色,以顯微鱗片變晶結構和塊狀構造為主,主要礦物成分為高嶺土、葉蠟石,其次為石英、少量黃鐵礦。礦區水文地質簡單,開采條件好。
(4)龍泉市小岩葉蠟石礦:礦區位於龍泉市城北東約22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城北鄉,交通尚便利。
礦山位於東畲火山穹窿南側,礦體是呈脈狀,似層狀,有3條,I號礦體長250米,厚8.0米;Ⅱ號礦體長150米,厚1.5米;Ⅲ號礦體長200米,厚4米,礦石礦物以葉蠟石為主,礦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礦石組分:w(Al2O3)18.6%~22.34%、w(SiO2)71.22%~75.57%、w(Fe203)0.27%~0.36%、w(TiO2)0.06%~0.07%、w(CaO)0.18%~0.21%、w(MgO)0.11%~0.19%、w(K2O)0.10%~0.36%、w(Na20)0.12%~0.16%,估算儲量在60萬噸以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型。
3.沸石
我國於1972年首次在浙江省縉雲縣老虎頭發現沸石礦。縉雲縣沸石礦已成為全國三大沸石礦之一,尤其是大口徑絲光沸石,資源得天獨厚,全國僅產此處,為浙江省重點開發礦種。
沸石礦資源極為豐富,是麗水市最有發展潛力的優勢非金屬礦產,也是浙江省優勢非金屬礦產之一。發現和探明儲量的沸石礦:大中型礦床3處,礦點16處,累計探明儲量1.07億噸;據地勘部門資料,遠景儲量在3億噸以上。目前保有儲量在1.05億噸左右,主要分布在縉雲縣東方鎮至壺鎮鎮一帶。
縉雲縣老虎頭沸石礦:該礦屬我國首次發現的大型沸石礦床。礦區位於縉雲縣城東北約6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縉雲縣東方鎮,面積5.66平方公里。縉(雲)至台(州)公路通過礦區,離新建鐵路縉雲站僅8公里,交通極為便利。
礦床受馬鞍山火山構造控制,礦體賦存於上白堊統塘上組火山岩中,由富含火山玻璃質的角礫、集塊岩經蝕變脫玻而成。成因屬近火山機構的噴發—蝕變礦床。礦區包括老虎頭、岱石、保華山3個塊段,以老虎頭塊段為主,每個塊段含沸石礦3~4層,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單層長200~1500米,厚6~35米,鉀離子交換量10~16毫克/克;氨離子總交換容量144~177毫升/100克。礦石礦物組分以斜發沸石和絲光沸石為主,兩者占礦物總量的60%~80%,其他為石英、蒙脫石等。礦石類型按不同沸石礦物含量可分為斜發沸石型、絲光沸石型和混合型3類;按原岩性質和結構特徵可分為集塊礦石、角礫型礦石、凝灰型礦石、珍珠—球泡型礦石等。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型。
4.高嶺土、瓷土
本市高嶺土(瓷土)資源較為豐富,是麗水市主要的優勢非金屬礦產之一。發現並探明高嶺土(瓷土)中型礦床兩處,小型及礦點16處,累計探明儲量2000多萬噸,主要分布在松陽縣峰洞岩、後岱山及龍泉市上洋、青田縣王母地、烏坦後等地。
松陽縣峰洞高嶺土礦:礦區位於松陽縣城西南約15公里處,礦區面積2.5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上隸屬松陽縣大東壩鎮,礦山有盤山公路直接相通,交通較方便。
礦體受層位控制,賦存於上侏羅統磨石山群酸性晶屑凝灰岩中,由酸性火山岩經火山氣液交代、改造而成,屬火山熱液改造礦床。圍岩普遍硅化、葉蠟石化、綠泥石化。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與圍岩呈漸變過渡。礦體有兩個,呈北西-南東方向展布,傾向北東,傾角較緩,工號礦體長161米、寬130米、厚12米;Ⅱ礦體為半隱狀礦體,形態比較復雜,由四條平行小礦體分叉復合而成,總體長278米,厚3.7~36.9米,礦石主要由地開石、高嶺石、石英組成,平均品位:w(Al2O3)15.73%~34.16%,w(Fe203)0.15%~0.30%,w(TiO2)0.07%~0.09%。探明儲量383萬噸。一般優質礦石(Ⅰ級品)分布Ⅰ號礦體,並夾於Ⅱ、Ⅲ級品之中,三者無明顯的界線。本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簡單,頂、底板圍岩穩定性好。
