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例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0-12-21 21:17:09

⑴ 歷史創造者是多數人的例子

農民起義什麼的可以當作例子,不過這個結論不怎麼有說服力的。

⑵ 如何理解人既是社會歷史劇中人又是劇作者

馬克思說:「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光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

最典型的例子是司馬遷。作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學家,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而其憑借忍辱負重的毅力也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他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因此,現在是以後的歷史,在整個歷史長劇中,現在的人就是歷史劇中現在這個階段的人物,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是歷史劇中的人。

歷史劇的作者是人類歷史上的所有人,我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都會成為歷史,劇情由我們譜寫,所以人類都是劇作者。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例子擴展閱讀

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

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

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⑶ 在這次疫情中哪些體現了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力量

1、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抄國,近14億人能夠齊心協力去做一件事情,不敢說只有中國能夠做到,但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國家不多。

2、中國被認為是基建狂魔,疫情期間再次體現。僅僅用了10天的時間,擁有1000長床位的火神山醫院便建設完成。同樣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擁有15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3、由於在此次疫情中,湖北、武漢屬於重災區,為了幫助湖北盡快擺脫疫情的折磨,全國各省都相繼派出醫療隊伍馳援湖北。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派出精銳的醫護人員數量達到了4.2萬人,分布於湖北各地予以支援。

4、為了保證湖北人民的醫療和生活,全國各地紛紛向湖北捐贈各類物資。據交通運輸部消息,截止到2月28日,全國累計向湖北運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54.13萬噸,運送電煤、燃油等生產物資117.96萬噸。

5、當來中國考察的世衛組織成員看到空盪盪大姐頭時,非常驚訝,覺得不可思議。世衛組織總幹事表示:「中國的強大動員能力和行動能力,民眾的大局觀念、奉獻精神和樂觀態度尤為可貴」!這種強大的動員能力同樣讓其他國家的人覺得難以想像,認為是個奇跡。

⑷ 辯論賽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

以往我們用一種精英史觀來看歷史,因此以前的歷史記載大部分是屬於王侯將相的。現在我們的歷史也越來越走向平民也就是廣大人民。歷史也正在走向多元化。
你的問題是歷史是由英雄創造的還是由人民創造的?但是英雄不屬於人民嗎?顯然英雄是屬於人民的!其實你想問的可能是:歷史是由英雄創造的還是由平民創造的?以我的理解,我覺得歷史的創造和每一個人都有關系,歷史是無疑由他們創造的!但是英雄也是人類的一員,只不過英雄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可能比普通人更大更轟轟烈烈一點罷了。
有一種說法是:不是英雄創造了歷史,而是歷史創造了英雄。常舉的例子就是:假如科系嘉島沒有出生一個拿破崙,那麼歷史也一定會在其他地方製造出另外一個拿破崙。我感覺這個說法並不能是絕對的,這種說法雖然肯定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但是卻大大忽視了個人在歷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你去讀一下那些轟轟烈烈、盪氣回腸的歷史,你就會看到作為「英雄」他們個人的一些素養、品質等很個人的東西對歷史發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那樣你就不會那麼絕對的說這樣的觀點了。
為什麼會產生你所問的這樣的問題呢,我覺得還是和我開始說到的英雄史觀有一定的聯系。因為我們的歷史過去多是記述英雄在歷史中的作用,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就是:歷史是由英雄創造的。因此,隨著歷史多元化的發展,這樣的觀點會不攻自破的。
最後總結一下吧,我覺得歷史是有人民創造的,英雄是人民的一部分。相對與普通人來說在歷史進程中英雄起到了更突出的作用,但並非全部。
謝謝

⑸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還因為什麼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故而,可以從這些角度都能說明歷史的創造者問題。其實,要理解這句話很簡單,只要把對能推動歷史的人都歸到人民群眾這個概念里,那就萬事好說。你推動了歷史進步,那很好,你就是人民群眾;你沒有推動歷史進步,還拖後腿,那不好意思,你還沒歸到人民群眾那裡呢。(當然,在實際中究竟是少數的精英還是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或者說是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和改變歷史進程的話,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尤其是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方面,其實就歷史時期出現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表明精英的重要性,也不乏所謂人民群眾把歷史往後推動的例子。)

首先,從對人民群眾的定義來看,這是一個包含眾多階層的人物集合。在馬哲定義中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它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從這個定義來看,對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很顯然也就是能夠創造歷史的人。
同時,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⑹ 實例論證: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這個問題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的第一點表現。

第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自然資源是一種天然財富,只有經過勞動群眾使用一定工具,進行艱苦的勞動,以自己體力和智力投入到生產中,才能創造出物質財富,才能把天然財富變成社會財富。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不創造出物質財富,人類就不能生存,社會就不能發展。

第二,勞動群眾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物質財富都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共同創造的,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①人民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前提。

請學生就本框題第9自然段的內容說明魯迅這段話的含義是什麼?

