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應山到市行政服務中心怎麼坐公交車,最快需要多久
公交線路:諸暨101路,全程約2.3公里
1、從應山步行約280米,到達應山村站
2、乘坐諸暨101路,經過4站, 到達客運中心(暨東路)站(也可乘坐諸暨102路、諸暨101路李家宅、諸暨101路上培)
3、步行約540米,到達諸暨市行政服務中心
『貳』 行政服務中心上班時間是多少
行政服務中心上班時間有統一規定:
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及中南地區,都是早上八點到十二點,下午兩點半點到十八點。西北地區上午九點半上班,中午兩點下班,下午三點半上班,七點半下班。周六周日休息,節日前後的周六周日,統一服從於國務院的休假安排。
但是有些城市有著不同的時間規劃,比如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2:00—5:45;法定節假日、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時間除外。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是地方為應對入世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公開、透明、高效、廉潔行政體制,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方便投資者和百姓而設立的專門機構。
職能介紹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職能不斷擴充,現主要有三個職能:一是地方政府本級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許可審批事項及各種證照類業務集中統一辦理;二是負責地方軟環境建設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工作;三是負責地方誠信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
工作宗旨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大力實施「陽光行政」,堅持「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的宗旨,以「建設一流環境、造就一流隊伍、實施一流管理、追求一流服務」為目標,實行工作職責、辦事依據、前置條件、辦事程序、辦事時限、收費標准「六公開」辦事制度。
按照一般事項即時辦理,復雜事項承諾辦理,上報事項負責辦理,重點事項聯合辦理,特殊事項集中辦理,控制事項明確答復的「六制式」辦理方式,將面向經濟、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行政審批項目集中辦理,實行一門授理,一口對外,一口說清,一口收費,一班人聯合踏勘,一條龍聯動服務的「六個一」審批辦法,極大地方便了投資者和百姓。
『叄』 東城街道的政治體制
陳志偉(黨委書記、人大聯絡委主任):負責街道黨委全面工作。
劉學聰(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負責辦事處全面工作,協助陳志偉同志負責黨委全面工作。
李成都(黨委副書記,掛職):分管外經、宣傳、文化工作。
周日佳(黨委副書記):協助陳志偉同志處理黨委日常工作,兼任社會工作委員會主任、黨委政法辦主任,分管社會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區屬經營性資產營運管理、房地產開發公司、土地統籌利用、征地拆遷。
吳沛林(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兼任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審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食品葯品監督、工會、共青團。
陳柱傑(黨委委員、人大聯絡委副主任):兼任武裝部部長,分管人大、政協、武裝、民兵、宗教、僑務、統戰。
劉沛聲(黨委委員):兼任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黨委政法辦常務副主任,分管公安、交警、新莞人服務管理中心、政法綜治、信訪維穩。
鄧勐彪(黨委委員):兼任企業工作委員會書記、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書記,分管組織人事、兩新黨組織建設、黨校、老乾工作。
潘 健(黨委委員):分管財政、金融、稅務、財審、會計核算中心、區屬資產監管、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
王徐堅(黨委委員):分管規劃、國土、房管所、三大公園(同沙生態公園、黃旗山城市公園、榴花公園)。
袁秀娟(黨委委員):兼任婦聯主席,分管婦聯、計劃生育、婦兒工委、醫療衛生、勞動、社保。
陳 協(黨委委員):分管教育、體育、旅遊、文化產業、智慧城市創建工作,協助李成都同志分管宣傳、文化工作。
黎德慶(黨委委員):兼任東城新豐對口幫扶工作指揮部總指揮,掛任新豐縣縣委常委,分管扶貧工作。
張小凱(黨委委員):分管市政公用事業、綜合執法、環保、供電、交通、供水。
謝浩坤(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城建辦、重點工程、「三舊」改造、道路建設、資福寺重建、同沙生態公園人間佛國景區規劃建設。
錢燦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外事、港澳台、安全生產、消防、工商、社會事務、行政服務中心、茶園山公墓園,協助李成都同志分管外經工作。
余偉紅(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經貿、科技、計劃發改、民營、物價、質監、工業園區、東城創意產業園、商會、食品公司。
余浩棠(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黨政辦、機關事務、督查、統計、接待、檔案、保密、地方誌、應急。
鄧偉彬(街道人大聯絡委副主任):分管農業、林業、水利、農村集體經濟、糧所、供銷社、農業產業園,協助陳柱傑同志分管人大、政協、統戰工作。
『肆』 重慶市渝中區區政府辦公室名單
渝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地址:渝中區和平路管家巷9號
郵編:400010
部門職責
(一)負責區政府會議的准備工作,協助區政府領導同志組織會議決定事項的實施。
(二)組織起草或審核以區政府、區政府辦公室名義發布的文件。
(三)研究區政府各部門、街道辦事處、綜管處向區政府請示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意見,報區政府審批。
(四)負責向區政府領導同志提供反映政府工作以及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情況。
(五)督促檢查區政府各部門、街道辦事處、綜管處對市政府和區政府文件、會議決定事項及區政府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的貫徹落實情況。
(六)負責綜合性政策研究和經濟體制改革研究與決策咨詢任務,協助區領導辦理經濟體制改革有關事項。
(七)負責對街道辦事處工作的統籌指導、協調和監督。
(八)負責區政府政務值班和區長公開電話工作,及時向區政府領導同志報告重要情況;協助區政府領導同志組織處理重大突發事件。
(九)負責辦理人民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
(十)負責組織、協調區政府重大活動。
(十一)綜合協調並組織實施全區辦公信息化建設工作。
(十二)完成區委、區政府及上級部門交辦的其它事項。
歸口管理區法制辦公室。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區政府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工作分工的通知
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綜管處:
根據工作需要,經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辦公會研究並報經區政府同意,現將區政府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工作分工通知如下:
楊賢忠 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主持區政府辦公室全面工作。
金 犁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和管理、解放碑CBD建設、旅遊、糧食、工商行政、煙草、鹽業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商委、解放碑CBD管委會、區旅遊局、朝天門市場管理處、區工商分局、區煙草專賣局、區域內中央和市屬商貿流通企業。
張 強 區信訪辦主任、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區委辦公室副主任(兼)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公安、消防、信訪、穩定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公安分局、區公安消防支隊。
黎安原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財政、稅務、監察、編制、國有資產管理、投融資、城市規劃、土地儲備整治、教育、審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再就業、行政學校、「四久工程」處置等方面工作,主持參與區政府綜合性重要文稿的起草、審核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財政局、區監察局、區教委、區審計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區編辦、區規劃分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區各民主黨派、區工商聯、區行政學校、區土儲中心、區「四久」辦、區國資公司、區地產公司、區城投公司、區康翔公司。
