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國際象棋發明地

國際象棋發明地

發布時間:2020-12-21 20:32:14

① 國際象棋是哪個國家發明

目前世界上很多專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

② 國際象棋是怎麼發明的

國際象棋起源的傳說 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曾經有種種饒有興味的傳說。其中較為著名的一個是這樣的:在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難以計數的財富。但是權力和財富最終使他對生活感到厭倦,渴望著有新鮮的刺激。有一天,來了一位老人,他帶著自己發明的國際象棋朝見國玉。國王見了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歡,就與老人對弈起來。但是他一下上手,就捨不得放下了,竟留著老人一連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早上,國王感到非常滿足,就對老人說道:"你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為了獎賞你,我現在決定,你可以從我這兒得到你所要的任何東西。" 國王不高興了,他皺起了眉頭,嚴肅地說道:"說,哪怕你要的是半個王國。"於是,老人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請國王下令在棋盤的第1一格上放一粒小麥,第二格上放兩粒小麥,第三格上放四粒,第四格上放八粒,就這樣依次每格增加一倍小麥數量,一直到第六十四格為止。" "可憐的人啊,你的要求就這么一點點嗎?" 國王不禁笑了起來,他立即命人取一袋小麥來,按照老人的要求數給他,但是一袋小麥很快就完了。國王覺得有點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來……接著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麥堆積如山,但是離第六十四格還遠得很吶。只見國王的臉色由驚奇逐漸轉為陰沉,最後竟勃然大怒了。原來國庫里的小麥已經搬空了,卻還只是數到了棋盤上的第五十格。國王認為老人是在戲弄他,就下令把老人殺了。 其實,老人的話沒有錯,他的要求的確是滿足不了的。根據計算,棋盤上六十四個格子小麥的總數將是一個十九位數,折算為重量,大約是兩千多億噸。而即使是現代,全世界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是數億噸而已。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大約兩千年前,在印度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爭,戰爭過後,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真是慘不忍睹。一個聰明人眼看這種景象,便塑造了一些形態各異、戴盔披甲的將士作為棋子。他把戰場上的戰斗再現在棋盤上,終於把孔武善戰、恃強好勝的國王、將軍及婆羅門貴族的興趣吸引、過來。從此,以棋盤上的智力較量,取代了戰場上的血腥廝殺。 這些傳說雖然很有意思,能給人以啟示,但並不能幫助我們追根溯源,找到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實際上,國際象棋也像其他許多游戲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當人類的力量在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後尚有富餘時,游戲便自然產生了。不能說國際象棋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人的發明,而只能說,它是勞動人民的創造,人類智慧的結晶。

③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際象來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自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來排遣郁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餘,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麼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然而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④ 最早的國際象棋起源於哪裡

在中國抄比較普遍的棋襲類活動是象棋,世界上比較普遍的棋類活動是國際象棋。

現在國際象棋與最早的國際象棋沒有多大差別。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世界上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古希臘將領帕拉米德斯發明的。他在率領部下圍困特洛伊城時,為了使部下在休戰時有所娛樂,振奮精神,便發明了這種象棋。對局雙方下棋時,好像作戰一樣。

也有人說是由印度人發明的,在公元200~700年間入波斯,後又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據說,那個發明國際象棋的人,把它的發明曾獻給國王並述說棋子的下法,國王對它的發明很賞識。為了獎勵它的發明,國王表示願意滿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

於是那個國際象棋的發明者提出了下面的要求:國際象棋的棋盤共有64格,希望國王能賜給第一格1粒麥子,第二格2粒麥子,第三格4粒麥子,第四格8粒麥子,以此類推,一直倍增到第64格。國王聽後,覺得這個要求太微不足道。便欣然答應了他,後來國王令人計算所需的麥子時,發現整個王國的麥子全部給那個發明者還不夠。

