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線電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關於誰是無線電台的發明人還存在爭議。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
尼古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湯瑪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明顯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貳』 無線電技術是誰發明的
100年前,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技術,實現了橫跨英吉利海專峽的無線通信。他想讓電屬波越過大西洋,把信息從歐洲帶到美國。年輕的馬可尼來到在研究電磁波方面最具權威的德國,請教那裡的專家。
權威們告訴他這是做夢。要讓電磁波從歐洲到達美國,必須先在大西洋上空放一面大鏡子,讓電波先到達鏡子,再把它反射到美國去,只有這樣,才能讓直線傳播的電磁波繞過地球的障礙。先回去做鏡子吧!
馬可尼沒有做夢,也沒有做鏡子,他不斷改進天線和收發報機,終於實現了越過大西洋的無線通信。因為天上確有一面極大的「鏡子」可以反射電磁波,這就是電離層,只是當時誰也不知道。
在科學領域,尋找真理的人們值得相信,倒是那些自以為掌握了真理的人們值得懷疑。
『叄』 中國第一個無線電台是由誰發明的
1922年12月,美國人E.G.奧斯邦把一套無線電廣播發送設備由美國運到上海,在上海創辦中內國無線電公司,並與英文《容大陸報》館合作,租用外灘廣東路三號大來洋行的屋頂,開辦起「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電台」,呼號XRO,發射功率50瓦。該台於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這是中國境內開設的第一座廣播電台。
『肆』 馬可尼什麼時候發明了無線電報
在1895年,21歲的馬可尼發明了第一個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無線電報,但傳送的距離還不算遠。當時,有些數學家認為,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時,由於地球曲率的影響,只能局限於160~320千米的距離。但馬可尼不同意這種看法,他經過認真研究,於1901年終於設法突破了地球表面彎曲的影響,實現了遠距離的電報通信。他的方法是在英格蘭西南部建了一個發報站,在相距3000千米的北美洲紐芬蘭島建造了一個收報站。馬可尼把地空系統的天線裝在了一個風箏亡,1901年12月12日,他收聽到了從大西洋彼岸的英國西南部傳來的「嘀嘀嗒嗒」的電報聲。馬可尼用電火花式發報機進行的這項實驗取得了成功,又一次在全世界引起轟動。馬可尼的這次成功實驗,成為隨後進一步發展起來的無線電通信和無線電廣播事業蓬勃發展的新的起點。
1902年,馬可尼發明了磁性檢波器,使傳送的信號更加逼真。這一年,他還發現由於某些無線電波靠大氣上層反射傳播,所以有時夜間的傳播條件比白天更為有利。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高無線電電報通信的效率。1904年,馬司尼建立了一個為英國和美國之間提供無線電新聞服務的通信處。幾年後又開放了一個為公眾服務的新聞通信處。1908年在美國紐約用無線電還轉播了一個音樂會。
由於馬可尼在遠距離電報通信中,使用了德國科學家布勞恩的一些發明成果和新的技術,因此,在1909年,馬司尼與布勞恩一起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馬可尼接收到近10000千米之外發出的電磁波信號。之後,他又對無線電發射和接收設備進行了不斷的改進,使地球上相隔遙遠的兩地都可以相互通信了,許多進行遠距離通信的電台都紛紛建立了起來。馬可尼親眼目睹了無線電報通信的迅速發展。
馬可尼的研究成果,不僅為遠距離電報通信奠定了基礎,而且在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的幾乎所有的領域中,他都有開創性的工作。
這位為人類無線電通信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偉大的科學家。於1937年7月20日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去世,享年63歲。義大利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全世界所有電台都停播2分鍾,紀念這位首先應用電磁波為人類服務的偉大的發明家——馬可尼。
『伍』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通信的發明來者
在英自國,人們把麥克斯韋奉為無線電的開創人,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
在美國,有人認為德福雷斯特是無線電之父,因為他發明了三極體,而三極體是無線電通信器材的心臟。
在俄國,只承認波波夫是無線電通信的創始人。
在克羅埃西亞及所有了解尼古拉·特斯拉的人都承認特斯拉才是無線電之父。
在西方科學家的眼中,義大利人馬可尼是無線電通信的發明人,他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在德國,人們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振動頻率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到底是誰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呢?可以這么認為,無線電的發明是眾多科學家共同研究的成果,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陸』 無線電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96年
『柒』 無線電通信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關於誰是無線電台的發明人還存在爭議,現在普遍認為是尼古拉·特斯拉。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佛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亞歷山大·波波夫於1895年5月7日他在彼得堡物理和化學協會物理學部年會上演示了他製成的一架無線電接收裝置-雷電指示器,這一天後來被俄羅斯定為「無線電日」慶祝。俄羅斯人認為他才是無線電的發明人。