分管區政府辦公室秘書科、信息科、區黨政信息中心。
李 林 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
主持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
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刁 濤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外經外貿、招商引資、外事、衛生、食品葯品安全、愛國衛生、計劃生育、文化廣播新聞出版、體育、民族宗教僑務、對台、檔案、地方誌、共青團、婦聯、婦兒工委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外經貿委、區衛生局、區計生委、區文廣新局、區體育局、區民宗局、區台辦、區檔案局、區地誌辦、區食葯監分局、團區委、區婦聯、區婦兒工委、區僑聯、區文聯、紅十字會。
符 雷 區政府督查室主任、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
負責區政府督查室工作。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園林綠化、燈飾建設、環衛、房管、保密、政務督查、法制、水利、防汛、三峽移民、工會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市政管理局(綜合執法局)、區園林綠化局、區房管局、區國家保密局、區總工會。
劉 建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工業、信息化、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區創意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建設、能源(水電氣油等)、科技、知識產權、司法、民政、救災、社區建設、老齡、殘聯、人武、地震、機關事務、接待、街道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科委、區經信委、區司法局、區民政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各街道辦事處、區人武部、區殘聯、區科協、區創意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市區供電局、燃氣渝中分公司、渝中區水廠、區域內中央和市屬相關企事業單位。
分管區政府辦公室綜合科、街道科。
龔 將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發展和改革、重點項目建設、載體建設、重大項目策劃、招投標、物價、經濟協作、對口支援、對口扶貧、統計、金融、總部經濟、中介服務、大坪—化龍橋地區發展等方面工作。協助負責區政府綜合性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統計局、區金融辦、區總部辦、區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中心、區域內中央和市屬金融機構。
張明功 區政府應急辦主任、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
負責區政府應急辦(總值班室)工作。
協助區政府領導協調處理城市建設、交通建設、國土管理、安全生產、民防、環保、質量技術監督、地質災害防治、應急管理(含氣象)、政務值班等方面工作。完成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聯系區建交委、區安監局、區環保局、區民防辦、區國土分局、區質監局。
『伍』 安徽省體育局局長是誰
嗯首先我先說明下,這個沒什麼必要吧,我也在合肥上學、工作,大概都6年左右了,也不知道合肥領導撒,呵呵,只是不去關心這個方面罷了。
你想知道的話,幫你查了下:
市政府主要領導
吳存榮市長 張曉麟副市長 方軍副市長 魏曉明副市長 劉烈東副市長
張進副市長 楊增權副市長 盧仕仁副市長 李紅副市長 鍾四清市長助理
謝剛秘書長
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名單
--------------------------------------------------------------------------------
主席:董昭禮
副主席:汪庭干 副主席:盛志剛 副主席:王世清 副主席:王明傑
副主席:儲昭平 副主席:李曉梅 副主席:程曉舫 副主席:倪建華
秘書長:華艾
合肥市人大機構設置及組成人員名單
--------------------------------------------------------------------------------
合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下 設:
法制委員會
主任委員:武 巍
副主任委員:孫邦林
委 員:萬安永 王源擴 劉乃明 洪心義
合肥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下 設:
辦公廳、研究室、法制工作委員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財政經濟(預算)工作委員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
秘書長: 周阿成
副秘書長: 文遐訓 孫邦林 王先進
辦公廳
主 任:司盛寬
副主任:劉亮文 朱誦賢
下 設:
秘書處 處長: 副處長:茅麗潔
行政處 處長:徐志剛 副處長:陳 勤 林海利 徐惠敏
人事處 處長:丁書文
信訪處 處長:榮 勇
離退休工作處 處長:王 健 副處長:李 紅
研究室
主 任:王先進
副主任:陳慶法
下 設:
調研處 處長:
宣傳處 處長:吳 超
法制工作委員會
主 任:王先進
副主任:
下 設:
法制處 處長:劉敬東
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
主 任:
副主任:劉國年
委 員:王 伶(女) 王源擴 吳玉朝 杜惠楷 周 平(女)
徐志強 甄 奎
下 設:
內務司法處 處長:徐基慶 副處長:李文紅
財政經濟(預算)工作委員會
主 任:孫邦林
副主任:戴中保
委 員:馬懷禮 王家文 王憲林 李家俊 楊秀宏 鄭曉燕(女)
袁啟宏 樊曉曉(女) 戴荷娣(女)
下 設:
財經處 處長:金康寅
預算處 處長:王錦瑞
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
主 任:
副主任:
委 員:劉光勝 沈光俊 邵明君(女) 谷勝傳 胡道蘭(女) 鍾征洋 曹 傑
下 設:
農經處 處長:李 靈
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
主 任:萬安永
副主任:王啟雲
委 員:萬玉康 王文英(女) 王永根 王惠英(女) 劉志佳
張友本 胡杏初 徐子平 竇慶淮
下 設:
城建處 處長:劉賢濤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
主 任:劉乃明
副主任:汪 洋
委 員:刁聯碩 鄧 玉 楊 剛 吳心平 羅法金 洪 一
魏玉萍(女)
下 設:
教科處 處長:凌海群
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
主 任:洪心義
副主任:許有倉
委 員:劉世興 吳世明 張維宏 姚本柱 莢祥才 梁 虹(女)
闞道英(女)
下 設:
代表聯絡處 處長:何世友
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
主 任:文遐訓
副主任:王 玲(女)
委 員:石 石石 孫邦林 朱巧平(女) 陳啟亮 張克明 張建國
金小干 黃 海(女)
下 設:
民宗僑外處 處長:王 琤
其他部門領導
市政府辦公廳主任:王予安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厚亮 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王文松 市農委主任:戴昭運
市建設委員會主任:張長淮 市教育局局長:劉正亞 市科技局局長:王節
市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金小燕 市公安局局長:程瀚 市監察局局長:張東平
市民政局局長:方東屏 市司法局局長:沈自懷 市財政局局長:孔向陽
市人事局局長:張文誼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梁虹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學明
市交通局局長:王賢泰 市水務局局長:徐春雷 市林業局局長:李博平
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吳 勁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姚衛東 市衛生局局長:陳社新
市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劉新生 市審計局局長:余小平 市規劃局局長:王愛華
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局長:闞道英 市環境保護局局長:路 軍
市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黃英 市商務局局長:毛萬里 市房地產管理局局長:石新民
市體育局局長:汪傑 市統計局局長:朱策 市物價局局長:葉和章
市畜牧水產局局長:何傑 市園林局局長:洪家友 市糧食局局長:羅勇
市旅遊局局長:方東玲 市信訪局局長:秦繼平 市法制辦公室主任:韓玉琴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方正傑 市供銷社主任:翟新明