5.花崗岩
花崗岩又稱花崗石,是火成岩類岩石。狹義的花崗岩類w(SiO2)含量70%以上,石英含量一般超過20%,主要礦物由長石、石英和少量黑色礦物等組成,顏色灰的、肉紅色較常見。廣義的花崗岩類包括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石英閃長岩、石英二長岩的總稱。
麗水市花崗岩資源較豐富,出露面積達17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青田、縉雲、龍泉、景寧、麗水、遂昌等縣(市),且品種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不同花色品種的花崗岩有40餘種,可作石材礦山考慮的品種有12種,如龍泉紅、青田灰、遂昌紅等。
(1)龍泉市碧龍「龍泉紅」花崗岩:礦區位於龍泉市西北約25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龍泉市住龍鎮,公路直通礦區,交通便利。
碧龍花崗岩株大面積出露地表,面積約25平方公里,經國家建材局浙江總隊對該礦進行詳查,控制礦體長為500米,提交礦石量797萬立方米,荒料量296.48萬立方米。礦石結構比較簡單,僅為肉紅色中粗粒結構的花崗岩一種。肉紅色條紋長石構成礦石的基本色調,顏色均一,色澤度變化小,礦石結晶程度好,中粗粒結構,分布排列均勻,花紋和諧。礦石中基本不含雜質,也無色斑和色線,具有良好的並接和裝飾效果。
該礦「龍泉紅」花崗岩在首屆中國名特石材品種評審會上被評為首批全國石材名特品種,有關石材專家認為,「龍泉紅」花崗岩是目前浙江省范圍內紅色系列花崗岩飾面石材的佼佼者,可望成為全省最大的花崗岩荒料生產基地。
(2)青田縣青田花崗岩:該岩體出露於青田縣城周圍,呈等軸圓形岩株狀產出,地貌上呈負地形,出露面積約23平方公里。岩性主要為淺肉紅—灰白色中粒花崗岩,中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局部可見晶洞構造。礦物成分:鉀長石40%~63%、斜長石12%~30%、石英20%~28%、黑雲母2%~5%,微量鐵礦物,粒徑2~5毫米,局部可見文象花崗結構。經地勘部門估算儲量約800萬立方米。
該岩體岩石物理化學性能適合耐酸、耐鹼、飾面板材及工藝雕刻用途,放射性符合衛生標准。岩體成荒率普遍較高,岩石塊度大,利於荒料開采,加上浮土覆蓋較淺,山體坡度角較小,開采條件較好。
6.凝灰岩
廣義的凝灰岩包括了晶玻屑凝灰岩、流紋質凝灰岩、熔結凝灰岩等等,常為灰白色、淺紅色,質地堅硬、抗壓性強,易采,是一種理想的建築材料。麗水市凝灰岩資源極為豐富,據地勘部門資料,發現並查明大中型礦床4處,小型的礦點22處,儲量達4.16萬立方米,遠景儲量在10億立方米以上,主要集中在縉雲縣外堰—壺鎮一帶。
縉雲縣凝灰岩(又稱條石):凝灰岩礦區位於縉雲縣城東北一帶,離縣城8~20公里處,行政區劃上隸屬五雲、東方、壺鎮、東渡、舒洪等鄉鎮,面積達106平方公里。各礦點均分布公路沿線,交通便利。
建材用凝灰岩礦當地稱之為條石(以下簡稱條石),產於晚白堊世形成的斷陷盆地內,主要分布在仙都、外堰、岩腰三個塊段內,條石岩性主要為上白堊統塘上組中部的流紋質含礫玻屑凝灰岩,凝灰結構,厚層-塊狀構造。條石層在岩腰一帶走向呈近東西向展布,仙都、外堰一帶走向皆呈北北東向長條帶狀展布,呈厚-巨厚層狀,緩傾斜產出,單層厚10~44.7米,出露較全地段總厚達250米左右。已探明條石儲量41575萬立方米。條石分布區構造簡單。礦床成因類型為陸相細火山碎屑沉積型。條石化學特徵為富硅、富鉀、貧鐵,具有抗凍性好,抗風化能力強,抗壓強度大,耐酸鹼性能良好,低硬度,易於切割取材等特點,是優良的建築石材。此外,還具有天然的果綠、玫瑰、淡黃等多色彩、可雕刻強等特點,是工藝石雕的優良材料。