古列爾莫·馬可尼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
尼古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湯瑪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
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明顯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的公司專利使用費。
(7)無線電通信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無線電通信
無線電通信的最大魅力在於,藉助無線電波具有的波動傳遞信息的功能,人們可以省去敷設導線的麻煩,實現更加自由、更加快捷、無障礙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從無線電波的特性來看,如同光波一樣,無線電波可以反射、折射、繞射和散射傳播。
由於電波特性不同,有些電波能夠在地球表面傳播,有些能夠在空間直線傳播,有些能夠從大氣層上空反射傳播,有些電波甚至能穿透大氣層,飛向遙遠的宇宙空間。
『捌』 無線電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無線電報由馬可尼於1895年發明,當時他首先採用無線電報的方式實現遠距離無線通訊的。並且公眾認可馬可尼無線電報實用化成功的那次試驗距離為3320公里。
『玖』 無線電報是誰發明的
伽利爾摩·馬可尼。
伽利爾摩·馬可尼(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
在博洛尼亞大學學習期間,他用電磁波進行約2公里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實驗,獲得成功。1937年逝世。1897年,在倫敦成立「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1909年他與布勞恩一起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作「無線電之父」 。
(9)無線電通信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1894年年滿二十歲的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幾年前所做的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
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這就使電報完成不了的許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這種手段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海上航行的船隻。
馬可尼經過一年的努力,於1895年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工作裝置,1896年他在英國做了該裝置的演示試驗,首次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個公司,1898年第一次發射了無線電。翌年他發送的無線電信號穿過了英吉利海峽。
雖然馬可尼最重要的專利權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發明,從中獲得了許多專利權。1901年他發射的無線電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從英格蘭傳到加拿大的紐芬蘭省。
『拾』 能供特種兵單兵作戰使用的無線電,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軍用無線電通信裝備 - 簡史與現狀
軍用無線電通信裝備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J.C.麥克斯韋創立了電磁輻射的理論。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H.R.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1895年,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和俄國物理學家A.C.波波夫分別研製成無線電收發報機。
1905年,中國北洋新軍裝備了火花式無線電台,供海軍艦隊指揮通信用,發射功率為1.5~2.5千瓦,工作波長為600米。1927年,中國北伐軍開始使用電子管短波電台。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31年開始使用15瓦、50瓦短波電台和小型收發報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使用報話機、超短波電台、調頻電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續裝備了國產的步談機、超短波電台、短波電台、單邊帶電台、接力機和其他通信設備。60年代以後,戰術分隊裝備的小功率電台、接力機已陸續半導體化。火炮、坦克、飛機、艦艇都配有專用的無線電通信設備。70年代以來,散射機、衛星通信設備以及快速電報終端機、跳頻電台等新型通信設備也已裝備使用。
無線電通信裝備的發展, 經歷了火花式、 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等階段,今後的發展趨勢是:提高可靠性,實現通用化、標准化、系列化;採用數字傳輸與數字交換;應用微處理機技術,以實現自動化;廣泛應用保密設備以提高無線電通信的保密性;採用各種措施,如檢錯糾錯、擴頻技術、自適應天線等,以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短波通信利用實時選頻設備,可隨時探測信號傳輸和干擾情況,以獲得最佳工作頻率,進而向短波通信自適應方向發展;戰術分隊將裝備輕便的綜合測試儀,配合機內檢測電路,可在戰地迅速查明並排除故障;進一步尋求對抗電磁脈沖的有效途徑;以無線電傳輸為主的、自動轉接的移動式綜合通信網和地域通信系統將不斷完善,並在實現軍隊指揮自動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