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主任: 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張禮榮
市招商局局長:藍天 市地震局局長:張立 市接待辦(行管局)局長:李軍
市地方編纂委員會主任: 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冉京德 市氣象局局長:馮皖平
市招標投標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唐如祥
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任:郭超 經濟技術開發區主任:李兵 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主任:楊治茂
市政務文化新區主任:張維宏 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張曉麟 廬陽區人民政府區長:周善武
蜀山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健 瑤海區人民政府區長:王崧 包河區人民政府代區長:胡啟生
肥東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宏星 肥西縣人民政府縣長:陳曉波 長豐縣人民政府縣長:操雲河
人防辦主任:張煒
市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周運啟 市政府駐上海聯絡處主任:李謀興 市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主任:胡斌
市政府駐深圳辦事處主任:胡斌 市政府駐浙江辦事處主任:王安樂
市法院院長:鄒吉昌 市檢察院檢察長:滿銘安 市國稅局局長:汪寶平
市地稅局局長:邢孝鴻 市工商局局長:王林波 市政府駐滬聯絡處主任:李謀興
市科技情報所所長:鄒寶德 市交警支隊支隊長:張應高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閔義山
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局長:董憲法 市科協主席:盛志剛 市台辦主任:徐延安
大概找了下,這些東西都是合肥市市政府網站上的,呵呵,如果沒有你需要的;你自己找下吧,網址:
http://www.hefei.gov.cn/
參考資料:http://www.hefei.gov.cn/
『陸』 2010年博興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09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縣政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奮發圖強、攻堅克難,保持了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縣域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全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9億元,增長20.2%。預計完成生產總值171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增長20%;進出口總值9.6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2.2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8%、11.1%。工業經濟躍上新台階。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1家,總數達到248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發展到43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9家。累計爭取中央投資6370萬元,省調控資金2.1億元;實際利用縣外資金22.6億元,其中境外資金1094萬美元。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140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5個,雅美公司8萬噸粘膠纖維、誠力公司80萬噸焦化等45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新增山東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各3件,華興機械公司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魯豐鋁箔公司首發上市通過證監會審核,京博控股公司、渤海實業公司入圍省百強企業,香馳集團等5家企業被列入全省350家重點支持工業企業,我縣被命名為全省優質商用廚房設備生產基地。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糧棉獲得豐收,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增高標准大棚1200多個、養殖小區27個,新建改造標准化魚塘6000畝;建成市級以上標准化基地42個,認證農產品品牌18個。新認定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7家。服務業加快崛起。成立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齊商銀行博興支行,縣農行被列為省30強縣「銀政企合作」試點。全民健身中心、銀座商城博興店建成運行,濱南客運中心開工建設。博興賓館晉級四星級旅遊飯店,麻大湖成為省級濕地公園,興福黑白鐵市場被命名為「全國十大金屬材料交易市場」。
(二)城鄉環境承載能力明顯增強。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統領,精心編制各類規劃,基本實現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市政交通規劃、村鎮規劃、城市設計和規劃研究「六位一體」。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新城三路、博城一至五路西延、博城五路東延、新城二路南延、博昌二路西延、開發區路網等城市道路及配套工程,完成西城區水系、205國道城區段配套工程,新增城市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關停土小企業200多家,縣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垃圾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使用,日廢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1.5萬噸,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5.7%、16.5%,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通過省環保廳初驗。抓住被列為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等機遇,加大農業和農村經濟投入。建設方田3.3萬畝、標准糧田3.4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8萬畝,新增節水灌溉1.9萬畝;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4%;完成成片造林1.6萬畝,新建補植農田林網20.8萬畝,植樹205萬株,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29.8%,美國白蛾得到有效控制。扎實推進舊村改造、合村並居,興福李韓社區一期工程主體完工,陳戶西王、純化純辛等集中居住區實現了整體搬遷。建成農村「一池兩改」沼氣池2350套,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43公里。深入實施綜合整治,城鄉環境進一步改觀。
(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深入開展「文化建設年」活動,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教文衛、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10件實事全面完成。市第二高級技校晉升為濱州技師學院,縣二中二期工程、第三小學投入使用,博昌中學實現整體遷並。成功舉辦2009年董永文化藝術節、第四屆廚具節、縣第五屆全運會。我縣被評為全國推廣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縣,連續6次保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縣圖書館通過國家一級館初評,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三級館,草柳編、藍印花布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縣通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試點縣驗收。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實施鎮(街道)衛生院上劃管理,建成改造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農村社區衛生室185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強化「三違」清理整治,合法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別比等人口計生主要指標控制在責任目標以內。