礦床出露於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直接裸露地表易鑿切成條石用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開采技術條件簡單。
7.珍珠岩
珍珠岩是指火山噴發的酸性火山玻璃質熔岩。在破碎成一定粒度後,在快速加熱條件下,珍珠岩體積可膨脹數倍至幾十倍,具多孔、質輕的特點,是良好的隔熱、吸音、輕質的建築材料。
麗水市珍珠岩資源主要產地在縉雲縣老虎山、天景山一帶,珍珠岩與沸石分布區大體一致,但地質層位不同,礦床(點)20餘處,探明儲量2915噸。
8.鉀長石
麗水市鉀長石礦產主要分布在慶元縣黃真、遂昌縣按口、景寧縣渤海一帶。遂昌按口鉀長石礦經地勘部門初步調查,發現礦體12條,呈脈狀,透鏡狀,長10~15條,厚1~15米,一般為2~3米,鉀長石含量達60%,估算地質儲量在50萬噸以上,是目前浙江省發現質量最好、儲量最大的礦床之一。
9.透輝石
透輝石是含鈣鎂鏈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是當今一種新型節能陶瓷原料。麗水市透輝石礦目前僅在遂昌按口發現,並做了初步地質工作,初步估算地質儲量在900萬噸以上。該礦賦存於侏羅系火山岩中,以脈狀產出,查明具有開采價值的礦體21條,長一般大於300米,厚3~5米。據地勘部門資料,是浙江省迄今發現開采條件較好、品位最高、儲量最大的礦床之一。
10.大理石
麗水市大理石僅分布於慶元、龍泉等地,礦點3處,主要用於水泥配料。質量最好為慶元黃坑大理石礦,探明儲量264萬噸,含w(CaCO3)85%以上,局部可達96%以上。
11.石英
麗水市石英礦主要分布在麗水、雲和、松陽、龍泉等縣(市),主要產地有麗水蔡坑、太平,雲和仙眠床、崗庵、梅源,松陽靖居等地,估算儲量在240萬噸以上,主要供冶金鑄造和磨具磨料等行業使用。
三、地下水資源
麗水市礦泉水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青田、麗水、縉雲及龍泉等地。青田礦泉水於1987年經國家級鑒定,礦泉水含游離二氧化碳、偏硅酸、鍶三種成分,其含量均達到國家GB37標准,鋅含量接近國家標准,被命名為珍貴優質型天然礦泉水,成為全國五大名礦泉水之一。
青田縣水南碳酸礦泉水:礦泉位於青田縣城南1公里處,面積約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
礦泉水賦存於全新世鬆散層及花崗二長岩裂隙帶中,相互間有水力聯系,是單一含水層的兩個富水段。河谷鬆散沉積層和花崗二長岩是該礦泉水的主要儲存層。含水段總厚50~80米,礦泉水中含有益組分20餘種,CO2、偏硅酸、鍶的含量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標准,尚有鋰、鋅、碘、硒等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限量組分含量均低於規定界線。
G. 有鉛鋅礦的地方還可能有什麼礦
自己去勘探呀,你不去還等著問別人啊!有礦的多了。有時候一種礦石坑內還帶有其他的連帶關繫上來。
H. 鉛礦和鋅礦
1991~1999年俄羅斯已探明的鉛儲量實際上沒有多大變化,2000年年初已探明鉛儲量為1399.91萬噸,在國家的儲量統計表中共有96處鉛礦床,其中66處屬於鉛鋅礦,占總儲量的93%和開采鉛礦的80%。剩下的儲量屬於綜合型礦床,其中鉛的含量很低實際上很難開采。俄羅斯主要的鉛礦原料基地為8個鉛鋅礦區,占國家全部已探明儲量的77.6%,在已探明的鉛礦資源中有61%取得了開發許可證。俄羅斯的鉛儲量在獨聯體國家中佔36%,但從1991年開始鉛儲量增長速度降至原先的1/3,而且大部分礦床的品位比國外礦區低。