⑤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回在答《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⑥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國際象棋的起源(約公元 5 世紀末) 國際象棋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性體育競賽項目,它的起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正因為如此,對於究竟是誰發明了國際象棋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很權威的定論,但現在一般人都認為,它起源於古印度,發明人是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一個叫西薩的印度人,時間大約在公元 5 世紀末葉。據說因為當時的印度國王對流行的 15 人游戲已感到厭倦,所以西薩為國王發明了一種新的棋類游戲——國際象棋。 當然,西薩當初的發明並不叫國際象棋,其內容與規則與現在的國際象棋也大不相同。當時,人們把西薩的發明稱為「查圖蘭加」(意為「四部分」),它是一種戰爭游戲,有「象」、「馬」、「車」、「兵」四種棋子,而這四種棋子正好代表了當時印度軍隊的組成,這種游戲不同於同類的其他游戲的關鍵所在,是發明人使每一種棋子的移動方式都粗略地模仿它所代表的戰斗單位:國際象棋中的車起源於戰車,能夠沿任何方向的直路前進,而馬則能跨越障礙,但不能在一步尚未跳完時停下來。 國際象棋在 8 世紀末通過克什米爾傳到中國,然後再傳到朝鮮和日本。 它又很快向西傳到波斯。阿拉伯人在 7 世紀侵犯波斯時學會了這種游戲,從此,它便在阿拉伯國家迅速傳開。到 11 世紀,國際象棋通過西班牙傳到了歐洲。 從那時以來,國際象棋逐步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游戲。這種游戲一直在發展變化。到 16 世紀時完成了最後一個重要改革,就是加上了用車護王的走法。 國際象棋的棋盤黑白相間,縱橫 8 格,共 64 方格,分黑白兩方,各有一王、一後、雙車、雙象、雙馬和 8 兵。各子走法不同,以把對方「將死」為勝。雙方如不能「將死」或有「長將」「長殺」,某方無子可動,局面重復出現三次以上等情況,均可根據「規則」列為和局。子路運行全盤,戰術相當復雜。

⑦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這是發生在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個故事。

說到國際象棋,你可能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這不要緊。要弄明白這個故事,根本用不著懂得下棋,只要知道這種象棋的棋盤是四方形的,上面畫著64個小方格就行了。

這種國際象棋是印度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發明的。國王舍罕知道後非常贊賞,就把宰相達依爾召到面前,說「老愛卿,你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這種變化無窮、引人入勝的游戲,我要重重地獎賞你。」

宰相達依爾跪倒在國王面前,說:「陛下,你的恩賜,臣萬分感激。」

國王說:「我可以滿足你最大膽的要求,只要你能想到的,你就可以得到它。」

宰相不做聲,低著頭沉思。

「不要害怕!」國王鼓勵說:「說出你的願望來吧,我會使你滿意的。」

「陛下,」宰相說,「那就請你在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賜給我1粒麥子吧。」

「什麼。1粒麥子。」國王感到非常意外,驚訝地問。

「是的,陛下,1粒普通的麥子。」宰相說,「請在第二個小格內賜給我2粒,第三個小格內賜給我4粒,第四個小格8粒,第五個小格16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是前一小格的2倍。把擺滿棋盤64個小格的所有麥子賞賜給你的僕人吧!」

「竟是這種願望!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國王有些生氣了。他覺得這種要求是對國王財富的一種蔑視。他便用一種譏諷的口吻說:「老愛卿,這種要求大概你不會怕我滿足不了你吧。」

當時就叫侍從扛來一口袋麥子。

特殊的發獎儀式開始了。國王親手在第一小格內放了1粒麥子,在第二小格放了2粒,第三小格放了4粒,第四小格放了8粒。然後就很掃興地離開了,叫侍從代替他,並囑咐說:「填滿方格,給他送去就行了。」

老練的侍從沒有急著一格一格地去放麥粒,而是先計算了計算,看看總共需要幾口袋。

數目計算出來了。這個數,竟把侍從嚇呆了。他趕緊去報告國王。

「國王陛下,我已經准確地算出了宰相要的麥子數量,這個數目大到……」

「不管這個數目有多大,我的糧倉是絕不會空的。」國王驕傲地打斷侍從的話說,「我答應的賞賜,要一粒不少地給他。」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陛下!」侍從說,「宰相所要求的,不僅您所有糧倉的麥子不夠,就是把全世界的麥子都給了他,也相差太遠太遠了。」

「能這樣嗎。你是不是算錯了。」國王懷疑地說。

「一點不錯,陛下,這是千真萬確的!」接著,侍從便算給國王聽。

宰相達依爾要求賞賜的麥子是多少呢。通過計算才知道,這需要1+2+22+23+24+…+262+263

=18,446,744,073,709,551,615(顆麥子)

1立方米麥子約有15,000,000粒。照這樣計算,國王就得給宰相1,200,000,000,000立方米的麥子。這些麥子比全世界兩千年生產麥子的總和還多。假如造一個高4米、寬10米的糧倉裝這些麥子,這個糧倉就有30,000,000千米長,能繞地球赤道轉700圈,等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兩倍。

國王哪有這么多的麥子呢。他的慷慨的賞賜,成了欠宰相達依爾的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債。

國王舍罕,萬萬沒有想到,從1粒麥子開始,兩倍兩倍地增加,只在64個小格內就變出那麼大個驚人的數目。宰相的智慧超出了國王的想像力。盡管國王滿口答應一定要滿足宰相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是,無論如何,國王是拿不出那麼多麥子的。