新增就業再就業72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以內;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9萬人,新農合參合率98.4%。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加強土地運營管理,實現政府土地收益3.1億元,保持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援川道路工程全部完工。油地合作更加深入,油田及油區辦企業上交稅金1.5億元。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日趨完善,安全生產和政法綜治工作進一步加強,我縣連續7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四)民主法制、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五五」普法扎實開展,我縣被評為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先進縣。建立執法監督協作機制,建成公共行政服務中心電子監察系統,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修訂完善政府工作規則,嚴格落實各項工作制度,行政行為更加規范。加強預算執行、公共工程、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審計職能得到強化。廣泛開展「民主議政日」、「聯合接訪日」和「社情民意日」活動。認真執行縣人代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堅持重大事項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向縣政協通報制度,注重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參政議政作用,辦復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161件,代表、委員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8%以上。
各位代表,去年我縣成功跨入全國百強縣,先後獲得全國百佳全民創業示範縣、山東省最佳投資城市等榮譽稱號;在全市兩次科學發展現場觀摩評比中,均取得第一名。這些成績,是全縣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幹部群眾,向離退休的老領導、老同志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結構不盡合理,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繁重;城鄉、各鎮之間發展不平衡,少數低收入群眾生活困難,社會保障壓力較大;醫療教育、生態環境、交通治安、社區管理、安全生產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政府職能、機關作風仍需進一步轉變和改進,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對此,我們將採取更加務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我縣躋身全國百強、拼搏再創輝煌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理念上有新提升,思路上有新拓展,目標上有新定位,措施上有新突破的指導思想,以跨入「全省三十強」和「全國百強縣」爭先進位為目標,大力實施「四大戰略」,著力打造「八大產業」,扎實開展項目建設年、綠化建設年、民生建設年活動,積極作為,趕超爭先,努力在新起點上創造新業績,加快建設生態優美、和諧文明的經濟文化強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萬元GDP能耗、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5%、4.2%、1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一)以加大投入為主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以「項目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大力組織實施「11355」工程,即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100個,全縣工業投資不少於100億元;兩年內石化、板材、糧油三大產業綜合加工能力分別超過1000萬噸;年內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5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以大投入促進規模膨脹、結構調整,不斷提高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加大工業投入力度。堅持自有資金投入與爭取上級資金相結合,強化信貸支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激活民資與擴大外資相結合,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積極爭取國電博興電廠立項核准,對京博控股公司230萬噸高等級道路瀝青、香馳集團糧油深加工及配套、魯豐鋁箔公司高精度鋁板帶箔、華興機械公司科技創業園、誠力公司焦炭及配套聯產、天宏新能源公司丙烯及配套、雅美公司差別化纖維、新美達公司冷軋及板材深加工等48個投資過億元的重點工業項目,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保和部門幫扶責任制,完善項目掛牌公示、檔案分類管理、雙向承諾兌現等措施,規范管理、加強調度,確保10大骨幹企業年內完成投資65億元,確保全縣工業投資增長25%以上。
調優工業經濟結構。完善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培育骨幹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拓展產品群,不斷提高我縣工業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年內形成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企業3家,過10億元企業13家;七大主導產業占工業經濟的比重達到85%以上。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完善企業家社會責任考核評價機制,對稅收貢獻多、增長快的優秀企業家,經濟上激勵,政治上關愛,生活上關心,進一步激發企業家創業創新的激情。堅持「抓大不放小」,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破除體制障礙,改善創業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向重點產業集聚、向專業特色基地集中,促進成長型民營企業盡快做大做強。確保年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總數達到300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利稅、利潤分別增長21%、20%、22%。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名牌和標准化戰略,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建成省級廚具、板材檢測中心,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級名牌或著名商標4件;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對重點耗能企業實行能源審計,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年內培育形成4家省級以上循環經濟示範企業。
(二)以生態環境為特色,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開展好「綠化建設年」活動,爭創省級園林城市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面打造宜居宜業新博興。
健全城鄉規劃體制,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精心編制「十二五」規劃,把博興900平方公里土地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推進發展。遵循保護資源、集約發展的原則,落實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完善鎮村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綜合實施水環境治理、污染防治、農田整理、村莊整治、綠化建設等工程。深化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抓好水利工程用地確權劃界、第十屆村民委員會換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換發補發等工作。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合村並居、農村社區建設,扎實抓好省級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試點縣和興福、陳戶、喬庄三個「糧豐林茂,北國江南」試點鎮建設。年內新建41個新農村示範村,65個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基本實現農村社區全覆蓋。
