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海豚發明

海豚發明

發布時間:2020-12-22 00:44:04

⑴ 人們通過海豚有了什麼發明

人們通過海豚發明了潛水艇
海豚在追捕其它動物和逃跑的時候,速度可快了,專每小時游的速度可以達到100公里,屬沖刺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3米呢!有科學家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做了鋼質的海豚模型,這個海豚模型無論做什麼動作都像極了真的海豚,但是這只海豚游泳的速度每小時才能游36公里,可慢了。科學家們發現,海豚的身體屬於那種流線形的,光滑的皮膚並不是緊綳綳的,而是有彈性,所以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海豚在游動時,它把皮膚收緊,使上面形成很多小流坑,把水存進來,海豚的身體周圍就形成了一層「水罩」。當海豚快速游動時,「水罩」包住了它的身體,和它的身體同時移動。這樣,海豚就能游得快了。揭開了海豚游得快的秘密之後,科學家們根椐海豚皮膚的特點,就發明了潛水艇,這個潛水艇是用一種接近海豚皮膚的人造材料,模仿海豚真皮功能用於潛水艇的表面,還模仿鯰魚表面分泌的粘液,製成了高分子化合物,用來塗在潛水艇的船殼上。這樣,一隻潛水艇就做好了。

⑵ 人類通過海豚發明了什麼150字論文

人類通過仿生學而發明了聲納系統,聲納是英文縮寫「SONAR」的音譯,其中文全稱為:聲音導航與測距,是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分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范疇。聲納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裝置。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納儀是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應用到戰場上偵測藏在水底的潛水艇。
科學家在研究海豚中發現,海豚依賴回聲定位進行捕食,甚至可以用高聲強擊暈獵物。海豚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進行「迴音定位」, 海豚之間的聯絡在海水用聲波傳遞信息,海豚叫聲是海豚同類間互通消息低頻段聲音。海豚聲吶的靈敏度很高,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mm的金屬絲和直徑lmm的尼龍繩,能區別開只相差200卜s時間的兩個信號,能發現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子中靈活迅速地穿行而不會碰到竹竿;海豚聲吶的「目標識別」能力很強,不但能識別不同的魚類,區分開黃銅、鋁、電木、塑料等不同的物質材料,還能區分開自己發聲的回波和人們錄下它的聲音而重放的聲波;海豚聲吶的抗干擾能力也是驚人的,如果有雜訊干擾,它會提高叫聲的強度蓋過雜訊,以使自己的判斷不受影響;而且,海豚聲吶還具有感情表達能力,已經證實海豚是一種有「語言」的動物,它們的「交談」正是通過其聲吶系統。尤其是僅存於世的四種淡水豚中最珍貴的一種-我國長江中下游的白鰭豚,它的聲吶系統「分工」明確,有為定位用的,有為通訊用的,有為報警用的,並有通過調頻來調制位相的特殊功能。

⑶ 人們根據海豚發明了什麼

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啟迪人類發明了聲吶。1912年,「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沉沒了。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人們開始研製回聲探測儀。

在水中,光的穿透能力很有限,電磁波則衰減太快,具有觀察和測量條件的只有聲波。海豚就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進行「迴音定位」,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mm的金屬絲和直徑lmm的尼龍繩,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中靈活穿行而不碰到竹竿。

甚至,海豚還會抗干擾,如果有雜訊,它就會提高聲音的強度蓋過去,以使自己的判斷不受影響。1915年,法國物理學家Paul Langevin從海豚得到靈感,發明了一部能測定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並利用真空管放大的「回聲定位儀」,這就是第一部真正的聲吶。

現在,聲吶可以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

(3)海豚發明擴展閱讀

海豚的潛水本領十分驚人。雖然潛水艇不是根據海豚發明的,但科學家們發現海豚的流線外形可以減小阻力、提高航速、降低噪音,從而改造了潛水艇的外形。以色列還打造了一批「海豚級潛艇」,具有高強度鋼耐壓艇體、良好的流線型艇體、先進的聲吶等。

現代,美國研究人員模仿海豚的運動模式,開發出了一種海豚潛艇。這些潛艇具有類似海豚的外觀,下潛到海面下時,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0公里,比一般潛艇要快得多。

最神奇的是,海豚潛艇能像真正的海豚那樣在海面上跳躍,這是依靠潛艇尾部的動力系統模仿海豚強勁有力的尾巴,可以把潛艇推向空中,最高居然可以騰空3米。

不過海豚潛艇非常迷你,全長大約5米,比一般水上交通工具小不少,一般只能有1人進入駕駛艙,稍大一些的也只能多載1名乘客。

⑷ 科學家從海豚發明了什麼

海豚身體呈流線型,這一特點運用在很多水上水下交通軍事工具的外觀造型設計上,能有效減少水的阻力.