這使國王大傷腦筋,終日心事重重,一籌莫展。心想:就是祈求上帝幫助,這筆獎賞也肯定付不清了。

這件事讓一個教師知道了。他趕到京城,求見國王說:「陛下,聽說為了棋盤上的獎賞您正左右為難,悶悶不樂。」

「你既然已經知道了,就不需要我再重復了。」國王說。

「解決這個問題像1+1=2那樣簡單,陛下怎麼倒叫它給難住了。」教師說得輕松而有把握。

「那就說說你的辦法吧!」國王態度仍然很冷淡。

「按照陛下答應的條件,宰相要求多少獎賞,您絲毫不打折扣地付給他就行了,這有什麼難處。」

「你是荒唐,還是無知。」國王被這「沒頭腦」的建議激怒了,「我能把全世界兩千多年生產的麥子都搬來給他嗎。」

「那倒不用。只用你糧倉里的麥子就足夠了。」

「什麼。只用我糧倉里的麥子就夠了。」國王像是沒聽明白,重復地問了一句。

「事情很簡單!」教師說,「宰相在棋盤上要求多少麥子就賞賜給他多少,然後把糧倉打開,讓宰相自己一粒一粒數出那些麥子就行了。」

這可是國王沒想到的,他不再放聲,默默地聽教師說。

「假設每數一粒麥子需要一秒鍾的話,一晝夜24小時是86,400秒。也就是說,宰相在第一晝夜能數出的麥子是86,400粒。數十晝夜還數不到100萬粒。照這樣連續不斷地數,一年才能數完2立方米的麥子。數上10年,才能數出20立方米,數100年,也只能數出200立方米。從現在開始,數到宰相去見上帝,他只能得到要求賞賜的極小極小的一部分。這樣,就不是國王不能付給宰相獎賞,而是宰相自己無能力拿走應得的全部獎賞了。」教師像在課堂上講課似的說給國王聽。

國王慢慢明白過來了,激動地連連點頭說:「好!好!」

像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說服的效果,教師繼續說:「宰相要求賞賜的麥子數異常巨大,這個數目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我簡直無法把它讀下來。我計算過,如果一年到頭,一秒也不停地一粒一粒地數,一年有31536萬秒,總共需要將近5800億年才能數完。到那時,不僅陛下、宰相連同我早已上了天國,就是我們的子子孫孫也早已到天國去玩耍了。」

國王興奮得眉飛色舞,立即把宰相叫到面前,說:「老愛卿,你要的獎賞我要全部付給你。」接著他把教師想出的辦法說給宰相聽。

宰相聽後,不禁一驚。說:「陛下,你的僕人是絕對無能力拿走您的賞賜的,因此也就只好不要了。但我並不感到遺憾,我深深佩服陛下想出的這個絕妙的主意,陛下的智慧超過了我。」

國王面帶喜色,贊賞地看著身邊的那位教師。教師安詳而謙虛地微笑著。

⑧ 國際象棋的發明者是

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來排遣郁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餘,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麼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然而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⑨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
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ji)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
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誤讀為「恰特蘭格」(Chiat Lange)。「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audi Lanz),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幾個棋手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後這只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子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十九世紀中期,國際象棋開始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1924年曾被列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了「國際棋聯」。國際棋聯主辦或委託成員國協會舉辦的重大世界性比賽有:國際象棋奧林匹克賽、世界團體錦標賽、男女個人世界冠軍賽、大學生世界團體賽、少年世界冠軍賽,以及各大洲的國際象棋團體賽。至於各種杯賽、邀請賽、大師賽、特級大師賽、等級分賽等更是不可勝數。
國際象棋雖源於亞洲,但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國家卻在歐洲,其中前蘇聯在歷屆世界大賽中成績突出。在中國,到1956年才被列入正式體育比賽項目。1957年舉行了首屆全國國際象棋賽。進入80年代後,我國涌現出一批國際象棋新秀,四川劉適蘭,浙江吳敏茜、葉榮光,北京謝軍等先後榮獲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⑩ 國際象棋是誰先發明的,哪個國家的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國際象棋(Chess),又稱西洋棋,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棋類游戲。

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雖然漢語稱之為西洋棋或國際象棋,但是實際上它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也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10)國際象棋發明地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的發展史: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與現代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

皇後的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

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

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西洋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19世紀中期,國際象棋開始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1924年曾被列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了「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國際棋聯)」。

國際棋聯主辦或委託成員國協會舉辦的重大世界性比賽有:

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世界國際象棋團體錦標賽、男女個人世界冠軍賽、大學生世界團體賽、少年世界冠軍賽,以及各大洲的國際象棋團體賽。

至於各種杯賽、邀請賽、大師賽、特級大師賽、等級分賽等更是不可勝數。中國在1956年將國際象棋列入正式體育比賽項目。

閱讀全文

與國際象棋發明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