優化農業布局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高度重視科技進步,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喬庄、陳戶淡水養殖,店子、興福有機蔬菜,龐家畜禽養殖等現代農業示範區,加快發展高效設施和生態循環農業。年內新建農業標准化示範基地3個、「三品」認證1.2萬畝以上,設施農業面積發展到3.5萬畝,水產養殖7.9萬畝,畜牧業產值達到9.1億元。加強農民培訓,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年內新建各類專業合作社41家,新增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市級以上4家。加強農業標准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推行清潔生產、健康養殖,擴大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規模。強化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建成縣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投資6700萬元,實施好中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打漁張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項目,年內完成方田建設1萬畝、節水灌溉1.5萬畝、中低產田改造1.2萬畝,使農業排灌體系更加配套完善。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城鄉環境承載力。重點抓好205國道改造及綜合整治、新博路南延和博臨路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北外環路,完成博昌一路、博城六路西延,新城一路北延及配套工程。積極爭取高東高速公路博興段、323省道改線立項建設。抓好新城二路、三路,博昌二路、開發區路網綠化及配套工程。加快花園新城等居住小區開發建設,規范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搞好支脈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基本完成12.8公里堤岸加固及景觀建設。建成垃圾處理廠二期工程,試點建立「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理機制,著力解決垃圾污染問題。年內完成成片造林6.5萬畝,新建補植農田林網22萬畝,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06萬平方米,85%的村莊達到省級綠化示範村標准。
(三)以文化旅遊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堅定不移實施「服務興縣」戰略,努力構建開放度高、結構合理、輻射力強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不斷提高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制定文化發展規劃,辦好董永文化藝術節,打造「董永故里、呂劇之鄉、中國廚都」文化品牌。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完善城鄉公共文化體系,加強龍華寺、董永祠等遺址,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繁榮和規範文化市場,引導扶持發展文化產業,爭創全國文化先進縣。按照全縣旅遊總體發展規劃,加快以興國寺、麻大湖、打漁張渠首等為重點的景區、景點建設,搞好旅遊商品開發,鼓勵社會興辦休閑游、民俗游、農家樂等項目,大力發展以運動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旅遊、佛教旅遊為主體的特色旅遊,全面構築起我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大框架。
提升發展商貿物流業。制定全縣商業網路布局規劃,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發展農村和社區連鎖便民服務網點,促進商貿資源優化配置,逐步形成以銀座商城為龍頭,連鎖超市、農家店、便利店遍布城鄉的商貿流通發展格局。改造提升興福國際鋼貿城,積極引進和培育現代物流企業,抓好京博物流園遷擴建、華興機械金屬物流中心、天宏物流中心、鑫輝倉儲物流等項目,加快發展集商流、物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配送中心,著力打造區域性第三方物流知名品牌。重點突破與先進製造業相匹配的金融保險、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規范提升餐飲、商貿、市場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探索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促進服務業向新領域拓展,擴大發展規模,提高發展層次。
創新發展財稅金融工作。深化財稅改革,加強收入征管,優化收支結構,進一步增強財政對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發揮中小企業投資擔保中心作用,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加強銀政企合作,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支持各金融企業發展分支機構,加大信貸投放。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投資計劃,新篩選一批基礎設施、自主創新、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項目,成立專門班子靠上工作,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計劃盤子。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搞好土地資產運營管理,力爭實現政府土地收益3.5億元。加強油地合作,支持油田開發,實現油地「雙贏」。以縣鑫達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為依託,搭建融資平台,充分利用發行債券、產權交易等方式,加大融資力度。積極培育上市資源,在魯豐鋁箔公司上市的基礎上,力爭年內上市企業達到3家。
(四)以園區建設為支撐,加快推進對外開放。積極參與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加強與濱海新區等區域性經濟合作,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突出園區帶動作用。進一步改革理順園區管理體制,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縣經濟開發區重點抓好2座鐵路立交橋建設、打通第二條東西主幹道,落實好化工項目集中區污水管網、熱網等規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興福民營經濟園區要盡快建成運行縣第三污水處理廠,進一步提高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完善落實項目集中落地、指標歸口統計和誰招商、誰受益的激勵約束措施,扎實推進項目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轉移,產業向園區集聚,爭創國家級科學發展示範區。相關鎮工業集中區要完善配套設施,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在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聚上力求新突破。
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強化對已落戶企業的服務,鼓勵增資擴股,力爭年內增資額佔新增注冊外資的50%以上。大力推進園區招商、企業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財政貢獻多、低污染、低能耗的項目,特別是外延關聯度大、產業帶動力強的基地型項目,加快提升區域輻射集聚能力。注重外資項目的科技含量和產業鏈地位,研究和完善外部配套環境,吸引外商將更高技術水平、更高附加值的加工製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縣,確保全年實際利用縣外資金25億元,其中境外資金2000萬美元。
提高外經外貿水平。大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促進外貿出口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鼓勵骨幹企業爭創出口品牌,提升產品層次和技術水平,增加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出口。調整出口市場結構,在鞏固日本、美國、歐盟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加快拓展俄羅斯、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支持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境外投資設立生產基地或加工點,加強以技術型、管理型為主的對外勞務合作。年內完成進出口總值10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3億美元。
(五)以改善民生為宗旨,加快和諧博興建設。深入開展「民生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富足安康。