⑸ 人類從海豚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聲納的具體介紹

聲吶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它是SONAR一詞的「義音兩顧」的譯稱(舊譯為聲納),SONAR是Sound Navigationand Ranging(聲音導航測距)的縮寫。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

目前,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和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樣,社會的需要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聲吶技術的發展。

工作的原理
聲波是觀察和測量的重要手段。有趣的是,英文「sound」一詞作為名詞是「聲」的意思,作為動詞就有「探測」的意思,可見聲與探測關系之緊密。

在水中進行觀察和測量,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只有聲波。這是由於其他探測手段的作用距離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們也只能看到十幾米到幾十米內的物體;電磁波在水中也衰減太快,而且波長越短,損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頻電磁波,也只能傳播幾十米。然而,聲波在水中傳播的衰減就小得多,在深海聲道中爆炸一個幾公斤的炸彈,在兩萬公里外還可以收到信號,低頻的聲波還可以穿透海底幾千米的地層,並且得到地層中的信息。在水中進行測量和觀察,至今還沒有發現比聲波更有效的手段。

結構與分類
聲吶裝置一般由基陣、電子機櫃和輔助設備三部分組成。基陣由水聲換能器以一定幾何圖形排列組合而成,其外形通常為球形、柱形、平板形或線列行,有接收基陣、發射機陣或收發合一基陣之分。電子機櫃一般有發射、接收、顯示和控制等分系統。輔助設備包括電源設備、連接電纜、水下接線箱和增音機、與聲吶基陣的傳動控制相配套的升降、回轉、俯仰、收放、拖曳、吊放、投放等裝置,以及聲吶導流罩等。

換能器是聲吶中的重要器件,它是聲能與其它形式的能如機械能、電能、磁能等相互轉換的裝置。它有兩個用途:一是在水下發射聲波,稱為「發射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揚聲器;二是在水下接收聲波,稱為「接收換能器」,相當於空氣中的傳聲器(俗稱「麥克風」或「話筒」)。換能器在實際使用時往往同時用於發射和接收聲波,專門用於接收的換能器又稱為「水聽器」。換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在電場或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伸縮的壓電效應或磁致伸縮效應。

聲吶的分類可按其工作方式,按裝備對象,按戰術用途、按基陣攜帶方式和技術特點等分類方法分成為各種不同的聲吶。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水面艦艇聲吶、潛艇聲吶、航空聲吶、攜帶型聲吶和海岸聲吶等。

主動聲吶:主動聲吶技術是指聲吶主動發射聲波「照射」目標,而後接收水中目標反射的回波以測定目標的參數。大多數採用脈沖體制,也有採用連續波體制的。它由簡單的回聲探測儀器演變而來,它主動地發射超聲波,然後收測回波進行計算,適用於探測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魚群、水雷和關閉了發動機的隱蔽的潛艇;

被動聲吶:被動聲吶技術是指聲吶被動接收艦船等水中目標產生的輻射雜訊和水聲設備發射的信號,以測定目標的方位。它由簡單的水聽器演變而來,它收聽目標發出的雜訊,判斷出目標的位置和某些特性,特別適用於不能發聲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測敵艦活動的潛艇。

