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傳說中的什麼創造了文字

傳說中的什麼創造了文字

發布時間:2020-12-22 00:36:59

A. 傳說什麼創造了文字之前古人用是什麼什麼來幫助記憶和交流及情感的

1 是結繩記事說抄。結繩是原始民族普遍採用的一種記事方法。《易·系辭下》說:「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用結繩記事,以幫助記憶。今天我們雖然看不到結繩記事的遺跡,但可以在現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實例。如過去的雲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繩結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數目。結繩記事不能演變為文字,但它的表現方法對文字產生了影響。

2是物件記事說。物件記事是用實物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如用一塊牛排表示友好和希望聯合,用一根砍斷了的牛肋骨表示斷交,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葉表示永不分離等。這種借實物音、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後來成為「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

3是刻畫符號說。因為可以創造出許多符號,刻畫在不同的物件上,所以這種記事方法有廣闊的發展餘地。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學學》中指出:「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其中他所指的圖畫其實就是由刻畫符號演變而來的。我國曾在四十多個地方先後發現了五百餘個刻畫在陶器、甲骨上的符號,它們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時代距今最遠的有近八千年歷史。因此,有人認為刻畫符號是漢字的起源。

B. 傳說中文字是誰創造的

倉頡漢字,」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所創造的。他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造字。不過雖說古書上有記載,但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 ■ 其實漢字是起源於先民」結繩記事」(注1)(注2),是我們祖先共同努力的創作,倉頡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人。 ■ 文字是因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漸由少變多的, 是約定俗成的。 ■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文字,所以在秦以前,文字的寫法也因為國家的不同而有不同。漢朝時候隸定,把圖畫式的小篆,改成一筆一畫的隸書,更方便傳抄使用,文字的形狀大約就定型了,當然還是有所改變與增加。 ■ 而繁體中文,就是『倉頡』所發明的喔! 古文全都是繁體字喔!(注2)※※(注1)結繩記事:上古沒有文字時,在繩上打結做為記住事情的方法,為漢字最早的起源之一! (注2)古時候,由於還沒有文字的發明,凡事都要利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事情。一天,倉頡請一位名叫「二木頭」的屬下用一匹馬去換二輛車回來,而二木頭將繩子的一頭打了一個結,再將繩子的另一頭打了二個結後、便牽著馬往市場出發,二木頭找到了賣車的老闆後,將帶去的二匹馬換了一輛車後,就高高興興的回去向主人交差。然而,回去之後,倉頡一看、怎麼他交代換二輛車、卻只換了一輛車回來…,心理正納悶究竟是怎麼回事,打算好好問問二木頭呢!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哇!原來二木頭雖然將繩子打了結,但是卻將要買的東西記反了,將原本「一馬換二車」記成了「一車換二馬」了,白白讓市場老闆賺了一匹馬呢,搞得大家錯誤百出、人仰馬翻,也讓倉頡大人傷透了腦筋呢!由於吃過這種苦頭,倉頡心想,究竟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難題呢? 倉頡每天在沙地上塗塗寫寫,很是懊惱…,有一天,倉頡看到了掛在窗檯上的一串魚,突然心生靈感,咦!聰明的倉頡靈機一動,腦中漸漸浮現出類似『魚』的象形文字,一連串的文字又一一浮現腦海中,才恍然大悟,原來太陽就是『日』字、田地就代表了『田』字,還有『口、目、耳』也是由圖形轉變而來的文字,他發現每個東西都有圖形代表它的意義,由景物轉變成的文字叫「象形」字,真是太妙了! 倉頡自言自語道:一棵樹就是『木』、樹木多了就是『林』;一個『石』代表石頭、三個石頭就代表很多石頭,也就是『磊』字;人在樹下歇著,就是『休』字;古時候的人,覺得女人留在家裡最安心、就發明了『安』字,把兩個字合起來,形成另一個意義的字,就叫做「會意」字,真是太有意思了!而「指事」原理造出的字,更能令你馬上看出意思,像是上和下,兩個人拿刀互斗就是『斗』字;因為後來文字不夠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加上形或聲的符號,成為「形聲」字,像是鯉,把里字和魚字合起來就是『鯉』;另外還有「轉注」字,是把形聲意義相近的字,互相轉用,像是依和倚;而另一種「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借作別的意思,像是考和老!倉頡拿起樹枝在地上塗塗畫畫,也越來越有心得,終於發現了用文字記事的訣竅及要領,就是形成中國文字的六種原理,叫做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一旁的大龍及小太極直呼中國字真偉大,開心地手舞足蹈起來! 倉頡會造字的消息傳到宮中,有一天,黃帝召見倉頡進宮,倉頡便向皇上一一說明了文字的由來和代表的意義:「太陽剛剛升起,就是『旦』字;他又畫了一個「手」字、加了一個「目」字,把手放在眼睛上,手加目,就可以變成『看』字」。黃帝聽了哈哈大笑,便請倉頡以後專心的造字。之後的每一天,倉頡便更用心、也更積極的創造出更多的文字,以造福大眾,這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字的起源!