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廣泛開展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樹新風、謀發展、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爭創省級文明縣。深入推進「五五」普法工作,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強化基層民主管理,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民主權利,不斷提高依法自治水平。堅持教育與制度規范並重,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全社會誠實守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政法隊伍建設,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增強安全發展意識,深入開展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提高安全監管水平。健全各類應急管理機制,切實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重視和加強信訪工作,積極完善大信訪格局,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維護社會穩定,爭創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更加註重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推進學校績效工資改革,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優化學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爭創省級教育示範縣。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支持濱州技師學院爭創國家職業教育示範校。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扎實做好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完善計生利益導向機制,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嚴格控制違法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城鎮新增就業45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爭創省級創業型城市;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落實城鄉低保、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加快「五險合一、一票征繳」進度,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搞好全民健身中心運營管理,農村體育健身示範村達到50%以上。加強科技工作,完成烈士陵園搬遷,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抓好國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工作,實現全省雙擁模範縣「四連冠」。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統計、檔案、史志、老齡等工作都要有新發展。
辦好總投資6億元的10項「民生工程」:①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投資9000萬元,改擴建錦秋中學、城東中學、伏田小學,新建四所農村小學。②實施醫療保障工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6萬元提高到10萬元,新農合報銷封頂由3萬元提高到5萬元;開工建設縣醫院門診綜合樓、中醫院病房樓。③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投資5400萬元,新建廉租住房210套,改造農村危房668戶。④實施城鄉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城鄉低保對象年人均補助、企業退休職工月均養老金提高120元,集中供養、分散供養五保標准分別提高800元、400元,集中供養率達到80%以上。⑤實施社會養老服務工程。投資3500萬元,建成縣社會福利中心、10個鎮級老年福利服務中心。⑥實施人民公園建設工程。投資6900萬元,建成人民公園,提升城區檔次,完善服務功能。⑦實施農村路橋改造工程。投資3400萬元,改造農村公路60公里、危舊窄橋25座。⑧實施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500萬元,建成城區居民集中供水廠;投資1100萬元,解決2萬名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⑨實施城區集中供熱工程。計劃投資2.6億元,年內投資1.2億元,改造完善城區供熱管網,建設熱源工程,盡快實現縣城熱網全覆蓋。⑩實施濱南客運中心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1億元,年內投資7000萬元,建成主體工程。
這10項民生工程,件件體現民意,件件關乎民心,件件彰顯政府形象,我們一定精心組織,辦一件成一件,件件都落到實處。
三、進一步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面對宏觀環境發生的新變化,面對各地競相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必須求真務實不浮躁,學習創新不停步,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營造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
建設創意創新的學習型政府。把加強學習研究作為首要任務,更加註重公務員隊伍知識更新、素質提升,不斷提高科學謀劃發展、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更多地運用政策、規劃、標准、技術等手段加強經濟管理。進一步完善鎮(街道)考核體系和部門目標管理體系,把考評指標與公眾評價結合起來。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創新工作推進機制,用創新的辦法解決處理熱點、難點問題,用創新的精神推動各項工作開展。
建設以人為本的服務型政府。牢固樹立服務發展就是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理念,倡樹求真務實之風,支持誠實、幹事幹部,說真話、辦實事、求實效。完善便民、利民服務體系,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務。政府所有部門都要編制辦事公開目錄,公開服務承諾、收費標准、辦事流程。嚴格執行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和行政問責制,保障各項政務服務到位、不越位、不缺位。大力精簡會議,壓縮文件,改進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檢查收費項目和行為,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建設公開透明的開放型政府。充分發揮專家和決策咨詢機構的作用,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發揮好縣長信箱、行風熱線的作用,做到制定決策重民意,推進工作順民心。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嚴格規范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國庫支付、建設工程招投標、土地使用權交易等行為,重點督查財政資金使用、公共工程、民生工程建設等情況,確保政府資金使用效益。自覺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監督,廣泛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建設依法行政的廉潔型政府。堅持用制度管人,按程序辦事,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繼續推行一線工作法,明確責任,強化督查,嚴格獎懲,各項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結果。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並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堅決查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堅決糾正損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高度珍惜民資財力,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以良好的政風帶民風,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度、滿意度。
各位代表,讓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博興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團結依靠全縣人民,凝心聚力,順時應勢,勵精圖治,務實爭先,為譜寫博興建設新篇章、開創博興發展新偉業而奮勇前進!