⑹ 從海豚身上發明了什麼

聲吶抄 就是利用 海豚 仿生學襲 原理發明的! 仿生學 是人類一直使用的方法,如模仿 海豚 皮而構造的" 海豚 皮游泳衣"。潛水艇是怎麼發明的呢?原來是人們從 海豚 身上得到了啟示. 海豚 是在水裡的,能潛到水底下,它是怎麼做到的?難道它有潛水的工具嗎?它又是怎麼從水底航行的?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一次試驗。在一個水流沖擊力很大,水又深的地方,把 海豚 放進去,可是 海豚 依然能往前走。再這不久,又做了一次試驗。這次是按 海豚 的形狀做了一個潛水艇,又做了一個慢的潛水艇相比,發現圓頭的跑的快。兩次不同的實驗,發現 海豚 能輕松地超過輪船,是因為 海豚 的頭是圓弧形的,而恰恰圓弧形受到的阻力最小。科學家又經過反復觀察,終於揭開了 海豚 為什麼能飛速的升落。是因為 海豚 身體大,阻力小,能輕而易舉的升落,用尾巴一拍打水,利用水的托浮力,逐漸上升,就可以飛速地升落了。科學家模仿 海豚 的形狀,潛水艇改成圓的,這樣潛水艇就可以很快行駛了,還能隨意上升下降。 海豚 ,讓科學家走到潛水艇的最高境界。

⑺ 科學家從海豚發明了什麼

1,聲音導航與測距,簡稱:聲吶。2,最近英國工程網報告說,科學家受海豚啟發,開發一種可以探測路邊炸彈的雷達。

⑻ 海豚人類發明的什麼

人類通過海豚發明了聲吶。
海豚聲吶的靈敏度很高,能發現幾米以外直徑0.2mm的金屬絲和直徑lmm的尼龍繩,能區別開只相差200ps時間的兩個信號,能發現幾百米外的魚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滿竹竿的水池子中靈活迅速地穿行而不會碰到竹竿;海豚聲吶的「目標識別」能力很強,不但能識別不同的魚類,區分開黃銅、鋁、電木、塑料等不同的物質材料,還能區分開自己發聲的回波和人們錄下它的聲音而重放的聲波;海豚聲吶的抗干擾能力也是驚人的,如果有雜訊干擾,它會提高叫聲的強度蓋過雜訊,以使自己的判斷不受影響;而且,海豚聲吶還具有感情表達能力,已經證實海豚是一種有「語言」的動物,它們的「交談」正是通過其聲吶系統。尤其是僅存於世的四種淡水豚中最珍貴的一種-我國長江中下游的白鰭豚,它的聲吶系統「分工」明確,有為定位用的,有為通訊用的,有為報警用的,並有通過調頻來調制位相的特殊功能。
聲吶是英文縮寫「SONAR」的音譯,其中文全稱為:聲音導航與測距,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范疇。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

⑼ 海豚的本領和發明了什麼

海豚是海復洋中最聰明靈敏的動物制.海豚屬鯨目海豚科、是鯨類中最小的一種.
海豚有一種超凡本領,它發出的聲波,能「探視」水下的東西.但海豚竟沒有外耳,只在眼睛後面有個針眼大的小孔,聲音是通過頷骨中的一個纖細的「窗口」傳遞的.在美國海軍夏威夷水下中心的深海作戰部隊里,有一些海豚專司導航和排雷任務.排雷時,海豚能利用其特殊本領,將銜在口中的弧爪鉤起海中的水雷,交給排雷船隻.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它還能識別不同金屬的化學成分.

人類根據海豚的本領,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發明了聲納。

⑽ 海豚讓人們做了什麼發明100字

聲吶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它是SONAR一詞的「義音兩顧」的譯稱(舊譯為聲納),SONAR是Sound Navigationand Ranging(聲音導航測距)的縮寫。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

目前,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和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樣,社會的需要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聲吶技術的發展。

工作的原理
聲波是觀察和測量的重要手段。有趣的是,英文「sound」一詞作為名詞是「聲」的意思,作為動詞就有「探測」的意思,可見聲與探測關系之緊密。

在水中進行觀察和測量,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只有聲波。這是由於其他探測手段的作用距離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們也只能看到十幾米到幾十米內的物體;電磁波在水中也衰減太快,而且波長越短,損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頻電磁波,也只能傳播幾十米。然而,聲波在水中傳播的衰減就小得多,在深海聲道中爆炸一個幾公斤的炸彈,在兩萬公里外還可以收到信號,低頻的聲波還可以穿透海底幾千米的地層,並且得到地層中的信息。在水中進行測量和觀察,至今還沒有發現比聲波更有效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海豚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