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前提。無論任何人,要從事精神活動,都要有物質前提,即物質生活資料和物質手段,而它們都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的;如果沒有物質生活資料,精神產品的生產活動就無法進行。

②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

第一,科學的產生和發展,根源和依賴於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

事例一:明代著名的《本草綱目》,就是總結了歷代的葯物學家、醫學家和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經驗,特別是葯物經驗,而由李時珍經過27年艱苦勞動,加以檢驗、豐富和發展,所完成的葯物學巨著。

事例二:西漢後期的《汜勝之書》,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元代的《王禎農書》,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都是直接總結勞動群眾的農業生產和飼養經驗寫成的。

第二,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蘊含著文學藝術的豐富礦藏;即使作為精神財富生產重要工具的語言,也是人民群眾的創造。

事例一:屈原的《離騷》《九歌》直接取材於遠古時代人民群眾創造的神話和傳說。

事例二:《水滸》《三國演義》《西廂記》《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間口頭文學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修琢提煉而成。

第三,歷史上許多優秀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本身就是直接從勞動群眾中涌現出來的,他們親手完成了許多寶貴的精神產品的創造。

事例:中國宋代發明活字印刷的畢升,明代大葯物學家李時珍,近代英國發明蒸汽機的瓦特,英國電磁學家法拉第,發明電燈、電影、留聲機的愛迪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傑出的代表。

綜上所述,我們的結論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

③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

這首二胡獨奏曲為《二泉映月》,作者是瞎子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年生,江蘇無錫縣人。一生坎坷,獻身音樂,終成傑出的民間音樂家。他創作演奏的二胡、琵琶樂曲《聽松》《寒風春曲》《二泉映月》《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在國際樂壇上享有很高聲譽。《二泉映月》以悲憤激昂的音調,傾訴了對世間不平的控訴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被列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國宇宙探測器帶入太空播放。華彥鈞本人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位名人。

在我國像華彥鈞這樣傑出的民間藝術家為數還不少,這充分說明:勞動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由於物質前提是勞動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的源泉是勞動群眾提供的,有些精神財富還是勞動群眾直接創造的,所以說,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展示三組具體歷史事件:

第一組:

A.斯巴達克奴隸起義,導致古羅馬帝國的加速滅亡。

B.秦本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直至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

第二組: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武裝的巴黎工人攻打巴士底獄,直到第三次武裝斗爭取得勝利,建立雅各賓派的專政。

B.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

第三組:

A.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B.改革開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步,經歷了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各方面體制的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要求學生簡要分析原因、作用和意義,並從哲學上分析說明了什麼問題?

教師點評、小結。

第一組:斯巴達克奴隸起義和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其原因基於:奴隸階級與奴隸主階級、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經濟利益上存在剝削與被剝削、政治上存在壓迫與被壓迫的對立所致。其意義或作用在於:沉重打擊了奴隸主階級和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動搖了反動統治的秩序,有力推動了歷史向前發展。

第二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說明資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工農勞動群眾始終是社會革命的主力軍。其意義或作用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都加速了歷史向前發展,社會制度發生了新舊更替,建立起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第三組: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由於有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取得偉大勝利。其意義或作用是: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是繼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又一偉大事件。

我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20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與我國人民群眾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緊密相聯。其意義或作用是:改革是一場更深刻、更廣泛意義上的革命,它使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發展、人民生活改善提高都上了新台階,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它說明我國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從對上述三組具體歷史事件的簡要分析,說明: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突出地表現在社會變革時期,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四)總結、擴展

今天這節課內容,可以歸納為:

一個基本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三條理由: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擴展:

1.劃清一條界限: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就要與「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劃清界限。

「民粹派」成員反對沙皇,同情人民,但他們又根本看不起人民群眾。他們把自己看作是英雄,把人民看作是「群盲」。在他們看來。英雄人物,好比是由阿拉伯數字1和0組成的大數目字(如100000000)中的1,而人民群眾則好比是那些0。如果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再多,也是沒有意義的。

討論:漫畫內容說明了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人民群眾的作用。

實際上,在人民群眾問題上,始終存在著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唯心主義英雄史觀,一種是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還是個別人物,始終是斗爭的焦點。

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觀點出發得出結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人民群眾的歷史;而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誇大個別人物的意識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少數英雄人物的意志決定歷史發展的方向,決定社會的前途,而人民群眾卻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任何英雄豪傑,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因此,離開了群眾,他就一事無成,就會失敗。正如「1」和「00000000」的關系,離開「00000000」,「1」永遠只是且只能是勢單力薄的「1」。這個道理,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理。究竟是誰創造了歷史,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新時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執政為民。