『柒』 雙月績效考核怎麼考核
以下僅供參考:
為做好創評文明窗口工作,加強窗口許可辦證服務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打造行政服務中心「第一窗口」形象,做到創評文明窗口有據可查、公開透明,全面提升新建縣的行政服務水平,特製訂本辦法。
一、考評范圍和內容
考評范圍: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員。
「流動紅旗窗口」考評內容為:辦件管理、機制建設、電子政務、工作紀律、規范服務、群眾評議、信息工作七個方面。
「星級服務標兵」考評內容為:業務技能、辦件管理、工作紀律、規范服務、群眾評議、信息工作六個方面。
窗口與窗口工作人員分別考評、同步進行。
二、考評辦法
考評分為日常考評、雙月考評。日常考評由中心業務科負責,其他科室和各窗口配合進行,雙月考評領導小組負責監督考評執行情況。雙月考評由業務科和雙月考評領導小組匯總日常考評情況並按照考評細則實行量化計分,基本分為100分。
三、組織領導
1、中心成立「流動紅旗窗口」和「星級服務標兵」雙月考評領導小組。組長由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夏雲標擔任,副組長由中心副主任金科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中心分管副主任擔任,成員為:張基林、熊桂蘭、李海濤、劉偉、程銀生、廖愛娣、張連符、余浩文、孫琅、喻愛民。
2、「流動紅旗窗口」和「星級服務標兵」考評每兩個月進行一次,逢單月進行表彰。
3、「流動紅旗窗口」和「星級服務標兵」考評與創評文明窗口活動相掛鉤。
4、成立中心窗口服務檢查組,由業務科負責,行政科、投訴科協助,會同中心各窗口首席代表分成三個檢查小組進行定期檢查。分工如下:
科室
星期 業務科檢查業務及信息工作 行政科協助業務科檢查考勤及衛生保潔工作 投訴科協助業務科檢查紀律及禮儀工作
單月值
日窗口 雙月值
日窗口 單月值
日窗口 雙月值
日窗口 單月值
日窗口 雙月值
日窗口
星期一 工商辦證窗口 財政收費
窗口 計生窗口 地稅二手房窗口 城建窗口 城建窗口
星期二 工商辦證窗口 工商收費
窗口 招商窗口 房管二手房窗口 衛生窗口 城建規劃院窗口
星期三 地稅辦證窗口 國稅收稅
窗口 安管窗口 消防窗口 環保窗口 國土收費窗口
星期四 財政收費窗口 地稅收稅
窗口 文廣窗口 財政契稅
窗口 氣象窗口 人防窗口
星期五 國稅辦證窗口 質監窗口 財政契稅窗口 人勞窗口 建管窗口 衛生窗口
註:為了保證檢查的公正嚴格,值日窗口與相關科室要互相監督。每日,值日窗口工作人員要在值日表格檢查人一欄進行簽字,值日科室工作人員要在值日表格監督人一欄進行簽字。每周,由業務科進行通報。
四、考評結果與評優
(一)考評情況定期在中心公告欄、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進行公布。業務及信息、考勤及衛生保潔、紀律及禮儀三方面檢查結果按周進行公布。
(二)每兩個月組織一次「流動紅旗窗口」和「星級服務標兵」的評選活動。按進駐中心窗口和進駐中心窗口工作人員10%的比例,暫定每次評選2個「流動紅旗窗口」和5名「星級服務標兵」。
1、評優標准
「流動紅旗窗口」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首席代表為派出部門的中層幹部(副股級以上),首席代表任職期間能在窗口崗位工作。
(2)審批事項均按規定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受理和辦理;涉及辦證收費事項均在窗口受理和辦理。
(3)進駐窗口事項在承諾時限內辦結。
(4)窗口備有所有審批事項辦證指南,辦證指南內容全面,且與實際操作相符。
(5)窗口工作人員均能熟練使用本窗口操作系統,實時、准確將受理事項進行微機登錄。
(6)對咨詢、受理事項實行書面一次性告知,所有工作人員一律著裝上崗。
(7)首席代表按時出席中心例會。
(8)沒有搭車收費現象,沒有索、拿、卡、要現象。
(9)凡違反機關效能「五條禁令」和行政許可「十不準」實行一票否決。
「星級服務標兵」必須具備以下標准:
(1)嚴格遵守中心工作紀律,無擅自離崗、缺勤及玩電腦游戲等現象。
(2)服務態度好,無與服務對象爭吵現象。
(3)辦件無差錯。
(4)凡違反機關效能「五條禁令」和行政許可「十不準」實行一票否決。
2、評優程序
(1)按考評得分,經業務科初審後,報雙月考評領導小組研究,確定「流動紅旗窗口」和「星級服務標兵」名單。
(2)在中心公告欄、電子顯示屏公布評選結果。
五、獎勵辦法
被評為「流動紅旗窗口」的,由中心管理機關通報表彰。全年累計三次被評為流動紅旗窗口的,可被評為「最佳文明」窗口。全年累計三次被評為星級服務標兵的,由中心管理機關通報表彰,並評為優秀窗口工作人員。
六、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捌』 方德宏的履歷
1979.09-1981.08松滋師范學習;
1981.08-1983.08松滋縣八寶區趙家拐中學、區教育組工作;
1983.08-1985.08李場中學、李場教育組工作;
1985.08-1987.09李場區組織幹事(其間:1985.08-1990.08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專業學習(大學));
1987.09-1992.10市委組織部幹事、副科長;
1992.10-1996.11市委組織部調研科科長、干訓科科長(其間:1995.04-1998.05湖北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96.11-1998.10皂市鎮黨委副書記;
1998.10-1999.11岳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1999.11-2002.08漁薪鎮黨委書記、人大聯絡處主任;