俄羅斯已探明鋅礦儲量居世界首位,獨聯體國家中有50%左右的鋅礦儲量分布在俄羅斯,到2000年年初儲量達4620萬噸。它們集中在136個礦區,其中38個已開采,有26個准備開采,1個仍在詳勘中,71個礦區作為國家儲備。俄羅斯聯邦的鋅礦主要原料基地是8個特大型礦區,它們的已探明儲量佔到國家總儲量的65%。截至2000年年初,有32%的已探明儲量取得了鋅礦開發許可證,其中包括所有在產礦區。還有68%的已探明儲量(包括所有大型鉛鋅礦區)沒有發給開發許可證。
圖4.12給出了1991~1999年俄羅斯銅、鎳、鉛、鋅礦的開采量動態曲線。俄羅斯的鉛開采量在獨聯體國家中佔23.6%,鉛金屬製品的產量佔10.7%,其中有56%是從原始鉛礦石中提煉,36%從副產品中提煉,而5%來自於含錫的多金屬礦體。盡管俄羅斯擁有大型已探明的鉛-鋅礦儲量,但國內相關企業的采礦、選礦和冶煉技術都不夠發達。1995年只有48%的精選鉛礦石是在俄羅斯工廠生產的,而其餘的都要運到哈薩克去加工(27%),甚至運到國外去加工。1991年以來俄羅斯鉛礦的開采量從7.31萬噸下降為2.61萬噸,精煉鉛的產量從3.1萬噸降至2萬噸。曾進口約18萬噸鉛礦來彌補國內的不足,其中從哈薩克進口量就達16萬噸。
圖4.12 1991~1999年銅、鎳、鉛、鋅礦開采量的動態曲線
俄羅斯的鋅礦開采量在獨聯體國家中佔38%,而金屬鋅的產量約佔30%。自1991年以來鋅礦的開采量降至原先的30%以下,鑄造鋅錠的產量降為原先的35%。俄羅斯的鋅需求量占獨聯體國家的69%。每年靠進口來彌補鋅原料的赤字,主要來自哈薩克。
今後國內的鉛、鋅礦業及其原料基地的形勢將更加嚴峻。除了烏拉爾礦區鋅的開采能力已基本喪失外,到2000年其他已開采鉛鋅礦區的儲量都減少了30%~35%,而到2010年又要下降80%~85%。分析表明,到2005年北高加索、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地區又有一批礦山將出現資源枯竭。只有阿爾泰的兩個礦山,戈列伏斯克露天采場和遠東的三個多金屬礦山還有可采儲量維持生產。
為了解決國家鉛、鋅原料短缺的問題必須採取措施鼓勵建立私有采礦、選礦和冶煉公司,同時要加強並改進與哈薩克的長期友好關系。當前和近期內的任務是,開發烏拉爾地區的備用銅-鋅礦區,加速阿爾泰地區一批在建礦山的建設,盡快投產並達到設計生產能力180萬噸。採取上述方針可明顯緩解俄羅斯的鉛、鋅礦短缺局面。首要的任務仍然是加強在役礦山所在地區的地質工作,力求在涅爾琴斯克、薩多依斯克和阿爾泰礦業聯合企業生產礦區的側翼和深部進行補充勘探,同時要力圖在其他有前景的地區找到新的鉛鋅富礦床。
發展俄羅斯鉛-鋅工業和加強礦物原料基地建設的迫切性,不僅在於解決我國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差距,提高我國礦物原料品質的競爭力,而且是針對初步形成的國際鉛鋅礦需求量逐年增長的大趨勢。
據全俄礦物原料和資源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全球鉛的需求量正在穩步增長,隨著蓄電池產量的增長世界市場上鉛的需求量持續上升,發達工業國家中有55%~67%(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到70%~88%(法國、日本、加拿大、美國)的金屬鉛用於生產蓄電池。全世界1998年鉛的需求量為146萬噸。主要的出口國是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世界精煉鉛的總進口量超過110萬噸。預計今後全球精煉鉛的價格可能還會適度上漲。
世界鋅市場的特點是自1996年起由於鍍鋅防腐金屬製品的需求量猛增而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美國、中國、韓國、中國台灣和其他國家或地區汽車製造企業和建築公司對鍍鋅製品的需求量很大。全世界1998年鋅的需求量為780萬噸,幾乎70%消耗在發達國家美國、日本和德國及發展速度很快的中國。精煉鋅的平均價格1998年為1029美元/噸,到1999年7月漲至1148美元/噸。預計近期內這個價格水平將基本保持不變。