C. 中國的漢字傳說是什麼創造的而實際創造漢字的是什麼

中國漢字傳說是由倉頡造字的,但是實際中漢字的演化有一個歷史過程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D. 傳說( )創造了文字

倉頡

E. 傳說什麼創造了文字

倉頡是遠古黃帝時期的史官,在倉頡沒有造字之前,人們都是用繩子版打結記錄事情,他用不同權顏色的繩子,記錄不同牲口、數目,每個結代表一個數量,時間一長,太多不同的結記錄著什麼,他也記不清楚,於是,他想找個簡單易記的符號,記錄事情。
有一天,他在侑水河的高台上坐著研究易記符號。忽然,從天上掉下一片羽毛,發現羽毛上印有野獸的蹄印,不知道是什麼野獸的蹄印?正巧狩獵的老人趕來說到:「這是貔貅的蹄印,這貔貅的蹄印和其它野獸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就知道。聽到狩獵老人的話,給他很大啟發。既然一個蹄印代表一種野獸,為什麼我不能用符號來記錄事物呢?觀察萬物的主要特徵,畫下來,這樣大家都能記得。於是,他開始每天觀察萬物的主要特徵,並畫下來,這樣造了許多象形文字。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海,以及各種飛禽猛、應用器具等。時間長了,他收集大量的象形文字,交給黃帝,黃帝十分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教他們方法。於是,這些象形文字開始流行起來。
倉頡發明象形文字,有了文字,這樣就方便多了,於是人們進入一個文明時代。

F. 傳說()創造了文字.他開始造字模仿(),後來根據()創造了文字。

他根據龜紋、蟲蛇、黍驥、山川、草木等的形狀和動態創造的文字。 (把我的答案設為最佳回答吧,求你了。)

G. 傳說中是誰創造了漢字他從模仿什麼開始,進而根據什麼創造了漢字

傳說中是倉頡創造了文字,他從模仿烏龜背上的花紋開始,進而根據物體的樣子創造了漢字

H. 傳說倉頡創造了文字,他模仿()的足跡創造了字的筆畫,又根據(),()、()、()、()等的形狀態或

傳說倉頡創造了文字,他模仿(鳥)的足跡創造了字的筆畫,又根據(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態或(動態)創造了文字。

I. 是誰創造了文字

倉頡。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內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容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9)傳說中的什麼創造了文字擴展閱讀

倉頡造字的故事:

一天,倉頡路過一個三岔路口時,見幾個老獵人在為走哪條路而爭論不休。一個獵人堅持往東,說東邊有羚羊,一個獵人要往北,說北邊可以看到地上追到鹿群,一個獵人偏要往西,說西面有兩個老虎。倉頡一問,幾個獵人是看到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

倉頡靈機一動,既然野獸能代表腳印,那麼符號便能代表事物。他高興的跑回家,開始創造了各種符號。倉頡依照太陽圓圓的模樣造成了「日」字,仿照月牙的形態造了「月」字,按照人的測影創造了「人」字,這些符號被創造出來以後,大大方便了記事的管理。

就這樣,文字便漸漸產生了,各項知識和技術被記錄了下來,人類脫離了口傳身教的階段,逐漸過渡到了文明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倉頡

閱讀全文

與傳說中的什麼創造了文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