2002.08-2002.10蔣湖農場黨委副書記、副場長;
2002.10-2004.01蔣湖農場黨委副書記、場長(副縣級);
2004.01-2005.07蔣湖農場黨委書記、人大聯絡處主任;
2005.07-2006.12 天門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黨組成員;
2006.12-2007.01 天門市委常委;
2007.01-2008.05 天門市委常委、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市投資服務中心主任、市優化環境督察中心主任;
2008.05-2010.01天門市委常委、天門市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
2010.01-2011.12天門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
2011.12-至今 湖北省農業廳辦公室副主任。
『玖』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中心領導
李心宏
市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
主持市審批中心全面工作
分管財務等工作。
段明心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副主任
負責市審批中心文電、檔案、安全、保密、信訪、接待、綜合保障服務;
負責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
負責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組辦公室日常協調運行、重大項目全程無償代辦服務等工作。
分管市審批中心綜合處。
劉龍寶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副主任
負責市審批中心大廳和分大廳的監管、考核、黨建和投訴處理等工作;
負責行政審批服務流程優化再造,推進聯合審批、並聯審批和「首席代表制」等工作。
分管市審批中心督查處。
安紀文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副主任
負責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調查研究及政策制定等工作;
負責中心綜合文字、信息宣傳等工作;負責對縣(市)區分中心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的業務指導、監督考核;
負責推進「三集中、三到位」,網上審批和行政審批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
分管市審批中心調研處。
『拾』 很著急,幫忙翻譯成韓語,不要機器翻譯的,要正確的。
光星電子項目簽約儀式預案
【광성전자 항목체결의식 예안】
一、時間、地點
【1.시간, 지점】
2011年1月21日下午16:00 在南園區三樓會議室舉行。
【2011년 1월 21일 오후 16.00.남원구 3층회의실에서 거행함.】
二、參加人員
【참석 인원】
1、仲書記、李主任、顧縣長、楊主任;
【중 서기,이 주임, 고현장, 양주임】
2、Mr.梁在星社長,Mr.李圭英副社長,陳建良,Mr.洪祥准部長、Mr.徐陳願部長,Mr.張建斌代理,Mrs.金銀燕社員;
【Mr.양 재성사장,Mr.이 계영부사장, 진 건량,Mr.홍양준부장, Mr.서진원부장,Mr.장건빈대리,Mrs.김은연직원】
3、楊步雲、徐 鋒、蔡漢民、翻譯員;
【양 보운,서봉,채 한민,번역원(통역)】
4、經信委、商務局、國土局、發改委、建設局、工商局、環保局、供電公司、行政服務中心、工業重點項目推進指揮部有關負責人;
【경신위,상무국,국토국,발개국,건설국,공상국,환보국,공젼회사,행정복무중심(행정스비서센타),공업중점항목추진지휘부 해당책임자.】
5、新聞單位記者。
【신문단위기자】
三、主要議程由蔡漢民主持。
【주요의정은 채한민 주최;】
1、楊書記講話;
【양서기 연설】
2、李圭英副社長講話;
【이계영 부사장 연설】
3、梁在星社長講話;
【양 재성 사장 연설】
4、仲書記講話;
【중 서기 연설】
5、舉行簽約儀式:顧縣長代表見證方寶應縣人民政府,徐鋒鎮長代表引資方安宜鎮人民政府,梁在星社長代表投資方光星集團公司共同簽約;
【채결 의식 거행; 고현장께서 입회인신분으로 보응현 인민정부를 대표하고
서 봉 진장님께서 자금 유치측으로 안이진 인민정부를 대표하고.
양 재성 사장님께서 투자방의 광성크룹대표로 공동채결.】
6、合影留念。
【합영기념】
四、會場布置
【회의장소 배치】
1、大廳歡迎字幕(中文、韓文、英文)
【대청환영자막(중문.한문.영문)】
2、會議室背景,上寫「安宜鎮人民政府 韓國光星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投資項目簽約儀式」。【회의실 배경;위에 안이진인민정부.한국광성크룹투자유한회사.투자항목 채결의식】
3、中韓國旗(立式、台式)
【중.한국기(립식,대식)】
4、文件夾、筆(筒)
【서류함,필,(통)】
5、席次卡【좌석카트】
6、簽約席鮮花【채결 의석 생화】
7、紅酒及酒杯、托盤,禮儀人員【와인및술잔,쟁반.예의인원】
8、材料准備:領導講話、主持詞、簽約文本【서류준비,영도연설,주최사,채결본문】
9、參會人員及新聞單位通知。
【참석인원 및 신문메체 통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