I. 全國最大的鉛鋅礦在哪
中國鉛鋅業生產布局,依據鉛鋅礦產地的分布和建設條件,經40多年來的發展、建設,現已形成東北、湖南、兩廣、滇川、西北等五大鉛鋅采選冶和加工配套的生產基地,其鉛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5%以上,鋅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95%。
1.東北鉛鋅生產基地。東北地區是我國開發較早的鉛鋅生產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鉛產量佔全國鉛產量的80%以上,在中國鉛鋅生產居於重要地位。東北基地以七礦兩廠為主,即青城子鉛鋅礦、八家子鉛鋅礦、柴河鉛鋅礦(現已閉坑)、桓仁銅鋅礦、紅透山銅鋅礦、西林鉛鋅礦、天寶山鉛鋅礦和沈陽冶煉廠、葫蘆島鋅廠。七礦兩廠不僅是東北鉛鋅生產基地的支柱廠礦,也是培養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國新建的鉛鋅企業輸送大批具有實踐經驗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產技術工人,為中國鉛鋅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湖南鉛鋅生產基地。湖南鉛鋅礦產資源豐富,而且富礦多,大部分礦產地可開發利用。該基地鉛鋅廠礦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礦務局、桃林鉛鋅礦、黃沙坪鉛鋅礦、東坡鉛鋅礦和株洲冶煉廠等組成的湖南鉛鋅生產基地,是當時全國自產原料的全國最大的鉛鋅生產基地,在全國產量佔有重要地位。
3.兩廣鉛鋅生產基地。廣東、廣西兩省區的鉛鋅資源豐富,兩省區是70年代形成的我國大型鉛鋅生產基地之一。廣東以凡口鉛鋅礦和韶關冶煉廠為主,其次是丙村鉛鋅礦、昌化鉛鋅礦、大尖山鉛鋅礦。廣西有泗頂鉛鋅礦、大新鉛鋅礦、河三鉛鋅礦、柳州鋅品廠和大廠礦務局等。
4.滇川鉛鋅生產基地。雲南鉛鋅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鉛鋅保有儲量均居全國之首。該基地鉛鋅企業也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會澤鉛鋅礦、瀾滄老廠鉛鋅礦和昆明冶煉廠、個舊雞街冶煉廠。雲南鉛鋅礦產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90年代開始興建超大型鉛鋅礦床金頂礦山。四川有會東鉛鋅礦、會理鉛鋅礦兩個主要礦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礦山,近年來鉛鋅精礦產量猛增。
5.西北鉛鋅生產基地。西北地區鉛鋅礦產資源也很豐富,主要分布在甘陝青三省,而且西成礦帶經近年來勘查儲量又有大幅度的增長,資源前景十分可觀。該基地鉛鋅生產以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為主,有白銀廠小鐵山鉛鋅礦、第三冶煉廠和西北鉛鋅冶煉廠,陝西有鉛硐山鉛鋅礦、二里河鉛鋅礦、銀洞梁鉛鋅礦等和青海錫鐵山礦務局。目前,西北鉛鋅產量較少,但開發前景可觀。一是有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位於甘陝交界的西成-鳳太礦帶,經近20餘年勘查出10多個大中型鉛鋅銀金礦床,其中廠壩-李家溝鉛鋅達到超大型規模,銀達到大型。二是廠壩正在抓緊建設一座大型礦山,將成為西北冶煉廠主要礦物原料供給基地,是全國大型鉛鋅礦山之一。
J. 幾百噸的鉛鋅礦值得開采嗎
先取樣化驗一下吧!
然後看看原礦含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