本質在執政為民,揭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工作,要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最高標准,始終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始終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始終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2.堅持一個統一:即堅持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法的歷史觀的統一。

3.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我們要擁護改革、支持改革、作改革的促進派。

4.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群眾的實踐需要引導,新生事物需要扶持,我們必須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同群眾的實踐相結合。

⑺ 結合歷史和實例談一談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第一,人民群眾回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答創造者。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
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

的演變,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斗爭,勞動人民是革命斗爭的主力軍。
總之,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⑻ 為什麼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用實例證明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始終是從事物質生產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二】人民群眾的主體在社會歷史的進展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過程中,人民群眾是順應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系與願望的社會力量,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烏克蘭全國所發生的一系列抗議和政治事件正說明了這點,說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變革的決定力量。
【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最終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但卻不會隨生產力的發展自發的實現和完成,而必須藉助人民群眾的力量。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的要求改進生產關系。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力軍,只有人民群眾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是一條永恆的規律。運用上述馬克思觀點,就可以對烏克蘭全國所發生的一系列抗議和政治事件進行合理全面的解釋,正是由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烏克蘭的第一次重選不得不被逼取消,而第二次重選不得不進行,在人們群眾面前,個人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在人民群眾面前,國家最高執法機關也別無他法,因為,人民群眾決定著自己的命運,人民 群眾決定著歷史的未來。
案例 :橙色革命
橙色革命(烏克蘭語:Помаранчева революція,又譯栗子花革命)是指2004年至2005年圍繞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過程中由於嚴重貪污、影響選民和直接進行選舉舞弊所導致的在烏克蘭全國所發生的一系列抗議和政治事件。
在2004年10月31日的烏克蘭總統大選中由於沒有任何選手達到法律規定的50%的多數,因此在同年11月21日在得票最多的兩名選手維克托·尤先科和維克托·亞努科維奇之間舉行重選。但是眾多烏克蘭國內外觀察員報道說官方宣布的亞努科維奇獲勝的結果是舞弊導致的,同時這也是公眾普遍感覺到的。這個選舉舞弊導致了這場抗議。
尤先科的選舉活動中使用橙色作為其代表色,因此這場運動使用橙色作為抗議的顏色。這個運動的標志是橙絲帶和一面書有Так! Ющенко!(「對!尤先科!」)的旗。選舉結果被公布後上百萬抗議者聚集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市中心,尤先科的支持者建立了一個24小時不斷被占據的帳篷城,同時在烏克蘭全國爆發了一系列由反對派組織的抗議、靜坐、大罷工等事件。
迫於這些抗議運動烏克蘭最高法院宣布這次重選的結果無效,並規定在同年12月26日重復重選。這次第二次重選受到嚴厲的觀察。烏克蘭國內和國際的觀察員均確認這次第二次重選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尤先科在這次重選中明顯以52%的結果獲勝。亞努科維奇獲44%。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職,標志著橙色革命的最終勝利。

⑼ 請舉一個典型案例分析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有了人民的支持,任何革命戰爭才會取得成功。

⑽ 如何理解「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最好有具體的例子

一、思路

1、第一段寫出這句話的含義。

2、第二三段舉例說明。

3、第四段總結。

二、看法:

馬克思說:「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光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

最典型的例子是司馬遷。作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學家,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而其憑借忍辱負重的毅力也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還有,張思德不過是歷史長劇中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角色,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共產黨人奮斗的華章,中華浩茫的歷史長卷因為有了他們愈益生動,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

他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因此,現在是以後的歷史,在整個歷史長劇中,現在的人就是歷史劇中現在這個階段的人物,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是歷史劇中的人。歷史劇的作者是人類歷史上的所有人,我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都會成為歷史,劇情由我們譜寫,所以人類都是劇作者。

(10)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例子擴展閱讀:

馬克思理論中對於「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的闡述:

唯物史觀在考察人的歷史作用時,對歷史的參與者和歷史的創造者作了區分,認為凡是社會中從事一定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而歷史的創造者,是指社會發展的推動者以及社會發展方向和總趨勢的決定者。

歷史的創造者理所當然是歷史的參與者,但歷史的參與者並不一定就是歷史的創造者。從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考察來說明歷史的創造者及其活動。社會歷史就其整體而言,是一定群體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演進過程,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社會演進過程。

創造社會歷史的活動,就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活動,就是規定歷史進程方向和基本趨勢的活動。從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的創造者及其活動。只有代表歷史發展必然性的人才屬於創造者之列。唯物史觀對歷史創造者的考察,旨在進一步揭示社會發展的必然性,說明人們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不同性質。

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揭示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歷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從根本上說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作為物質資料生產者的人民群眾所創造的歷史。

閱讀全文

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